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第八百三十八章 萧燕燕的建议,赤红,初见玉清落(大章)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第八百三十八章 萧燕燕的建议,赤红,初见玉清落(大章)

作者:渝中炆 字数:10117 书籍: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她丢下满脸诧异的承平,上马匆匆离去,转往袁值宅邸。

  袁宅位于城北光宅坊,毗邻皇宫,方便如袁值这样的宦官进出皇宫。她寻到袁家,见大门紧闭,上去扣动,出来一个门房,听到她自报身份,立刻进去。没等多久,门里快步出来一人,正是袁值。

  絮雨与此人虽然之前不曾有过直接面对,但也知他是何种人,未免深怀厌恶。见人出来了,开口便问:“裴二郎君人呢?”

  袁值素来有着一张叫鬼神避之的面孔,此刻对着她的态度却显得很是恭敬,看了她一眼,没多说什么,道了声“随奴来”,引她便往皇宫行去。

  絮雨走的也是夹城小门,来到宫中一处秘牢,袁值亲自举着火杖领她下去,经过一条充满恶臭味的昏暗的狭窄通道,最后停在一道铁栅之前。

  远远地,隔栅,絮雨终于看到了裴萧元。

  他就被关在最里面的一间独牢内,盘膝端坐于肮脏而潮湿的地面。他的身上只剩一件白色衩衣,一侧额面带伤,凝着污血,衣襟更是渗染满斑斑点点的血痕,看去叫人触目惊心。老鼠和地虫不时从他身畔爬过,甚至蹿上他的股腿。他便闭着眼目,一动不动,若正入定养神。

  见此情景,絮雨刹时便红了眼。

  “可要下去和他说话?”袁值在她身后问道。

  絮雨一言不发转头离开,出秘牢,径直转往紫云宫,也不待通报,走了进去。

  几名在外值守的宫监何曾见过如此的情景,大惊,急忙上前阻拦。这时听到一声“住手”之声,转头见是杨在恩匆匆走了出来。

  “都出去!”杨在恩喝了一声。众人忙退出宫门。

  絮雨朝里直入,杨在恩紧紧跟在她的身旁,不住地低声求告,说圣人今日闭关。这如何挡得住絮雨,她一路闯到精舍之外。那门紧闭,她冲着静静垂地的水晶帘子跪了下去,喊了声“阿耶”,泪潸然而下。

  “阿耶!我知道你在里面!你放了他!和他无关!我认你便是了!”

  杨在恩噗通一声跪在絮雨面前:“小郎君先回吧!陛下已经连着几夜没睡了,昨夜外头回来,又犯了病,奴婢想叫太医,又叫陛下赶走,陛下就吃了丹丸,批奏章,早上才刚睡下去……”一边磕头,一边用衣袖拭着眼角。

  絮雨停住了。

  “小郎君回吧!有什么事,等陛下醒了再说。奴婢求你了!”

  杨在恩不停朝她磕头。

  许久,絮雨慢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擦去面颊泪痕,低声道:“等陛下醒来,有劳你将我方才的话转达进去。”

  她转身离去。

  这一天的朝堂,与往日看起来并无两样。圣人未升座,只由司宫台递出前几日堆积起来的批复过的奏章,百官各部衙署在主官带领下照常办事。然而一个不知从哪里传出的小道消息,却在宫署内飞快地传播开来。

  据说陆吾司司丞裴萧元不知何故开罪圣人,被圣人投入秘狱,生死未卜。

  秘狱是袁值地盘,以过往的经验,凡是走进这里的人,几乎是没有能够直着再走出来的。

  犹如一石激出千层浪。没半日,这消息便传得人尽皆知。除了静观不动之人,剩下分成两派。承平、崔道嗣寻宁王探听消息,宁王立刻去往紫云宫求见,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圣人闭关,任何人也不见。就在宁王、承平和崔道嗣焦急奔走商议对策之时,传言柳策业陈思达等人也在密会,揣测圣人此番行事的动机,犹豫是否再由御史借机上表弹劾。

  天黑下来,夜色笼罩而下,送走了这个暗流涌动的白天。至深夜,宫漏响过三更,伴着一道突如其来的铁锁咣当开启之声,袁值现身,走到那一间地牢前,命人开门。

  裴萧元缓缓睁目。

  一狱卒捧上他此前除下的官袍连同腰带,放到身畔。

  “请吧!”

