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造化神宫 第2575章 古怪的灵魂洞天

《造化神宫》第2575章 古怪的灵魂洞天

作者:太九 字数:1767 书籍:造化神宫

  杨镐思虑再三,踌躇不定,眼下确实无人可派。

  当初,杨镐只有胜利的打算,并无吃败伏的准备。

  他把所有的将官都已派走,若不是皮廷相半途而归,整个沈阳城根本找不出第二个能领兵之人。

  他有心派皮廷相出马,可是心里又怕,万一努尔哈赤飞兵来袭,自己守个空城,岂不是束手待毙!

  皮廷相亦是惊弓之鸟,面对无人可派的形势,他心里也是惶惶不安,生怕再次派他进山玩命。

  他思谋一会儿,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献策道:“大人,沈阳由下官护卫,不能留个空城!以小人之见,李如柏,贺世贤尚有老婆在沈,何不派她们前往,观劝其夫,偃旗息鼓呼?至于刘大刀一路,我送两个亲信前去就是了。”

  杨镐寻思片刻,觉得有理,就点头应许。

  随即派人去李、贺府上邀两夫人前来。

  不一会,李如柏之妻金尼雅,贺世贤之妻万梨花来经略官邸。

  杨镐如实地将东征赫图阿拉战况,-一做了交待。

  说起万梨花来,她就是与朱少阳分手后不久的周梨花,她与朱少阳分手后,便伤痛欲绝,她想到了死,于是便跳入了一条河里,谁知却被老家探亲的沈阳总兵贺世贤所救,梨花为了感恩,便嫁给了贺世贤。

  杨镐说完之后,见二位部将的夫人如此平静,就捻着胡须,强作镇静地说道:“两位夫人,本帅思虑再三,为保全辽东实力,想派你们到前营将李如柏贺世贤两位将官召回以待再战片说罢,将抉好的一封亲笔信交给金尼雅道:“李夫人,此事,事关重大,不得有误,望两位夫人,火速前往!“金尼雅马上站起,叩道道:“遵命!”

  梨花也随之站起,作揖从命。

  当日,万梨花和金尼雅同坐一辆三匹马拉篷车,由十名骑士陪同踏上征程。

  他们出南门后,过浑河,穿过白塔铺,直奔玛哈丹。

  篷车走了一宿一天,来到一个山谷口。

  忽听车厢外几声清脆的鞭响,车夫马上喊道:“前边就是呼兰岗!”

  车马在峡谷间进行,路上不断出现马粪,破衣,断戟,散失的草料。

  不一会儿,探路的骑士回身来报:“前面已见明军的兵马!”

  梨花从窗口往外望去,山山水水,尽收眼底。

  此刻,李如柏,贺世贤率领的兵马已到呼兰岗南山脚下。

  当他们得知杨镐派两位夫人到前营送信,心中又惊又喜。

  于是马上传令全军鸣金歇息,同时派出侍卫迎接。

  日至中午,梨花,金尼雅及随从来到前营大帐。

  李如柏看了杨镐的亲笔信后,不阴不阳地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他把信递终身边的贺世贤。

  贺世贤看罢,脸色铁青地说道:“半路撤军,岂不是逃兵?男子汉大丈夫舍身取义,以身殉职,乃天经地义。如今叫我们当逃兵,这不是把我们赶上历史罪人之路?”

  “贺总兵不必多言!”

  李如柏坐在一个破旧的木箱上,神态怡然地说道:“既然领兵帅将下令,我等只能服从,不能违抗!”

  说话间,探马进帐来报:“禀报两位总兵,前面发现八旗骑兵。”

  贺世贤猛然将长剑抽出,连声吼道:“战!战!不战,我无脸去见辽东父老。”。

  这时梨花陡然站起,说道:“夫君,您可知杨经略派委我们二人来之意?”

