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妖圣祖 第629章 认出来了

《万妖圣祖》第629章 认出来了

作者:十月流年 字数:1750 书籍:万妖圣祖

  “这不是欺负人吗?这些不要脸的。”

  大家越说越生气。

  “要是输了,我家那口子就又要被说女人干什么都不行。”

  是啊,到时候男人们又有话可以说了。

  女人们想到这里,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

  胡寡妇和汤婶听了李振花的计划,一下子就斗志起来了。

  汤婶的大女儿大红进来时,就看到自己那平时总是苦着脸的母亲此刻笑开了花:“振花同志,我经常听他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是咱们这样的,是吧?”

  李振花道:“我们是三个诸葛亮!”

  李振花也越来越喜欢她们了,以前没有深入农村,对于农村女人的印象并不深,在这里这段时间,认识了唐妈,唐妈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饭菜,张妈说话有趣,热情大方。

  她越来越爱和她们相处了。

  大红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母亲,就好像有记忆开始,母亲就是那张苦脸,和镇上所有女人一样的脸,她也逐渐变成那样了。

  可是,现在母亲变了。

  她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心里也知道住不了几天就要被赶回去。

  可是这一次,向来不敢反驳父亲话的母亲大变样了。

  她敢跟父亲吵架叫板,还每次都用大道理把父亲说的哑口无言,父亲甚至都不敢打她了。

  前天晚上父亲一威胁要打她,她母亲挺直了腰板:“我现在是农民协会的人了,你要是打了,我下一次我去城里开会,就在会议上跟大家告状,到时候吃枪子的人是你。”

  她父亲气得怒目圆瞪,但还是不敢打,她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父亲不敢打。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以前特别恐惧的一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

  “大红!明天也要靠你了,到时候你割谷子割快一点!”

  大红点点头,道:“那我今天晚上把明天中午的午饭做好,咱们明天不回来吃午饭了。”

  大红晚上给自己的女儿洗了脸,又嘱咐道:“明天妈妈和外婆有事情要做,你到时候就乖乖的坐在田坎上,知道不?”

  女儿点了点头。

  大红看着这个女儿,婆家没有人喜欢丫头,说是赔钱货。

  可她作为亲娘,这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从那幺小一团养到现在,会叫妈妈了,会跟在她后面给她捶背,会眼泪汪汪地求她爸爸不要打妈妈。

  她怎么可能不爱?

  回娘家以后,女儿这段时间总是怯生生的,话很少,生怕给她添麻烦。

  大红心疼地抱着她:“快睡吧,明天妈妈给你做洋芋粑粑,你不是最喜欢吃那个了吗?”

  小丫头乖巧极了,黑暗中,女儿抱着她的手臂,小脸贴着她。

  大红听到女儿的声音,小小的,她说:“妈妈,外婆好厉害,外公都不敢打她了。”

  大红心情很复杂。

  女儿抬起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像外婆那样厉害,这样爸爸就不敢打我们了。”

  大红莫名地鼻子一酸。

  时间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

  就是在这个房间里。

  就是在这个床上,同样的位置。

  她还是一个小孩,妈妈还年轻,一边哭一边小声骂男人不是人。

  她帮妈妈吹吹脸上的淤青,很认真地跟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像杀猪匠家的老婆那么厉害,爸爸就不敢打我们了。”

  现在她长大了。

  大红睡不着了,等女儿睡着了以后,她起身,从屋檐下取出了镰刀。

  镰刀一下一下地在磨刀石上磨着,她的眼神也坚定了起来。

  明天一定要赢!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反反复复地写了很多遍,原本的版本里,县城里的事件是为抗美援朝凑物资,遇到的困难是美帝经济封锁,配合着镇上的事件是宣传农业机械化,向城里推广土产,最后达成城乡物资思想交流,这是初始版本,也是逻辑最流畅的版本,但后知后觉地发现网文不能写这个抗美援朝这个事件,只能重新构造这部分,改成了这个时期的另一个事件禁娼,写出来以后我发现禁娼这个事件还是适合和妇联一起写,而且主题扣得不够严实,于是只能重新构思,我又构思了运输业的社会化改造,写了几天后发现不够顺,只能推倒再回归城乡交流大会,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于是有了现在这个版本,这整个事件我都做好了大纲,所以接下来两章就写得很快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时期的资料,我推荐《大隆机械厂的发生发展和改造》《重钢志》《山东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时期的人民真的是思想纯洁,爱国热情高涨,拼了命地建设国家,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是五千年以来,第一次国家平等地对待了所有人,历史上所有的国家都是朝廷的国家,唯有这一次是人民的国家。

  第15章 推广打稻机(三) 平安不相信没有人买打稻机。

  这是打稻机, 这是她和她妈妈每年秋收的时候最想要的东西了。

  她的改良款,降低了成本,价格低, 操作方便, 踩起来省力又省心, 平安费了很大心思才设计出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全都是优点。

  怎么会没有人要?

