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爆萌小妖:帝尊大人饶了我 第31章 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

《爆萌小妖:帝尊大人饶了我》第31章 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

作者:梦晓葵 字数:858 书籍:爆萌小妖:帝尊大人饶了我

  *

  春寒料峭, 冰雪消融,百姓在家里闷了一冬,春寒料峭也挡不住他们出门游玩。

  隆禧盼他们家二哥出宫开府盼了好久, 严防死守坚决不肯在这个时候生病。

  让喝姜汤就喝姜汤,让泡澡就泡澡,让早睡就早睡,乖的和往里日调皮捣蛋的七阿哥判若两人。福全实在放心不下,临睡前去喊了个太医过来, 又给那小祖宗灌了一碗药才算作罢。

  万幸小家伙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那个精神满满的臭小子,这才让操碎了心的新晋裕亲王松了口气。

  别看隆小禧昨天拍着胸脯保证他是个生龙活虎的精神小孩儿, 其实心里也虚的很,要不也不会连“是药三分毒”都不敢说, 他也怕吹了冷风就着凉发烧。

  就他们现在的医学水平,感冒发烧真的能死人。

  住在王府和住在皇宫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早上起来推开窗子, 看到外面精致的连廊还有景致颇好的小花园,心情都跟着一起开阔了起来。

  和阿哥所相比, 再小的王府都是大的。

  福全和常宁不怕冷, 俩人已经穿上了春装,只有隆禧一个人穿了一层又一层,裹成小圆球之后还在外面加了斗篷和帽子。

  他们要出门, 得穿严实点儿才行。

  福全本来不想带俩小的去外城, 京城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安稳,街上人来人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坏人混进去。

  即便没有刺客杀手,遇到小偷小摸也很败坏心情。

  架不住两个小祖宗闹的厉害,只能约法三章然后带他们去外面看看。

  太远的地方不能去, 最多就是去正阳门大街上的铺子里瞧瞧,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就在那一块儿,他们自己开的铺子就够转悠好几天,没必要再去别的地方。

  隆禧和常宁对他们家二哥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能出去就好,他们的要求不高。

  平平无奇的马车驶出王府,出了崇文门后一路向西往正阳门而去,后面只跟了几个穿着常服的护卫,汇入人流后丝毫不显眼。

  内城住的是旗人,里面规矩多,又没有能吃喝取乐的地方,平日里显得很是沉闷。和内城相比,外城的热闹用言语都形容不出来。

  京城的汉人百姓时代生活在这里,从内城搬到外城不会让他们伤筋动骨,只要人还在,在哪儿都能过的红红火火。

  大街上热热闹闹,两边的店铺门口还有不少小摊贩,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不绝于耳。

  福全坐在马车里给两个弟弟介绍两边的店铺是卖什么的,附近又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地摊。

  和店铺相比,地摊才是真正的卧虎藏龙,不知道哪个摊位就能发现唐朝的物件宋朝的宝贝,还有海外商人远渡重洋带过来的水晶灯、鼻烟壶,许多东西本该摆在店铺里供富商贵族挑选,到了地摊上却都是一视同仁,谁想看都能看。

  常宁托着脸沉思,好一会儿才想出一种可能,“难道有人打劫了外国商人的船,抢了他们的货物,没办法正大光明的出手,所以才沦落到地摊上?”

  海上风浪那么大,鬼知道那些商船是被风浪掀翻的还是被人打劫之后凿翻的,他知道沿海一带有不少贼寇,没准儿就是那些贼寇干的。

  “也可能地摊上的东西不是西洋商人带过来的那些。”隆禧戳戳常宁的胳膊,挤眉弄眼,“五哥忘了吗,宫里有不少自鸣钟是南方的手艺人做的,他们连自鸣钟都能仿,其他的自然可以。”

  只要换个造型就能卖上高价,那些手艺人当然愿意向钱看。

  “也是,西洋人能造的咱们的工匠也能造,一说那些东西是西洋物件儿,就算价格比常见的那些高了很多,和传教士开的店铺里的价钱相比也算不上高。”常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买家以为自己捡了漏,卖家也赚了更多的钱,两全其美,不错不错。”

  “前提是买家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仿品。”隆禧弯弯眉眼笑的开心,“要是知道花大价钱买的是咱们这儿的工匠仿制出来的,他们还不得气的摔桌子?”