  贺世贤一怔,把脸转向夫人。

  梨花接着说道:“我们来时,杨经略有话在先,如不能把二位总兵准时劝回,就拿我们两女辈之头……”

  说着,梨花已开始泣了。

  贺世贤冷笑了一声,把剑推回鞘内,愤然道:“兵部待郎,兵部待郎,不懂兵法,不会打伏,为这等人卖命真是羞煞人也!”

  贺世贤在帐内转起圈子,“当今是什么世道!带兵的不打伏,当官的不理政。”

  李如柏蓦然站起来,笑道:“这么说,贺总兵打算保留一位女差的脑袋喽!”

  贺世贤无奈地窘笑道。

  此时,又一个哨探来报:“八旗骑兵已到对面山下!”

  李如柏见事不能迟,马上对帐外的传令兵说道:“传令,立刻退兵!”

  当军令一下,各营顿时欢腾起来,一个个挥枪舞剑,如同得胜而归。

  努尔哈赤率军击败杜松、双林两路大军之后,回到赫图阿拉,正集中全部兵马,准备迎击东,西两路明军。

  这日清晨,他正从在大殿准备派兵迎击李如柏、贺世贤,忽然探马来报:“南路明军不战自退!”

  努尔哈赤一时猜不透明军此举用意,这时又有探马来报:“刘大刀军已抵阿布达里岗,离我都城仅有五、六十里路!”

  努尔哈赤听罢,一拍桌案,说道:“迎敌!”

  这时众旗主肃然起立。

  努尔哈赤当即命令扈尔率军一千先行,随后又派代善,额亦都等率大军堵截伏击。

  部署完毕,各路兵了,立即列队,飞马迎敌。

  此时刘大刀率领的一路军马,正在阿布达里的一个村寨掠劫。

  刘迁乃将门之了,从小随父征战,久经沙场,屡建奇功,外号“刘大刀”。

  此人身高体壮,勇猛过人,在战场上,只要抡起他的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数十人也难靠近他身边。

  为此,刘迁也居功自傲,骄傲日甚。此次出战,他一心想夺头功,梦想晋爵。

  他从宽甸出发后,不顾山陡峭,大雪封山,昼夜兼程,进军颇为顺利。

  当他攻下阿布达里岗下的村寨进,已进入建洲境三百里。

  阿布达里岗下有座二百多户的小城堡。

  刘迁大军攻下后,马上将城堡里仅有的二十多个男人杀死,然后将女人集中起来,按年龄大小,相貌美丑,分为甲乙丙三等。按军职大小,分别配给给各级将领。

  这天中午分配完俘物,哨探抓住一个汉人“浮瞄”。

  刘迁把“浮瞄”带到帐内严加审问,那人说道:“杜松的大军已进赫图阿拉,正在城里摆酒设宴,我是趁机逃出来的”

  刘迁听罢一惊,顿足叹道:“头功已被杜松所夺,我等何必马不停蹄!”

  于是立即下令就地歇息半日,也摆酒设宴,犒劳众军。

  日落西山,黄昏已至。

  刘迁喝得酿大醉,被抬到军帐。

  弯月初上,刘迁正鼾声大作。

  忽然一个探子闯进大帐,叫道:“总兵大人,不好了!八旗军要进城堡了!”

  刘迁一惊,醉意减去大半。

  他爬起来,披上甲,钻出大帐,翻身上马,接过侍卫递过的大刀,一马当先,冲出大营。

  明兵如同潮水,随着领兵大将冲向正面攻来的八旗军。

  此进迎面杀来的正是额亦都卒领的骑兵。

  两军相接,刀光剑影,杀声震耳。

  刘迁舞起大刀,左右盘旋,上下飞舞,连斩数人。

  迎面来的额亦部虽然剑法稔熟,便因刘迁力大过人,大刀太长,难近他身。

  杀了几个回合,额亦都觉得力不从心,于是拔马而逃。

  刘大刀不顾一切地拍马去追。

  忽然山顶冲下一路军马,人人高举火把,手抡大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当。

  刘迁借着火光惊神看去。

  只见三面大旗上,都写着斗大的“杜”字。

  他禁不住自语道:“杜总兵来助我也!”

