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龙骑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大战开启(44)

《大汉龙骑》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大战开启(44)

作者:皇叔刘司马 字数:3733 书籍:大汉龙骑

  荀彧轻声笑道:“当初曹公对我提起陈家父子,卑职自然知晓轻重,就想着看能不能把陈老招募至许都。”说实话,在许都,能和陈家扯上关系还真就只有荀彧了,他的祖父荀淑与陈群的祖父老擎天当年可是合称为“颍川四长”,两家私交甚深,如果曹操不和他提陈家父子,那荀彧还能装作不知晓,可既然曹公都提及了,那他就不得不考虑曹公背后的目的,而就现在看起来,不管当初曹公是否的别有深意,但他所作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尤其是大鸿胪这个官位,看起来远没有袁绍有诚意,甚至还不如刘澜给他的安排,可是他为何会先后拒绝刘澜,是真的看不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如果连三公之一的太尉都看不上,那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就更不会被他看重,其实不然,他之所以会建议曹公对陈老这样的任命,完全是对陈纪的了解,大鸿胪是什么,那是负责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而这可以说是完全发挥了他的特长,毕竟陈老以前在平原郡为相,对于治理郡国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不然也不hi挂印而去,而这其实与刘澜给他任命的徐州刺史、袁绍让出的太尉都一样,都不是他的兴趣所在.

  而且,陈老最初之所以不愿出仕,完全是因为外戚何进招他入将军府,而对于将军府的属官,他可没多大的兴趣,他可是一直想在朝廷为官,而这又与刘澜和袁绍一般,所以二人不管如何招揽,都不会成功,反之曹公这边,别说一个对他充满诱惑的大鸿胪,就算是一介小吏,只要是在天子阶下为官,他就不会拒绝。

  陈纪马上就要七十了,所谓人到七十古来稀,能在这个岁数当上大鸿胪,日后也能衣锦还乡,尤其是大鸿胪,完全就像是量身打造的,最少几十年前他就一直期待着,甚至畅想着有朝一日,人们提起太丘时就能想到他的父亲陈太丘那样,提起大鸿胪,就能想到他。

  只可惜,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早期党锢中期宦官外戚乱政到了后期,天下大乱,可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遭遇,才让他能够安下心来著书立说,通过多年努力,他亲自编撰的书籍问世,一举轰动天下,被世人称之为《陈子》。

  也正是因为对陈家父子的了解,所以荀彧知晓,陈家父子看重的说白了并不是仕途,而是名望,这个时代,官做多大没用,但是声望却是对陈纪这类人诱惑最大的,不管是刘澜任命的徐州刺史还是袁绍让出的太尉,这都让他在天下人口中赚足了眼球,获取了极大的名望,可真正让他名声大噪,那还得是天子亲自任免的九卿大鸿胪,不管这后面有没有曹操的影子,可却让他在天下人面前赚足了面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自然会一口答应,可对于父亲这一决定,陈群知晓之后却极力反对,可以说,这小子自小就视父亲为偶像,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不得不说父亲的格局实在是大小了,天下早已不是父亲当年一成不变的天下,当今天下,日新月异,大汉朝究竟能走到哪可以说天下有识之士都看的明白,父亲为了区区小利就决定回兖州,你说着应该算是他愚忠呢还是说他眼界并不开阔呢?

  他陈群这些年之所以如此努力,难道真的是因为尊师郑玄的原因?可以说明白的人都应该清楚,这可是从龙之功啊,区区的大鸿胪根本就改变不了陈家的格局。

  为什么天下间首屈一指的氏族是三河氏族?