  平安焦虑的吃不下饭, 趁着午休时间去找了农民协会的人, 询问关于打稻机的情况, 想问问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农民协会的负责人有一个是平安的老师,对方一看到平安,高兴得不得了。

  “我听西南工业部那边说你现在在研究水轮机!进度如何?”

  “快了, 已经开始浇铸模型了。”平安道。

  “你这样说,那就是真的快了。”对方给她倒了茶,“你过来找我是什么事情?”

  “我想问问之前送过来的打稻机推行情况。”

  对方听到这话, 想起了打稻机推行情况并不好,这也是常理,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直接用稻桶了,机器需要时间去适应。

  “这刚开始,推行问题你不要急。”对方道:“国家说了一定要农业机械化, 肯定会推行机械化。”

  平安明白这就是推行效果的确不好, 她原本准备后续要开始研究种植机械和耕地机械, 现在肯定也没有希望。

  平安回厂的时候,工厂里欢天喜地。

  “平安!”年英上前, 把手里的城乡交流大会的物资清单递给了对方, “我们在这个上面打的广告非常有用。”

  真的是万万没想到啊!她们当初收到了通知, 就和以前一样, 把广告登了上去。

  结果负责方把这份广告发到了各个区,现在又有一堆新厂家定做机床。

  平安接了过来。

  展会的小册子做得很详细,几乎所有参与了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的商家都在上面做了广告。

  最上面是公司的名字,然后是地址和联系方式,开展的业务。

  “咱们平城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在上面了。”年英说道:“为了支持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大家都降价了10%,咱们也一样。”

  现在工厂也缓过来了,有底气支持国家了。

  平安翻到了后面,看到了城乡交流大会会馆的结构图。

  她们工厂在农业机械馆,旁边有棉质品馆,粮食馆,经济作物馆,农产品馆,农业生产资料馆……

  大会的主题的确是城乡交流。

  农产品馆很大,但小册子上报上来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都很少。

  年英见她在看后面的内容,明白了她的想法,解释道:“咱们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这里交通不好,到处都是山,农产品就是有,运不出来。”

  平安道:“以前有土产交流渠道,我妈小时候还挖过药材卖,后来战争来了,这些渠道才被打乱了。”

  但那个时候,就算有这些土产品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平安回来以后,晚上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年轻的妈妈。

  她好像又变成了八九岁的孩子,妈妈把她背在背上,弯着腰,一边割谷子一边打谷子。

  妈妈好辛苦,她想要帮忙。

  她拿起稻把,想要用稻桶,却怎么都打不干净,她着急得直哭。

  平安醒过来时,天还没有亮,外面下起了小雨,她打开窗户,雨丝飘了进来。

  她望向了雨兰镇的方向,成年以后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像是又回到了那个无力改变一切的儿童时代。

  她应该怎么办呢?

  雨兰镇的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小镇却已经醒来了。

  胡寡妇和汤婶连同着李振花,大红,汤婶的小儿子,一大早就开始忙活,搬机器,拿袋子。

  胡寡妇的田属于湿田,一脚踩下去,稀软的田床压根受不住人,水只能到小腿的位置。

  之前她们试用机器,就把打稻机放在田埂上。

  主任本来也想帮忙,结果乡政府那边的人来叫他,说是城里有人来开会,主任便不能过来了。

  城里来的人是城乡交流大会的负责人之一,他们是来动员农民参加城乡交流大会。

  负责人叫李兰,之前便是她在香金镇带领群众运粮食进城。

  她前段时间刚参加了华北地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看到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交流带来的市场活力有多大,他们的土特产填补了美国封锁禁运带来的困难。

  现在在平城做负责人,一看农产品立马就着急了。

  别人解释道:“咱们这里地理条件不好,本身就土地贫瘠,粮食收成就不好,经济作物这些东西就更少了,就更别说我们这边的运输问题了,全都是在山里,要怎么运出去。”

  李兰不相信这些,都还没有实地考察过怎么知道没有土特产,于是就干脆和其他干部一起 下乡,深入了解农村的情况。

  李兰和镇上的干部开会。

  她一点也不含糊,直接指出:“你们这样不行,现在的政策是立足城市,面向农村,上面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