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龙骑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徐州之战(14)

《大汉龙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徐州之战(14)

作者:皇叔刘司马 字数:3619 书籍:大汉龙骑

  琅琊郡城楼之上,刘澜望着城外,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营帐延绵数里,这些是从青州而来的士兵,就在城外驻扎,但此时,刘澜心中所想,还是三日前杜义与曹军的交手,说实话,这件事确实超乎他的意料,如果没有任命黄忠,还是有他来负责琅琊战场的话,他是不会派杜义前往费县冒险的,但是黄忠不一样,既然他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找舌头,那么他就不可能去考虑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为此甚至将杜义派往费县时,刘澜都不知晓,第二天黄忠才向他说了起来,木已成舟,这时候刘澜想说什么也晚了,只能耐心等待最终的结果。

  刘澜背着手,转身下了城楼,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现在的他,至于黄忠也没什么对与错之分,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结果也是不错的,也许曾几何时刘澜有些许无奈,但他心里有数,这就是黄忠的风格,他懂得如何去替自己分忧,说实话,他和张飞许褚有些想,但也有些不同,张飞和许褚,对于他的命令是无条件去完成的,不会去管任何后过,你可以说他们想不到,但是黄忠不一样,他就算想到了,也不会退缩。

  刘澜心中感叹着,这样的人,是他以往从未遇到过的,在某些事情上,为达目的,他可以做到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不择手段,这会让人有些担心,不过大家现在同在一条船上,至于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交由时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刘澜下了城楼,并没有打算去见见青州军,到时候误会只会更多,现在看着青州这帮人好像对他惟命是从,可是他明白,只要他一出现,势必就会让他们之中的某些人神经紧绷,对于接下来的徐州之战,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私曲,还是臧霸这样的私曲,刘澜是不可能允许的,不过这需要时间,毕竟一直对外的时候,搞这些,那就是自断双臂,虽然他不会用对付丹阳军的手段对付青州军,但是改编是迟早的事情。

  刘澜回到琅琊官邸不久,被派往赵云处的信使便赶到了徐州城,几名亲兵领着他来到了赵云面前,来者赵云认识,刘澜身边的亲卫,笑着道:“主公有什么吩咐?”

  信使将书信递向了赵云,道:“主公没有说,只是让卑职将这封书信交给将军。”

  “哦。”赵云点了点头,其实在他到来的同时,从琅琊而来的飞鸽也到了,只不过因为几乎是同时赶到,所以他并没有看到飞鸽传书的内容,接过了书信,快速将信中的内容扫了一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主公还有什么话吩咐?

  信上的内容其实写的并不是多么详细,所以他要确定,不过对方却开始摇头,主公没有对他透露一个字,而且木盒的蜡封还是完整的,他也不可能知晓信中的内容,所以也就可以说,这件事他需要在大海里捞针,至于能不能找到所谓的曹军主力,都是未知数的,甚至那南下的曹军到底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数的。

  赵云叹了口气,道:“我已经知晓了,你回去告诉主公,就说我会尽力的。”

  来人不慌不忙,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这是主公的第二封信。”

  这情况及其特殊,但是赵云经历这么多,又如何不知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不说之前那番话,会尽力完成第一封书信内容的话,信使是不会掏出这份书信的,这到不是信使疏漏,反而是主公对他有过叮嘱。

  赵云接过第二封书信之后,快速浏览起来,这一封书信,则让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与张飞、关羽取得联系,如果在找不到曹操主力的话,就盯住张勋,如果曹军出现,则务必将其击退,如果没有出现,则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徐州之战开始之后将其消灭,甚至是将张勋赶回寿春。

  赵云看完书信,默默点了点头,如果只是大海里捞针,他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毕竟曹军想要在兖州躲起来的话,有一千一万种办法来躲避他们的斥候侦查,试问连内卫谍子都察觉不出他们的存在,靠斥候又怎么可能找出他们的踪影,所以这件事十有八九是要无疾而终的,但是如果是从一开始防御重心就是寿春军的话,那么能不能找到曹军就不在重要。

  这一刻,赵云可以说彻底明白了刘澜的心思,他这就是要拿寿春军下手,至于曹操对他的威胁,其实并不他并不害怕,因为曹操对他的威胁,不大,因为刘澜已经用袁绍对他进行的抑制,到时候他们只要能将张勋的寿春军击退,那么在双重威胁之下,曹操敢不退步?

  赵云深深地望了信使一眼,转向侍卫,一摆手,道:“带她下去好生休息,安排最好的厢房和伙食。”

  “诺!”

  信使退了下去,赵云派人去接来了军师徐庶,这几日因为应酬从许都董承派来的使节,徐庶可以说是真的有些焦头烂额,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他这位智囊还真有些力不从心,今日又与他喝着酒时,突然听闻赵云有事相商,这简直就是在接她脱离苦海,打了一声招呼,匆匆忙忙便离开了驿馆。

  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逃也似的来到了郡守府,在中堂见到了赵云,还没开口,赵云已经把一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令徐庶有些没有预料到的是刘澜会有这两道思虑深远的命令传来,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在协商的时候就觉得可以在两军之中做些文章,而现在的局势,这办法更是完全可行,可以说刘澜已经完全看透了曹操的心思,现在的曹操确实有些托大了,如果这一仗是刘澜主攻的话,他们两家联军也许还能有机会,但偏生他们要选择主动进攻,那么在合兵之后实力也不过持平的前提下,刘澜有许多办法来对付他们,就算曹操能执掌两军大权。

  坐了下来的徐庶说道:“主公的决定我完全支持,不过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子龙打算怎么做?”

