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第279章战后琐事二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279章战后琐事二

作者:帝图 字数:1858 书籍: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其实对于有功将士的封赏,钟御并没有丝毫的推脱之意。不就是一些土地吗?他的御国多的是。

  钟御的真正目标,也不是这些凡俗的领地,而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气运,以及建立高高在上的天庭,脱于世间的一切,永恒不灭。

  所以这区区一点点的土地,甚至不到一国的1 % ,他是怎么也没有什么心痛的,给了就给了,难道还会对御国造成什么妨碍吗?

  并不会,反而会为御国带来极大的好处。

  别的不说,就说这道封赏的口子开了之后,整个联军的士气会大大的振奋,之后面对秦国的战斗意志,也会极为的高昂。

  毕竟秦军封的也不过是一些国家的土地,在本质上还是属于秦国的,爵位,也是可以随时剥夺的。

  又哪一个比得上,钟御直接封一个国家?让你当国君,爵位也不可能剥夺,等于直接一步登天了。

  有着这种一对比就能看出差距的待遇,双方所能体现出我的战斗意志,以及拼死力的决心,自然可以预期了。

  所以既然封赏的决议没有改变,打算如期地实行下去,那又是什么让联军的统帅,高高在上的钟御感到烦忧的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次的封赏惹的祸。

  封赏虽然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让得他们敢于拼命,敢于搏斗,用他们的命去拼搏那一场富贵。

  可是在拼搏之后,那些活下来的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富贵、荣誉、权力之后,那么他们的战斗意志,甚至还不如没有封赏令之前。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穿鞋的却怕光脚的,有了封赏,士兵就从光脚的变成了穿鞋的,甚至比穿鞋的还要荣耀。

  那么他们这些穿鞋的,对于打仗这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又怎么不会开始抵触和害怕呢。

  现在的联军就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那些得到了封赏的将领和士兵,开始要求回到他们的封地,过上他们幻想中的大老爷生活,以及至高无上的国君位子了。

  那么他们这种要求,让联军的高层怎么办?怎么想?

  放他们走,他们一走,就走了一大批精锐,极大地损耗了联军的实力,让本就与秦军悬殊的实力,变得更加悬殊起来。

  而且这些士兵,可不仅仅只是遇过的,还有燕国,韩国,那都是他们最后的老本精锐,他们走了,让两国的国君怎么办?他们还指望着这些精锐,用来拱卫他们的权威,维持他们最为基本的统治了。

  可如果不办,强迫他们打完这场仗,这些士兵又怎么肯呢?一个不慎,还可能引起士兵的兵变,更加削弱联军的实力,还会严重地打击联军的威望,以及御国在天下的信誉。

  所以如今就面临着这么一个难题,钟御与两国的王反复的负责进行商讨,就这这么一个封赏问题,商量了整整三天,终于勉强拿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答案。

  虽然钟御做出了封赏的承诺,也真的愿意实施,但落实到下面,其实每个士兵能得到的并不多。

  毕竟他给出的封赏就那么多,还限定了达到封赏的指标,真正能够达到这么一个指标的士兵,在3万多活下来的人中,其实也就那么两三千人。

  这么一点点人,对于整个联军来说,也就是一个零头罢了,他们走了,那就走吧,没有太大的妨碍。

  其实真正算起来,就连这两三千人都没有,真正的也就几个人罢了。

  毕竟钟御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封国,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人,哪怕联军中的很多将领拼尽全力,也就五六人。

  这五六人算是达到了基本要求,勉强能够分一个县的封地,作为他们的国家基本地盘。他们要求去上任,钟御是真的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现在他们毕竟是一国之君的身份了,哪怕这个国君的地方太小,只有一县之地,但那也是国君,应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要求一国之君,带着千金之体,在战场之上披甲冲锋,终究是不近人情,也难以为世人理解。

  所以他们离开的要求,钟御是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可是他们接下来,想要带着自己麾下的部下一起返回国家,作为他们的统治根基,维持他们国家存在的力量,那就难以接受了。

  这不就是在翘联军的墙角吗?那些士兵都是联军辛苦培养,经历无数杀伐,才勉强成长起来的精锐。

  可以说这些士兵,现在能够活下来,都是淘汰了他不知多少的同伴,才能走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精锐,也是各国维持统治的根基,怎么能够让这些人说撬走就撬走?

  别说那钟御不答应,就说这些士兵的国王,他们也不答应。

  这几个人要带走的可不是那么几百几十人,而是他成千上万,他们这些人一走,联军也基本上可以说废了。

  所以最后,经过无数的商量,以及协调,双方达成了这个决议。

  第一,这些国君要求即刻赴任,没问题,任由他们去留。

  第二,他们要求带着一定数量的亲卫,返回国家,作为拱卫他们权威,以及维持国家存在的力量,这个也可以。不过数量需要受到限制,只能是那些立功极为突出,真正达到了一定刚刚划出指标的士兵,才可以随他们返回。

  第三,这些国军返回封地之后,可以拥有他半年的时间梳理国内的政治,但半年之后,他们必须组织一批军队,再次赶赴战场,支持联军的讨伐事业。

  大致的内容就是这些了,经过这么几个限制,这些国君能够带走的人,极少极少,也就两千多。

  这些带走的精锐,回到那些国君的封地之后,据说一些身份更加尊贵,功劳更加大的士兵,都将成为一个几十人小村庄的村长,这些村庄将成为这些士兵的封地。

  而一些身份较为低微,战功较为轻薄的士兵,也将成为那个国家的贵族,也就是士,只不过没有封地,只有名誉罢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