  袁值淡笑一下,点了点头,随即领人离去。

  裴萧元起身拿过,自己穿了回去,系上带,抚平衣上的几道折痕,戴帽,最后正一正衣冠,迈步,走了出去。

  他脱离秘狱重登地面,看到杨在恩已等在外,躬身道句郎君随奴来,随即转身而去。

  裴萧元随这宫监在宫中行走了一段路,转入夹城道,那里停了一匹马。他上马,沿着无人的夹城独自前行,出延兴门,又跟着等在城门外的几名宫卫在郊野里行了一二十里路,最后,停在一处坡地之前。

  城东延兴门外,是大片荒野,亦是长久而成的乱葬岗,这世间无数无主尸的最后归身之地。乞丐、饿殍、弃尸、被断头腰斩的罪犯,还有成千上万的死于从前那一场破城之乱的流民。

  就在此刻,或许就有几根不知是谁人的枯骨,正被他踩在脚下。

  他看到自己上司大将军韩克让就立在近畔。前方的坡梁上,则停了一架坐辇,上坐一人,那人背对着他,面向着坡下的荒野,身影凝定。

  韩克让见到他,略略点头,示意他前行。

  裴萧元慢慢走到近前,向着此人背影下跪:“罪臣裴萧元,叩见陛下。”

  皇帝没有动,只漫声道:“你来。到朕的身边来。”声音意外得平缓。

  裴萧元起身,登上野陂,停在皇帝坐辇的身后。

  “你能瞧见什么?”皇帝问。

  裴萧元循着他目光的方向展望前方。在清冷的夜半月光下,一望无际的荒野之中,由近及远,到处都是抔土堆,高高低低,有新的,也有年深日久坍塌无踪乃至裸露在外的坑地。白色的,半埋在浅土里的,是野狗刨叼出来的残骨,再远一些,到了月光照不到的黑暗里,隐隐有烁灭不定的惨淡绿光在漂浮,那是托载着无主亡灵的鬼火,随着夜风,四处游荡。

  “昨夜朕去见了嫮儿,她说要去寻她阿娘。她不知道,她的阿娘就在此间,不知乱葬在了何处,更甚者,或许是被弃在野表,而今尸骨,荡然无存。”

  皇帝那克制得听起来如同平淡的声音在裴萧元的耳边响了起来。他的眼中闪过一缕惊诧,蓦地转向皇帝。

  沉默了一下,皇帝望着远处幽夜下的旷野,继续说道:“当年她母女出事之时,朕全然不知。朕对不起她们,当时朕正带着兵马辗转各地,每日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平叛,没有亲自回去接应她们。朕也做梦都不曾想,长安会破得如此之快,数月后,在阵前收到消息,接应她们的人还没赶到,城便被破,她母女失去下落。”

  “那时战事正是吃紧,朕也做不到脱身返回亲自去寻,只能再派人到处地找。也是那个时候,关于她母亲的流言开始传播……”

  皇帝顿了一顿。

  “是朕太愚昧了。一面告诉自己此事不会是真,一面在深心里已是开始信了。等到战事平定,收复长安,朕也登基,流言已甚嚣尘上。朕始终没有她和嫮儿的下落,倒是当夜有一值夜的城卫军官亲眼看到她与画师同行,状若奔逃。那军官是为朕做事的,不会说谎。也是那个时候,朕彻底信了流言,心灰意冷,盛怒之下……”

