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龙骑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徐州之战(63)

《大汉龙骑》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徐州之战(63)

作者:皇叔刘司马 字数:3677 书籍:大汉龙骑

  兄弟们,坚持,关将军马上就要来了。

  周仓大喝一声的同时双锤向着前方横着一扫,巨大的冲击力立即扫到了一名冀州兵,正中他举着的盾牌,立时将其击飞,重重摔落在地,鲜血从七孔之中喷涌而出,然后双眼一闭,彻底毙命。

  有周仓这样的大杀器左右冲杀,对摄山营的带东是巨大的,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他带头杀敌,原本对摄山营极其不利的局面立时被扭转,然而在冀州军巨大的兵力优势之下,其实局面扭转只不过是一时,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冀州军杀奔过来,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这头摄山营好不容易杀掉一名敌军,瞬间就会涌来数名冀州军,而且还是一拥而上,各式长短兵刃便向他们招呼而来。

  这样的攻势之下,别说你没有三头六臂,就算有,也根本无法反抗,很快要么是被杀要么就是后退。

  不得不说,如今的冀州军,可今非昔比了,活着说,和他们以前遇到的很不同,也是,以前他们遇到的冀州军,并不是主力,主力都在幽州,在麴义的带领下对付公孙瓒呢,所以当时战胜的不管是袁谭还是高览,都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反而会让他们有些轻敌,可一旦与真正的冀州军主力碰上,就立时会被杀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经过与公孙瓒的常年交战,冀州军不管是在单兵还是团体作战方面都可以说是极其强悍的,也许在个人的身体素质之上无法与摄山营相提并论,但就团体作战这一项上,最少他们并不差。

  其实这样的敌人并不陌生,很多从辽东走出来的士兵都清楚,和那些东胡甚至是义军比起来,他们的对手会越来越强,这一点不仅是这些士兵有着共识,就算是刘澜也一早就清楚,甚至比他们这些士兵更早清楚。

  记忆最深的那个人,就是讨董之时的徐荣,是他为刘澜开辟了眼界,以前他就像是世上大多数人的评价那样,偏远地方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深,以为对付了一些东胡就以为天下无敌了,那是没有碰到他们和西羌,不然一仗就将他打回原形。

  这话说的明显是纯粹为了贬低刘澜,但是这话中也不全是为了贬低而贬低,就好像他遇到徐荣后,与曹操败得那般狼狈,这可是刘澜记忆之中,最深刻的一次惨败,虽然他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可是曹操却全军覆没。

  当然,刘澜其实还是有一点不太服气的,可如果将失败归咎于罗贯中的话,毕竟荥阳之战乃是讨董的序幕而不是结局,又难免有些在为自己找借口。

  毕竟你本身就是统领三军的将领,与敌作战全靠对历史的熟知,这说出去,你不失败,那也不符合情理。

  战场之上的变化,又怎么可能会按照你对历史的了解而原封不动,也许一个细微的偏差,就会导致最终战果的变化,你没能察觉到中了徐荣之计,反而将这一战归咎到演义,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罢了。

  但不得不说,关东的诸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部队都有了一个长足进步。

  这一点刘澜最有体会。

  讨董之时,诸侯会盟,真正能称得上精锐者,也就那么几人,剩下的都是现招募的士兵,可这些在中原大地的百姓,除了黄巾之乱,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没有见过兵戈,让这些人扔下锄头就变成精锐,怎么可能。

  可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他们从最初的百姓,已经成长为一员合格的士兵,不管是曹军还是袁绍军,都是如此。

  而袁绍军,更是因为与公孙瓒的交锋,不断提升着战斗力,而且还有着一位在西羌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着丰富与骑兵作战经验的将领的将领带领之下。

  正是麴义,让冀州军得以在结阵与敌交战之上有了一个长足进步,可以说,他在冀州,虽然一度被视为外来人,可是他对冀州军的军队建设,却起着无人能及的作用。

  部队的单兵战斗能力,提升起来很困难,没有几年的培育,是很难见到成果的,可是结阵作战,讲究团体却很容易,而这也是麴义能够短时间提升冀州军战斗力的办法,也正是麴义对冀州军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让他在几年之间就带领冀州军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如果不是他的话,别说战胜公孙瓒了,就算是收复冀州失地,也是痴人说梦。

  只怕现在的冀州,最大的势力是公孙瓒,而不是袁绍。

  试问,这样一支讲究阵型作战的部队,结阵交战他们并不惧怕任何人,如果是单兵的肉搏战,他们还真不是眼前这些摄山营的对手,别看他们不过五千人,可以一当十对付他们绝对没什么问题,但若是结阵作战的话,摄山营可就没有了这个能耐了,虽然他们的单兵能力很强,但优势却并不能发挥出来,所以战场之上的形式,始终都很被动。

  “杀啊!”

  战场之上,摄山营将士在周仓的带领下疯狂向着冀州军杀去,一时之间,喊杀声响彻在天际,就在双方僵持之际,突然远方传来了巨大的喊杀声。

  杀声震天彻地,足有数万人之多,而且他们结阵而来,行动一致,数万人保持着一个步点,踏,踏踏,不仅是声音震天动地,就连脚步声也足以震撼人心。

  一时间交战场中的所有人,几乎都下意识瞅向了侧后方。

  笑声响起。

  摄山营士兵的大笑声响了起来,这个时候,能来的只会是关羽将军。

  但沉默之中的冀州军,却并没有放弃,也许是袁谭将军听到消息赶过来了呢?

