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漫步世界的旅人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月夜闲谈

《漫步世界的旅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月夜闲谈

作者:上弦月下花 字数:1770 书籍:漫步世界的旅人

  杨思源恶趣味似的学了乔海伦的口气,“走的公账。”

  “啊?”

  刘慧芬有些害怕了,“公款买的?儿砸,是不是你以权谋私了?这不违法了吗?”

  说着便蹲下去划拉那堆化妆品,“妈妈不要你的礼物,你赶紧把东西给乔老板送回去!”

  嗯,这是亲妈啊。

  杨思甜在一边也被吓到了,望着那堆化妆品不敢动了。

  杨思源赶紧把妈妈扶起来,“妈,这公款不是国家的钱,是公司的钱,公司是我的,公司的钱也就是我的,我可以随便花,不违法。”

  刘慧芬还是没从传统思维里绕出来,“这,这,这不对吧?”

  虽然杨思源说的也不是完全合理,但老爸听明白了,也过来拉着老婆坐了回去。

  “你别急,和你想的不是一码事。咱儿子开公司了,公司是儿子和乔家一起合作开的,咱儿子是股东。

  也就是说,公司也是咱儿子的,他们这趟去港城,应该算是公干,既然是公干,就有公司出钱,不犯法的。”

  刘慧芬想了想,还是指着化妆品怀疑道,“买电脑我能懂,这东西办公用的上,买电脑属于合情合理。

  可化妆品也走公账,这怎么回事?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呢?”

  杨国梁和王铁锭对视一眼,似是有什么话,又不好当着孩子面前直说。

  无非是三矿机里当官的也这样,他们见识多了。

  当官的出去公干,哪个回来不是带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

  这些东西凭他们的收入,显然是买不起的。.CoM

  那解释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走的公账,要么是拿公家的利益交换来的个人利益,那些都是外头人送的礼物。

  这年头不少企业借着所谓开会或考察的借口,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老百姓对此类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

  黑沙滩镇上东边一大片干部疗养所,都是那些外省的企业弄的,这些也是公款盖的。

  老百姓思维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当官嘛,自然应该有些特权,当官的和厂里选出来的劳动标兵去海边疗养,谁也说不出不对来。

  而私企这么搞,要么是花钱维系客户关系,要么是私营企业主自己享受。

  这更无可厚非,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钱,自己花,更没什么问题。

  钱芳坐到刘慧芬身边去说悄悄话了,杨国梁也起身来到儿子身边。

  “你创业才刚开始,虽说公司的钱你有权花,但用在买化妆品当礼物上,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

  乔家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杨思源偷偷在老爸耳边说,“爸,这么说吧,这趟去港城,我要是给公司赚了一千万,我个人才花了几万,你觉得乔老板会怎么想?”

  杨国梁立即明白这句话里的逻辑了。

  合作的双方简称甲方乙方吧,甲方出钱,好比乔老板,乙方出技术,好比杨思源,或者某个研发机构或高校。

  私企出差公干,目的是开展业务,有了业务好赚钱。

  假设这一趟赚了一千万吧,双方按协议分配利益之外,乙方在开战业务期间的成本和私人花销,自然有公司承担。

  乙方有了一些个人的消费,和业务本身无关,算是开拓业务成功后的庆祝吧。

  如果花的太多,走公账的钱多到不合理了,甲方显然不会太高兴,在将来的合作中,会提醒乙方注意某些做法的尺度。

  很正常吧?

  但反过来,如果乙方完全没有类似的个人消费或数额很少,甲方该怎么看?

  甲方不会单纯的觉得乙方高风亮节,反而会有担忧的想法。

  这逻辑不复杂,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一般也理解不了。

  杨国梁虽然铲了一辈子煤,但在三矿机这样的企业里干了二十多年,此类的事情,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这不是什么准则或者潜规则,只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生意场或社会上的某种现象。

  叫它心理博弈也可以,人机关系中的微妙技巧也可以。

  举个类似的例子,皇帝派个将军去打仗,将军大胜而归,战利品一分不贪,皇帝明里暗里的奖赏一分不要。

  皇帝会觉得这将军忠诚呢还是会担忧?

  反正纵观历史,那些真这么做的忠臣貌似都没有好下场。

  这么说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平常不过的情节里蕴藏着重大的人生道理啊。

  别扯什么高大上的道德情操,宣传教育是一码事,现实生活是另一码事。

  想生存,就得尊重生存法则。

  杨国梁回去又在刘慧芬耳朵边一阵嘀咕,刘慧芬神情怪异,不一定立即就能理解,但也学着慢慢接受这些她以前接触不到的东西。

  杨思甜在一旁瘪着嘴,“妈,那这些礼物,我们还能要吗?”

  刘慧芬换了一副笑模样,“要,当然要,你弟给你买的,怎么就不能要了?”

  杨思甜笑了,赶紧去挑她喜欢的东西。

  王飞鸿在一边傻乐呵,刚才发生的事他很懵,不过看着杨思甜开心,他也就觉得开心。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二十五号,正好是高考出成绩的日子。

  九九年还没有网上查分,但有电话热线查分服务。

  要是早几年,电话还没普及的时候,电话查分也没有,高考生都是到了时候去学校看榜。

  还有那么点古代科举放榜的意思。

  一中现在也还保留着放榜的惯例,毕竟还是有些同学家里没有安装电话的。

  而且那个热线,最开始的两三天,太特码难打了,要么打不通,要么打通了输错准考证号码或直接听岔了分数。

  别觉得是开玩笑,这年头真有学生糊里糊涂犯过这样的错误。

  远的不说,一中去年就有个学生,电话查分的时候弄错了,以为自己发挥失常,没考上。

  结果他去学校办复读,给学校搞懵逼了。

  老师纳闷啊,一个分数够上一本的孩子,咋还要回来复读?难道你志向远大,非青华燕大这样的不去?

  等搞明白是这学生弄错了自己的成绩,也耽误报名了,弄的他后悔得差点跳海,最后不得已真的去复读一年。

  这孩子在十三班,就在杨思源他们班隔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