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联盟之最强的系统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可服?

《英雄联盟之最强的系统》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可服?

作者:晓天生 字数:1821 书籍:英雄联盟之最强的系统

  天宝元年正月,大唐出了许多鲜举措。

  先是因为改元大赦天下,不管到底犯了什么罪行,一概放归家中与亲人团聚。那些被流放或罢官的贪官污吏,也酌情起用或者追赠官衔。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显示圣人泽被天下的胸怀。

  还有一些则是朝堂上的改变。

  诸如天下各州改称各郡,刺史也随之改称太守,那些不中听的郡县名也一概改掉。

  朝廷还在两京及各郡县设立了崇玄学,光是两京就招收生员一百人,专门学习道家经典并设立对应的出仕通道。

  道士们的春天来了,光是崇玄学就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各方人士都活络起来,积极举荐自己认识的道士入朝,一来可以让朝中多几个自己人,二来可以散一波人情出去。

  随着一道道政令传达开去,正月的长安比往年更为热闹。

  这日曲江河畔游人如织,除了外人不能进入皇家池苑以外到处都是出来游玩的男男女女。

  无他,只因今日是本季度的《两京文选》的发售日期,每到这一天,那常年往来于两京之间的船云集也云集于曲江河畔。

  不管是单纯想出来玩的,还是想第一时间买到《两京文选》的,大多会选在这天出来逛一逛独属于天下藏的特别"集市"。

  说起《文选》,最有名的便是《昭明文选》,光凭着这本便让昭明太子名垂青史、引得无数人追忆起风采。

  如今每个季度刊出的《两京文选》,乃是朝廷掌握雕版印刷技术以后由东宫提出来的,说是大唐文风之盛实属古之未有,期望能汇聚天下博学之士于崇文馆择选近期佳文刊行,以便后人能够窥见盛唐风采。

  许是因为太子李瑛吹捧得足够卖力,句句都搔到了李隆基的痒处,李隆基居然拨了不少人给东宫推行此事。

  太子李瑛借《两京文选》聚拢了不少人才,手头也有了不少事可忙,连发牢骚的闲工夫都少了,这几年来武惠妃也没逮着他什么错处,只能偶尔吹吹枕头风。

  事实上连枕头风的用处也越来越小了。

  众所周知,男人永远都喜欢年轻的,武惠妃儿子都二十出头了,自己也四十多岁了,再如何精心保养也抵不过岁月风霜一天天的侵染。

  而李隆基本身就是以貌取人到极点的存在,当初他可以因为武惠妃更年轻更貌美而冷落太子生母赵丽妃,自然也会因为武惠妃年华老去而冷落她,改为宠幸更年轻貌美的人。

  正应了那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驰"。

  更令武惠妃接受不了的是,李隆基居然和她儿媳寿王妃杨氏有了首尾,前年竟是命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变相解除了她的王妃身份,兴许不知哪天就会把她接进后宫。

  武惠妃发现这件事以后都无暇去针对太子李瑛了。

  因为她自己就是开元年间入宫后骤然让所有"旧人"失去宠的存在,所以她更担心有人会取代她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

  相比于朝堂上与后宫中这些风风雨雨,读人们更在意今天能不能买到鲜出炉的《两京文选》以及选购到心仪的籍。

  尤其是准备改选崇玄学的人,更是要采购《列子》《文子》等道家经典,准备换个赛道会不会更容易高中。

  曲江池畔的皇家林苑中也十分热闹,今天群臣负责招待远道而来的东女国女王之子及其使臣。

  东女国之所以叫"女国",是因为她们有重女轻男的风俗,历来都以女子为王,且一般会同时选出大小二王,大王死、小王继,鲜少有篡位夺权的事情发生。

  东女国远在蜀西,毗邻党项,来一趟着实不容易,所以李隆基命人隆重地招待她们,还封东女国女王赵曳夫为归昌王。

  欢宴过后,东女国使者没有立刻回住处,而是想在曲江池畔走走,领略一下大唐风光。负责接待的官员自然不会阻止,还派人给他们引路,免得他们不小心迷了路找不回驿馆。

  瞧见不远处的河岸边热闹非凡,东女国使者不由追问那是在做什么。

  接待官员笑着回答:"这是往来于两京之间的船,今儿恰好是《两京文选》刊出的日子,不少人都特意过来买回去。"

  东女国虽然和川蜀是邻居,但文教方面要落后许多。使者们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那一小撮人,闻言立即表示自己也想登上船见识一下。

  大唐还没有不允许籍外流的规矩,各国想学习大唐文化都可以派交流生来大唐求学,整体气氛相当开放包容。

  接待官员笑着带领使者前往船。

  正走着,忽听不远处有马蹄声传来。

  众使者下意识抬头去,却见一妙龄少女身着红如焰火的猎装骑马经过,身边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少年人。

  分明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男女,不少人却都是第一眼就瞧见了被簇拥在中间的女孩儿。

  冬日中的远山林木枯槁,只剩一树树梅花傲立于天地之间,而她也似那雪中红梅般亮眼。

  仿佛是天地间唯一的亮色。

  事实上若是细的话,会发现她身边那几个少年男女相貌也不差。

  东女国使者们本来就以女子为重,一场宴会下来没见到几个女子本来有些失望,瞧见刚才那行人远去以后不由追问起来:"刚才那是谁?"

