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草根皇帝 第三百零三章 京兆尹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三百零三章 京兆尹

作者:清风怡江 字数:1781 书籍:重生之草根皇帝

  还有更恐怖的是,水牢阴冷潮湿,满地是老鼠,甚至还有水蛇,真是想想都够恐怖的,所以,历来进了水牢的人,跟直接判了死刑也差不多。

  中尉衙门的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抓住的盗匪还有强盗什么的,丢进都船衙门的监狱。然后,只等着对方变成一具尸体了。

  长安的列侯官僚勋贵们,对都船狱也熟悉的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贿赂的方式,将那些得罪了他们或者他们看不顺眼的人,捏造个罪名,丢到都船狱里去。

  王迁的夫人李氏,在他一出事之后,就急急忙忙地跑到霍家来求援,她又是塞钱,又是哭求,等了好半天才见到冯殷,李氏哭求道:“我们家老爷,被抓到都船狱去了,求冯管家行行好,让我见见霍将军吧!“冯殷”漫不经心“地说道:”想见我们家将军呵,真不巧,他们这几天出去了,你过几日再来吧!“

  李氏那肯就此罢休,连忙哀求道:“冯管家你行行好吧!那可是都船狱呵,过几日,我们家老爷恐怕连命都没了!”

  冯殷有些不耐烦道:“你这个女人,怎么这样啰嗦,都跟你说的很清楚了,还要在这里'胡搅蛮缠‘!”说完,他一拂袖就走了。

  霍府的下人见管家都放怒了,便将她赶出府外,李氏想到平日自己的夫君为霍家出了不少力,得罪了皇帝陛下,今天出了事,来找霍家帮忙,竟然被如此冷血地对待,心里一酸,不觉落下泪来,转念一下,也许右将军霍禹真的不在府里,自己就在府外等吧,于是,她一边哭,一边在霍府外面等待。路人有好奇的,连忙上来问原因,李氏边哭边诉说,霍家子弟对为他们卖命的人是如何刻薄,也得到不少人的同情。

  就这样,李氏一连等了几天,终于让她等到了霍禹。原来霍禹、霍山本来就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沾染恶习,早就腐化沉沦的人物,霍光死的时侯给他们敲了一记警钟,他们警惕了几天,看皇帝对仍然用高官厚禄来拢络他们,也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又恢复了常态,四处游乐。“虎倒余威在”,群臣都不敢管他们,皇帝陛下也放任他们。

  李氏听下人说霍禹已回府,连忙拦往他,向他哀求道:“君侯,请你一定救救我家老爷呵!“

  霍禹还在那回味昨夜待女的味道,突然跑出个”半老徐娘“拦往自己,吃惊之余不禁烦燥,没有好气的问道:”你是谁呵!“

  冯殷见他面色不善,便”战战惊惊“地上前将事情说给他听。霍禹自当上了右将军后,比之前脾气大了不少,出门的排场、威风都向霍光看齐,他想起当年,田延年腐污案发时,霍光也没有出手;现在这个王迁,在他眼里也没有什么用,于是,他慷然道:”犯了国法,廷尉自会禀公处理,你来找本侯干什么?“

  说完,他看也不看李氏一眼,直接回府,边走边对冯殷说道:”以后像这样的人,不要放到府里面来,直接把她哄走吧!“

  李氏闻听此言,有如”五雷轰顶“,哭哭啼啼的回自己的府弟去了。

  后来,李氏去看望王迁,王迁本来还对霍家存有一丝幻想,现在希望彻底破灭,次日,他在牢中自杀了。

  自己的夫君就这样惨死,从此以后,李氏一有机会,便向外人哭诉自己的遭遇,痛斥霍家人绝情绝义。她口才了得,说起话来又”声泪俱下“,赢得不少人的同情,也让霍氏集团很多卖命的外层人员寒心,本来在霍光死后,很多人在”骑墙“,经过此事,有些人已经甚至考虑要投奔皇帝陛下。

  这些人里面,最典型的就是前文提过的赵广汉。应该说赵广汉还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员,“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这句俗语道出了当官的困难,而二千多年的汉代这个情况更严重一些。

  长安城对于汉朝人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热闹繁华、最时尚,居住、医疗条件最好的城市。

  所以,一大堆按照法律,本应该离开这里的公侯贵族,哭着闹着也要留在长安,怎么也不肯去封地就国。

  大汉皇朝的历代皇帝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想过各种方法。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之时,甚至亲自命令当时的丞相“以身作则”,带领彻侯、勋臣各回封地,可惜收效甚微,响应者稀少。

  到孝宣朝,光是滞留在长安的彻侯贵族就差不多有一千家,再加上关中地区本来的豪强大族,以及皇室外戚家族,还有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另外一个大麻烦,关中自古就有游侠之风。所谓:“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这些游侠还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犯了罪,也有人帮着掩护、庇护甚至是帮忙说情。

  某些游侠,甚至在全国都有着影响力,类似《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公明般有着“前呼后拥”的能耐。

  譬如孝景皇帝时发生的“七国之乱”,名将周亚夫率军进攻,到河南时,游侠剧孟带人投军,竟惹得周亚夫激动不已,若破吴楚一路大军,后来就有人说,周亚夫得剧孟,若得一敌国。

  这些种种情况加在一起,使得长安成了汉代考查大臣们的一个试验场。能管理好长安的,那将来也能做丞相,辅佐皇帝陛下,安邦定国。

  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奉公、聪明机敏和做事果断而小有名气,后通过举荐,以秀才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继而任阳翟县令。因政绩突出,又颇有廉名,擢升为京辅都尉,不久又升任代理京兆尹(相当于现代的首都市长)。

  京兆府掾史杜建是一位老资格的中层官员,曾在数任京兆尹手下当差,是个手眼通天的角色,依仗根基深、套路熟、人脉广、黑道白道路路通,此人一向为人霸道,“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