  皇帝停下讲述,缓缓闭目。

  裴萧元默然。

  “是朕太过愚昧了,竟然会怀疑她阿娘……”片刻后,皇帝再次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再后来,朕本以为死于战祸的赵中芳竟找了回来。那时大局已定,皇后太子皆已就位,柳策业领一干关内世家作朕肱骨。赵中芳不敢立刻告诉朕全部实情,只说当夜王妃奉命入宫,随后没有回来,嫮儿则走失在了城破之时。直到有一天,是嫮儿的生日,他奉命去潜邸理事,回来之后,深夜忽然痛哭流涕,向朕坦告一切。朕迁怒他,斥他在回宫之时为何不立刻告知朕,将他驱逐出宫。”

  “他一个阉人,终究不过是替朕担当了罪过而已。即便他一开始便告诉朕实情,或者哪怕是在登基之初,此事便叫朕知道了,朕恐怕也不会如何……”

  皇帝的声音在掠过乱葬岗的夜风当中,听起来倍加萧瑟。

  “先帝享乐半生,留下破烂山河。朕登基之初,全国户口大减,国库空虚,内有各地藩镇节度使首鼠两端待势而动,外有西蕃劲敌,虎视眈眈,狼庭诸姓,亦各自立王,局面错综复杂。还有景升一党,多年经营,根深蒂固,那些立在朕位下的满堂朝臣,半数恐怕都曾入其门下。朕能如何?朕只能忍下来,就当朕什么都不知道……”

  皇帝慢慢捏紧手掌,骨节格格作响。

  “后来朕暗中调查,终于查到一个当年因害怕灭口而逃走的柳家卫士头目,才知当夜丁白崖重伤落水而亡,卫士将她阿娘带入宫中,那毒妇因事被耽搁了,害怕叛军到来自己也走不掉,已是匆匆逃走,留下命令夺害她命,又下令弃到城外这乱葬岗里,死后也不放过,要对她加以羞辱。那头目叫手下人奉命行事,自己随后也逃走了。”

  皇帝转面望向裴萧元。

  “裴家儿,昨夜嫮儿问朕的那些话,朕是一句也答不出来。朕如何敢叫她知道,她阿娘在许多年前被抛在了此处,或受兵匪践踏,或遭野狗啃噬,朕再也找不到她的半分踪迹了。”

  裴萧元向着前方旷野下跪,郑重行一大礼。

  皇帝看着他行礼的身影,口中继续道:“朕登基之初,需上下齐心,朝廷稳固。更重要的原因,是西蕃仍是心腹大患。”

  “毋论天意还是人为,朕当初既然接手江山,便须守住。在朕死后五十年,一百年后,天下将会如何,朕不知晓,也管不住,至少在朕还活着时,绝不容我圣朝列祖列宗于塞外浴血开拓所得的土地丢掉一分一寸。哪怕是不毛之地!”

  “朕自登基之初,便做着与西蕃决战的准备,此也是朕固位后的头等大事。朕准备了十几年,终于在三年前,得以一雪前耻,我圣朝复立国威。裴家儿,你在当中,可算是替朕立了大功。”

  裴萧元向着皇帝作揖:“此为臣之本分。”

  皇帝半靠在坐辇上,望着月光下这张在他面前无时不刻总保持着沉静和恭谨的面容,笑了笑。

  “裴家儿,朕对你很是欣赏。但朕也知道,你的心思不纯。你还在为当年旧事耿耿于怀,此番入京,你另有所图,若是叫你得到机会,你必也是个杀得人头滚滚的主。”

  裴萧元倏然抬目,便对上了皇帝射向他的两道目光。

  此一刻,他不复是片刻前那个沉浸在悲恸自责往事中的丈夫与父亲,神情转为玩味,目光烁动着刀剑一样的寒芒,然而他说话的语气依旧慈和,轻声慢语。

  “如今西蕃战事了结,天下也算渐复元气,朕的万寿,若所料没错,必是各路人马亮出刀剑的另一战场。”

