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司马传 第334章 上:虽列辅政地位不稳,东吴意欲趁虚而入

《大司马传》第334章 上:虽列辅政地位不稳,东吴意欲趁虚而入

作者:蓑衣漫雨 字数:2666 书籍:大司马传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六月三十日,在王朗、司马懿、曹真、陈群等人以“国不可一日无主”的号召之下,太子曹睿在魏帝曹丕死后的第二天,即在洛阳正式即位,同时追谥已故曹丕为魏文帝,庙号高祖。

  按照曹丕生前所制定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

  同时曹丕的逝去,也意味着长期被曹操、曹丕父子限制的司马懿,也终于挣脱了所有的束缚,正式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站到了可以主宰曹魏命运的历史舞台。

  对于能够从险些被排挤出皇位接班人的处境,渐渐扭转局势坐上了曹魏政权顶点:至高无上的皇位,曹睿的心里自然对司马懿感激涕零,他也遵守了自己先前的承诺,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没有像他的父亲曹丕一样,只给司马懿一些表面上光鲜的官职和爵位,而是给予了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完全相同的待遇:

  改封司马懿为舞阳候,与颖阴候陈群、长平候曹休以及邵陵候曹真一样,享有开府治事的特殊权利。

  在常人看来,司马懿的长子迎娶了曹真的亲外甥女,这似乎也在政治风向上无形当中意味着,似乎和司马懿结成政治姻亲的不是已故的夏侯尚,而是曹真。

  这一点曹真自然很明白,他也隐约感觉到这似乎就是司马懿的用心之一,但一切毕竟只是猜测,如今的司马懿已经被曹丕亲自指认为匡扶新君的辅政大臣,就算是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盘算,在这个曹魏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候和他较劲,是会加剧局势恶化的愚蠢行为。

  四位辅政大臣接受了曹睿的敕封赏赐之后,名义上掌管兵权的曹真和曹休,走到了名义上主政的司马懿和陈群面前相互道贺,曹真客客气气的对司马懿拱手说道:

  “舞阳候一直为太祖、高祖两位先帝出谋划策、殚精竭虑,今日终于可以位极人臣了。”

  司马懿明显从曹真的话中听出了不一样的韵味,甚至是有些讽刺和警告的意图,但他依旧十分平和的拱手回礼说:

  “司马懿承蒙先帝高祖的错爱,心中所想的只不过是完成先帝的遗愿,为我大魏一统江山、扫平寰宇,不敢‘位极人臣’这样的想法。”

  曹真听后笑了笑:

  “既然先帝让我等四人一同匡扶陛下,希望我们能够齐心协力。”

  说罢曹真和曹休便离去了,眼看着他们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后,嗅觉灵敏的陈群看出了曹真似乎在刻意和司马懿之间保持距离,于是便提醒司马懿说:

  “曹操、曹丕都不在了,本以为今后不会有挡在你面前的阻碍,却不曾想到还有这个曹子丹在,恐怕日后在明面上你少不了和他针锋相对了...”

  司马懿望着曹真离去的方向,意味深长看着陈群说:

  “曹真...还没有跳到明面儿上来...”

  但陈群却不敢大意,他认为曹真是个狠角色,同时也是个不得不防的存在:

  “不过通过刚才曹真的话,可以明显看出他对你并不完全信任,更何况现在曹真名义上掌控着曹魏的最高军权,地位凌驾于你我之上,若是不加以削弱的话,难保日后不会对你造成障碍。”

  这一点,司马懿自然明白:“此语为之尚早,但也该作未雨绸缪之举了...”

  曹睿即位之后经常召司马懿入宫商议国策,其频繁程度并不亚于同为曹氏宗亲的曹真和曹休,可见他对司马懿的信任并非是表面上的敷衍。

  在登基之后,曹睿马上恢复了自己母亲的皇后名分,不顾郭女王的意见追谥其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而虽然他尊奉郭女王为太后,却远远没有之前早晚问安的孝顺之举了。

  通过他这样的一个举动,司马懿马上就察觉出来曹睿已经开始在心中酝酿报复郭太后的想法,于是他马上就将曹睿的想法挑明:

  “陛下是否有对太后娘娘不利的想法?”

