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样大宋 第三章 大宋国运几何

《花样大宋》第三章 大宋国运几何

作者:樽酒飞光 字数:1897 书籍:花样大宋

  小川想着赵匡胤,赵匡胤也没闲着。

  四月十一,本是官员休假的日子,皇帝按说也不必上朝。这天晚上赵匡胤却依然驾临垂拱殿。垂拱殿内灯火辉煌,照如白昼。这大殿有五间十二架,长六丈,宽八丈四尺,是皇帝内朝日常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因此也叫常朝殿,它并不似大庆殿那般空旷威严,反而令人心生几分温馨。只是赵匡胤身材高大,自幼习武,东征西讨,是马上皇帝,再加上他肤色微黑,虽然当上皇帝,身体有些发福了,仍然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

  大殿之内,赵匡胤似喜还嗔地坐在御座上,有点戏谑地看着殿下两人。其中一人束发盘髻,头戴扁平混元帽,身穿青色直领普通道袍的道士坐在大殿左侧,只见他凤目疏眉,半尺长的胡须虽已全白,却面色红润,神态飘逸,颇有仙风道骨之姿。旁边一40左右岁的中年男子,却身着紫色官服,俊眉朗目,三绺胡须,神态平和。不过此时的他却恭恭敬敬地站在道士旁边。

  赵匡胤看来跟老道士是老熟人了,说话比较随意:“老道士,你几十年前欺负我年轻,靠下棋赢了朕,骗去朕的华山,朕一直耿耿于怀,今天好不容易见到你,你说怎么办吧?”

  老道士微微一笑,捋了一下胸前的胡须:“陛下还是和从前一样率真,我道门蒙您大恩,才有了华山这块圣地作为修炼之所,道门上下数万人都铭记肺腑,不敢忘怀。”

  赵匡胤一听,哈哈大笑:“陈抟祖师,朕既然应允把华山赐给道门,自无更改之理,只是今天我有几个问题需要向你请教,希望你也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殿中侍奉的太监宫娥一听眼前的这位老道士就是名满天下的活神仙陈抟祖师,不禁个个心驰神往,虽然大殿之上没他们说话的份儿,可一个个还是偷眼去观看老道。面对一双双热切的能把人融化的双眼,老道士显然是习惯了,丝毫不动声色。

  要说赵匡胤也算是官二代,父亲赵弘殷,曾任洛阳夹马营长官。赵匡胤自幼不喜读书,练得一身武艺,因为屡次闯祸,赵弘殷也庇佑不了他,赵匡胤被迫外出避祸。

  这一日赵匡胤来到陕西,进入华阴地面。在华山上见到一道一俗在下象棋。那位俗家打扮的人明显是个臭棋篓子,赵匡胤在旁边看得着急,就指点了几步,老道士不高兴了:观棋不语真君子。赵匡胤来了句:见死不救是小人。

  老道士不干了,非要拉着赵匡胤来几盘,还有加上赌注。自恃棋艺高超的赵匡胤没想到竟然输了个底朝天,他不服气,还想接着下。

  道士哈哈一笑,说:“要下棋可以,只是不知你用什么作赌注?”赵匡胤已经身无分文,哪有什么可以当赌注,就耍起无赖劲儿了,信口说:“我赌华山!”

  没想到道士竟然满口应允,还说:“空口无凭,立字为证。”赵匡胤想,华山又不是我的,输了就输了,立个文约又有何妨。道士拿出笔墨纸砚,写了文约,还让赵匡胤压了指印,然后才坐下下棋。下了三盘,赵匡胤输了三盘。就这样华山在赵匡胤登基后就归了道家,也就有了”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

  这个老道自然就是陈抟老祖。赵匡胤能够陈桥兵变,打下如此大的江山,陈抟老祖的徒弟苗光义为他鞍前马后出谋划策,那是功不可没的。

  此次见面赵匡胤旧事重提,陈抟老祖呵呵一笑:“陛下当初潜龙在渊,老道为了道中子弟,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陛下勿怪。只是陛下如今已登大宝,还有何事要问贫道?”

  赵匡胤看来已经琢磨良久,马上问道:李唐之后,天下纷争,立国无数,但长的不过几十年,短命王朝不过十几年乃至几年就烟消云散,不知我大宋国运几何?”说着,赵匡胤又看了看陈抟老祖身边的苗训,称呼着他的表字说:“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光义,只是光义在祖师身边学了六韬三略,经国理政,经纬之学并不精通,我这才请祖师不远千里而来,望祖师告我。”

  陈抟老祖笑道:“我大宋乃是万年基业,远迈汉唐,哪里是那些短命王朝所能比的。”

  赵匡胤看陈抟老祖没有明确拒绝的意思,就再次请求:“刘邦兴汉,光武中兴,国运四百年,李唐也有三百多年的江山,能超越汉唐,朕就知足了,朕也知道,没有不亡的江山,只是有关我大宋国运,祖师可否透露一二。”

  陈抟祖师并未拒绝:“既如此,我就试上一试。”说着话,陈抟祖师就拿出了随身携带占卜用的龟甲蓍草,看来是早有准备。赵匡胤微微点头:“陈抟老头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早知我有此一问。”

  推演良久,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只见陈抟祖师额头逐渐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头顶一股云雾冉冉升起。苗光义在旁边伺候着,他知道推演国运乃是大事,极其耗费精力,祖师年纪大了,恐怕一时精力不济,出点意外。

  又过了半个时辰,陈抟方睁开双目,长吁了一口气,显示出极其疲惫的神态,喝了一口茶,镇定了一下,提起笔来,在面前的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大字。

  赵匡胤的贴身太监王承恩急忙把纸呈给皇帝。赵匡胤接过纸来,只见上面写道:一汴二杭三闽四广,逢崖则止。这句话过于玄妙,赵匡胤很是不解,问道:“这是何意?”

  陈抟擦了把头上的汗水,回答:“天机不可泄露,这两句谶语是卦象显示的结果,贫道也不明了,再进行推演就不是老道我力所能及的了。”

  赵匡胤看老道有些累了,也有些不好意思,点点头:“有劳祖师了,那就请祖师先到馆驿休息,朕改日再宴请祖师。”说着话,赵匡胤把这张纸交给王承恩,让他珍藏起来。

  陈抟祖师身边的苗光义忙躬身请示:“陛下,臣跟祖师也好久没见了,我想请祖师到我府上,由臣每日晨昏定省,略尽孝心,请陛下准许。”

  赵匡胤点点头:“也好,如此,就有劳苗爱卿了。王承恩,替朕送祖师出宫。”

  陈抟老祖师徒两个,刚刚走出大殿,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从汴梁城西南方向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