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温侯追美记 第二百六十四章 赵庶教书

《温侯追美记》第二百六十四章 赵庶教书

作者:瞎白呼 字数:2599 书籍:温侯追美记

  平凉之战方才打了一半,吕布深感手下之人捉襟见肘。各郡郡守可以用武将,但是主事之人,必须为文官。

  吕布本打算尽扫天下名士,在各郡为郡守。如今见荀攸此等名士若为郡守,未免有些太屈才了。

  征召赵庶之后,吕布修书薛兰、魏崇,命他们尽数将身上担子卸下,培养接班人。随着日后地盘越来越大,他们必须抽身出来,总领全国民生。

  薛兰接信之后,倍感亚历山大。吕奉先是个爱折腾的主,治理一州之地,他薛兰便心力交瘁,若是统领全国,他还不累吐血啊!

  魏崇接信之后,深感意外。吕布言外之意,他与薛兰都是宰辅大臣。想想吕布对他那爱答不理的态度,魏崇皱眉心道:这信是不是送错人了。

  春二月中旬,青草泛起绿芽,赵庶一路踏青而来,至冀县吕布已经不在。冀县赈灾之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赵庶未先去拜会韦端,而是观察了几日。

  赈灾之事,钱粮耗费无数。时逢乱世,大家都不富裕,难保有人中饱私囊。赵庶在施粥之处,连续五日打了粥,方才行至州牧府上,拜会韦端。

  赵庶自报家门,韦端立即迎入内堂。二人客套了几句,韦端问赵庶道:“先生可有相授?”

  赵庶闻言,立即命人将五日打得粥摆在韦端面前,笑道:“赵某不过一教书先生,教教小孩子还行,哪有能力教诲大人。倒是这进来五日施粥之中,学问很大啊。”

  韦端见状,连忙望向碗内。这五日之粥,一日比一日稀,而每日赈灾的米数相等,韦端立即看出了端倪。

  当然,这贪腐之事,古皆有之。许多帝王尚且睁一眼、闭一眼,更何况韦端呢?

  一众士吏,家中也不富裕,中饱私囊只要不太过分他也睁一眼闭一眼。当然,此事他不能说与赵庶,只有佯装不知,而后对赵庶说道:“看来我有人中饱私囊,下官这就派人去查。”

  赵庶也没纠结韦端的字眼,对他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也能理解。这种事,薛兰尚且睁一眼闭一眼,别说他韦端了。

  “我并州,监察、执政分立,不知可否在凉州行之?”赵庶态度很是谦和,这话却说得韦端一阵心惊。

  “这……”如果赵庶行监察之事,韦端手下犯事之人,恐怕十有八九,韦端能不心惊吗?

  赵庶见他如此,笑道:“赵某不才,暂居凉州刺史之位,主监察百官、小吏,韦兄意下如何?”

  赵庶有言,韦端自然答应,而后心中一直紧张的望着赵庶,他认为这赵庶不日便会取他而代之。

  赵庶见韦端有疑,也不多说,告辞韦端之后,便行民间察访。韦端急诏手下问道:“这赵庶带了多少人前来?”

  “仅有随行车夫一人。”下人回报之后,韦端有些不懂了,这赵庶究竟要如何监察?

  赵庶一个儒士,所有监察之法,皆来自于吕布。他行至民间施粥之处,而后在流民之中问道:“可有账房先生?”

  流民之中,自是什么人都有。羌人之中,读过书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汉阳民众,皆已汉化。

  众人闻赵庶言,以为他要招一账房先生。如此一来,也算是有了生计,立即有人响应。

  赵庶一看,百余人中,便有十几人可为账房,于是将这些人尽数带回州牧府,也不解释,反身去找韦端。

  韦端闻听赵庶找回十余流民,也不知道为何,正要前来询问,二人半途相遇,赵庶立即命韦端将赈灾账簿拿来。

  这些流民一翻账簿,不用仔细核算,就知道哪里大概侵吞了多少钱粮,而后又查点粮仓,拉出了一张详细的账目。

  有了这些账目,赵庶摆到韦端面前,对他说道:“此事你可知晓?”

  “不知!”韦端自是咬牙否认,而后细看账目,发现手下之人贪腐,远比自己想想的要严重的多,开口对赵庶说道:“此事我暂且察访一下,定给先生一个交代。”

  “吃的也不是我粮食,给我什么交代?”说着,赵庶横眉冷对韦端,呵斥道:“你该给汉阳万民一个什么样的交代?”

  赵庶呵斥,韦端一阵心惊,刚要开口争辩,赵庶却是一摆手,继续质问道:“我大汉为何落得如此田地?我等读书人,总是慨叹先帝,识人不明,致使贪腐之事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如今你韦端主政,便是要落得一个昏官之名吗?”

