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686章 远迈汉唐,资本极速发展的大明!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第0686章 远迈汉唐,资本极速发展的大明!

作者:风少羽 字数:4541 书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蒙古那颜们很幸福。

  大皇帝陛下允诺他们荣华富贵,赐给他们许多不怎么值钱但绝对有意思的小玩意。

  至于绸缎布匹也是给了他们不少,让他们收获颇丰。

  当然,朝廷也不亏,这些那颜朝贡的牛羊,皮毛就足够了,更别提还有骏马,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皇帝的酒宴完事,还有张首辅的宴会。

  那颜们可是听说了,这次张首辅召开的宴会那可是召集了大明各地的商人,是要给草原争取福利的,这那颜们更不能拒绝了。

  谁不愿意自己的草场上有更多商人来啊。

  于是一个个也是筹备好一份份小礼物,准备到时候送给那些商人们。

  张好古得知后忍不住笑道:「草原之民淳朴憨厚是不假,但人家也是很聪明的嘛。」

  宴会开始,依旧是美酒佳肴,大家饮酒吃菜,这也是老传统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饭桌上才能谈成大事情。

  张好古看着商人们和蒙古那颜吃吃喝喝,等差不多了,张好古也是说道:「诸位都是大明各地有名有姓的大掌柜,家资巨亿,声名远扬啊,本阁在这京师,都听过诸位掌柜的大名啊。」

  这些掌柜听了连忙说不敢不敢,惶恐惶恐。

  若是换了别的官员说他们身价钜亿,他们就得怀疑这些贪官是不是又看上他们的家财了。

  但张好古说这些,他们却只能说不敢,起不了别的心思。

  毕竟大明谁人不知张好古张首辅才是大明朝真正的财神爷?

  大明银行可在这位财神爷手里攥着呢,大明银行里有多少金银?

  谁数的过来?

  喝了一杯酒,张好古继续笑着说道:「大家有钱是好事,钱是个好东西,这财可是能通神啊。大明朝廷发展也好,地方发展也好,说一千道一万,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诸位可能知道一些消息了,朝廷要在山东、江南一线开八个港口与外国通商,还要修建两条通往草原的直道,来和草原贸易。」

  大同的商人听了,连忙说道:「元辅需要多少钱?我们大同商会绝不推辞!」

  江南的商会掌柜瞪了这人一眼,随后笑着说道:「元辅,江南商会云集江南各府十四商家,财力雄厚,这钱,还是我们来出比较合适。」

  「你江南想要全吞,这不合适吧?」

  「就是就是,我们东南商会没钱吗?」

  蒙古的那颜们看的眼都傻了,这,这怎么还有上赶着送钱的呢?

  这些商人傻吗?

  开玩笑,能执掌一大商会,亿万银钱,被身后诸多商家推上这个大掌柜的位置,岂能是什么善人?

  他们是知道,他们投资了,朝廷绝对不会让他们亏,越早投资越赚钱,这个道理就,是张好古用实际行动展示出来的。

  君不见之前张好古推出来的一系列政策,那些早早加入的都赚了大钱了,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如今朝廷要开海港与外国交流,这海港内的商铺店面,还有海运,谁不想掺一脚?

  这是送钱吗?

  这是投资啊!

  看着这些掌柜们争着送钱,张好古说道:「本阁不是要各位掌柜投钱。」

  「说起来,八个港口而已,朝廷还能没有这点钱了?」

  「修两条直道,又能花费多少?」

  「朝廷的大计划,各位掌柜应该都知道,修直道,建驰道,开港口...朝廷不差钱。「

  「各位掌柜想要投资,本阁理解,这些事,随后各位掌柜与崔大人联系就可。」

  一旁的崔成秀笑着说道:「商务衙门主导港口通商,税务事宜,各位掌柜要投资,随后来找本官便是。」

  等崔成秀说完,张好古继续说道:「本阁找大家来,是定下一个章程。」

  「大明各地什么货物出口,什么样的货物什么价,出口的货物,进口的货物关税是几成,这些都要定下个章程,还有商业税收方面的法,统统都要定下来。」

  「这次大家伙就是先谈一谈,商议一下。」

  「朝廷保证大家伙的经商安全,保证大家赚钱,大家也要按规矩办事,是不是啊?」

  这些掌柜连忙说道:「听凭元辅吩咐。」

  见掌柜们都上道,张好古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蒙古的那颜们:「草原上牛羊肥美,物产也很丰富啊。」

  「各位掌柜可不要忘了草原上的好东西啊。」

  闻弦知雅意,掌柜们纷纷表示一定去草原做生意,绝不让草原兄弟们的牛羊皮毛卖不出去。

  见此,那颜们也是高兴的表示有多少多少牛羊,还有皮毛,大雁,金雕等东西,甚至有些那颜还说自己的草场上有狗头金,有铁矿煤矿,听的一众掌柜瞪大了眼。

  好家伙,草原上还有金子和煤铁这些好东西!