  因为本朝创立,就是因为他们帮助光武帝中兴,所以不管他们陈家在大汉朝多尊崇,单却始终无法改变家族的地位,但在刘澜这里却不同,刘澜的能耐,很大,但人无完人,他在军事上,确实有着超出任何对手一筹的能耐,而他现在的徐州刺史,同样有着母亲刘澜帐下所没有的能耐,治理一郡、一州甚至是一国,而这才是他的能耐所在。

  曾几何时,刘澜曾经在醉酒时对他有过一番戏言,可以说他这辈子也晚不掉,当时刘澜走下阶来坐在他身边。

  两人共坐一张木枰,汉时,单人跪坐为榻,双人跪坐为枰,坐在他身边的刘澜端着酒樽,虽然酒气汹天,看起来真是喝多了,可他却清楚,刘澜的酒量,那时候还醉不了,所以他不过是借着醉意,去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而他的那番话,也确实挺吓人的,不借着醉酒,还真不可能说出来。

  他说,云长如果是我的韩信、那么徐庶就是我的张良,而你则是我的萧何!

  这几句话,让他心潮澎湃,他是真的激动,毕竟当初他才到刘澜帐下效力不久,才当上徐州太守,他有多大的能耐,在当时来说连他自己都没有太大的信心,甚至他感觉自己,不过就是挂个名,一切都有别人在做,可是就因为刘澜对他如此高的评价和肯定才让他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而且刘澜对他是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倚重,日后他在刘澜帐下官职只会越来越高,当然前提是刘澜的职位越来越高,可以他的经验来看,这绝对会变为现实,在当今天下,很多人做的根本就没有刘澜好,而且刘澜不管实力如何壮大,却始终都能保持着耐心与谦虚,这绝对是成功者的必备要素。

  不说别人,就说那袁术,如果他能像刘澜一样,哪怕就只有他那份心胸,也不会像现在这个局面,这就是对比,也正因为如此,刘澜才能有今天的地位,才能才天下间最不起眼的一名武夫,有了如今和袁氏兄弟以及曹操平起平坐的资格。

  可以说,现在的刘澜已经有了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实力,让整个天下城府在他面前,让他的敌人跪倒在地,这就是刘澜目前的真实实力,而能有今天的成就,刘澜付出了多少努力,甚至是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可眼瞅着他就要和刘澜慢慢收取回报之时,他的父亲,被他最为敬重的父亲却告诉他,让他放弃这一切,和父亲回兖州重头来过。

  那他这么多年的努力算什么?而他日夜为之奋斗所付出的艰辛又算什么?还有那些被他提拔上来的官员又会如何看待他,又把他当年的许诺当做什么?

  不能对不起他们,可是他又无法拒绝啊的父亲,所以他只能劝父亲收回成命,可是他的努力,却只换来了父亲默默点头,再无其它,他始终无法改变父亲,而又不能不听从父命,不然的话他不仅不孝,更不顺。

  不顺从父亲之命,他将在世间无法立足,就在他内心极度挣扎之时,突然父亲毫无征兆的大笑起来,劝说着他:“我知道你想要做什么,在你很小的时候,你的祖父就说过你日后必定非同凡响,可是你的非同凡响,却不是用在帮扶汉室,而是用在帮助刘澜推到汉室,你说,你这能是忠?假如有一天,你当真帮着刘澜推翻了汉室,你也如愿坐上了相国,可你有没有想过,你将如何面对我陈家列祖列宗?又该如何面对你的祖父?”

  陈群沉默了下来,最后叹了口气,自嘲道:“父亲你则又是何苦呢,汉室不可扶,为什么……“

  “不可扶?我今天明确的告诉你,就算汉室不能服也要扶,就算粉身碎骨,就算毁家纾难,我陈家也在所不惜!”陈纪说的大义凛然,这可不是跟自己的儿子说什么豪言壮语,而是明白的告诉他,他陈家受汉室之恩,绝不能干出叛汉室之事,这是不忠更是不孝,谁做了,日后那可是入不了宗祠的,更不是他陈家的子孙。

  父亲佝偻的身子显得无比凄凉,他的愚忠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可这就是当今天下的写照,可是却如同像是在大冬天,在他头上浇了一大盆凉水,让他多年来的豪情全部熄灭了,他的理想他的报复,他曾经和刘澜一同许下要让耕者有其田的豪言壮语全部飞灰湮灭。

  “如果你和刘澜开不了这个口,那我就替你亲自去和刘澜说。”

  陈群摇头,道:“不用了,有始有终,您先回兖州吧,我会亲口向德安告辞,等他回来,到时我和他请辞!”

