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年歌之五代 桂林的戍卒

《百年歌之五代》桂林的戍卒

作者:唐水青 字数:1875 书籍:百年歌之五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群焦急忐忑的戍边兵将们此刻正日夜翘首期盼,等待着北归信使带回的那个消息,思念、愁苦、恐惧、忧虑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这群军汉们这几日坐立不宁。

  这些人正是前面曾提及在桂林戍边的八百徐州兵士们,当初王式用暴烈的手段一举摧毁了徐州的骄兵悍将,但彪悍的行伍传统以及隐匿在山泽之中的银刀余孽们,却成为了始终困扰着朝廷难题。

  徐州兵士们虽然被王式的严酷手段暂时震慑住了,但随着王大人被调离回京之后,这些骄兵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为了应对这些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兵将们,朝廷将这些人分散到各个藩镇、郡县驻防,以防止他们聚在一起闹事。

  可整个徐州兵力被分散之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当初银刀军卒大部分被诛杀,却有一些漏网之辈,他们逃亡于山泽之中,与附近的绿林匪霸们沆瀣一气,啸聚山林之中,渐渐成为了一方隐患。

  咸通四年,竟然还发生了群盗攻入州县杀官入府的事情,(庚戌,群盗入徐州,杀官吏;刺史曹庆讨平之。)可见当时的徐州匪患是如何的猖獗。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朝廷下诏赦免了徐泗地区山匪水贼们所犯罪责,条件是当兵,当兵好啊,当兵乐,而这些摇身一变成为军人的匪徒们,还没来得及庆幸就发现,上当了。

  因为他们当的这个兵,主要的任务就是去戍边。

  当时安南局势吃紧,各地都分派驻军岭南西道地区,准备防御南诏进一步的入侵,而这些戍边军就从四面八方云集到了岭南一带。

  这些戍边军人员良莠不齐,既有正规军,又有杂牌军,既有老兵油子,又有新兵蛋子。他们大多数人没有什么高尚的保家卫国的情操,却有满腹的不满和哀叹,出门辛苦不说,还没有差旅补贴,更没有节假日,整日处在湿热瘴雾的环境,周围土民说话就像念天书,连个起码的语言沟通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军营是我家之类的了。

  这些人整天生活枯燥不满,思念家乡心切,却又无处可以发泄,因此各个都是满腹怨言。

  好在还有一个盼头,来的时候,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曾经和这些戍边军将们约定好,三年一次更替,一千多天,数着指头咬牙熬吧。

  关键是如今这个盼头竟然也没了,从咸通四年到九年已经近六个年头了,年年都说来年肯定把你们替换回去,可是年年都让再等一年,年年复年年,年年何其多?再好的性子也能被这种耍赖给逼疯了!

  决定这些戍卒们去留的议事此刻正在徐州城观察使崔彦曾府中进行。

  这位崔大人也算是名门望族,父亲崔能曾任岭南节度使一职,良好的基础使得这位崔大人的仕途也算是顺风顺水。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崔大人还有一个表侄,那是大大有名,作为大唐的宰相却间接把朝廷给终结了,古今罕见,他的名字叫崔胤,后面我们会详细提及。

  崔彦曾将案头摆着的文书交给了屋内的几位官员传看,里面是桂林戍卒替代的问询书文,这是第三次接到这类的行文,崔彦曾也觉得很是为难。

  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接过看后都没吭声,一副领导您说了算的表情,崔彦曾只好看了看都押牙尹戡,这位要再不表态,就要把自己架到火上烤了。

  作为腹心,尹戡很明白这位崔大人的心思,徐州好不容易安生几天,那么急着回来干嘛,大家巴不得这群兵卒们老死外地得了。

  他轻咳了声,“大人,按常理说这些戍军的确是到了该替回的时候,可军府也有难处啊!”尹戡看了看另两位,接着说道:“银刀祸乱之后,府库焚劫一空,原来的家底都没了,朝廷紧接着又下诏减免徐泗毫等州钱粮,没了进项,军府日子不好过,捉东补西这都是下面人看不见的,但就这样也没有短缺各地戍军的粮米,毕竟在外不容易嘛。现如今徐州戍军分布各地,这次倘若批了桂林驻军回还,那邕州驻军呢?安南驻军呢?还不都要闹回来,一来一回的路费谁给报了,那还不都要算到军府头上?”

  尹戡向前探了探身,“依卑职看,既然已经待了这么多年,也不差再多呆一两年,等安南驻军撤回时,北上留驻桂林,替换桂林戍军,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帑币。”

  崔彦曾等的就是这个提议,如此这话茬还不赶紧接过来,“是啊,是啊,既然大家都有困难,那就让桂林那边再克服克服吧,等来年优先考虑将他们调回。”

  既然领导都已经发话了,下面的人自然纷纷附和称是,毕竟那群远在天边的军汉们思乡情切,他们是体会不到的。就这样桂林戍军们的希望在府帅堂内一片欢声笑语中彻底破灭了。

  已经六年了,再怎么也说不过去,先前营内传出今年必然调回徐州的流言也使得人们希望顿增,一些人甚至暗地收拾起了行装。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当人们整日满怀希冀地盼望调回徐州,却最终等到了一个再来一年的‘’奖励‘’,再也无法压抑住的怒火顿时爆发了,军营内群情激愤,骂声喧闹不已。

  都将王仲甫头都大了,得知又被留驻一年的消息后,他也很郁闷,可是职责所在,作为这群驻军的最高负责人,他有统帅好队伍的责任,前几年接到留驻的消息也都是自己亲自弹压,看来这次又得辛苦一趟了。

  王仲甫将军卒们聚在了一起,从保家卫国的大局讲起一直讲到个人得失利益,软硬兼施,好话赖话都说完,总算暂时从表面上安抚住了这群军汉们不再闹事。

  疲惫的王仲甫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随着几名亲兵离开了校场。唉,总算又过了这一关,王仲甫正庆幸地想着,他却没有发现,身后不远处,有好几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的背影,眼中都要冒出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