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月江山永为明 第396章:男儿血泪

《日月江山永为明》第396章:男儿血泪

作者:纨纨纨纨纨绔 字数:2837 书籍:日月江山永为明

  在朱瞻垶看来,倭国那个弹丸小国是很贱的。

  远的不说,就从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开始说起,倭国被打一次就消停个几百万,完了到了明朝又开始蹦跶,然后再消停消停,再然后就是甲午海战。

  所以说在朱瞻垶的看法中,倭国这个弹丸小国就是个贱皮子,就是欠收拾,就好像你收拾他一顿他才知道安生,一时不收拾他就上房揭瓦。

  朱瞻垶觉得是时候该收拾收拾倭国了,不过他可不是那些先辈,因为他这个人一向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么不打,要么就打死。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帖木儿帝国。

  在劫了大明的宝船队之后,沙哈鲁也没少后悔,不过他后悔的不是劫了大明的宝船队,而是后悔让郑和逃出生天了。

  这种事情是属于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那种,一旦有一丁点儿的遗漏,那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

  不过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安稳之后,沙哈鲁又放心了不少。

  以时间来推算,郑和的宝船队就算是损失再怎么惨重,两个月也足够他回到大明的了,也就是说现在大明已经得到了忽鲁谟斯所发生的事情。

  但大明却没有动静。

  这说明大明要么是无暇顾及,要么就是想等到以后再算账,不过不管是哪个原因,只要不是大明立刻大兵压境,那沙哈鲁就并不慌。

  现在亩产千斤的粮种已经在手,大明在积蓄实力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

  在袭击了郑和的宝船队之后他就马不停蹄的让人将掠夺而来的粮种种下去了,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那些粮食即将进入收获的时期。

  只要给他时间,就算是大明他也怡然不惧。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相比于大明的粮种培育,他这边的进度算不上是顺利,甚至如果朱瞻垶看了之后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一个失败的结论。

  原因很简单,他们对这些粮种不够了解,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懂。

  “父亲,新粮培育田那边说又有近两成的苗株枯死了。”沙哈鲁的儿子兀鲁伯给他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是之前预计的那些吗?”沙哈鲁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失望,反而好像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样。

  “是的。”兀鲁伯点了点头。

  “那就没错了,是之前他们种得太密了,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了吧?”沙哈鲁的语气陡然变冷。

  “儿子明白。”兀鲁伯心头微微一颤,低着头退了出去。

  看着自己的长子离开,沙哈鲁脸上的阴冷一扫而空,一脸高兴地看着窗外。

  在培育的问题上他们已经损失了近四成的粮种,但沙哈鲁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这是必要的过程。

  土地是宝贵的,不可能给粮食足够的空间,现在他正在与哈里勒争夺帖木儿帝国的控制权,粮食紧缺,地里的苗株自然是越密越好。

  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试错是很有必要的,现在试错了,那以后就可以不用走弯路,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已经走上了弯路。

  帖木儿帝国对这三种新粮种子一无所知,只是通过郑和告知他的土豆种植方法猜到了红薯的种植方法,但却因为朱瞻垶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他红薯,导致很多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比如,红薯可以分秧种植,再比如,红薯的藤蔓是要处理的,不然的话就会占据很多的空间,还有就是红薯的秧如果不处理就会生根。

  虽然这种生根的地方也会结红薯,但结果过多并不是好事,因为一株红薯吸收的养分是有限的,这样的情况下产量不仅得不到提高,甚至还会降低。

  这一来二去的就会多走很多冤枉路,甚至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

  此时正在上元的朱瞻垶并不知道帖木儿帝国会走怎么样的弯路。

  “殿下,确定要这么做吗?”夏原吉看着朱瞻垶手里的红薯藤蔓,脸上满是肉疼的表情。

  在应天外城看过了红薯那夸张的产量之后,夏原吉对这些新粮,尤其是红薯那是相当宝贝的。

  以前的夏原吉总是忙得抽不开身,但现在的他哪怕是再忙,一旬最少也会抽出一天来上元,就为了亲眼看看这些粮食的生长情况。

  “是你懂还是我懂?”朱瞻垶没好气的甩了个白眼过去。

  “你行你上啊!?”