  “主公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虽然我肩负着守土之责,而且不管是琅琊还是下邳只要出现任何不利军情,我居中都可以策应,如果擅离,反倒不美,而下邳的关羽和广陵张飞却没有这些困扰,我想寻找曹军的事情,我可以派斥候入兖州,但对付寿春军,我觉得还是交给云长和翼德最好。”

  听了赵云的打算,徐庶沉吟半晌,赵云不打算出兵,是持重之语,尤其徐州城干系重大,所有的粮草辎重这里可存有了三分之二,这里不能发生任何问题,然后是对付曹军,如果找到曹军的话,那么一切问题都好解决,如果找不到的话,徐州城暂时观望,由正在休整的云长和翼德将军出兵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不管是云长还是翼德都是刚经历过九江之战的,而他们的对手寿春军同样如此,所以如果让他们去与曹军决战,在士气战斗意志等方面显然是逊色不少的,但是对付寿春军,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道:“我赞成,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你在传达给云长和翼德的时候,最好还是要假托主公的名义。”

  “这个……”

  赵云有些犹豫,但显然,徐庶更清楚关张二人,不说这一仗由谁来掌握指挥权,就说假托主公名义的好处就是可要尽可能的化解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方说指挥权,按照常理,关羽必然是本战的主将,不仅因为他的资历老,更因为他手中掌握了重兵,徐州三分之二的兵力,而且还是中领军,对他下命令,本来就是僭越,到时候出现问题了,那可就是他的问题,如果徐州战场之上,刘澜不在,他赵云确实当得起这个主帅,但关羽在,所有人都要听他的。

  当然现在的关羽说白了只是在休整,参不参加徐州之战,那都是主公来决定,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上,在刘澜没有明确命令的前提下,他善意的去提醒是不行的,只能假托主公的命令来让关羽知晓,这件事是主公的命令,而出于机密,所以需要他代为转达。

  至于张飞那里,就更不要说了,想让张飞不折不扣做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主公扯上关系,主公会高兴啊,主公心中是这么想的啊,这是主公的命令啊,那他会比任何人都上心,甚至会做到最好乃至极致。

  可以说徐庶从之前不受人待见到现在能在刘澜帐下坐稳军师的位置,就是摸到了这几位将领的喜好,他知道该如何让他们百倍用命,这可不是手段,这是对人心的把握,起初,徐庶并不会太明白,年纪轻,做什么事情都谈仁义,只以为圣人教义能够让他取得成功,但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了,对就是对圣人教义开始怀疑了,很多事情不是圣人说的不对,而是这番话要对什么人说,你去对饱读诗书的士子说,那肯定对,因为大家都是这般要求自己的,可你去对这些战场之上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去说什么仁义道德,谁会听你的?

  最初徐庶还很傻很天真的时候以为仁义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也相信仁义可以化解很多麻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太过盲信了,因为他所要面对的人,他们不信奉这些,也不依赖这些,你对他们说这些,人家只会把你当做傻子。

  想让他们认可你,首先你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不然就算你能明辨是非,可是你说出来,那就是矫情,所以当他慢慢与他们接触,从士兵到军官,从部曲督到关张赵,他渐渐发现,部队里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言,他们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手中的环手刀。

  当然现在的关羽说白了只是在休整,参不参加徐州之战,那都是主公来决定,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上,在刘澜没有明确命令的前提下,他善意的去提醒是不行的,只能假托主公的命令来让关羽知晓,这件事是主公的命令,而出于机密,所以需要他代为转达。

  至于张飞那里,就更不要说了,想让张飞不折不扣做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主公扯上关系,主公会高兴啊,主公心中是这么想的啊,这是主公的命令啊,那他会比任何人都上心,甚至会做到最好乃至极致。

  可以说徐庶从之前不受人待见到现在能在刘澜帐下坐稳军师的位置,就是摸到了这几位将领的喜好,他知道该如何让他们百倍用命,这可不是手段,这是对人心的把握,起初,徐庶并不会太明白,年纪轻,做什么事情都谈仁义,只以为圣人教义能够让他取得成功,但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了,对就是对圣人教义开始怀疑了,很多事情不是圣人说的不对,而是这番话要对什么人说,你去对饱读诗书的士子说,那肯定对,因为大家都是这般要求自己的,可你去对这些战场之上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去说什么仁义道德,谁会听你的?

  最初徐庶还很傻很天真的时候以为仁义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也相信仁义可以化解很多麻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太过盲信了,因为他所要面对的人,他们不信奉这些,也不依赖这些,你对他们说这些,人家只会把你当做傻子。

  想让他们认可你,首先你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不然就算你能明辨是非,可是你说出来,那就是矫情,所以当他慢慢与他们接触,从士兵到军官,从部曲督到关张赵,他渐渐发现,部队里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言,他们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手中的环手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