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四百五十六章 刘备认祖归宗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四百五十六章 刘备认祖归宗

作者:一级烟枪王 字数:4524 书籍:三国小兵之霸途

  形势是给人看的,并不等于形势一片大汉,便可以天下唾手可得。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事在人为,一点一滴,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才可以将形势变成事实。

  相对于天下诸侯来说,他们每一个,谁不想夺得这个天下?谁不想猎这头肥鹿?只要还有一丝机会,他们都会挣扎到底,都会拼命的相抗。谁都不会平白无故的放弃到手的利益,谁也不会那么胸怀坦荡,能够放得下,能够舍得他们既有的利益。

  就目前来说,新汉朝相对于天下诸侯来说,已经足够强大了,可是,有哪一个历史上有名的诸侯,能够真正真心主动的归顺新汉朝?

  没有,一个都没有。

  哪怕是现在已经暗里归顺了新汉朝的公孙瓒,他也并非是主动的归顺新汉朝的。如果他没有兵败,没有被袁绍打得已经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如果他没有被袁绍打得完全失去了信心,打得他失去了争雄天下的希望,他也绝对不会归顺新汉朝,投效刘易的。

  每一个有野心的诸侯,他们都会有着他们自己的骄傲,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们也不想屈居于刘易之下。宁为鸡头莫为凤尾,这个,或许也是普遍国人的思想。那什么的为国为民,其实只是那些诸侯的喊出来的口号,实际,他们只会只顾自己的利益,哪里会真正管得那些?

  因此,诸如以前刘易刚刚夺得洛阳之时的孙坚,后来走投无路的韩馥,他们都没有投效刘易。他们一个死于刘表之手,一个死于阴谋暗杀当中,他们或者也知道,投了刘易,他们会更好过一些,可是,他们就是不想屈居刘易之下,放不下他们自以为一方豪雄的骄傲心理。

  公孙瓒是一个另类,他其实,已经抱着必死的念头,要不是赵云看在公孙瓒是少有的真正的抗击异族的民族英雄,对其推心置腹,真正的打动了他,他恐怕也宁愿像历史上那般,杀尽妻儿之后,放火自焚而亡。

  其实,每一个诸侯,他们的心里都明白,如果他们归顺于某一个诸侯,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的风光,可能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成为了别人的部属,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再有出头之日,不要说将来是否还有机会自立了,他们是否能还有机会发挥他们自以为胜人一筹的才能都不太可能了。

  换位思考,他们谁敢真正的重用信任原本就是一方诸侯的人?能成为一方诸侯的人,也必是非常人,哪一个诸侯投降归顺了自己,还可以得到重用的?又值得他们去信任的?

  这就好比,吕布算是一个豪雄了,说是一方诸侯也是正确的。可是,他投袁绍,袁绍敢重用他么?能对其推心置腹么?就算是敢用吕布,可现实表明,吕布终会反了他这个主子。不只如此,吕布投了刘备,亦反客为主,背叛了刘备,像这样的的诸侯,谁敢放心的接纳并信任重要他?

  嗯,吕布太过强势,不说也罢,他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收服得了的。

  就说陈留太守张邈,他是当初讨代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后归顺了曹操,可他终还是不甘心于人下,还是反了曹操,一度让曹操焦头烂额。连没有太强能力,没有强大的实力的陈留太守张邈,都不能让人省心,那么谁会真的敢收纳那些本就是一方豪雄诸侯的人物?

  反之,一方诸侯,谁会真的会甘心投效别人?

  其实,刘易当初欲收纳韩馥,开出了条件,任命韩馥为东郡太守,就算官职不是太大,不算是重用。可也算是信任及用他了,并没有打算将韩馥软禁起来。但纵是如此,韩复也觉得不可接受,这个,就好比后世的一个省长,让他来担任一个县长,他能接受得了么?那样,他还真的宁愿不做。这或者就是这大汉诸侯的普遍心态。

  但是,刘易也无可奈何,因为,刘易不可能再让归顺来的诸侯,再独自的治理一州一地的。这样,将来或会遗祸无穷,刘易不想自己的新汉朝有不安定的因素在内。

  哪怕是公孙瓒,他归顺了新汉朝之后,也不可能再成为一方大员,最多,就只能成为一军之将。并且,其所作所为,也必须要按照新汉朝的规矩来行事,归顺了新汉朝之后,公孙瓒也不可能再有私军,只能是新汉军的一军之将。当然,如果公孙瓒将自己视为新汉朝的一员,能够按新汉朝的规矩来行事,真正的视自己为新汉朝的臣民,那么,他日若立功,也一样可以得到重用。这些,都要看公孙瓒的态度,及他的领悟能力了。如果他能真正的放下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的骄傲,摆正自己的身份态度,努力的为了振兴大汉而努力,那么,他也是大有前途的。公孙瓒的年纪其实也不是太大,还可以为新汉朝的振兴发挥很大的热力。