  “朕负了嫮儿的母亲,更不是嫮儿的好阿耶。朕问心有愧,所以这么多年,一次也不敢回王府。所幸上天对朕还算是存了几分怜恤的。朕无法将她阿娘还给她的,能给的,就是朕有的最好的一切了,不管她看不看得上。朕更不敢奢求她能原谅。如今女儿活着,还回来了,朕已经心满意足。无论如何,在朕走之前,朕会给王妃一个交待,给女儿一个交待。”

  裴萧元听着皇帝这些如与自己推心置腹的言语,意外之余,一时心神恍惚,眼前若浮现出了那一张他闭目便能清晰看到的女孩儿的面容。

  “知朕今夜为何召你来此说这些话?”忽然他听到皇帝又如此问自己。

  “臣愚钝。请陛下明示。”他醒神过来,应道。

  “嫮儿她自己或还不知,朕却知道,她喜欢你。所以,朕要你离她远一些。否则,朕怕你将来取舍,会伤害她。她越喜欢你,你便会伤她越甚。”

  皇帝盯着面前这年轻男子,用低沉却清晰的声音,慢慢地说道。

  裴萧元起初显然为皇帝的言语所震动,他的面容显出惊讶至极的表情,若要辩白似的,然而,当对上皇帝的目光,他顿了一下,停住,最后,一切都归于沉默。

  他既未承命应是,也不出声,说他不愿。

  四周只闻呼呼掠过野地的风声。

  坐了许久的皇帝,此时忽然缓缓自坐辇上站起身。

  “裴家儿,朕既和你说了那些事,自然也可以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敢发誓否,往后无论怎样,发生何事,你都不负她,护她一生?”

  回答皇帝的,依旧是沉默。

  皇帝点了点头,至此,面上神气转为冷淡,目睨着面前这年轻臣子,冷冷道:“裴萧元接旨!”

  裴萧元缓缓下跪。

  “听着,今晚朕放你回去,你把朕等下叫你转的话转给她。明日你就自己寻个借口搬出来,往后该做甚做甚,不许再接近她半分,胆敢违抗,背着朕再和她私下往来,下次就没那么容易走出地牢。”

  皇帝吩咐完毕,坐辇也不乘,双手负后,迈步便去。候在远处的韩克让看见,示意几名亲信上去抬辇,自己则快步迎着皇帝走去。

  一行人很快消失在漆黑的野地里,剩裴萧元独自一人。

  他定立半晌,终于,迈步也下荒坡,向着城门归去。

  第55章

  这一夜,絮雨独坐屋中,对着案头的一盏白瓷烛台,静静等待人归。

  二更鼓起,三更漏响,窗前月影暗移,一直等到四更时分,终于她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响动。若靴步踏在甬道上发出的嗦嗦的轻声。

  是有人回来了。

  她起身奔出去,奔到庭院的门口时,停了脚步。

  真的是裴萧元回了。他正走在通往这边的甬道上,若怀着些心事,步伐走得并不快。闯了祸的小厮亦步亦趋跟在他的身侧,原本缩着脖子,一声不吭,忽然看到絮雨奔了出来,仿佛终于得了些助力,怯怯看一眼身旁那显是历劫而归的主人,小声地没话找话:“郎君……小郎君说你今夜就能回来了,叫我不用怕……她说的真准啊……”

  裴萧元抬目,望见站在院门畔的那道身影,停了脚步。

  虽然明白他能回来的。然而不知为何,当此时真的看到了这道熟悉的身影,絮雨还是感到眼眶暗暗热了起来,便好像他已许久未归,而她也等过他无比漫长的时光了。

  她看到他就停在甬道上,不再走来,定神,自己向他走了过去。

  “你回了?”她道,目光落到他的伤额上。

  他点了点头,朝她一笑,旋即,仿佛留意到她在看什么,便抬起手,压了压他那还凝着血污的伤额,略略侧过些脸。

  “你若方便的话,稍再等我片刻。容我更衣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