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殓骨人 第六十七章 不孝子(儿童节第五更!)

《殓骨人》第六十七章 不孝子(儿童节第五更!)

作者:蚕火东灵鱼 字数:1984 书籍:殓骨人

  如果让邻里乡亲来评价连清澄,那绝对是读书的才子。

  甚至就连连清澄的爹娘也是这么认为的。

  早在那个时候,读书人就是天,连清澄的爹娘大字不识一个,对自己的儿子绝对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且连清澄也算是那省心的孩子,从小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从来不给家里惹事儿,在邻居孩子眼中,这连清澄就是那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就是这么个堪称典范的孩子,却在一个雷雨夜杀了人。

  连清澄的爹娘都快急坏了,这孩子任凭老两口问个不停,他都是闭口不言,一个字都不带说的。

  连清澄站在门口,让老两口空费了半天口舌,一句话都没问出来。

  给老两口烦的差不多了,连清澄便径直走进了家门,将身上带血的衣物扔进屋后的枯井之中,然后又将自己关进了柴房,临走还不忘带走那根带血的人骨。

  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你肯定不能指望一户农民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能做出大义灭亲的事儿来。于是乎,这老两口赶忙冒着雨出了家门,将自己儿子回来时的痕迹清理了个干净,再加上这一夜大雨的冲刷,就算是神捕邢头五来了,恐怕也寻不到什么蛛丝马迹。

  就这么着,老两口提心吊胆的过了一夜,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沉沉睡去,等再一睁眼,屋子里竟然传出一阵佳肴肉香。

  老两口心里纳闷儿,循着味道便找了出来,一路找到灶台,却发现连清澄正坐在灶台前面,一反常态的煮着东西。

  听到自己爹娘的脚步声,连清澄头也没回,只是将锅盖掀开,给自己舀了一碗锅里的汤,然后蹲在一旁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要知道,从进入私塾之后,连清澄就没有靠近过灶台,就算是盛饭也是让爹娘给自己盛,从来不靠近灶台,因为他觉得灶台是女人待的地方,他是要考取功名进京为官的人才,怎么能整天围着灶台转悠?

  虽说这个念头在现在看来有些大男子主义,但是在那个时候,很多读书人的确就是这个熊样子。

  连清澄娘走到灶台前,将锅盖掀开,只觉一股子肉香味扑面而来。她心里有些纳闷儿,按说家里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肉,这不年不节的,哪里来的肉?

  突然,连清澄娘想到了一个东西,慌忙抄起一旁的锅勺,往锅里捞去。

  连清澄看到自己娘的这个动作,并没有加以阻拦,而是静静的品尝着自己的肉汤。

  嗯,似乎有点淡了,等当了官一定要多放点盐巴。

  连清澄娘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好像发觉了什么一样在锅里捞着什么。结果没捞两下便从锅底捞上来一个东西。

  半截人骨……

  连清澄娘看到锅里的这半截人骨,当时胃里就是一阵翻江倒海,几乎扶着灶台就要吐。

  而看到自己老伴如此反应,连清澄爹也忍不住凑上前来,可是看到那半截人骨,连清澄爹也忍不了了,转过头对着自己儿子就破口大骂,让连清澄说实话究竟做了些什么。

  可是,连清澄却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爹对自己发火而有任何表示,而是侧了侧头,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目光瞥了一眼养大自己的那个男人。

  给连清澄这么一瞥,连清澄爹也崩溃了。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连清澄爹只好稍稍调整了精神,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敲门的是村里的里正,里正先是问了一下连清澄爹他们家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迹象。

  听到里正这么问,连清澄爹心里一阵发虚,赶忙摆摆手,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

  随后,里正又问了家里人昨天晚上都在干什么云云,却都被连清澄爹给蒙混了过去。

  而问完这些问题之后,里正这才告诉连清澄爹,说昨天晚上,私塾先生被人给杀了,尸体给人剁成了几块,现在只找到了部分尸体,有一节右腿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连清澄爹听到里正这么说,这才知道昨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连清澄竟然将自己的启蒙恩师给杀了!

  而且还残忍的将尸体切成了几块,将一条右腿骨带回了家,做成了骨头汤……

  想到这里,连清澄爹有些懵,晃了几下,若不是里正眼疾手快给连清澄爹扶住了,恐怕连清澄爹就要昏过去了。

  里正以为连清澄爹是给吓得够呛,于是又随便哈啦了两句有的没的,转身就要走。

  可是,正当里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突然抽了抽鼻子,回头问家里正在做什么吃。

  连清澄爹赶忙撒了个谎,说这一段时间连清澄读书读得头有些发昏,所以给他买了点骨头回来煲汤喝。

  里正抬手揉了揉鼻子,说了声挺香,然后便离开了。

  看着里正去到下一户人家去问情况,连清澄爹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脸色煞白,若不是扶着墙,估计已经倒下去了。

  老两口都是老实的农民,活了这大半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想不到竟然因为自己儿子做了这种事。

  要不怎么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而后,因为现场根本找不到什么痕迹,再加上私塾先生根本没有家人,这事儿也就成了一起无头案。

  而连清澄家提心吊胆的过了几个月,甚至连烙饼的生意都不做了,觉得风头过了这才恢复正常的生活。当然了,只是老两口提心吊胆的过了几个月,连清澄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很快,就又到了乡试的时候。

  不过这一次,连清澄中了,中了举人,留在京城做了官。

  短短几年时间,连清澄就从一个普通的举人,做到了京中的三品大员,那走路都是春风满面。

  可是,好景不长。

  崇祯元年,也就是连清澄刚升至刑部郎中的那一年,信王朱由检登基,同年十一月魏忠贤畏罪自杀,第二年二月,崇祯帝下令审定逆案,将阉党尽数逐出,牵连人多达数百人之多。

  而连清澄则因为巴结魏忠贤,进言要为魏忠贤建生词,所以被车迟处死,夷三族。

  连清澄的爹娘却因为连清澄当官这几年不曾回家看望他们二老,而躲过一劫。

  后来,听当时围观处死连清澄的百姓所说,连清澄当时破口大骂三眼河猊子,说要不是三眼河猊子告诉他的这些事情,他还不至于流落至今天这个地步。

  而当时三眼河猊子跟连清澄说了什么,也都随着连清澄的尸骨分离而无人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