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604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第0604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

作者:风少羽 字数:1913 书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人的悲欢并不相同,

  正如眼下欢天喜地的辽南,兴高采烈的大明,皇太极并不觉得欢喜,他只觉得这些明人太过吵闹。

  因为,他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刚刚登基就被人打破了都城还掠走了皇后,最大的问题是,国库没粮食了!

  是的,大清国没粮食了!

  没人打败了,努力训练军队还能从头再来。

  都城破了,下次就修的更加坚固。

  甚至人心散了,也是能慢慢聚拢的。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手里头得有粮食!

  可问题是皇太极手里眼下没粮食啊!

  原先还能从大明的山西晋商那里购买粮食火器等等,可随着原来的八大晋商被一锅端了,现有的晋商基本属于大明的朝廷商人了,他们怎么可能再给大清国出口粮食?

  于是皇太极现在陷入了一个名为粮食困境的怪圈:皇太极需要粮食来稳定军心民心来为明年做打算,但他眼下手里压根没粮食无法稳定内部.

  皇太极一个人是想不出办法来了,但他的大清国可不止他一个聪明人,大清国的卧龙凤雏可是都在呢。

  苏明哲,范文程,魏功朝这大清国的卧龙,凤雏,徐庶再次凑到了一起,这就是大清国的汉人势力了;加上皇太极,多尔衮,多铎、巴尔泰、满达海、萨哈廉,大清国的皇帝,各大贝勒和旗主,代表满人势力。

  嗯,随着两红旗旗主代善被噶了脑袋,他的两红旗也被皇太极分给了他俩儿子萨哈廉和满达海来笼络人心。

  这一场关于如何应对大清国接下来所面临的粮食危机的会议就这么召开了。

  皇太极穿着龙袍坐在皇位上,左边的多尔衮,多铎等人闭口不言,而右边的苏明哲,范文程和魏功朝确在不断的低声讨论。

  实际上多尔衮他们也知道,这些政务问题还真就得依靠汉人,谁让汉人读书人多,而且有真本事呢。

  皇太极看着自己这大清国的卧龙凤雏与徐庶不断讨论着,也是颇为欣慰的点头:这些汉人士子还是可靠的啊,有这些人辅佐大清国,那大清国的未来一定是蒸蒸日上吧?

  以后看来还要多从大明招揽点士子读书人来大清啊!

  皇太极都搞不懂,为什么明朝的皇帝不要这些士子读书人,难道明朝的小皇帝不知道治理天下需要读书人吗?

  正思索着呢,魏功朝开口了:“皇上,臣等商议了下,如今的局面,唯有从三方面入手。”

  “哦?!”

  皇太极一听三方面入手也是来了精神,他立刻问道:“是从哪方面入手?”

  魏功朝抚须笑道:“皇上,如今虽然我们与明朝交恶,但蒙古却还在骑墙观望,如今蒙古鞑靼部两边下注,他们既不想招惹我们大清,也不想招惹明朝,而且鞑靼部有不少部族都对我大清心神向往。”

  “如今明朝与鞑靼部开边市互贸,何不让鞑靼部替我们购买明朝的粮食?我们只需付出一些金银而已,这,便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嘛,如今我大清虽然没粮了,但朝鲜却是有粮啊。朝鲜国小民寡,却不尊我大清而甘为明朝藩属,皇上完全可以出兵朝鲜,一是教训朝鲜让其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二也是可以从朝鲜国内搜刮一笔钱粮。”

  “皇上,如今我大清刚刚立国就遭遇失败,正是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人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兵朝鲜,不仅能收获钱粮,还能振奋士气啊。”

  皇太极听的连连点头,眼睛都发光了:“那第三呢?”

  魏功朝笑道:“这第三,便是从如今我大清国内入手,虽然朝廷的国库没粮了,但我大清土地肥沃,良田何其多?百姓家家丰衣足食,粮仓充足,朝廷完全可以今年多征收一部分税收。”

  多尔衮虽然不懂这些,但他还是问道:“魏大人,我大清三面临敌,为了应对朝鲜、蒙古还有明朝,我大清的百姓赋税已经很高了,眼下再调高,是不是不太好?”

  魏功朝当然不敢说多尔衮的坏话,他笑着说道:“十四贝勒多虑了,如今我大清新立,百姓多为朝廷付出些也是应该的。”

  “眼下困难些,等朝廷打下朝鲜,蒙古,百姓的负担不就小了吗?”

  “所以现在让百姓苦一苦,是为了以后,毕竟如果朝廷没粮,怎么去打朝鲜,打蒙古,怎么获取人口钱粮?”

  皇太极频频点头,说的对,说的对啊!

  眼下明朝是不好招惹,但漠南的鞑靼部和东边的朝鲜确都是软柿子啊,大清国的确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士气人心,好让八旗和汉人都看看,他皇太极还是能打的,这大清国也不会吃枣药丸。

  眼下大清国需要朝鲜的粮食,人口,那就必须从国内征调粮草充作军粮。

  而让蒙古帮大清国从明朝买粮食,也需要国内百姓缴纳更多的赋税。

  “眼下就苦一苦百姓两年吧,让百姓辛苦两年,以后就好办了。”皇太极下定了决心,如今大清国国事艰难,那就苦一苦百姓吧。

  魏功朝和范文程互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而苏明哲眼下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给百姓增加赋税,难道要从他们这些读书人,大清官员手里征收赋税吗?

  那他们来辽东干啥?

  因此对于增加百姓赋税这点上,苏明哲和范文程,魏功朝还真是罕见的达成了一致:苦一苦百姓,大家都好过。

  皇太极是下达圣旨了,但问题是,下面的官员执行途中就变了,皇太极下令大清国的百姓每人多交一斤粮食,一钱银子,下面的东林读书人士子就敢说大清国要百姓多交十斤粮食,一两银子。

  可辽东苦寒,虽然土地肥沃,但大部分土地都去种大豆和棉花了,玉米、麦子、番薯、土豆都没种,老百姓手里哪有余粮?

  而百姓手里有没有粮,就不是这些读书人在乎的了,他们只负责下达命令然后派人强行征粮征税。

  不给?那就抓人,打板子,下狱,威逼利诱,强行逼供,就不信榨不出钱财和粮食来,啥都没有,你不是还有地和房子,有女儿老婆,有你这个青壮劳力吗?

  皇太极只是想凑集军粮的计划,变成了辽东的士子读书人大肆私肥的捞钱盛宴。

  一时间,辽东的百姓被逼的家破人亡,卖身为奴,上吊自杀的不知多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