  “捡漏捡漏,捡的就是运气。这些小摊贩不像有店铺的商贾,他们的东西卖就卖出去了,隔些天换个地方,买家发现了也不知道去哪儿找他们。”福全拉开车帘,脸上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温和良善,“再说了,咱们的工匠做出来的东西不比西洋人差,用更低的价钱卖到同样的东西,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赚了。”

  隆禧上下打量着他们家二哥,凑过去小声问道,“难道有些东西是官窑流出去的?”

  福全表情一僵,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听见,“今天天气真好,待会儿带你们逛几家铺子,然后去酒楼吃饭,京城几家大酒楼的厨子手艺不比御膳房的御厨差。”

  隆小禧点点头,挪回刚才的位置自言自语,“看来是二哥故意安排的,我记得民间烧出来的玻璃不怎么好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也没法仿出西洋那边的水晶灯、琉璃灯。”

  常宁跟着感叹,“官窑的名声不比不知道底细的西洋人好?直接以官窑的名义卖不就得了,何必绕那么多圈?”

  “官窑的东西以供应皇室宗亲为主,还要赏赐王公大臣,怎么能拿出来贩卖?”福全幽幽叹了口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有钱人都更倾向于买西洋物件儿。物以稀为贵,越稀罕价钱越高,漂洋过海的东西比马车运过来的东西好,就算买回家只是个摆设,他们也更喜欢买西洋的物件儿。”

  皇帝新建一个玻璃厂是为了赚钱,供应皇室和赏赐大臣有琉璃厂就够了,玻璃厂最重要的任务是赚钱。

  既然如此,让匠人们研究西洋商人带来的东西,再循着西洋工匠的思路作出更好的东西来卖多好。

  “玻璃厂赚的钱多吗?把之前投进去的钱赚回来了吗?”隆禧靠在车厢上,庆幸现在没有发展到后世那种程度,不然他们家二哥这理念肯定会讨来不少骂声。

  不过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他们现在缺钱缺的厉害,自然是怎么能挣钱怎么来。

  挨骂也要赚钱养家。

  七阿哥漂亮的大眼睛变成小钱钱的符号,满脑子都是铺天盖地的小钱钱。他每次都是搞出点事情就扔给别人管,玻璃厂现在是什么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福全被他那财迷的模样给逗笑了,正好马车到了店铺门口,“先下去,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从官窑流到民间的玻璃制品给玻璃厂带来很大收益,店铺里的玻璃花瓶、玻璃茶具、玻璃餐具同样很挣钱,因为这些东西标价高,即便卖出去的数量不算多,进项也足够让皇帝乐呵呵度过每一天。

  而且,玻璃厂最主要的收入不是京城的王公贵族豪族巨贾,而是往来于各地的流动商队。

  天底下最有钱的商贾不在京城,南方沿海才是真正的富庶。

  福全让管事退下,亲自带着两个弟弟参观店铺,等俩小子跑上跑下跑累了才带他们去二楼休息,“其实,这间铺子看上去日进斗金,却没有隔壁的香药铺子赚钱。”

  隆禧殷勤的端茶倒水,倒完之后自己先吨吨吨,然后才好奇的问道,“香药铺子?卖澡豆、香皂的铺子?”

  “香药铺子以前主要卖香料、香粉、妆粉、花露、发油这些,不过现在最受欢迎的是能散发各种香气的香皂,几乎所有进店的客人都会带几块回家。”福全抿了口水,语气中带了些许羡慕。

  玻璃厂由他和富绶堂兄管,肥皂厂是鳌拜为了哄他们家小弟开心弄出来的,谁都没有把那间小厂子放在眼里,没想到就是他们不放在眼里的小厂子把他们的风头给抢了。

  香药铺子的东西不比玻璃铺子便宜,因为很多香料、花露都不是中原出产的,价格高起来简直高到令人发指,偏偏愿意买那些东西的不嫌贵,如果两个人争抢起来,价格更能高到天上去。

  喜欢去香药铺子的大部分是女客,那些妆粉、花露什么的他不懂,也不明白为什么能卖那么高的价格,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女客在铺子里一掷千金的豪气,他都想让玻璃铺子的客人也能那么豪气。