  随着大明推动科技,发展工业,这煤铁需求与日俱增,这种好东西虽然是官营为主,但朝廷也欢迎各大商会投资啊,这好机会要是把握不住,那还是商人吗?

  三言两语,这些掌柜就和那颜们谈成了一系列合同。

  张好古又说道:「各位那颜,本阁听说,最近草原上多了不少马匪?」

  一个那颜听了,连忙说道:「元辅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马匪影响到商队的。

  其余那颜也是纷纷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把马匪清理干净了,绝对不会影响到商人们来草原做生意。

  张好古笑着点头:「如此甚好,保证商队安全,大家才都有钱赚,草原上的事,终究还是要草原人来解决啊。」

  那颜们对这话也是无比认同,对啊,草原上的事,还是要草原人自己来解决。

  紧接着,张好古又指了指身旁另一侧的郑弘:「这位,是即将上任的察哈尔知府,郑弘,郑知府,以后代替本阁和各位那颜打交道的,就是郑知府和陈知府了。」

  那颜们也不傻,纷纷表示绝对听郑知府的话,不会违抗朝廷。

  看了看时间,张好古又说道:「各位掌柜,对女人如何看待啊?」

  听了这话,掌柜们一时有些惜了,元辅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是元辅想要女人了?

  不会吧,元辅还会缺了女人?

  而且元辅的正妻那可是皇上义妹,听说元辅和夫人很恩爱啊?

  张好古笑着说道:「自古以来,常常有女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从相夫教子里脱颖而出,这古往今来的商人也好,才子也好,甚至领军打仗,也不都是我们男人的专属嘛,女人也是可以撑起一片天的啊,无论长城内外,这都是一样的。」

  「例如这江南的巢丝,不就是女工在干活吗?」

  「这女人,也不一定非要相夫教子,也可以赚钱养家嘛,对不对?」

  这话出来,掌柜们明白张好古的意思了。

  这个说自己家就是大夫人在执掌,生意做得蒸蒸日上;那个说自家商会里有多少女工,活干的多么精细;又有人说自己后续会招募多少女工做活等等。

  见掌柜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张好古笑着说道:「本阁也给各位掌柜交个底,以后朝廷是肯定要解禁妇女,允许妇女外出做工的。」

  「男耕女织,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家。程朱理学的诸多道理,本官不认可,也不在乎,这天下如今也不是依靠程朱理学的时候了,实学,才是硬道理。」

  「工业发展,男工女工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很多行业,例如纺织,制衣,还有售卖等等,女工比男工更有优势,这些都要重视起来,男工可以去干其他活,把这些逐步开放给女工。」

  张好古说着自己的想法,他很清楚,单单依靠男人干活,是绝对不够的,大明的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男人,女人的力量也是必须的。

  把轻工交给女人,才能腾出更多男人的力量去干重工,大明的工业发展,是要全面进展的,男人女人的力量都要调动起来,天下人的力量都要调动起来,才能让大明这架庞大沉重的机器彻底运转。

  等宴会结束后,张好古让各位掌柜试着先招募一些女工做活,朝廷会陆续推出政策法案,保证不会让各位掌柜吃亏。

  见朝廷后续还有补贴的政策,掌柜们自然乐意招募女工,本来很多活就是精细活,女工做的就要细心一些,如今使用女工还有补贴,大家自然更愿意招募女工了,这也是给女人一份活计养家糊口。

  至于什么女人不宜抛头露面,什么不雅之类的,区区腐儒旧党,吃我一拳,老子现在可是跟着新党混的!

  众人散去,张好古又勉励了崔成秀和郑弘一番,让他们放心做事。

  回到内阁后,张好古又以内阁的名义下发文件,要各地及时推动新政,实行新法,做好宣传,鼓励女性做工,同时还通过大明报进行宣传,进一步调动妇女们赚钱的积极性,总之,要调动起女人的力量,大明需要女人和男人一样干活!

  如今新政推行迅速,今日政令下达,北方各省就收到文件开始推行新法了,而次日江南等地也开始推行新法了,大明眼下就是这么高效率。

  然而新法推行,却不是一帆风顺。

  程朱理学自两宋开始,影响华夏数百年,直到如今,什么女训女戒,什么相夫教子,什么举案齐眉等等,都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影响。

  这归根结底,是两宋软弱无能,重文轻武不算,抑武还抑过头了,看看两宋的士大夫就知道,两宋到底扭曲到了什么地步。

  以全国养一城,让全国贫瘠而一城繁华似锦,这就是富裕的两宋,这是繁华的两宋。

  而重文轻武,打不过金人,男人没骨气就要惩戒女人。

  汉唐以来,女人亦可养家糊口,抛头露面做生意,做买卖,甚至有女性为官的例子出现,为将守卫国疆的亦有不少,虽然说汉唐男女也不平等,但女性的权益是有保障的,汉唐的强大让朝廷和民间持以开放的态度,民间繁荣无比。

