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萌宠去修仙 第七百五十七章安禄山意图谋反

《带着萌宠去修仙》第七百五十七章安禄山意图谋反

作者:凤凰槃涅 字数:1869 书籍:带着萌宠去修仙

  日出日落,循环往复三天之后,三人才从密室里走出来。

  “老爷,你身上都臭了。”在门外等候多时的安禄山夫人一脸嫌弃的捂着鼻子说道。

  心情畅爽的安禄山毫不在意的哈哈大笑道:“快去拿酒菜来,老爷我要跟兄弟们大醉一场。”

  “主上,正事要紧,酒肉随后再吃好了。”高尚在旁边提醒道。

  安禄山一拍脑袋说道:“对,对,对,传令下去,速请史思明、崔干佑、蔡希德、达奚珣、张通儒、严庄、何千年、杨朝宗、刘骆谷过来议事!”

  这几名将领都是安禄山的亲信,三天没见节度使大人,心里也存着疑惑,一听宣召,火速赶到。

  关上书房的大门,安禄山对着这几名亲信将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当今圣上沉溺美色,重用杨国忠这个奸佞小人,太子李享蠢蠢欲动,将来他们两个无论谁掌权都将没我们的好日子过,为此我召各位来想跟你们商量一下咱们将来的去处。”

  “商量什么商量,朝廷对我们好我们就跟着他们干,要是敢炸毛,直接反了,看他们能奈我们如何。”杨朝宗大着嗓门吼道。

  史思明微微一笑点头道:“兵权在手,十几万精兵还能怕了他们去?”

  “你们几个的意见呢?”安禄山跟每个将领都确认了一遍他们的态度。

  意见很统一,安禄山心里暗喜,脸上却微微皱了皱眉头道:“要想把主动权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兵强马壮,粮草充沛是首要条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财力做准备,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练兵!------”崔干佑惜字如金的说道。

  这个建议跟安禄山心里的计划不谋而和,他一拍巴掌赞道:“这个主意好,甚合我意。”

  几位亲信将领将细节问题商定之后,安禄山升帐,对着上下几百名参将宣布道:“据可靠消息,范阳州城附近的契丹族人正忙于招兵买马,操练兵士,有大举入侵我朝之嫌疑,故此,本节度使决定在范阳州城北边兴建雄武城,以便加强防御,打击侵略,另外各位回去后要抓紧时间练兵,随时准备随我出征。”

  雄武城建造的目的其实并不像安禄山说得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安禄山为了招兵买马,储备粮草做的一个部署。

  接着安禄山又让高尚替自己向朝廷上奏道:近日奚、契丹犯境,军情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臣请带兵出征,请父皇宽恕儿臣擅自用兵之罪。

  此时安禄山身领范阳、平卢、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的奏请很快就批了下来。

  拿着圣旨,安禄山秘密扩充兵力,他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日夜操练,在雄武城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此时振臂一呼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安禄山还需要用军功来迷惑唐玄宗李隆基,故此,他多次设宴诱骗契丹人,设宴款待时在酒里放入麻醉草药莨菪子,预先挖好土坑,等到契丹人昏迷了,砍下头来就地埋掉,受骗的契丹人都在不知不觉中送命,每次几十人。

  看到安禄山进献来的契丹人头,唐玄宗越发信任起安禄山来。赏赐不断送去范阳,史思明等大将跟着得到了提拔.

  安禄山的准备工作做得虽然隐秘可还是露出了点端倪,日子一长,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了出来。范阳的汉将上奏说:节度使安禄山在招兵买马,有谋反迹象,望皇上速查。

  奏折引起了杨国忠的重视,他几次三番请求唐玄宗李隆基彻查此事,可唐玄宗还沉浸在每隔几月收到一批契丹人头的喜悦之中,对安禄山深信不疑,他说道:“朕推心置腹地对待安禄山,他必不会有异心。再说东北地区的奚与契丹还要靠他来镇抚。朕可以保证他不会谋反,你们杞人忧天了。”

  唐太宗的固执让杨国忠心里有点担忧。

  此时杨玉环算着日子也快到安禄山发动政变的时候了,她开始疏远起唐玄宗,每日忙忙碌碌的在长生殿里做着跑路的准备。

  “你准备这些没用,到时我把你这个元婴收回来就可以了。”我说道。

  “不行,我不想死。”杨玉环态度非常强硬的坚持道。

  “天道看着你呢,这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苏童在旁边帮腔道。

  “念卿,你到时帮我弄个假人给他们好不好?我舍不得这身皮囊。”杨玉环用烈焰的语气哀求我道。

  暖凌儿在旁边撇了撇嘴巴说道:“做人有什么好的,你还做上瘾了------”

  “你们走的时候把我也带着吧,我不想做鸟了。”颖儿扑扇着翅膀飞到杨玉环的肩头叽叽咋咋的叫道。

  “一群大麻烦------”卿童小大人一样看着杨玉环和颖儿抱怨道。

  我想了一下之后交代道:“苏童,你带着颖儿去把迷你黑找回来;卿童,你带着暖凌儿把沧澜殿收了,烈焰,你继续做你的杨玉环,我过两天来接你。我们先走了。”

  我们几个分头行动,我去了唐玄宗的左藏宝库和他的几个私库,帮他把里面的所有宝贝搜罗了一遍。

  我们忙着分头行动的时候,安禄山开始明目张胆的跟朝廷对抗起来。他先是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这个要求很不合理,引起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警觉,他亲手书写诏书要求安禄山来京城述职。

  安禄山托人代书称病道:“儿臣卧病在床,无法面圣,还望见谅。”

  安禄山此时的表现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他开始有点相信杨国忠的话怀疑安禄山真的要叛乱了。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国忠虽然对安禄山产生了疑心,可两人太过自信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都以为他成不了气候,根本就没想过该怎么预防安禄山叛乱。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经过周密的准备,决定提前发动叛乱。这时正好有个跟安禄山交好的官员从京城来范阳办事,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京城发来的诏书,借着那名官员的口,跟将士们宣布道:“皇上密诏,命你等火速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