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 150

  声音如此熟悉,杨行不回头也知道来者何人:叶玉婵。

  几年没见,叶师叔还是老样子,不过比起以前的不食人间烟火,此时她焦急而欣喜的模样,多了一丝风霜之色,想必是为了黄鹤门的生意奔波之故。

  叶玉婵比他们提早从黄鹤门出发来霍山。按叶知秋的说法,她一日没嫁入罗家,一日就是黄鹤门的人。黄鹤门在遭遇连番打击之后,砍掉了炼丹、炼器等一系列发展方向,改为专心灵植草药,发往霍山售卖。而叶玉婵就是负责售卖草药、换得灵丹和法器等物资发回黄鹤门,总揽黄鹤门在霍山所有事务的管事。

  叶玉婵一直在汉陵峰上下奔波,没去丹阳峰和他们汇合。没想到正好在杨行来采购物资的这一天,在草市碰到了。

  “杨行,真是你!”叶玉婵见杨行站在原地没动,她主动走了过来,这才注意到杨行身边的李通,疑惑问道:“这位是…”

  杨行回过神来,熟稔的介绍道:“这是我在外面结识的散修,李通李大哥。”

  叶玉婵疑惑的看了李通一眼,心想杨行上次就想带散修回黄鹤门,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她之前在黄鹤门就统御事务,现在到了霍山,接触人物也多,颇有几分眼力。她接触的散修,要么就是像钟化那样,一心想要加入宗门;要么就是像宗由那样,孤傲而故意摆姿态。眼前这个李通,颇有些不亢不卑的样子,散修有这样的姿态倒很少见。她不知道李通在凡俗中隐藏了好些年,早已练就了一副处事不惊的模样。

  李通也听说过叶玉婵的名号,他在漂亮女修面前多少有些笨拙,憨憨的行了个礼。叶玉婵见李通缩头塌肩的笨拙样子,略微打消了疑虑。

  “叶...”杨行想张口,却不知怎么称呼了,这还是他筑基后第一次见她。说起筑基,叶玉婵的点化和当头棒喝对他帮助非常大,他心里十分感激,也许不止是感激。

  “以后就叫我师姐吧!”叶玉婵体贴的说道。她也打量着杨行,杨行最近为凡人奔波,也黑瘦了不少,显得英气勃勃,不像以前的葱葱少年了。她问道:“你们怎么来草市了?”

  杨行讲完这段时间的经历,想问她何时去丹阳峰,叶玉婵忽然警觉的查探了一下四周,悄声说道:“跟我来。”

  杨行毫不犹豫的跟在她身后。

  ----------

  从山顶草市往山腰去,还有一条巷子。两侧都是精致的院落,比草市里的普通店铺要大上不少。院子与院子之间有挨在一起的,也有用窄巷子分隔开的。有的院子是某某会馆,有的没有名字,有的还做了酒馆茶楼,热闹不比山顶草市差。

  叶玉婵带杨行二人来到了位于山腰处的一间独院,杨行抬眼望去,门匾上四个大字:黄鹤会馆。这就是叶玉婵所说的,黄鹤门在霍山的生意了。

  “生意还没做起来,”叶玉婵说道,“我带来的丹药全都换了这间院子。”

  跨步进去,第一道院子是外院,有一排四间面朝街巷的敞亮开间大房,以后可以打通,用作会馆的门面。穿过垂花门就是正院,正对着的三间房建得高大:朝南坐落是正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都布置有聚灵法阵,大约是三阶洞府水平,可供筑基修士修炼。厢房、正房和垂花门用走廊相连,廊下开凿有水渠,引导山间活水绕宅。天井中间还栽种着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布局与黄鹤门庶务峰的山腰杂院颇为相似。穿过正房向后就是后院,有一排低矮的后罩房,一般用作库房、杂间以及凡人伙计居住。

  李通啧啧叹道:“真是阔气啊!”

  叶玉婵对这个院子是下了功夫的,不是表面华贵这么简单,也不觉得普通散修能有什么见识。此时她有要事和杨行相商,本不欲李通参与,但考虑到杨行的感受,还是决定不避开李通。

  叶玉婵带着二人进了后院的库房,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锦盒,打开是一枚白色丹药,正是灵丹阁中霍青展示给苏丽莎和苏雅观看的白漆丹!

  杨行能感受到这枚白漆丹中蕴含的充沛灵气,以及表面这层白漆带来的特殊辨识,他体内的足三经炼丹灵脉蠢蠢欲动,仿佛在提醒他:你也是一个炼丹修士!

  这时叶玉婵玉手一挥,库房一脚如揭开幔布般,出现了一台古朴的炼丹炉。炼丹炉有一人高,雕刻有古怪的飞天图案,仿佛是当年青天炉的放大版,诡怖犹有过之。

  华丽的院堂、昏暗的库房、神秘的灵丹,古朴的炼丹炉,这一切说明,叶玉婵有要事相商。杨行沉住气,静静的看着叶玉婵。

  叶玉婵也不再遮掩,径直介绍道:“这是白漆丹,以三阶灵丹混合桦皮炼成,是炼制高阶防具白犀甲的重要原料。”

  她注意到,她提到“白犀甲”三个字后,李通惊讶得又看了白漆丹一眼。而杨行听了却是一副茫然,不知道“白犀甲”为何物。

  正所谓“穷剑富甲”,高阶法剑易得,而高阶防具难求。修士一般攻击强横而身体羸弱,有条件的无不希望穿甲以加强防御。之前黄鹤坊市大战,从卫温、霍同、霍峻,到罗寅,都是靠一身甲衣保命。他们所穿之甲,自然是无价之宝,普通修士根本接触不到;对大多数人来说,白犀甲就是难得的防具了。同时,白犀甲也是大宗门和修士势力争霸所需,才有“操吴戈兮披犀甲,旌蔽日兮短乒接”之说。

  叶玉婵拿出一卷帛书,上有白犀甲的简略图样,一旁有文字记载:“犀则有皮,丹漆尚多,白桦若何。”意思是,制作白犀甲,需要犀牛皮和丹漆、桦皮,由炼器大师炼制而成。

  杨行很是惊讶,叶玉婵从哪里得来的这些?