  接待官员刚才也扫了一眼那群少年男女,闻言笑着解答道:"那是郭家三娘,我朝有名的小才女,从小便聪慧过人,这船与《两京文选》都是她牵的头,她提出这些建议时还不足十岁。满十二岁以后,她被特许入国子监读,年年都拿上等,本来试十帖过帖便可,她每次都是十帖皆通,不知愧煞多少男儿。"

  本来这郭家三娘初入国子监,很多博士都是不乐意教她的,后来发现她的存在能激励那些懒懒散散的生员,便把她留下了。

  这接连三年的上等,又让国子监博士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能不能给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资格。

  女子应试着实事前所未有的事。

  可是据说当初当今圣上曾经金口玉言表示允许她应试,且也没有明文规定女子不得赴考,所以礼部和国子监讨论来讨论去,吵了一轮又一轮,最后是因为玉真公主的保荐才捏着鼻子把她添进今年春闱的名单里。

  没办法,当今圣上那几个关系亲近的兄弟都没了,只剩下玉真公主一个同母妹妹最为亲厚。别人的面子他们可以不给,玉真公主总要给的。

  比起玉真公主直接引荐到朝廷当官的道士们,这好歹只是给个科举名额。

  众所周知,如今进士科考试的竞争是最激烈的,每年都会有将近两千人前来赴考,高中概率堪称是百里挑一。

  所以吧,就让她去考吧。

  考中了给个九品芝麻官,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接待官员自然不会说给使者听,只给使者讲起了他们这位小才女的种种事迹。

  大唐读人如今能这么方便地买到,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位小才女的功劳,所以读人们对她的观感都是极好的。

  何况她有着骄阳一样热烈的性情。

  比如刚才她们刚才应当就是刚冬猎归来,后头还跟着几头骆驼帮他们驮猎物来着。

  听了接待官员的介绍,东女国的使者们都十分叹服。

  大唐不愧是大唐,连女子都这般出众。

  另一边,三娘并不知道自己的路过引出了多少议论。

  她从小便习惯了众人或探究或惊叹的目光,所以并不在意自己有多引人注目。

  三娘回到家门口,喊人出来搬运骆驼背上的猎物。

  这都是她们在猎场猎回来的。

  知晓她二月初便要去应试,萧戡他们约她出城打猎放松放松,她想着上元节放假大家都要回来,便应邀去弄些猎物过节用。

  骆驼从昌公主府借来的,每头都精神矍铄,特别能驮。

  底下的人打开门见到三娘满载而归,都欢喜不已地出来扛猎物进府。每次三娘子打猎归来,主人家能大口吃肉,他们也能大口喝汤,可不就叫他们喜笑颜开吗?

  说起他们家这位小娘子,那可真是能文能武的神奇存在,不仅读厉害,骑射功夫也不输于人。

  据说小娘子才岁大便能用弹弓把家里的雀鸟扫荡一空,习骑射以后准头也是极好的,连带她身边的侍女绕梁都是骑射好手,许多武夫都打不过她呢!

  趁着仆从们搬猎物的当口,三娘笑眯眯地和萧戡、李俅他们道别:"时辰不早了,你们也回去吧,有些猎物不尽快料理就不好吃了。"

  当初还是小丁的萧戡几人如今也是翩翩少年郎了,许是小时候延续下来的情谊会格外牢固,她们现在依然时不时会一起约出去玩。

  只有李俨这个皇长孙时常要待在东宫读以及给太子李瑛打下手,远不如李俅他们这么自由。

  说话间,仆从已经把帮三娘驮猎物的那头骆驼搬空了。

  三娘把骆驼和牵驼人一并还给萧戡,挥别陪自己出城散心的朋们愉快地回府去。

  等到三娘的身影消失在郭家府门内,萧戡和李俅对视一眼,都"呵"地朝对方冷笑一声,骑马到了常乐坊门口便一夹马腹、分道扬镳。他俩从小就对方不顺眼,要不是谁都不想让对方单独跟三娘出去玩儿,估摸着永远都不会凑一块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