  而两宋的软弱让两宋已经扭曲了,程朱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中诞生,但怕原意是好的,后来也逐渐变了性质,成了压迫女性的主要力量。

  这自两宋到明这数百年的影响,程朱理学在民间还是主流,张好古是允许错误的程朱理学继续这么存在下去了。

  如果是原本的程朱理学还好,但如今的,还是抛弃掉吧。

  大明的发展,不允许有任何阻碍。

  大明的发展,需要男人和女人都调动起来。

  谁也不能阻挡大明发展的脚步,阻挡格物的进程,解放妇女,把妇女从程朱理学的束缚里解脱出来,为朝廷效力,这是必须的。

  思索至此,张好古又写了一封折子:「太冲啊。」

  黄宗义上前:「元辅。」

  张好古说道:「前日本阁的话,你可有听闻?」

  黄宗义问道:「可是解放妇女?」

  张好古点了点头:「把本阁的意思,传下去,让各地的大同书院都讨论讨论,看看天下人的反应。」

  黄宗义说道:「元辅,这与程朱理学相悖,民间恐怕会有流言啊。」

  张好古笑道:「还是那句话,若是一些风言风语,朝廷就不做事了,那还办什么新政啊?」

  「这天下,男人有多少,女人有多少?多少女人被一个程朱理学困在家里,空有才华却不得施展?明明有能力,却什么也干不了?」

  「这是一种浪费,女人为什么不能给朝廷效力啊?」

  黄宗义说道:「学生明白了。」

  微微领首,张好古抵了口茶:「嗯,下去办吧。」

  随着张好古的言论流传出来,加上大明报的影响,各地也是纷纷掀起了关于女人是否该出门做活,女人是不是必须要被关在家里等等的讨论。

  如今随着大明南征北战,威服四方,朝廷强大的同时,百姓自信心上来了,民间的风气也比之前开放多了,因此对这些,民间态度还是比较和善的。

  毕竟普通百姓人家,一个人想要养家糊口何其难?

  男人外出做工,女人浆洗衣物,缝补衣裳补贴家用是在正常不过了。

  虽然所谓的士大夫,那些腐儒们对此大肆押击,认为这是颠阴倒阳,祸乱天下的邪论,但百姓却对此很认可。

  尤其以贫苦人家,寻常百姓为主,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但都要赚钱养家,因此老百姓对这些言论的认可程度很高。

  尤其是朝廷鼓励商人们雇佣女工,让女人能赚更多钱养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利。

  因此哪怕士绅腐儒对此无比厌恶,但民间的言论始终是一半一半,毕竟也有不少家庭认为男人就该养家糊口,女人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不少妇女也觉得应该遵循女戒女训在家里相夫教子,抛头露面不太好。

  对此,张好古并不意外。

  程朱理学数百年的影响,根深蒂固,实际上不仅仅是东方,西边也这样。

  都是后面因为工业发展,经济萧条等诸多原因,女人材最终走出家门,直至到了二十世纪,女性才算解放了大半还没有全部解放出来。

  张好古也没指望能把全天下的妇女都给拉出来。

  愿意相夫教子的就相夫教子,愿意出来做工的出来做工,朝廷鼓励你,但不会强迫你,解放女性是为了工业发展朝廷发展,只要解放出来一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都是够用的。

  随着新政新法推行到江南,江南的掌柜们也开始招募女工做活,给的钱虽然比男工低了些,但也是不错的价钱了。

  不少家里贫困,有多个孩子需要抚养的妇女都愿意去当女工赚钱,家里对这些也是很支持,毕竟朝廷的新政是为了百姓好,老百姓的观念也很朴素,朝廷既然推出了这个政策,肯定是为了百姓着想,毕竟就算谁也不信,还能不信皇帝和首辅吗?

  皇帝和首辅那都是好人啊!

  因此江南的百姓们,还是很鼓励妇女出去做工的,而江南的商会们也是趁机建设纺织工厂,专门召集女工做活,为了影响,还特意只设置了女工车间和男工车间隔开,毕竟着巢丝也好,纺织也好,环境都是比较热的,很容易就是大汗淋漓,如果男女混工那影响就不好了。

  趁着朝廷新的商业政策出炉,江南的商会们把握住时机开始向朝廷示好,这招募女工就是表示态度的一个方式。

  扬州的商会也是趁机招募女工进行纺织做活,女工比男工便宜,做活还比男工精细,以往去各家各户收丝成色不一,如今集中起来一起干活,却是方便多了,有了标准流程和规定,女工们专心干活,这巢丝和纺织效率上去了不说,成色也好了。

  商人们都是有利可图的,见女工这么多好处,自然愿意多招募女工了。

  然而凡事都是一帆风顺的话,新政早就推行全国了。

  扬州的李善李大掌柜,眼下就遇到了麻烦事,他的巢丝厂因为雇佣了据说是青楼逃出来的人,被青楼找上门要人被砸了铺子不说,去衙门喊冤还被衙门封了!

  这叫什么事啊?!

  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0686章 远迈汉唐,资本极速发展的大明!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