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血武神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九头龙神

《龙血武神》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九头龙神

作者:落叶无言 字数:1929 书籍:龙血武神

  仕女巧笑嫣然,才子意气风发。

  东华阁大厅中,熙熙攘攘数百文人出口成章,三句话必引经据典,旁人不管听不听的懂,都得颔首微笑一副‘同道中人’的模样。

  上首一排太师椅上,头发花白的欧阳正端着茶杯,眼中略显不耐。

  身为监察大夫,前任国子监祭酒,出去的学生,基本上都得称他一声‘先生’,其中为官入仕者遍布大夏,可谓桃李满天下,对于这追名逐利的把戏,实在看不上。

  但大夏修士的地位太高,文人已经压不住,当今圣上重视文化,若是不搞这些,洛阳城恐怕到处都是弱肉强食,比武比剑的戏码,人在有武而不知礼,礼乐崩坏,秩序颠倒,那跟魔道的生存法则又有何区别?

  所以这种场合,欧阳正还是得来,遇上几个才气过人的文人,还得开口褒扬几句。

  而当今天子也会关注,甚至对诗词一道颇有研究。

  不过诗词这东西,读过书学过格律的都会写,能传世的几年几十年都出不了一首。

  一场诗会千首诗词,估计也就一两首能看,剩下的全是糟粕。

  因此审稿这些事情,都交给了乖女儿欧阳声瑶。

  此时诸多大儒就坐的案台旁,燕王宋玉和欧阳正商量着来年春闱的事儿,欧阳声瑶认认真真的看着诗稿,不时向旁边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叟请教几句。

  老叟名为齐宗盛,年少时一篇《洛阳赋》被先帝看重,名满京城入仕,担任御史言官,博学多才在京城颇负盛名。

  当然齐宗盛更大的名气是头铁,先帝在位二十余载,齐宗盛死谏二十多次,硬生生把先帝气得开口直斥‘齐老匹夫’。

  而当今天子执政十年,整饬吏治、平息匪患、重视寒门,怎么看都当得起中兴之君,只因有次和人下棋忘了时辰,朝会来晚了半刻钟,便被齐宗盛追着咬,至今还有事没事挂嘴边上,叮嘱当今天子不要玩物丧志。

  以至于当今天子被烦的连狩猎、踏春之类的娱乐活动都免了。

  齐宗盛光脚不怕穿鞋的,那是真舍得一身剐,连同为文人的不少大儒都绝对矫枉过正,却说不过齐宗盛,可见这厮的能耐。

  不过齐宗盛虽然爱较真,诗词一道的造诣还是有目共睹,此时拿着一沓乱七八糟的诗稿逐字逐句的看,做出来的评价也很中肯,基本上没人不认。

  眼看着诗会过半,其间也出了几首不错的诗词,只是谈不上传世佳作。

  欧阳声瑶有些急不可耐,只是一直没找到在国子监听到了那首词,只能不停的瞄向其他人的桌案。

  欧阳正正与燕王交流,见自家闺女左顾右盼没半点礼数,略显不悦的开口:

  “声瑶,你看什么?”

  欧阳声瑶连忙缩了缩脖子,规规矩矩做好,柔声回应:“爹爹,我没看什么。”

  燕王随和儒雅,见欧阳正对女儿这般严厉,微笑开口:“声瑶年级不大,喜欢诗词歌赋很正常。佳作几年不出一首,糟粕却遍地皆是,恐怕也是看的累了。”

  欧阳正点了点头,看向下发意气风发的俊男靓女:“诗词乃有感而发,年纪轻轻故作伤春悲秋之态,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说话之间,坐在旁边的齐宗盛,却是摇头接话:“这可不一定,洛阳城百万户,通文墨者甚多,总有几个天资卓绝之辈,比如这首: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话音一出,七八个愁眉不展的老儒生,都是偏过了头。

  看了半晚上‘吃这面又长又宽,拿这碗又大又圆’之类的打油诗,忽然冒出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那感觉就像是洗耳朵,不注意都难。

  燕王和欧阳正也是微微挑眉,稍微认真了几分,偏头看向了齐宗盛。

  齐宗盛年过甲子,岁数太大,念了两句觉得自个这模样不合适,便把诗稿递给了小厮,传给了在旁边抚琴的歌姬。

  在场数百才子佳人,瞧见这场面便知道有人要出风头了,都是停下话语偏头查看。

  身着盛装的青楼歌姬,本就靠这个提升名气,接过诗稿后便站起身,认真先看一遍,才轻声开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娇喉婉转,又垫着点点哀伤之意,把‘繁华落尽、物是人非’的伤感体现的淋漓尽致。仅仅几句话,便能让人想象出一个女子历尽人生风雨的疲惫与凄苦。

  欧阳正眼前一亮,少有的正襟危坐,仔细聆听。

  燕王表情不变,只是手中轻敲桌案,缓缓点头。

  在场诸多才子佳人更不用说,光是上阙短短两句,便能看出‘此女’词句的非凡功力。其意境更是望尘莫及。

  不少官家小姐和夫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名歌姬。

  歌姬表情认真,继续道: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全词一出,场上安静了许久。

  欧阳正摸着胡须,蹙眉缓缓点头,酝酿许久,却挑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做评价。

  此词上阙将一个饱经风霜的女子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下阙则描写了女子经历风雨之后,生活还得继续,听说双溪那边的春光尚好,也许可以去那里散散心。但一叶孤舟,恐怕承载不了内心的愁怨。

  无论是字句还是手法,都是精妙绝伦,词中的悲痛情感,更是感人至深。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当得起千古绝唱四字。

  在场的名士大儒,自认没功底写出来,哪里敢贸然做出评价。

  燕王姬玉蹙眉思索许久,倒是笑了下,转眼望向下面的才子佳人:

  “没想到诗会之中,还藏了这等奇女子,默默无闻实在屈才啦。”

  “是啊!”

  齐宗盛摸着下巴,眼中有几分唏嘘:“单凭这首词,老夫都能去求圣上给这位夫人赐个衣食无忧的安置。我大夏重视寒门,不分文武,不分男女,岂能让有这等真才学的人,满心愁怨连个散心的地方都没有。”

  欧阳正虽然不觉得会写诗词就能当好父母官,但诗词能写这么好,才学必然不差。当下也是轻轻点头:

  “此言有理,是哪位夫人写的这首词?”

  大厅中的才子佳人左顾右盼,显然也在寻找词中那名‘半老之龄、满腔哀怨’的温婉妇人。

  歌姬看了看诗稿署名,迟疑了许久,才不太确定的道:

  “封无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