  刘迁话音刚落,忽然一员大将已飞马到前。

  只见那员大将关戴金盔,身穿铁甲,由于火光刺眼,他一时未能看清来者谁。

  刘迁刚想发问,那将官抢先问道:“你莫非就是刘总兵?”

  “卑职正是……”

  刘迁话未说完,只见来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举刀劈下。

  刘迁一声惨叫,落下马去。

  刘迁的护军见势不妙,急忙去救,本等刀起,已被那员大将劈死。

  明军见领兵大帅阵亡,便纷纷逃命。

  八旗军乘追击,明军溃不成军,号称四十七万大军的最后一路人马,全部被歼。

  夜半,八旗兵就地宿宫。

  当代善、额亦都会聚军帐,代善脱去身上明军的金盔铁甲时,额亦都笑道:“兄弟乔装的”明军“真是滴水不漏,实在叫人佩服!”

  代善喝了两碗泉水,用衣袖一抹嘴唇,说道:“萨尔游之战只是初战,大战还在后头,立功的机会多着呢!”

  萨尔济之战历时五天,斩杀明将三百余人,兵士四万五千多名。

  八旗军回到都城的当天,努尔哈赤命各旗杀牛八头,祭天庆贺。

  宴毕,努尔哈赤,单独把前来不久的朱少阳叫到自己的住室。

  努尔哈赤连忙从炕柜里取出五根金条,说道:“萨尔济之战是生死攸关之战,朱兄,您替我出谋划策,又到刘大刀中假扮逃俘,麻痹了明军,立下汗马功劳,我不知如何感谢你,这点薄礼,请收下。”

  朱少阳忙推辞道:“佟兄,不必这样,在下只希望佟兄弟能早日下沈阳,也好让我能取得贺世贤手中的四景图!”

  努尔哈赤听了,不由摇了摇头,说道:“沈阳城池坚固,拥兵数万,恐怕一时难以攻下。”

  “我有办法。”

  未等努尔哈赤说完,朱少阳已说道。

  接着,朱少阳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沈阳城固然城池森严,然而事在人为。”

  朱少阳慢慢地在手心里掂着细瓷茶碗,反问道:“佟兄,你说阿布达里岗一战,为什么能速战速决,刀劈有名的关东‘刘大刀’?”

  “贵在施计用谋,假扮明军,以假乱真。”

  努尔哈赤说道。

  “若想攻打沈阳,也必须施计用谋。”

  朱少阳又道。

  “那我们就趁热打铁,假扮明军,明天就去攻打沈阳!”

  努尔哈赤说道。

  “明天?”朱少阳连连摇头,说道:“你发兵去攻打沈阳,开原,铁岭的明军趁机发兵到这里怎么办?”

  努尔哈赤连说有理,然后凑到朱少阳的身边说道:“先攻开原,铁岭,解除后患,尔后发兵沈阳,朱兄,你看如何?”

  朱少阳听罢,说道:“佟兄啊,这也正是我要献的第一策!”

  “那第二策呢”

  努尔哈急切地问。

  “调虎离山,里应外合。”

  朱少阳思虑了一下,“不过……”“不过什么?”

  努尔哈追问着。

  朱少阳沉吟一下,说道:“就是先要弄清沈阳城内的虚实情况。”

  几日后,朱少阳决意去沈阳替努尔哈赤打探军情。

  他化装成药农,来到了沈阳城东北的一座高山。

  他放下背篓,胡乱采了些野百合,五味子黑芝麻等草药,装满背篓,就坐在一棵树下下歇息。

  此山离沈阳城只有三十多里,加之天气晴朗,站在山顶,可以隐约地看见沈阳城高耸的东城门楼。

  朱少阳记录了沿途山川河流,地势地形,以备努尔哈出兵沈阳使用。

  黄昏时分,朱少阳来到了城西北的舍利佛塔下。

  此塔是辽代所建,每逢七月十五,信佛者都务好百味饮食,设斋上供,意在脱罪祈福。

  恰好这天好是农历七月十五。

  傍晚时分,朝拜信徒多已回城,只剩下些坐轿子骑马的达官贵人,趁有少马稀之时,专来祈拜。

  朱少阳不信佛教,他只是好奇地站在塔东一片小树林里,从远处窥视,想看看有什么显官客到此。

  看着,看着,忽然一位雍容的富贵小姐,在两个丫环的簇拥下,走出寺房。

  朱少阳借着夕阳余光,见那小姐十分面熟:“呵!她不是梨花吗!她怎会如此打扮?”