  赵庶说到这,韦端低头不语,面有愧色。献帝宠信十常侍,而又卖官鬻爵,致使官场贪腐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他韦端也常常为此事愤慨,没想到自己身居要职,也行得此等殃民之事。

  “先生说得是!”说着,韦端将官帽摘下,放在桌子上,而后对赵庶说道:“韦某不才,为官不能造福一方百姓,但求让贤于先生。”

  赵庶见状一摆手,问韦端道:“贪腐之事,韦兄可有份?”

  “断然没有!”韦端一眼,赵庶在他眼中看到了真诚。

  “没有就好!”说着,赵庶将管帽推给韦端,问道:“韦兄可知,薛兰何以居得州牧之位?”

  “韦某不止,愿闻其详!”韦端答后,赵庶将并州贪腐,薛兰网开一面之事,说与韦端。这种想法,事实上当官的都有,说完,赵庶将这并州大刀阔斧改革官制之事也说了一遍,最后对韦端说道:“凉州新立,百废待兴,韦兄可得开个好头啊!”

  赵庶一眼,韦端惊为天人。为官之事,哪有如此非黑即白,商贾之家,哪有家底干净之辈,吕布居然将一干人等尽数抄家。若不是赵庶特别说明,所得钱财开学堂、兴教育、重民生,韦端甚至以为,他这十万斛粮食,乃是抄家抄来的。

  “赵某乃一教书先生,不会久居此地。如今来此,只是带来并州的官至、法典。韦大人凡事依法行使,时刻谨记,我们是代民掌管一周之地便好。”说完,赵庶话锋一转,问韦端道:“听闻韦兄有一子韦康,也是个青年才俊啊!”

  二人闲谈之后,汉阳郡来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政治风暴。凡是贪官污吏,十有八九都是韦端亲信之人,忍痛断臂之下,韦端在这汉阳郡乃至整个并州,都留下了贤名。

  这贤名传到了远在金城的吕布耳中,吕布心中慨叹,苍天赐我赵庶,先救两女于危难之中,有数次救我五原,今日又助我安定凉州!

  贾诩在吕布之侧,闻听吕布所言,也是深深点头。赵庶此人,有才且淡薄名利,屡屡出手于危难之间,比起他们这些随军谋士,耀眼了不止一点点。

  荀攸对赵庶的评价比起贾诩还要高出一头,这赵庶若要从军,岂有荀公达之位?

  吕布听他俩把赵庶夸得都没边了,笑道:“二位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单说凉州之事,若无二位先生划策,吕奉先断不能三个月便平定凉州大半。”

  谈过赵庶之后,三人继续划策武威。如今吕布与韩遂隔长城相望,长城虽然阻断了韩遂南下之路,让吕布征讨的同时,可以安定后方。但是这长城又何尝不是挡住了吕布攻向韩遂之路。

  如今二军在张掖、苍松之间丘陵地区对峙,此处地形复杂,韩遂对一路险隘如数家珍,而吕布军中却无人识得此路,在此开战,恐不敌韩遂。

  荀攸再三观瞧地图,进而对吕布说道:“此处开战,非我等之强。不如在此设一城,阻击韩遂兵马。待他日凉州相安,韩遂不攻自破。”

  荀攸这是典型的汉家思想,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事实上武威长城就是这么用的,凉州西北便是西域,西域又有诛国,若战则无休无止。

  不如发展生产,巩固地位。而后仰仗国威,再有个班超一行三十六人便平定西域,也未尝不可。

  贾诩就是凉州人,自然对凉州的价值看得比荀攸要透彻,立即反驳道:“西域诛国产良马,得之汗血马我兵威大增。况凉州之地,羌人连年叛反,若此处还有异军,他日入境难保无人响应。”

  荀攸贾诩所言,虽然意见相左,却也不是针锋相对。出言之后,二人反复讨论,细心斟酌,全然忘了吕布的存在。

  吕布见此二人,虽然政见不合,却知道互通有互。历史上其他谋士,诸如田丰、逢纪之流真的必贾诩、荀攸差许多吗?也许他们的才华,都用在了党争之上,想到这,吕布又想到了朝堂之上的司徒王允,能居百官之首,必有大才,可惜心胸狭隘,容不下人。

  想到这,吕布打断了二人的话,而后对二人说道:“你们先聊着,我出去遛遛,什么时候意见统一了,直接吩咐高顺去做就好了。”

  吕布从来没有酸酸的语言,有的只是对他们无条件的信任。他一个大头兵,再有韬略,始终不及这些吃墨水长大的人,大战略上,交给此二人已然无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