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酋长到球长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无为

《从酋长到球长》第一百一十六章 无为

作者:茅屋秋雨 字数:2851 书籍:从酋长到球长

  资本家出资修建的道路与运河,只会出现在有利可图的地方,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比起封建时代的路只修在军事要地、需要征发徭役、徭役征发时大户逃避小农难以照看自己的土地以致破产这些,还是要进步的。

  不是资本家的先进性,而是社会形态所决定的。

  这种进步需要钱,更需要很多不依靠土地或者说一无所有的雇工。

  没有他们,一个纯正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修路的大量劳动力只能依靠底层农民,这就是劳民伤财。虽然从长远看对社会有利,但肯定会引起社会动荡。

  只有拥有了大批没有被束缚在土地上的自由的劳动力,修路挖河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谁来修路挖河都是先进的。

  在小农经济下,修路修河就算是青天大老爷,也最多是多给一些使役钱。可是对于小农来说,这点钱耽误了自己的土地,完全不值得。丢了土地,无以为生,这是无解的,所以修路修河之类的大好事,往往会演变成民变以致换天。即便遗泽千古但却暴虐为名。

  嗟远山一开始的反对,也只是因为他以为陈健想让他征发徭役,可一听说陈健要自己出钱自己雇人,也就没有了顾虑。

  他觉得这又不需要自己出面,给钱办事,就是一笔交易。愿意干活的也是有利可图才会去,全凭自愿。

  敢不敢为天下先,在于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做成。

  做成了,那就是万众称赞;做不成,那便是千夫所指。

  陈健虽然说了那么多,嗟远山却没有被这几句话说动,而是问道:“陈先生的钱必然是不缺的。既是这样,想来人也已经想好了?只有一样,你要知道徒工法里是有规定的,不能超过最高工资以免导致场面混乱,或是一些农场雇工只去修路耽误了农事。虽然现如今作坊林立,可毕竟还是农事为大。”

  “这我省的。自有分寸。”

  “陈先生做事说话,我是信得过的。不过……”

  话到了这个份上,陈健也不藏私,将自己修河修路连接的位置和好处说了一些。

  拿出了详尽的数字,给出了访问过多少次得出了运输费用和矿石消耗量,没有说对自己有利可图的事,只是说了说若是修好之后对于南安来说会有什么变数。

  “远山兄,一旦运河修好,闽城所需的煤炭、铁、石灰、石料等等,均可从南安而出。”

  “一些作坊,也会因为原料便利而建在南安。而在闽城,这些原料降价后,一些商人也会选择扩建自己的作坊。闽城兴旺,南安自然兴旺,单单是沿河一带的商铺、酒肆又可以增加很多。”

  “如此一来,过往商税、经营税又能征收不少。民户便有几个闲钱,也会投入到运输、店铺上,钱才能生钱,民生才不至于凋敝。”

  “天下财富,并非金银,而是衣食住行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与流通的数量。流通的越多,财富也就越多。”

  “因而,修这条运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既不会妨碍农事,又让一些贫苦之人有了活计,哪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嗟远山看了看那些数字,听着陈健的陈述,心里也明白一旦这条运河和木轨路修好,南安的重要性会更上层楼,至于富庶更会远胜如今。

  到时候闽城所需要的燃料、矿石等等,尽可以从这条运河沿河而下,比起其余地方运来的煤炭要便宜很多。

  商人逐利,很显然到时候南安就会成为闽城最重要的一个县,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县。

  不过他不是商人,而是官吏,所以想的问题和陈健并不可能想在一个位面上。

  “陈先生,你说的这些我都相信。只不过……你这条河一旦修完,数千雇工聚集一起,河又修完了,这又怎么办?我只怕其中有些不法之民,借机生事。这条河在南安修,修好之后那些流民也会涌入南安,必不安定。”

  陈健笑道:“日月星辰世间万物始终是在变化的。一旦运河修好,南安山区矿场输送闽城的原料日多,有利可图,难道矿主就甘心看着别人要十斤自己只能挖出三斤吗?”