  但是很快,一直观望着交战场中的冀州军就失望了,包括颜良,他看到了那红色的代表着刘澜军颜色的衣甲,以及关羽中领军的将旗。

  他的眉头紧皱成一团,虽然他和关羽有数度交手,甚至一度十分轻视关羽,但是这一回,他终于明白,两人之间在洛水结怨,在平原结仇。

  原以为,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可最后才发现,了结恩怨的这一天,居然让二人等了如此久远,久远到两人好像已经忘记了当年是因何结怨,但不管是否忘记当时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掉对方的原因,只要记着当时心底那股恨意,就足够了。

  只要回忆一下,就足以让他现在怒火冲天。

  “将军,敌军的援军来了。”

  颜良突然的神游让身边的将领变得有些着急,不断提醒着他,要不要现在就让他带人上去,彻底将周仓击败,不然的话,一旦被摄山营两面夹击,这一仗可就危险了。

  回过神来的颜良左右看了一眼,立即下令收兵,部队集结,同时应对两面,力不从心,反倒不如集结兵力,痛痛快快与关羽一战,这一仗他出兵五万,损失不足万余,可关羽的摄山营也不过就是五万,鹿死谁手,还说不好呢。

  他并不知道,关羽带来的摄山营主力,算上周仓那五千人也只有不到三万人,比他们少了足足一万人,但是他又底气,因为黄忠的琅琊军只要接到消息就一定会追击过来,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如果有所担心的话,那就是莒县的袁谭,如果他等下也出现的话,那么这一仗可就真的变成了他们与冀州的一次大规模决战了。

  双方如此大的的兵力投入,如果是以前,关羽自然是要感叹一句,可是现在不会了,与袁术的两次徐州之战,参战兵力达到数十万,远比此刻他们与冀州军投入的兵力更多,甚至是数倍还多,连这样大规模的作战都参与过,甚至亲自指挥过,眼前这种规模的战斗,也只能算得上一场中等规模的作战,对于早就打开眼界的关羽来说,指挥这样的战斗,并没有什么难度。

  关羽指挥作战,与刘澜不同,刘澜是那种喜欢冒险,很愿意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的将领,又或者是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时候,只能采取这样冒险的方式来作战,但必须要看到,这类的作战方式面临着很大风险,一旦被敌人洞察,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而关羽则更喜欢眼前这样的战斗方式,虽然看起来双方兵力相差数万,但其实在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之中,这样的兵力对比其实就并不算什么了,三万赢六万容易,六万赢三万也简单,所以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不出错,那么一切就都会在他的控制范围。

  就算赢不了,他也有信心不会败的太惨烈。

  不像主公那样用兵,赢了就是大胜,败了则一无所有。

  你可以说这是关羽用兵保守,但无疑他现在用兵是最符合刘澜的利益的作战方式,他再也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去冒险了,所以他也只能退居到二线。

  时代不同了,他那套战法完全不符合现在的战争了。

  或者说,他现在已经输不起了,如果是曾经的刘澜,他输得起,是因为他一无所有,又或者说他背后有着汉帝国这一庞大的后盾,他无所顾忌,没了他还能有别人,而他想要出头,就必须采用一点极端的办法,只有如此,才能更快的上位,不然他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但是现在,当他是后盾的时候,他只能充当后盾给他的将领们底气的那个角色,而他的将领们,则会充当着各式各样的角色。

  这就是如今与以前的不同。

  他并不知道,关羽带来的摄山营主力,算上周仓那五千人也只有不到三万人,比他们少了足足一万人,但是他又底气,因为黄忠的琅琊军只要接到消息就一定会追击过来,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如果有所担心的话,那就是莒县的袁谭,如果他等下也出现的话,那么这一仗可就真的变成了他们与冀州的一次大规模决战了。

  双方如此大的的兵力投入,如果是以前,关羽自然是要感叹一句,可是现在不会了,与袁术的两次徐州之战,参战兵力达到数十万,远比此刻他们与冀州军投入的兵力更多,甚至是数倍还多,连这样大规模的作战都参与过,甚至亲自指挥过,眼前这种规模的战斗,也只能算得上一场中等规模的作战,对于早就打开眼界的关羽来说,指挥这样的战斗,并没有什么难度。

  关羽指挥作战,与刘澜不同,刘澜是那种喜欢冒险,很愿意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的将领,又或者是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时候,只能采取这样冒险的方式来作战,但必须要看到,这类的作战方式面临着很大风险,一旦被敌人洞察,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而关羽则更喜欢眼前这样的战斗方式,虽然看起来双方兵力相差数万,但其实在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之中,这样的兵力对比其实就并不算什么了,三万赢六万容易,六万赢三万也简单,所以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不出错,那么一切就都会在他的控制范围。

  就算赢不了,他也有信心不会败的太惨烈。

  不像主公那样用兵,赢了就是大胜,败了则一无所有。

  你可以说这是关羽用兵保守,但无疑他现在用兵是最符合刘澜的利益的作战方式,他再也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去冒险了,所以他也只能退居到二线。

  时代不同了,他那套战法完全不符合现在的战争了。

  或者说,他现在已经输不起了,如果是曾经的刘澜,他输得起,是因为他一无所有,又或者说他背后有着汉帝国这一庞大的后盾,他无所顾忌,没了他还能有别人,而他想要出头,就必须采用一点极端的办法,只有如此,才能更快的上位,不然他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但是现在,当他是后盾的时候,他只能充当后盾给他的将领们底气的那个角色,而他的将领们,则会充当着各式各样的角色。

  这就是如今与以前的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