  要统一天下,就得要一城一地的去夺取,不能仅仅就天下大势而论,就自以为大汉就是自己的,如果有着这样的思想,那么,情况会非常的危险。

  新汉朝现在是强大,可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横扫天下,还没能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毕竟,新汉朝还是太过年轻了,才不过是成立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基础虽然已经打下,可是,还不够扎实。

  所以,刘易最希望的,就是希望天下诸侯,他们在互相攻伐当中,都两败俱伤,或者,被一些强大的诸侯所灭,只剩下一两个大势力,那样,新汉朝要统一天下,就容易得多了。不用四处征战,只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一两个大势力,就可以席卷天下。

  嗯,不说太远。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切,都要一步一步的计划好,走稳每一步。

  且说,在刘易第一次远洋出征,到达倭国,攻略倭国的这几个月的时间,中原的局势,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中的一个另类,自然是刘备了。

  这家伙,还真的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能屈能伸,每每都可以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之下又发展起来。现在因为有了新汉朝的存在,汉未的历史走向,必然不可能再按历史的轨迹来运行。可是,刘备依然是那个刘备,他依然还在努力的挣扎,为生存,为掘起费尽心思。

  刘备被吕布反客为主夺了徐州,使得他养军的粮草供给成了他最大的困难。在小沛实在是难以再待下去了,适逢曹操征讨袁术,派使者拿着所谓的圣旨邀请刘备一起出兵。

  这无疑让刘备觉得是一个离开小沛另寻立足之地的好机会。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袁术虽然是草包,可是,也并非是那么好让人欺负的,刘备没有刘易那样强大到让袁术感到恐惧的实力,没有强大的新汉军。所以,他连打都没有打到寿春,就被袁术所败。

  面对生死关头,袁术的势力集团,也不会坐以待毙。袁术使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挑动了吕布,让吕布出兵攻击刘备的背后。

  如此,就算关羽与张飞再强,也没能挽回刘备的败局。被袁术的大军追得疲于奔命。

  吕布部下张辽与陈宫率军杀到刘备军的背后,让刘备首尾不能兼顾,最终只能逃往许昌,投靠曹操。而关羽、张飞痛失大量的兵力,在念及与刘备的兄弟情谊之下,他们决定还是前去寻找刘备,并没有马上就率残部归于新汉朝。

  在刘备还没有到达许昌,他们就追上了刘备,陪同刘备一起,到了许昌。

  不过,刘备不愧为刘备,他并没有当真的以投靠曹操的名义相投,而是以投靠朝廷的名义相投。

  因此,对于刘备,曹操其实还是挺头痛的。

  曹操其实更希望的,是袁术与吕布可以解决了刘备,不用将这个不安定的份子逼到投靠于他。可是,事实是刘备饶幸在两军的夹击当中逃了出来。而曹操,还真的不可能不接纳刘备。

  如果刘备前来相投他拒绝的话,那么将来怕就没有人敢再与曹操谋事,不会再有人投靠他曹操了。没有人相投,他曹操又如何能发展起来,能够和新汉朝对抗呢?

  他挟献帝所恢复的旧汉朝,虽然是他说了算,可是,名义上,还是献帝为主,他在名义上,还是汉臣。别人以投靠朝廷的名义前来相投,他总不能将之拒之门外,不是么?

  当然,如果是一般人前来相投,他最终都能将其控制,最终都能为他所用。因为,前来相投的人,如果他们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得到他的首肯,要得到他的任命,让你为臣为将,都是曹操一句话的问题。并且,朝廷的军队,全都是曹操掌握当中的,要如何,还不是曹操一句话的事?所以,一般的人,投靠朝廷,与投靠他曹操还真的没有任何的分别。

  但是,刘备却不同。

  因为,刘备的身上,还有着一个汉室宗亲的光环。

  哪怕整个旧汉朝是由曹操说了算,可是,却也不能不承认刘备的身份,不能不承认刘备是汉室宗亲的这个身份。

  而刘备有着这样的一个身份,也使得曹操不能再对待一般前来相投的人那样对待刘备了。

  更让曹操可虑的是,刘备并非是孤身一人前来相投的,还有他的两个义弟,还有一众忠诚追随的军将,还有一两万军马。

  一两万的军马,相对于曹操现在的实力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他却不能对刘备的这支军马动手啊。不旦不能动手,还得要给予刘备粮草供养着这支军队。因为,曹操一旦动了刘备,动了刘备的这支军马,那么曹操就一定会背负上一个汉贼的骂名,他今后,想再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号令诸侯,也不太可能了。那也显得曹操太过小心眼,没有胸襟。

