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给曹操当将军 第八十九章 曹操的使者

《我给曹操当将军》第八十九章 曹操的使者

作者:一月清风 字数:1914 书籍:我给曹操当将军

  不多时,那一小队人马和马车停在了山下的营寨门口。

  “教官,有人求见,那人自称是荀彧。”很快有一匹飞马来报,那是巡逻的哨兵。

  “荀彧?”王天曹脱口喊了一声。

  荀彧不是曹操的谋士吗,他来干什么?

  王天曹低头沉思了一会,随即说道:“将他们迎到聚义厅,我马上就到。”

  “是!”哨兵领命,立刻离去。

  王天曹即刻告别宁若一,返回了铁血营营寨,招来张太雷和厉清扬等四位冲锋小队成员,一同前往聚义厅。

  王天曹已经猜到了荀彧来这里的目的,因此适当亮一下肌肉展示实力,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片刻后,王天曹等人,均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袍,骑着铁骑,往山下驰骋而去……

  聚义厅内。

  一位外貌清秀通雅,衣着朴素整洁的中年男子,正背着手,自顾自地打量着整个聚义厅。一副举止优雅,云淡风轻的神态。

  他的身后不远处,站立着一位腰间挂刀的将军和五位兵卒,神色拘谨,警惕的打量着四周。

  正在此时,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后走进来五位脸庞黝黑,气宇轩昂的男子。神情坚毅,风风火火。

  整个聚义厅瞬间笼罩了一股令人压迫的气息。

  荀彧猛的一愣,盯着王天曹等人深深地看了一眼。他被王天曹等人的气势震慑到了。

  王天曹走在最前,张太雷等人分列两旁,落后一步。

  “阁下是荀彧?”

  “你就是王天曹?”

  两人几乎在同时脱口而出,询问了一声。

  接着,二人相视浅笑,各自会意的点了点头。

  “请!”王天曹抬手示意荀彧,在下首客席落座。

  众人一一坐定之后,王天曹和荀彧,互相打量起了对方。

  王天曹知道荀彧是三国有名的美男子,但他没想到荀彧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俊美不少。

  他长着四四方方的国字脸,面白若玉,鼻翼高挺,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而且气质沉稳内敛,一派儒雅之风。

  “阁下来此,所谓何事?”一番寒暄之后,王天曹随即切入正题。

  荀彧端起一盏茶,抿了一口。却不紧不慢的反问了一句:“你这里看起来,倒像是一个军营?”

  王天曹环顾左右,装作有些吃惊的回道:“军营里岂会有纺纱织布作坊,和耕田种地等农工劳作之事?这里当然不是军营,这只是一个零杂的作坊而已。”

  “这么说,你真的不是军中之人?”荀彧眉头微皱,仍然对王天曹半信半疑。

  “汝亲眼所见,何以有假!”王天曹一脸的不以为然。

  “噢!那为何你这里岗哨林立,防卫森严,颇似军营?而且我观你等,均形神坚毅,气质神勇,与戎马之人一般无二。”荀彧不急不缓的追问了一句,随后不动声色的盯着王天曹等人打量起来。

  “哈哈哈哈!方今天下大乱,行事艰难。像我这般无依无靠之人,自然要自己厉兵秣马,训练民团乡勇,以保全自己。如若不然,怕是我这作坊,早已为人所吞并,而不复存在了。”王天曹当即大笑着辩解道。

  荀彧听此,方才领会般的点了点头。

  荀彧随即问道:“听闻阁下曾与那吕布大战四百多个回合,而立于不败之地。最终令其胆颤心惊,狼狈而逃。可真有此事?”

  “哈哈哈哈,此乃传言耳!”

  王天曹坚毅硬朗的脸庞浮出一抹笑容,继续补充说道:“前半句为真,后半句为假!”

  “哦?此话怎讲?”荀彧不解,侧耳恭听。

  “我与那吕布大战四百个回合是真。吕布神勇盖世,非常人可敌!某虽不才,拼尽全力,方才与之战平!要不是吕布落魄流离、心无斗志,我必不敌他!所以,你说的吕布狼狈而逃,并不是事实!”王天曹始终一副深藏若虚的态度,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荀彧始终面无表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赞许的表情,他对眼前这个人产生了些许好感。此人不藏不露,行事磊落,又不显山露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可用之才。

  荀彧在心里对王天曹有了认同,点了点头,说道:“曹公乃是爱才之人,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我此番前来,正是受了曹公之托,来与阁下相见。”

  荀彧所说的曹公,当然就是曹操。关于这一点,王天曹一清二楚。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兼具忠奸两面,集英雄与枭雄于一身,一直为人们所争议。

  曹操重情重义,却嗜杀成性。文武兼备,却大忠似奸。海纳百川,却好色猜忌。他几乎具备了古代帝王的所有人格特征,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正因为这样,王天曹曾经对曹操的资料做过一番查询,最终也没搞清楚曹操的真面目。但在心里,王天曹对曹操却也说不上十分厌恶,王天曹只是对其好色的形象有些不敢苟同而已。

  毕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爷爷,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曹操,并给予其高度评价。在毛爷爷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

  毛爷爷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做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在1954年夏,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寥寥数语,便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曹操文采武略,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可以说,在唐代末年以前,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转变出现在宋代以后。苏轼在《东坡志林》就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理学家朱熹也曾经对曹操进行攻击:“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资治通鉴纲目》)。陆游诗中也有“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贬曹的句子。

  再到后来又逐渐出现了丑化曹操的剧目,这一点在元代的杂剧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使曹操的形象在广大民众心目中被大大贬低。

  罗贯中最后来了个彻底的丑化,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