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559章 大明不差钱,朱由校的雄伟蓝图!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第0559章 大明不差钱,朱由校的雄伟蓝图!

作者:风少羽 字数:1844 书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似乎就像是张好古说的这般。

  佛祖都是在庇佑大明。

  十天之后,大雨倾盆。

  永定河河水暴涨

  水力纺织机立刻就开始运作起来。

  最为艰难的春旱的已经过去了,靠着密云水库的水,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播种期。

  朱由校简直封神。

  随后,朱由校又开始了亲自设计了全新的雕版,让大明的百姓开始用旧货币换新的货币。

  现在大明宝钞在大明基本上已经是稳如泰山了。

  最主要的是,这个大明宝钞是真的能买来东西,盐,菜刀,油,最主要的就是粮食,对大明的百姓,尤其是新政区的百姓,他们自然也是极为认可。

  就算是南方区的百姓,他们也是认同大明宝钞的。

  最主要的是,白银开始贬值了。

  白银的购买力开始逐渐的下降,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已经开始渐渐的提升了起来。

  而张好古也是没闲着,开始推动全新的货币改革。

  简单来说,就是让周围的国家使用大明宝钞,只要他们用了大明印制出来的钱币,一切都掌控在大明之手。

  看看漂亮国,看他不顺眼的国家多了去了,但是,哪一个不还是得捏着鼻子用美元?

  日后,无论大民对周边地位国家采取什么政策,那么,他们即便是离心离德,也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是没有征服你的人心,也可以他们身边的一切柴米油盐,令他们衣食住行,一切息息相关之事,都离不开大明。

  慢慢的,就可以把大明的影响力扩充出去。

  大明有几个海外军事基地,这很正常吧?

  大明需要军队来维护自己海外的利益,这是不是也很正常?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内部的问题给全部解决掉,一个韩林也是暴露了内部的诸多问题。

  除了韩林之外,就是针对新政进一步的强化。

  倒不是张好古不想着一口气推广新政到全国上下,而是,这个新政尚且还是有诸多的弊端,在北方也是暴露了不少问题。

  张好古的策略就是慢慢调整,慢慢稳定,在南方局部新政,在北方京师和山东则是可以下点猛药,陕西,山西,河南则是慢慢进行。

  又印了三千多亿大明宝钞!

  此时此刻,朱由校已经是踌躇志满了,一门心思就是盘算着怎么再来点基建。

  “这一次,朕的计划就是修一条路,可以从京师这里直接到山海关,一条水泥路!”朱由校指了指地图,比划了一下,飞快的开口道:“只要这条路修出来,一旦山海关这边遭遇到了战事,京师这边的人马也就可以朝发夕至在!”

  “除此之外!”

  朱由校又在地图上横着比划了一下:“还有就是陕西和山西,朕也是计划修建一条水泥路,只要;路通了,商业往来肯定不是问题!”

  如今的朱由校也不是那种守财奴的性格,而是充满了锐意进取。

  钱,放在自己的内帑单当中就是一个死的,放在国库当中也是死的,要拿来投资,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回报,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久,也必然是可以带来的足够丰厚的回报。

  另一头,左光斗也是参加了这个会议。

  他现在是大明水路衙门的总负责人,对于水利工程和修路工程也是有诸多的看法的,三年的时间,京师和山东这边的路已经是修出来了,一部分水利工程也是搞出来了。

  可是,这一批人不能闲着。

  他们已经是脱离了农民阶级,转而成为了工人阶级。

  让他们继续回去种地,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还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群人就要让他们继续从事这个工作。

  不然,失业将会引发一个极为恐怖的后果。

  想想看,这么多水泥厂要停工,这么多的钢铁工厂也要停工,还有就是炸药厂等等,现在,至少有二十万人是脱离了了农业生产的。

  现在的大明在一个加速朝着悬崖坠落的过程中被张好古给狠狠的踹了一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暴而去。

  而另一条路,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另外一个万丈深渊。

  “这些钱,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全都花出去!”朱由校豪气冲天的开口道:“左光斗,你接着说!”

  “皇上!”

  左光斗也是苦笑了几声,自己修建了密云水库之后,眼瞅着今年大旱,水库放水,活人无数,顷刻之间,左光斗都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好似升华了不少。

  这日后,史书上还不知道要给自己一个什么评价。

  这青史留名,估计是问题不大了。

  连带着,左光斗看着朱由校眼神都变了,从前是望之不似人君,现在简直就是旷世是圣主明君。

  再看看张好古,他的主张竟是跟东林党的实学不谋而合,这感情东林正统在大同?

  “皇上,钱再多也不是说用就用,还是要做好实地调研!”张好古想了想,缓缓的开口道:“此外,臣还是计划着让人印刷一些书!”

  “印刷一些书?”朱由校不由得微微一愣:“什么书?”

  张好古则是微笑道:“一部分是关于工程方面,这些都是要记录下来的,一些经验,一些理论要进行总结,日后,大明还是要继续水利工程的,如何生产水泥,原理是什么?”

  “此外就是蒸汽机,这蒸汽机的原理是什么?另外就是炸弹的原理!”张好古缓缓的开口道:“臣的意思是总结成书以供后人学习,这是教育,数量规模都很大!”

  朱由校诧异的开口道:“这是要在编一本永乐大典?”

  张好古摇了摇头,道:“非也,永乐大典修书成功,最终也只是孤芳自赏,皇上,若非是臣给你提了一嘴这营造法式,只怕是就连皇上都不知道什么叫营造法式,正因为如此,臣以为,这编纂出来的书要让人看,要有实用性,要让人学,要让他们推陈出新,拿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才行!”

  “此外就是奖学金!”张好古继续道:“要给匠人们钱,要给匠人们足够的社会地位!”

  “皇上要有文治武功,就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就非得是打破常规不可,总不能什么事情全都让皇上参与了吧?”张好古说的极为认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