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女主:禁欲男神撩不停! 第406章 女尊国里的男人17

《快穿女主:禁欲男神撩不停!》第406章 女尊国里的男人17

作者:游之靥浅 字数:1698 书籍:快穿女主:禁欲男神撩不停!

  周义侃侃而谈:“舟记者,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那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有一次我说去看话剧,一个老教授问我,‘你去看什么?’我说去看人民剧院新排的话剧。老师说,看看也无妨,不过看完之后,十年之内就也不用再看了。

  “话虽刻薄,可确实如此。人民剧院全都在模仿老一辈艺术家演《茶馆》时候的样子,用一种过分的、修饰过的钱州话,一种冷漠的、带点优越感的民国腔,表演着一些现代人、全国人民刻板印象中老钱州人的样子。

  “他们说这是继承传统,要我说,这是不思进取。他们找到一个模式一直重复,这是投机取巧,或者说是懒惰胆小。

  “他们只想着怎么努力维持曾经的辉煌,延续曾经的艺术风格,却害怕面对市场,害怕面对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冲击,害怕面对年轻观众的检验。

  “真正的艺术家到死也要不断否定自己,到死也要不停探寻,可是他们并没有,他们还拿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来筛选创新求变的人。

  “符合条条框框的,就是他们眼里的好作品、好演员,不符合的,就不是好作品,不是好演员,岂有此理?

  “事实证明,话剧行业的萧条,与传统话剧行业的一成不变有直接的联系。

  “他们的创作进入了死胡同,不得不面对‘演一场赔一场、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尴尬局面。

  “追根溯源,最大的症结就在于与群众脱节、与生活脱节、与时代脱节。

  “他们说我们的作品没有做到三贴近,事实上,真正抛弃三贴近的正是他们。

  “还有,他们重复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吗?错!他们排演的作品,总会给人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老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里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悲凉’为其核心美学特征,无论是宏大的国族叙事,还是个人的家长里短,总难以逃脱‘悲情’的整体氛围。

  “老艺术家们所出演的角色,尤其主角,往往忍辱负重、背负着崇高使命或沉重枷锁,深沉、忧郁,抗争而又抗争不能。《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如此,《茶馆》里的常四爷如此,就连‘翻排’的哈姆雷特、索尔尼斯、万尼亚舅舅也是如此。

  “舟记者,你就职文艺报,接触的也都是圈里的人,你应该有最直接的感触,时代变了,观众变了,审美也已经变了。新观众们未必喜欢那样的题材、角色和沉重的、悲凉的主题。

  “我创作和排演《夏洛特烦恼》就是要打破‘套人’的条条框框,从观众的需求、时代的特点出发,为话剧找出路。而且必须要找到出路,为了生存我们别无选择!

  “人民剧院的导演和演员们想活下去不难,国家养着他们,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活下去。

  “我们不行,要不是我创作的《夏洛特烦恼》,开心米花话剧社已经散伙了,活不下去了。

  “正因为我创造出《夏洛特烦恼》,才从一个热爱话剧的大师姐那里筹集到20万经费,《夏洛特烦恼》才得以排演。

  “对了,说句题外话,大师姐看到我的剧本,主动要求出演剧中的一个角色。

  “师姐的老公是煤老板,她是阔太太,养尊处优,本来不需要抛头露面,为什么还主动出演?

  “因为她被这部话剧所吸引,跟那些故纸堆里的话剧不一样,跟条条框框束缚下的话剧也完全不同。师姐和我们断定,这部话剧必定大卖。

  “事实证明了我们的预测,请来的记者交口称赞,新奇、有意思、好玩、接底气、洋溢着时代气息,像看陈佩斯和赵本山的小品。

  “这些记者们此前根本没看过这样的话剧,这才是他们浓墨重彩、加力宣传的原因,而不是为了三四百块钱的车马费。

  “给您透露个信息吧,《夏洛特烦恼》首演的门票就快要卖完了,后面的场次,门票销售也相当火爆。我可以保证,首演过后,所有场次的门票都将一票难求。

  “对了,赵山河不是执导了一部《古井街坊》吗?他把《古井街坊》夸成了一朵花,说艺术风格对标《茶馆》,我想问的是,门票销售怎么样呢?不说无人问津,总共也没卖出几张票吧?

  “文学艺术作品这东西,门票才是口碑,嘴上说好,一分钱不舍得给你花,那才是真正的否定。

  “所以,我想劝劝‘赵山河们’,把自己的脑袋泡在古井里,好好清醒清醒。然后睁开眼睛去看看这个时代,真真正正感受老百姓的生活和物质文化需求,自我革命,悉心创作。

  “最好胸怀也要广一些、度量要大一些,眼睛里多一些欣赏、多一些认同,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打压同行……”

  周义噼里啪啦、义正辞严、炮火轰鸣,把舟自横听得一愣一愣的,错愕不已。

  舟自横能做到文艺主笔的位置,是有学识、有见识、有思考、有水平的。周义这番炮轰,舟自横内心深处也隐隐共鸣。

  原以为周义是个八面玲珑的话剧骗子,不了解话剧就胡改乱改,美其名曰创新求变,直到听了周义这番话才恍然发现,周义对话剧的理解相当深刻,对人民剧院的点评一针见血。

  可以想见,《夏洛特烦恼》的创新也一定是建立在对传统话剧的深刻研究上的。周义和《夏洛特烦恼》都值得一次万众瞩目的成功。

  唉,好在前来当面求证,要不然真的冤枉了好人。

  舟自横拿起桌子上的录音笔,按下停止键。站起身来,主动握手:

  “周导,听君一席话,有收获、有感触、有共鸣。我很惭愧,起先听了赵山河的话,先入为主,浅薄了。

  “我虽然没看过《夏洛特烦恼》的剧本,也没看过你们的排练,但是就冲你,我对这部话剧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夏洛特烦恼》一定大卖。总之,今天能认识你真的太好了,希望能和你交个朋友。”

  周义也笑了。舟自横能说出这番话来,说明这次会面是成功的。

  “舟记者过奖了,那么您这篇深度文章……”

  “不写了。”舟自横摆着说惭愧地说。

  “别不写啊”,周义连忙说道,“舟记者,其实我有个建议……”

  周义最需要的就是持续的炒作,送上门的记者,他岂能“放”过,他要“炒作出圈”,继续扩大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