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酋长到球长 第四十五章 安稳内部准备扩张(三)

《从酋长到球长》第四十五章 安稳内部准备扩张(三)

作者:茅屋秋雨 字数:2929 书籍:从酋长到球长

  战功为首,很自然地分出封地的大部分都是姬、石等姓的四亲族,功劳明明白白地摆在那,众人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盼着自己日后立些功勋。

  用封地代替政治权利作为奖赏也是为了防止夏城的政治权利被军功阶层占据,陷入无休止的对外征战当中,适当分出一部分权利留给那些事物官,作为一种制衡。

  立嫡立长的制度,看起来似乎到处都是漏洞缺陷,万一长子是个傻子也得继承。

  但这种稳固的一刀切的制度有助于在政治蒙昧的时代保持城邑的稳定,稳定大于一切,其余那是文明长大后经得起折腾的时候再考虑的。再者也有助于非嫡长子的人学习、上阵之类,免得混吃等死,这是一个文明初期稳定立足很好的选择。

  一旦形成了规矩,日后成为文化圈内的传承方式,对于日后也有极大的好处:白痴皇帝有助于官僚集团分权,也有助于等到时代发展到一定地步后官僚阶级思考天下是一家的还是一个人的?要不要皇帝是不是必须的?不出意外或是自然发展被外来侵略打断,很容易过度到虚君共和。

  至于可能出现的家庭中因为嫡庶之争叔嫂勾心婆媳斗角之类的事,那是钟鸣鼎食之家才能出现的悲剧或是闹剧,这个族群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基本不需要考虑:为那些人落泪的人只是因为把自己代入到统治阶层中而忽略了若是在那个时代按照比例自己基本可能是冻死骨的事实。

  任何一个能够长久保持的规矩,后期的腐朽不能掩盖前期的实用,江山代有才人出,等到这种办法阻碍了大一统的时候,自有人会提出推恩令或是建起凡尔赛宫,时代总会让一些人用顺应时代的提议留名千古。

  夏城从没有规矩,到有了规尺矩尺再到有了抽象意义上的规矩用了几年时间,这条规矩算是第一条真正私有制传承体现,打破了原本的固有旧时代道德,借着分家的余波和对血脉传承的热烈很顺利地推行了下去。

  那些有资格得到这些奖赏的人,都是众人信服的,陈健拟定出的名单也没有太多的反对声。自己这边信得过的人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其余氏族的很有名望的原氏族首领之类。

  那些首领们老了,被陈健剥夺了氏族的权利,给出了土地作为补偿,但还不够,十年之后或许他们已经没资格影响夏城首领的推选,但现在却是危险因素。

  三五天后,夏城外的军营大门打开,原本看管军营掌管训练的狼皮被派遣到了阳关,以白马在外守卫太久操劳太多为名替换了一下。陈健从自己的私产中拿出一部分财货分给了军营中训练的士兵,以奖励他们的苦练,同时根据上次的战功赐给了六七个人封地,自然包括与草原诸部交战时抢回对方大纛的石山。

  受封的一共三十人,陈健自己推让掉,但是榆钱儿以掌管坊市、红鱼以换回蚕籽等理由名正言顺地分了四个小聚落,至于具体分在哪里还需要再做商议。

  正月十五左右,柳树已经开始吐出绒毛球,雪开始融化,按说这时候就该带着众人去那些西边和北边的聚落了,但是陈健没有立刻出发,而是向外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也使者。

  如今夏城公产仓廪中的存货经过这次大规模赏赐和冬季消耗后,剩余已经不多,加之大野泽建城的预算,在秋收之前只能支持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他要确保今秋之前四周不会有异动,否则就要将武装殖民的计划拖延一年。

  很快,卫城和娥城的使者回报,两城一切正常,今年也没有要用兵的迹象。阳关以北的斥候深入草原很远,带回的消息也很喜人:草原上今年冻死了很多人很多羊马,据说达兀的部族在秋天时候已经向西,暂时不会回来,而一些小聚落也在和这些斥候们接触,希望臣服。

  西戎人那边经过去年的惨败,还没有缓过来,卫城正在悄然向西扩展捕捉奴隶,已成为卫城宰的卫渊抓住这个机会拉拢打压了一部分西戎部族,挑拨矛盾让西戎人难以团结,西边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战争的可能。

  至于大河两岸,就算粟岳有什么动静,也要等到夏末才有可能,传来消息少说也要二十余天,夏城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向西北沿着草河陶河武装殖民和大野泽那群逃奴,并不准备在今年就卷入氏族战争,纵有盟誓也可以以路途遥远为借口拖延到秋麦收获。