  汉室宗亲都要对付,人家表明是前来投靠朝廷的,你都容不下,这如何可服众?如何可让天下百姓归心?曹操之所以要把献帝供奉起来,平时小心翼翼的在表面上保持着对献帝的一种假尊重,那就是他不想让世人拿他与董卓相提并论,不想被世人骂为汉贼,被世人所反对。

  被天下诸侯像对待董卓的那样共讨,不只是曹操,就算是刘易都不想看到的。因此,曹操对到前来相投的刘备,不但要接纳,还得要好生的供养着,对刘备礼待有加。在曹操的心里,他自然不会奢望刘备会为他所用,这个,从当初讨伐黄巾贼,与刘备相遇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感受得到,这个刘备,不是那种甘于人下之辈。想真正的得到刘备归心,是不可能的。

  可是,表面功夫,曹操还是要做足的。

  曹操在城许都城外,划出了一个营地让刘备安屯兵马,又在城内,送了一座大官邸给刘备与关羽、张飞及其手下一众军将居住。

  而刘备,对于曹操所给的一切,都安然纳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在见到曹操的时候,是以同僚之礼相见,并不肯在口头名义上奉曹操为主。对于此,曹操心里虽恼却又无可奈何。对于他不好动的刘备,他总不能逼着刘备拜认他为主吧?何况,曹操也要头要脸,做不出让天下人寒心的事来。

  如此,曹操也只能默认了刘备与他同属是同朝臣子的身份地位,没有在这些事上面强行的要求有所改变。

  不过,曹操也并非是没有一点抑制刘备的办法,他打算,将刘备与其手下军马分开,让刘备不能时刻都与手下军将待在一起。把刘备软禁在许都。嗯,到时候,封刘备为朝中侍郎,让刘备在他的监视之下活动。只要刘备不离开许都,那么,纵使刘备有三头六臂,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

  在城外驻扎的刘备军马,四周都是曹操的军队,一有异动,他的军马就可以马上将刘易的那些军马给灭了。另外,在城内的刘备,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曹操的监控当中。整个朝廷,除了极少数的,没有一点实权的朝臣,全都是曹操的人,他就不相信,刘备还有什么的作为。

  只是,让曹操没有料到的是,刘备提出了似乎很平常的要求,就是要求拜见圣上。

  刘备既然已经投到了许都来,那么,总会有与皇帝见面的时候。并且,曹操打算给刘备一个闲职,让刘备在他的监视之下生活,让刘备慢慢的磨灭斗志,也迟早会见到皇帝的。因此,曹操不疑有他,每带刘备去见了献帝。

  嗯,有时候,觉得曹操其实也挺虚伪的。

  或者,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会有这么一点点的虚伪。

  那就是曹操在刘备的面前,总想表现得像一个忠臣的样子,不想表露出自己那霸道专制的一面。所以,见到皇帝的时候,刘备跟皇帝提起他也是汉室宗亲的事,献帝见曹操这天表现得又似特别恭顺的样子,居然可以让他与这个突如其来晋见他的外人。让献帝有点惊疑不定。

  但是,刘备的确是天生温和,给人的感觉,还真的有一种和善温厚的感觉,如果不知其人,还真的会认为他就是一个无比温善的老好人。

  献帝现在,越来越难得见曹操态度恭顺的样子了,他尝试着与这个看上去似很温和的刘备交淡,曹操也并没有制止。慢慢的,他便被刘备的亲切和谈所吸引,听闻刘备亦是汉室宗亲,不假思索的提出让人查一查汉室皇家的族谱。

  曹操的心里,自然不想让刘备落实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可是,献帝的这个要求,也在情理当中,在曹操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此,只好让人去调来汉室刘家的族谱。

  其实,曹操也不太引以为然。

  因为,汉室宗亲,在大汉当中,真的多得海里去,是汉室宗亲又如何?难道是汉室宗亲,就可以彻底的改变他们的处境了么?是龙是凤,现在是实力话事。并且,曹操对于刘备这个认亲认戚的人,打心底里就有点看不起,认为刘备是多此一举,认了亲又如何?难道就可以改变他现在被自己监视软禁的可能么?连皇帝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区区一个汉室宗亲,还能翻得了天?

  还有,曹操确信,收藏在皇宫里的刘家族谱,也绝对不会有刘备的名字,汉室刘家的子弟那么多,并非是任何一个都有记载在族谱上的,除非,那些一直都有报备的汉室宗亲。

  曹操的心里,其实也有点希冀,希望汉室刘家的族谱上,没有刘备的姓名,然后,让天下人都怀疑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这样一来,刘备他也不好到处逢人就说自己是什么的汉室宗亲了。每每,世人刘姓子弟,逢人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曹操都深感厌烦,汉室宗亲又如何?这天下,就一定是你们刘姓的么?咱姓曹的就不能夺取这个江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