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淘宝大唐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处置

《淘宝大唐》第二百九十一章 处置

作者:竹间飞舞 字数:1740 书籍:淘宝大唐

  李愔走进王府一看,乐了——契苾乌云挺着个大肚子,和几位王妃一样,人人顶盔掼甲。武瞾小小年纪,盔甲就像是战袍了,她的手里也吃力地拿着一把长枪。在她们身后是一队手持武器的士兵。

  他说道:“夫人们,你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他嘴上调笑着,心中却十分感动。

  看到李愔平安回来,王妃们一阵欢呼,手中的刀枪扔了一地。王府里其他的人们也是一阵欢呼。

  夫人一个个流着眼泪扑了上来。

  正当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时候,契苾乌云大叫一声,捂着肚子,冷汗直冒。

  “快传太医,太子妃要生了!”梁王府一阵纷乱。

  “哇”,不久,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响起,一个接生婆高声叫道:“太子爷,太子妃生了,是个小郡王,母子平安。”

  李愔心中狂喜,又十分感慨:“就像是做梦一样,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仅成为了太子,还成为了一个父亲。”

  闻讯赶来的杨妃娘娘,抱着新出生的孙子,笑得合不拢嘴。武瞾看到婴儿邹巴巴的小脸,说道:“哎呀,他怎么这么难看呀?”

  杨妃娘娘笑道:“你刚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过不了多久,他就好看了。”

  梁王府里喜气洋洋的。

  再说唐太宗李世民,回到皇宫,急忙来看长孙皇后。他看到昏厥在床上的长孙皇后,心中十分愤怒。他问道:“长孙无忌呢?”

  侍女不敢欺君,说道:“国公爷已经离开了。”

  李世民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传太医啊。”

  不久太医来了,又过了一会儿,长孙皇后醒了过来。

  李世民十分生气,准备责备她几句。可是看到长孙皇后苍白的面庞,心中又有些怜惜。他叹了口气,说道:“你先休息吧,我以后再来看你。”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生气了,她也在生自己的气。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操守,尽心辅佐李世民。可是眼前的这件事情,令她感到很惭愧。

  她什么也没有说,闭上眼睛休息了。

  李世民又看了长孙皇后一眼,离开了立政殿。

  第二天,太子的册封大典如期举行了。长安城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长孙无忌这几天,一直呆在家里,他整整想了几天,然后出门了。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皇上,臣是来向您请罪的。”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说道:“辅机,你是我的发小,也是我的大舅哥。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尽心辅佐我……”

  这天上午,李世民就和长孙无忌唠家常,谈他们过去共同经历的峥嵘岁月。

  最后,长孙无忌诚恳地说道:“皇上,在立太子的这件事情上,臣做得有些过分了。请皇上治臣的罪吧。”

  李世民说道:“辅机,你对太子所做的那些事情,他都清楚了,弹劾你的奏章,也不下上百份。我问过他对你的意见,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

  长孙无忌问道:“太子殿下怎么说的?”

  李世民说道:“太子说,你对我和大唐的江山是绝对忠诚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论才能,在朝廷中也是顶尖人物,也是可以依靠的人才。至于做错了事情,为了亲情,可以理解。

  太子说,只要你今后能够摒弃前嫌,一心效忠朝廷,他不会追究你以前的事情。”

  长孙无忌听了很感动,他说道:“感谢太子殿下的宽容。太子殿下对皇后娘娘、成干、阳城和冲儿都有恩德。臣一时鬼迷了心窍,以怨报德,真是无地自容啊。

  臣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效忠皇上,辅助太子,为大唐尽臣的绵薄之力。”

  李世民很高兴地说道:“辅机,你有这种态度就很好。关于你的处理意见。你看这样行不行?

  原本我的意见是让你退休,可是太子的意见是让你继续工作。为了给李孝恭他们一个交代,我考虑再三,决定让你暂时离开长安,去当安西宣抚使。等你做出了成绩,过两年再把你调回来。

  太子建议,长孙冲才能出众,将他从给事中(正五品上),晋升到户部郎中(正四品上)。”

  长孙冲这次调职,不仅仅是级别从正五品上,越过了从四品下、上,正四品下,连升四级,关键是他从一个没有实权的普通文官,调到了户部这个实权部门。这中间的差别就太大了。

  长孙无忌十分感激地说道:“感谢皇上,感谢太子殿下。”说着,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看到长孙无忌这样的态度,李世民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长孙无忌被贬斥到了西域,接下来,就是对李恪、李泰和李佑的处理了。

  同样是在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和李愔单独讨论关于皇子们的安排。

  李世民问道:“对李恪、李泰和李佑的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啊?”

  李愔说道:“父皇,他们三个都是儿臣的哥哥,以前的事情,都是因为太子的事情,才互相争斗。他们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父皇的事情。

  儿臣认为,您是他们父亲,他们的母亲都在长安,骨肉分离不好,不如就让他们留在长安,侍奉在父母跟前,以尽孝道。

  常言道‘无事生非’,要给他们找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做。

  李恪已经降为了郡王,就先这样保持着。朝廷鼓励农桑,水利是一件大事。儿臣认为,可以将水利部门,从工部分离出来,成立一个二级部,就叫水利部,就让李恪负责,专门从事水利建设。

  成立一个文学研究院。李泰暂时降为郡公,负责文学研究院,专门负责《拓地志》和《五经正义》的编撰工作。

  至于李佑,他现在被拘禁,是个庶人,这样也不好。不如放他出来,给他个三等公的爵位,做个闲散贵族。

  还有李治,他勤奋好学,品德优秀。儿臣打算让他接替儿臣,担任研究所的所长。您看如何?”

  李世民对太子的宽宏很满意,他点点头说道:“嗯,这样好。不过,李泰和李佑的事情,恐怕会有很多大臣有意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