  想到这些,朱少阳信步走出树林,直奔那小姐而去。

  此刻,那小姐已走近马拉篷车,她抬脚走上车厢板,掀帘进篷,这小姐正是梨花。

  由于她曾有过绝望,这是在她的希冀破灭之后产生的念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信奉了佛教,她希望能人宗教中,得到灵魂上的解脱,并求其佛爷的保佑。

  今天,她也是来祈祷的。

  朱少阳刚走近马拉车篷,忽然被几个身着便装的明军拦住。

  呆呆地站立着,望着飞鞭马去的篷车,怅然地叹息着。

  他伫立片刻,突然,一个骑马的小个子高叫道:“那不是镇亲王吗?”

  话音刚落,十几个彪形大汉蜂拥而至。

  朱少阳一怔,刚想施展轻功以脱身,两中胳膊早被好几个大汉反剪过去,捆绑起来。

  当晚,就被押到总后府。

  朱少阳被投进大牢,抓获他的贺小六马上向贺世贤报功。

  这贺小六是贺世贤的要兄弟,前段时间,一直在皇宫中当侍卫,因此认识朱少阳就是国师要提拿的镇亲王。

  贺世贤听贺小六报告活捉了镇亲王朱少阳,他以为小六子是邀功不得急红了眼,在说胡话,于是讥笑道:“小六子你要想当官,我替你皇上美言几句,可别玩笑!你可知道就凭你们这些人也想抓住镇亲王?”

  贺小六眨着眼,红着脸,支吾半天,起誓道:“要不是镇亲王,我就天打五雷轰!”他说着急得哭起来。

  住在后院的梨花听到男人的哭声,心中生疑,马上提着灯笼在女仆的陪伴下来到前院,推门步入内室。

  贺小六看见总兵夫人进屋,马上抽泣着,向夫人诉说实情。

  梨花听了起初一怔,继之镇静下来,坐在檀香木椅上,慢条斯理地问道:“那镇亲王什么长相?”

  “高个子,国字脸,大眼睛,高鼻梁!”贺小六一口气说完。

  “国字脸,大眼睛。”总兵夫人自言自语。若有所思,自忖道:“对,对”。

  这时,她坐不住了,站起来走到贺世贤身边说道:“夫君,那镇亲王是真是假让我看看怎样?”

  “你认识他了?”

  贺世贤疑惑地问道。

  “看看再说吧!”

  梨花连忙叫待女提着灯笼,她跟着待女急忙走出总兵府。

  牢狱紧靠总兵府,两院一东一西,只有一墙之隔。

  梨花在待女引导之下,走出大门往西去,进牢门向典狱长说明来意,狱卒带她到后院一间牢房。

  狱卒打开车房,提着灯笼在朱少阳脸前摇来晃去。

  朱少阳坐在木床上,同进来的狱卒攀谈起来。

  梨花站在窗下,透过窗户纸缝,急切地看着,把屋里的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

  她看着,看着,眼前又浮现出与他交往时的种种往事,种种甜蜜。

  想这到,她感慨不已,心潮难平。

  她多么想破门而入,同朱少阳再度彻夜长谈,然而她犹豫了,她已是有夫之妇,伦理的界线,使她不能不就地止步。

  况且,从对朱少阳的命运着想,如若在此相认,传闻出去,岂不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想到此,她抹了几把辛酸的泪水,转身走出牢房的长廊,在待女的搀扶下,回了总兵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