  说到这,陈健鼓足勇气说了句诛心之言。

  “远山兄,南安矿区富庶,则其余县矿区必然凋敝。一增一减,皆为南安县大治之功。繁华于凋敝毗邻,方显繁华。”

  四周既无其余人,嗟远山也没有反驳,呵呵一笑。

  坐在那里思索了许久,终于说道:“这是有利民生的好事,我自然是要担这个风险的,毕竟为官一方必须要为一方造福。”

  陈健连连夸赞,又拿出几张纸递过去道:“这是私人开挖运河、修建道路的一些管理办法。怎么说地也是国有的,两成的收益总归还是需要缴纳的。还有一些经营管理、管控调度、战时征用、国用矿产通行的一些细则……”

  嗟远山接过去,细细一看,点头称赞道:“陈先生做事,果然滴水不漏。这些东西,就算将来国人议事大会真的讨论议定运河法或是私人筑路法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参照。这两成的收益……还是要收的……既是土地费用,县里也要参与管理招收人员……”

  他对两成的收益还是很满意的,陈健也没有做太多的讨价还价,最重要的是这两成的收益不是收归国库的,这属于地方支配的钱财,因为国法中没有筑路修河的规定。

  条文中也算是面面俱到,甚至连战时征用、国需调拨之类的细节都没有放过。

  他也明白,这两成的收益算是陈健的底线了。再多的话,只怕也赚不到什么。

  这相当于县里白得的,因为上面说的清楚,不需要县里调拨民夫,一切问题都由运河修建方承担。

  这样一来,效率就可以快许多,自己完全可以把这个条文稍微修改,作为政令颁发出去。

  将来这些条文肯定是要变更的,一旦真的在国人议事会上引起了反向,这两成的收益就是个大问题——出钱的工商业资本家和大土地主和财阀贵族不会接受,即便接受也会要求国家为这两成的收益承担责任。

  嗟远山收下了条文,心情大好,和陈健又吃了几杯酒。

  “陈先生,这南安县如今繁华,可以说很赖陈先生之力啊。这杯酒,算我这个一县之令替县中一些人敬你的。”

  客套话之后,陈健便笑道:“我这些作坊,那是吸全国之银钱,跑到南安来花。若是跑到闽城去,那闽城也会比之前繁华一些。”

  看似无意的话,让嗟远山心中一动,不动声色,笑道:“这闽城是一郡之城,南安小县,终究不能比。”

  “那是自然。若是有一天远山兄高升到闽郡,我便将作坊迁到闽郡,背靠大树好乘凉,乘凉之人也除草施肥,岂不美哉?”

  陈健这话说的有些赤果,这是分明暗示自己想要当南安的地下组织部长,若是将来到了闽城,甚至还要当闽城的地下组织部。

  官商勾结,也正是一条正途,如今并非家天下而是财阀贵族议会的制度决定了这种勾结是合理合法的。

  嗟远山对此并不生气,陈健在南安做了这么多事,从未有过什么明着的不法之事,也没有利用众人替他逃避一些责任义务。甚至赋税从来都是按时缴纳,之余还资助民生,即便买地之类的事,也都是按照正常途径来的。

  封建帝王会害怕资本把手伸到权利里去,而这也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钱,自然想要有权,不但想要有权,还想要不交税少交税的权利。

  为此,嗟远山哈哈一笑,摇头道:“陈先生这愿景是好的。只不过南安小县,就算这两年评定为上上,又岂是那么容易升到闽郡的?不过若是等到运河修好,五六年后或可有些变化。”

  陈健笑道:“五六年,时间未免太久。不说这个了,远山兄,前几天我听了个笑话。”

  “怎么说?”

  “你说一个孩子和一个大人比谁更高,可附近又没有土堆凳子让孩子长高,可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比大人更高?”

  “等上十年,长大了自然就高了。”

  陈健哈哈笑道:“还有个办法,把大人的腿砍下来,那不就高了吗?”

  这就是一句玩笑话,嗟远山呵呵笑了几声,瞟了陈健一眼,顺着这笑话道:“那这孩子怕是更比不过了,砍人犯法,失血而死以命抵命砍下脑袋,岂不是更矮了?”

  “可万一是大人自己砍的呢?”

  “那当然就另说了。这大人也是,长着腿好好的,怎么闲着无事砍自己的腿?”

  “说不准这孩子会占卜之术,知道这大人要自己砍腿,所以急忙跑来比高也未可知。”

  “陈先生学宫扬名,六艺精通,博学多才,不知道懂不懂占卜天衍之术?”

  “略懂,而且我还学过几天医术哩。”

  说完这笑话,两个人举杯大笑,只当这个根本不好笑的笑话很有意思。

  孩子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等到大人自己把腿砍断了后站过去比比高就好。

  既然有人学过医术,腿断了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再接上就是。

  酒宴最后,嗟远山佯醉,又提起了之前的笑话,却问了另一个不相干的听起来极为荒诞的事情,让陈健随意卜算一番。

  陈健也是佯装醉醺醺的,用前世那群祭司的手法装神弄鬼煞有其事地卜算一番,用水酒在案几上写了一个二字。

  嗟远山看过之后,笑道:“何为?”

  “为无为则无不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