  ----------

  原来,半个月前,叶玉婵花了近百颗三阶灵丹,从一个熟识的灵丹阁高阶管事手中拿下这间院子,除了看重后院这台炼丹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对方说会送她一个生财之道。

  就在昨日,那位管事给她送来锦盒、帛书和一个消息:南阳苏氏将进驻霍山,大量炼制、售卖高阶防具白犀甲,而锦盒里的这枚白漆丹,就是制作白犀甲的必备原料!

  帛书上有记载:“南疆犀牛麋鹿满之,而中原无雉兔鲋鱼者,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一直以来,南疆相对于中原可谓地广人稀,拥有着更多茂密宽广的原野,多犀牛而少白桦;而白桦有深根性、耐瘠薄特点,主要生长在中原及北境,导致中原多白桦而少犀牛。

  因此,百多年前,南阳利用其沟通中原和南疆的优势,积蓄了大量原料,掌握了炼制白犀甲的核心功法,网罗了一大批炼器大师,赶上南疆军南征的大好机会,一举而起。

  “桦皮离开树干易枯萎,而炼制成白漆丹就无此忧虑;而且相比原始的桦皮,白漆丹更能增加炼制白犀甲的成功率。这就是白漆丹的价值所在。”叶玉婵娓娓说道,“南阳苏氏靠着南疆军的支持,涌现出了多少金丹级别的炼器大师和炼丹大师?你们想象一下,我们要是成功炼制白漆丹,返销给苏氏,或通过霍山分销,不仅你我结丹有望,黄鹤门更能一举崛起!”

  “但是,”杨行还有疑惑,“我们从哪去找桦皮和炼丹的草药呢?”

  “霍山的特点就是,万物有价。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有我的渠道!”叶玉婵玉手一挥,慷慨说道,“黄鹤门有大量草药待售,桦皮可以高价购来,炼成白漆丹之后的差价仍然十分可观!”

  杨行闭眼思考,他不知道自己对炼丹是否有天赋,但他以前确实曾经将梧桐叶、桂花瓣等杂物加入凝神丹之中,不仅没有失败,还略微提高了灵气的纯度。

  “杨行,你要帮我!”叶玉婵沉声说道。

  ----------

  杨行不是不知感恩的人,而且有田平师尊、赵镇师兄这一层关系在,他十分愿意为黄鹤门继续出一份力,便答应了下来。

  叶玉婵早已备下少量草药和桦皮。接下来的十多天,杨行就和她一起研究白漆丹的炼制之法,李通则在房外护法。

  硕大的炼丹炉内盛满了粘稠的汤汁,杨行站在炉旁不住用双手搅动,炼丹炉散发出缤纷光芒,打在他的脸上,阴晴不定。

  他全力发动灵识,探入炼丹炉中捕捉灵气,随后一手画圆一手画方,或是一手正旋一手反旋,牵引灵气旋转跳动。草药汤汁中的灵气破壁而出,在炼丹炉内乱窜,被他引入体内,从手三经流入丹田,又经足三经炼化后回到炉内。等炉中汤汁浓缩成块状,他便收手,改为手扶在炼丹炉两耳上,运起灵气加热炉鼎。待块状再凝结成颗粒,一炉九颗白漆丹才算大功告成。

  叶玉婵上前将这些白漆丹收入囊中,欣喜不已。

  在这十多天里,她除了最开始准备的材料全部用完,期间黄鹤门派人送来的草药,她也都投入其中;还在草市借贷了一些,用于高价购买桦皮。这次算是孤注一掷,前后共计投入了超过百颗三阶灵丹的原料,这才炼出来这九颗白漆丹。若这次失败,黄鹤门就要被掏空了。

  杨行赶紧坐下调息,他十多天不眠不休只是炼丹,此时也接近油尽灯枯的局面,还好是炼成了。

  一会儿,唇边递来一颗丹药,他知道所有灵丹和草药都已消耗完,这肯定是叶玉婵拿白漆丹喂他了。特殊情况不计小节,他张嘴便将辛苦炼成的白漆丹,当做普通三阶灵丹服下。

  药力化作灵气,在九条灵脉间流淌,他的灵脉已经十分熟悉这种药力。不过这次,药力没有随着灵气流出,而是沉淀在丹田,那白色的桦皮部分,则慢慢在丹田凝结成一块结节。药力吸收完毕,灵气散去,这块结节却留在了丹田里面!

  杨行突然醒悟,丹药的炼制过程,就是束缚灵气,让灵气固化到实体内而不失活力。结丹是否也是如此?让体内灵气不再散入百骸,而是凝结成实体,停留在丹田里面。这就是金丹成形的开始!

  杨行百感交集,他不知道结丹的方式,甚至没有筑基的功法,却自己踏出了这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