  在仔细分析之后,正月二十,夏城的新军发了一套崭新的麻布衣衫,所有的驽马牛车之类全部集中在一起,携带了大量的日用品、种子之类,与新军一同沿着草河向西,开始了一次带有威慑意味的武装游行。

  去岁秋冬那些人前往聚落的时候,有个聚落抢夺了一部分货物,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正是榆钱儿在城中管事的时候,她没有兵符不能动用军队,但却很聪明地将这件事发酵,让人在那些示好的聚落中大肆传播要将那个抢夺的氏族灭族的消息,并且在那个氏族的人道歉后仍不理会。

  很自然地,这个聚落就是杀鸡儆猴的最好样板,脱产的二百名士兵用了半天的时间完成了灭族的承诺,一人不留,也没有抓获一个奴隶,并让快马将这些人头带到了其余的远方聚落,并按照一百里方圆为范围,要求各个氏族的首领几天后在河边聚集。

  这一次与几年前完全不同,那时候还需要那些氏族的人口,还要说什么亲族血缘之类的,这一次实力碾压之下,直接变为了命令。

  道路不修,想要武装殖民控制这些氏族,只能沿河进行。

  在向西前进了大约二百里的时候,另一条小河在这里流入草河,附近有大约十三四个聚落,语言与陈健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氏族的语言相似,只是少了很多的新词汇,但随着秋冬时节姬松等人的进驻和毛皮交换,盐、陶、铜之类的词也以夏城的为准。

  快马已经通知了附近氏族的首领,约定三天后必须在这里聚齐。

  军队扎营后,陈健带着榆钱儿和红鱼以到处走走为名离开了众人,在两条河交汇处的沙洲上用脚画了个圈道:“这里要建一座坊市,无需驻兵,由这些氏族出人驻守。”

  榆钱儿皱眉道:“又要建城建坊市?哪里有那么多的奴隶?”

  “只需要建些能够吃住的屋子就好,让这些氏族知道哪里才能换来好东西。再说,你必须得做,因为这里的土地我想分给你俩,以草河的这条直流为界,东归你,西归红鱼,方圆五十里。”

  “五十里内有三四个氏族吧,日后都是你们的。这里向东的那些暂时不分,再向西的分给别人。”

  说完后陈健小声道:“这里土地肥沃,又在河边,向东那些没有分出去的氏族不需要向以前一样强迫他们迁徙,时日一久,这里的坊市自然会变成小城邑。我将其余那些人分在外面,只要夏城还强大,这里根本就不用驻兵,分到外面的人自然会替你的封地挡住外面的敌人。明着只分给你们两三个聚落,实际上用不到五年,附近没人管的聚落都会迁徙过来。”

  榆钱儿也小声道:“那些聚落氏族,会愿意多出一个人管着他们吗?”

  “你走出山洞太久了,忘了那时候咱们只要填饱肚子就行。再没填饱肚子之前,谁会想着这些东西?再说我如今带着兵士来的,之前又杀了很多人,他们肯定会同意的。这里你要用心,前期要按时交换货物,后期就要在这里建立祭堂之类的,教这里的人夏城的规矩、语言、礼节。这里将来要成为附近这些封地的中心,不求外扩,只做连接夏城的中转就好。”

  榆钱儿哎叹一声,摇头道:“要是学堂里那些孩子都学会了,有十几个如我一样的,又何必分出去,一如当初建立夏城一样,分个人过来管就是。”

  一旁的红鱼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走过去摸着榆钱儿的头发道:“哪有这么简单?你哥既盼着这里强盛起来,又害怕这里强盛啊。如果分出夏城一半的人到这里,几十年后,夏城便要一分为二了。将他们分出去,咱们两个分在这里运转夏城的货物,不准那些人将陶塘、石器、磨房之类的东西建立起来,便是再分几十个人,你哥也不用怕。可要是在这里重建一座夏城,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只怕你哥晚上天天都要睡不好。”

  陈健的心思被红鱼识破,大方地笑道:“就是这样,所以才将你俩分在这里,他们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从你们这里得到。西边的地方我就不管了,他们随意折腾去,最好把心思全放在西边才好呢。”

  “总的来说,就一句:分出去的这些地方,只能种植、畜牧、砍伐。想要什么用粮食、毛皮、肉奶和木材换。夏城是棵大树,他们可以在大树的庇护下,但绝不准他们自己长出根须。但是这些东西我只能和你们说,不能立下规矩和众人说,所以这就看你们两个的了。与信任无关,让猫去看管晒干的鱼干,到底是猫的错还是我的错?”

  榆钱儿眯着眼睛,笑道:“哥,那你就不怕我?”

  “等有人娶你的时候我就怕了,如今还不怕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