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妖孽 第十八章朝堂论辩

《大秦妖孽》第十八章朝堂论辩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字数:1746 书籍:大秦妖孽

  骤然看见将闾,秦王目光中露出一丝温暖,瞬间无踪,冷着脸道:“昨天你就回来了,为什么不进宫请安。⊿↗⊿China l.℡”

  将闾笑道:“现在军情复杂交错,孩儿心中没有定计,如何敢来见父王。听说逆贼荆轲竟然上殿刺王,看见父王平安,孩儿总算放心了。”

  当日在咸阳大殿,荆轲手中带着巨毒的匕首刺破金丝宝甲,幸亏有将闾进献的贴身龙蟒内甲,秦王政才安然无恙,想起当日的惊险,群臣全都心中忐忑。

  秦王政哈哈大笑:“一个江湖内贼,如何放在我的眼中,孩儿平安归来就好,不仅是父王,就是群臣也时常念叨你。”

  将闾这才站起身来,扫视了群臣一眼,快步走到尉聊身边行礼道:“师傅安好。”

  尉聊拄杖而笑:“小公子平安归来,乃是大秦之幸事。”

  群臣这才上前见礼,将闾官封逍遥侯,爵位比起众人都高。

  将闾快速搀住王翦和蒙武:“两位老将军,小子是后生晚辈,应该是小子给两位请安。”

  王翦,蒙武欣慰一笑:“灭赵大战,幸亏逍遥侯奇谋,才这样顺利,假以时日,小公子远超我等。”

  李斯,郑国,公输仇,顿弱,李信,蒙毅,王贲等众将纷纷上前,热闹了好一阵,尉聊这才咳嗽一声:“今日大家都已经到齐了,也该给究竟是北下灭燕还是南上灭楚拿个确定的主意。”

  众人纷纷归坐,一起看向将闾。

  将闾尴尬一笑:“大家不要看我,现在四国的形势极为复杂,还是众位给我说说,一起拿个主意。”

  嬴政点头而笑,短短两年,将闾已经老成稳重了许多:“今天不是在咸阳大殿,而是御书房,就是让诸位敞开说话,究竟是灭燕还是攻楚,大家但说无妨。”

  将闾坐在尉聊身边,先给老师斟满香茶,这才笑道:“让他们先说,老师先给我介绍一下眼前的情况。”

  尉聊微微点头,孺子可教也,将闾虽然身材高大,但却是十二岁的年纪,还没进行冠礼。认真说起来,还不算个成年人。正是浮躁的年纪。但这小子却与众不同,不仅武功修为盖世,见识也是超人一等。慢声细语,将眼前的形势说了一遍。

  大秦攻打赵国之前,并没有对七国形势做出充分的准备,就连攻打赵国的时间也没确定,按照众人猜想,肯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

  正因为这样,灭亡赵国之后,天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秦应该做出如何的应对,都没有拿出应对方案。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灭赵之战,竟然短短两年就结束了,虽然跑了赵公子嘉,但是大秦军队的伤亡却很小。

  更出人意料的是,赵国灭亡,并没有引起楚国,魏国和齐国的警觉,只有燕国派出刺客行刺秦王,这也正应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但是楚国和魏国,齐国,没有合纵联合抗秦,更是让群臣惊喜不已,这一点,曾经是尉聊等谋臣最担心的。

  按照原先的计划,宁可放缓统一天下的脚步,也不能强行出战。但是现在,楚国,魏国,齐国对大秦灭亡燕国依然麻木不仁。

  一个原因就是战国本来就是连年战乱,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已经习惯成自然。第二个原因就是赵国和秦国本身就是世仇,大秦现在兵强马壮,而赵国却日渐溃败,被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种令人振奋的变化,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所以尉聊和李斯,主张连续出战,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这种主张得到了秦王政的认可,所以灭赵之战结束,马上就召集了各军主将,商议将那个国家当成下一个目标。

  至于盖聂叛逃,天明出宫,在尉聊等人看来,不足一晒。但这是对王室的羞辱。尉聊短短几句,就不在说。

  秦王政敲敲手底下的御案,扫视了一眼群臣,朗声道:“现在王翦大军,玄甲铁骑,全都驻扎在南阳,我军是向北攻打燕国还是向南攻取楚国,或者是同时攻打两国,孤心中还没有定见,今日群臣齐聚,一定要给孤一个答案。”

  众臣无可奈何的看着秦王政,看样子今天决定不了究竟是攻打那个国家,这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是不打算放众人回去了。但是你攻打燕国之心昭然若揭,如果不是尉聊和王翦,蒙武,坚决反对,恐怕早就有决断了。

  李信站起身来,拱手沉声道:“以微臣浅见,我国国力,军力全都远远胜过燕国,楚国和魏国,可以兵分三路,同时攻打三国,这样可以事半功倍,齐国远居海边,国力也是疲弱不堪,必定望风而降,这样,可以尽快的结束战争,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李信说完,目光热切的看向蒙毅,王贲等等几位领兵上将,显然希望得到他们的声援。

  却没想到,几位年轻的将军都一言不发,皱着眉头苦思不语。上将军王翦,蒙武,尉聊和李斯,加上刚从燕国归来的顿弱,更是鸦雀无声。只有坐在尉聊身边的上将军将闾,却若有所思的看着御书房中巨大的七国地图。

  “李信的想法很大胆,如果真是这样,不仅是大秦,也是天下的幸事。”秦王政赞道。灭赵之战,涌现出来的几个年轻将军,蒙毅,蒙恬,太史腾,李信,王贲,都是勇冠三军之将。

  从本心中说,这也是嬴政的期盼,同时攻打三国,七国势力孤单,军力不强,必定可以投降大秦,这样也可以早日结束战乱。

  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大秦如果不是郑国渠完工,平添了四万顷良田,还真支持不了这种灭国的战争。

  虽然从韩国和赵国俘获的财物众多,但随之增加的也有上千万的百姓,大战刚过,又恰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现在大秦财政宽松,但是粮食吃紧。一战而平天下,对于李信的大胆设想,秦王政极为赞赏。。

  (pao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