  见自己的意图已经被司马懿看出来了,曹睿也不加以掩饰,想起自己的生母被逼死的惨状,曹睿就恨的咬牙切齿,他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案面上:

  “这个贱人为了自己能够稳坐皇后的位置,居然屡屡在父皇的耳边进谗言,陷害母亲致死,之前朕听了先生的话,为了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才会违心的去奉养她,现在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又何必再逢场作戏呢?”

  司马懿摇了摇头劝阻曹睿说:“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文昭皇后的死虽然多少与她有关,但毕竟她在陛下您被封太子乃至登基为帝的道路上出了不少的力,况且陛下已经尊奉她为太后,如果贸然杀之,恐怕会遭至朝野上下的非议,同时也会让局势产生不稳定的危险。”

  此时曹睿想到了自己即位的时间并不长,朝中并非所有人都忠于自己,若是这个时候自己把郭太后给杀了,确实会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趁,于是便暂时搁置了诛杀郭女王的想法,同时也对司马懿的及时提醒表示了感谢。

  他握着司马懿的手笑道:“朕一路走来,能够走到今天多亏了先生一直在旁相助,若非当初由您在旁给与朕最大的支持,恐怕朕现在还是个被贬受冷的平原候呢。”

  从曹睿的眼神中,司马懿看得出来他是真诚的,并非是刻意试探。

  结束了处置郭太后的问题之后,司马懿又提醒曹睿此时最应该地方的是外部的危机:

  “眼下先帝刚刚驾崩,前几年一直被动挨打的江东孙权一定会趁此机会北上进攻,陛下不可不防,一定要早作打算。”

  这一点曹睿也表示赞同,只是他对孙权如何进兵之事却猜不透,这时司马懿摊开了地图对曹睿分析说:“孙权想要进攻我大魏,必然会从荆州、从江夏着手,因为之前几次曹魏的交锋,基本都是以濡须为中心的战场展开攻防,无论是太祖还是高祖,两位先帝都没能占得多大的便宜,当然这一点对孙权也是一样,微臣揣测孙权一定会料到先帝新丧、朝局不稳之时,陛下会因防止东吴北犯而在濡须口的沿江防线设重兵防卫...”

  曹睿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他随即伸出手指向了荆州地区曹魏所控制的江夏一带:

  “东吴的军队最为擅长水战,恐怕在他们看来朕也一定认为他们理所当然的会从濡须跨江北上,失去了对江夏的戒备,从而舍弃他们擅长的水军改由陆军对江夏发起突然袭击,从而到达出其不意的效果。”

  见曹睿如此聪慧、一点就透,司马懿认为自己也不需要再解释的那么详细了:

  “陛下英明,恳请陛下立刻调兵遣将,做好迎战的准备。”

  虽然料到了孙权回来进攻,但曹睿却仍旧隐隐感到不安:“现在的孙权身边有个天生的将才陆逊,如果这次北犯是他领军的话,恐怕我们的压力很很大。”

  可司马懿却不这么认为:

  “陛下不必忧心,以陆逊的机敏他不会看不出来这次北伐的时机并不成熟,所以他必然不会赞成孙权此时发兵,但一直在战略上被迫采取守势的孙权必然不会放过他自认为北伐的‘绝佳良机’,所以不仅这次北伐孙权不会听他的,除此之外也不会用陆逊领兵,而是由孙权亲自挂帅,因为,这对孙权来说也是个树立君主威严的好机会。”

  事情也正如司马懿预料的那样,当孙权兴致勃勃的召见陆逊、朱桓、朱然、周鲂等将领前往武昌商议联合蜀汉共同伐魏之时,陆逊却在这个时候给孙权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王上,曹丕虽然已经死了但魏国并没有乱,而新即帝位的曹睿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稳定朝局,可见不是个昏昧之主,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曹真、曹休、陈群以及司马懿辅政,这四个人都不是好对付的,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陆逊的建议引致在场许多将领的共鸣,孙权没想到本应该最为赞成此事的陆逊,居然会阻止自己,这让他感觉心头很不痛快,他用明显不悦的口气对陆逊说:

  “那照将军的话来说,寡人和将军你还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曹睿了?”

  听孙权这样说,陆逊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反而会越发遭致孙权的反感,于是便采取沉默的态度,再也没有出言干涉此事。

  最终孙权下令审德屯守皖城,韩综、翟丹守武昌,陆逊回到江陵坐镇,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亲率五万大军主力直逼石阳。

  在陆逊看来,这一战的结果或许早就注定了,同时孙权还很有可能已经中了某人的计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