  隆禧眨眨眼,歪歪脑袋看上去无辜的很,“我好像忘了和二哥说,鳌中堂找的工匠不只会做皂角澡豆,还有几个会提纯花露、制作香粉的能手。”

  香药铺子里那些天价的香料中原种不出来,只能靠进口,但是香粉、花露不用那么麻烦,只要知道提纯的法子,分分钟就可以量产。

  他发誓当初办什么肥皂厂的时候只是为了全民拥有健康的卫生习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路就走偏了。

  还好就算有些匠人分心去研究提纯精馏,大批量制作肥皂的差事也没耽误。

  那东西卖的便宜,自然不会在正阳门这边卖,也没有单独开店,而是送去各地医馆药铺帮忙销售。

  有太医院的太医们倾情推荐,医馆药铺的大夫不介意卖他们一个好,反正这东西便宜的很,两个馒头的钱就能买一大块,如果真的像那些太医说的那样有用,那就是物超所值。

  就是对医馆药铺的生意不大友好。

  隆禧大概能想到那些医馆药铺为什么愿意帮忙代销,很简单,东西太便宜了,在他们眼中根本不构成威胁。

  生病哪是那么容易预防的,就凭那些丑不拉几的肥皂团子就想预防生病,天底下的大夫还不都得喝西北风啊。

  再说了,就算这东西便宜,普通老百姓也没有闲钱胡乱花。

  有钱人不知道没钱人的苦,就算是京城,也是普通人家居多,大部分人家都恨不得一枚铜板分成两半儿花。

  他们把肥皂放到角落里堆着,既不得罪太医院也不妨碍他们自己的生意,两全其美。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聪明的隆小禧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给小孩子种痘的活儿还在进行中,所有主动接种的家庭都能得到官府得到的大礼包一份,皇帝亲自下令、各路神仙降福、德高望重的大和尚念经、隐居山林的老道士祈福过的大礼包。

  过时不候,先到先得,来晚了就没有了。

  免费的东西或许很多人不敢拿,但是没有多少人能挡住这种先到先得的礼品的诱惑。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给小孩儿种痘的工作进展喜人,京城的百姓家中大多也出现了肥皂的身影。

  奢侈品再贵也有极限,日用品不一样,用完就要买的东西看着便宜,薄利多销积少成多,账面收益不一定比不过奢侈品。

  家里有没有漂亮花瓶无关紧要,但是人不能不吃饭,就是这个道理。

  七阿哥笑个不停,“二哥,你一定没有见过肥皂厂的账本,不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羡慕隔壁香药铺子。”

  虽然几间铺子背后都是他们自己人,但是不同的铺子不同的厂子也有攀比之心,不管在什么地方,拔得头筹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谁都想成为最赚钱的那一个。

  还好不管那边是第一最终赚的盆满钵满的都是他们家三哥,户部的官员之前忧心忡忡担心他们玩儿脱了需要国库来收底,过年整理账本的时候看见两个厂子的收益都惊呆了。

  报账时的场面那么好玩儿,下次一定拉着二哥五哥一起凑热闹。

  隆小禧又吨吨吨喝了一杯茶,挺胸抬头骄傲的不要不要的。

  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发展,等他出宫开府的时候可能就攒够盖一边外城的钱了。

  小钱钱小钱钱,数不清的小钱钱,全都是他们的小钱钱。

  七阿哥抱着茶杯傻笑,看的常宁忍不住吐槽,“二哥,隆禧上辈子是不是穷死的?我们俩的零用钱一样多,平时也没有花钱的地方,怎么能财迷成这样?”

  隆禧连忙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看向两个哥哥,“我这不叫财迷,这是为大清的未来而感到高兴。”

  常宁正要说话,外面街上忽然传来嘈杂的马蹄声,其中还夹杂着惊呼和吸气。

  福全脸色一变,以为下面发生了争端,拉着两个弟弟离开靠街的那一边,“来人,把窗子关上。”

  “二哥,下面不是打架,是鳌中堂把苏克萨哈苏中堂绑回来了。”隆禧刚才往下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鳌拜骑着高头大马路过,踮起脚尖还想继续看,“真的,没有刺客,不是打架,就是过路的动静大了点儿。”

  天啦撸,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看热闹?

  二哥你不对劲!

  作者有话要说:隆禧:吃瓜吃瓜,不要拦着我们看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