  如今袁绍犯境,曹操蠢蠢欲动,而九江之战也已到尾声,刘澜到徐州督战乃必然之事,所以陈纪清楚刘澜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徐州,所以当儿子说出这番话后,他便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毕竟爱子是因为他的原因,或者说是受他所累才放弃了徐州的一切,他内心一定对刘澜充满了歉意,既然要离开了,那还是让他亲自与他告别吧,也算是他对刘澜有一个交代。

  陈群告辞离去,陈纪看着他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虽然现在的局面是最好的结果,可是他心中其实也很犹豫,甚至是难以抉择,他多希望陈群能拒绝他,但可惜,他最后并没有坚持,也许是自己太强势了,他在心中这样说着,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孝顺,孝与顺缺一不可,陈群没有违背他的意愿,顺从了他,可这到底是自己的自私还是为了他好?或者说自己认为是为了他好的事情,当真是为了他好吗?

  他在心中这样问自己,但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因为当父亲的他又怎么可能去害自己的儿子,就好像当初他父亲老擎天当年对他所要求的那样,就算他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顺从父亲之意,他当初不敢有其他想法,陈群又怎么敢?

  陈群前脚刚走,荀彧的家仆就从许都赶到了徐州,跟陈府门房递交名帖之后,便被留在了偏房等候。

  偏房侯客之多可以用恐怖二字形容,其实他来到府门前就已经察觉到了,门前那些马车,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可都是名贵的豪车啊,车帘都是用得上好丝绸,拉车的都是在许都军中都难得一见的骏马。

  而除了府门前,在白虎街还有有正在缓缓驶来的马车,若非他来的早,只怕今日根本就别想见到陈老。

  陈家府邸在徐州绝不是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宅,最少陈珪的府邸、糜家的家宅甚至是赵云所居住的刺史府都要比陈府大很多,但如今袁绍犯境,曹操蠢蠢欲动,而九江之战也已到尾声,刘澜到徐州督战乃必然之事,所以陈纪清楚刘澜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徐州,所以当儿子说出这番话后,他便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毕竟爱子是因为他的原因,或者说是受他所累才放弃了徐州的一切,他内心一定对刘澜充满了歉意,既然要离开了,那还是让他亲自与他告别吧,也算是他对刘澜有一个交代。

  陈群告辞离去,陈纪看着他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虽然现在的局面是最好的结果,可是他心中其实也很犹豫,甚至是难以抉择,他多希望陈群能拒绝他,但可惜,他最后并没有坚持,也许是自己太强势了,他在心中这样说着,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孝顺,孝与顺缺一不可,陈群没有违背他的意愿,顺从了他,可这到底是自己的自私还是为了他好?或者说自己认为是为了他好的事情,当真是为了他好吗?

  他在心中这样问自己,但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因为当父亲的他又怎么可能去害自己的儿子,就好像当初他父亲老擎天当年对他所要求的那样,就算他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顺从父亲之意,他当初不敢有其他想法,陈群又怎么敢?

  陈群前脚刚走,荀彧的家仆就从许都赶到了徐州,跟陈府门房递交名帖之后,便被留在了偏房等候。

  偏房侯客之多可以用恐怖二字形容,其实他来到府门前就已经察觉到了,门前那些马车,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可都是名贵的豪车啊,车帘都是用得上好丝绸,拉车的都是在许都军中都难得一见的骏马。

  而除了府门前,在白虎街还有有正在缓缓驶来的马车,若非他来的早,只怕今日根本就别想见到陈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