  ……

  夏原吉很是聪明的选择了闭口不言。

  其实他也是清楚的,就好像果树的剪枝一样,不同的粮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不过他就是因为太重视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吩咐下去,让他们都小心一点,咱们就这些种子,万事都得小心。”

  朱瞻垶就是打趣一下夏原吉而已,并没有死缠不放的意思,自然也不会一直追着问了。

  “微臣明白。”听到朱瞻垶这么说,夏原吉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其实这话朱瞻垶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他夏原吉不仅听过,而且也对下面的人这么吩咐过,但因为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夏原吉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这要是真出了问题,他夏原吉就真的是万死难辞其咎了,哪里还敢有一丁点儿的马虎?

  这事儿要是成了,他夏原吉分不到一杯羹,但日后的史书在对这件事的记载上肯定有他夏原吉一笔,但若是失败了……

  也会有他的一笔,不过肯定就不是褒奖了,而且不仅是史书,他和他的家人也没办法在大明待下去了。

  大明这么多人口,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

  “殿下。”

  就在夏原吉一脸严肃地跟下面的人再次强调这个问题的时候,朱铭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交趾方面之前安排船只护送柳溥等人回京,现在已经在刘家港补给过了,因为天色尚早,所以他们并没有在刘家港停留,而是直接朝着应天出发了。”

  “若无意外,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之后即可抵京。”

  “那就准备准备回宫吧。”朱瞻垶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达了返回的命令。

  距离他收到柳溥等人回来已经过去十天了,这十天里他先后收到过两次相关的消息,一是柳溥等人进入大明境内的时候,二是柳溥等人在交趾出发的时候。

  对于柳溥,朱瞻垶一直都很重视,也很信任。

  柳溥是柳升的儿子,虽然柳升在历史上是犯过错误的,但那都是在战场上,而且是轻敌,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所以朱瞻垶一直都很信任柳溥。

  现在柳溥为了新粮以及大明未来的计划可以说是舍生忘死,朱瞻垶自然会更加重视。

  别的不说,柳溥返京,他是肯定要到场的。

  夏原吉见状立马快速交代了下属几句,然后就跟着朱瞻垶的车驾准备返京。

  要说柳溥回京其实跟夏原吉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柳溥等人既不是出去打仗的,又不像郑和与王景弘那样带回来了新东西,跟他这个户部尚书关系不大。

  如果硬要说有,那也就是在柳溥等人回来之后夏原吉要负责腾骧右卫的抚恤问题。

  这次腾骧右卫损失惨重,说是十去其九一点都不为过,甚至还有些保守,他们都是为了大明而牺牲的,所以朝廷是必然要抚恤的。

  不仅客死他乡的人要抚恤,就连回来的这些人也要给一定的补偿,不过具体的补偿方案还得以后再定,因为柳溥等人的抚恤得视他们的伤情而定。

  这说起来可能有些冷血,但的确是这样,因为不管哪个朝代都是如此的,若是战死的和活下来的都是一个方案,那影响会很不好的。

  不过这对于夏原吉来说都不重要,腾骧右卫的人数不是很多,只有初定时的千余人,之后就一直没有怎么增加,九百人的抚恤对于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来说根本就是小阵仗。

  他是想要看看柳溥等人的状态,从而确定大明未来的方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大明以后是肯定要对帖木儿帝国动手的,但说句难听的,动手的时间其实是跟柳溥等人的遭遇和现如今的情况而定的。

  一路上夏原吉的心里想过无数种情况,但上元距离应天实在是太近了,不足半个时辰就到了,让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新笔趣阁

  朱瞻垶没有回宫,而是直接去了上新河码头,就在一种百姓的目光中站在码头上等着。

  对于腾骧右卫,朱瞻垶是心怀愧疚的。

  相比于去探索美洲和澳洲,去欧洲布局才是真正的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无生,因为就连朱瞻垶都没想到柳溥还能回来。

  亩产千斤的粮种,如果是他的话肯定会选择杀人越货的,别人也不傻,不可能想不到这个问题。

  但是柳溥吉人自有天相,不仅在奥斯曼帝国的看押和拷打下挺了过来,还在帖木儿帝国沙哈鲁的谋算下成功的回到了大明。

  不远处,一只小船队的出现让人群出现了些许的躁动,也拉回了朱瞻垶的思绪。

  他第一时间抽出了腰际的望远镜。

  在腾骧卫的清理下,码头很快就让船队靠岸了,柳溥第一个冲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在了朱瞻垶面前声泪俱下。

  “请殿下责罚!”

  看着跟随柳溥跪在地上的腾骧右卫,朱瞻垶的心揪成了一团。

  他们是经历过怎样的拷打和虐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