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蔓蔓重生路 第四百四十四章 白月光

《蔓蔓重生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白月光

作者:柔芷 字数:1902 书籍:蔓蔓重生路

  裴萧元一凛,回神。

  “启奏陛下,微臣略有耳闻。”

  帘后人静默了下去,裴萧元微微垂目。

  “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仍在世吗?”那声音又缓缓地发问。

  “微臣不知。”这一点,他确实不知。

  “那朕便告诉你,他名叫李延。”

  裴萧元未应。

  “知道朕今夜为何召你来此?”

  “微臣不知。”

  “你上前!”

  “微臣不敢面犯天颜。”

  “朕命你上前!”

  裴萧元依言迈步。他掀开了面前的那道隔帘,走到屏风之后,脚步停了一停。

  屏风遮挡了的后方,原来是一间布置成精舍的内殿。与帘前灯火通明不同,精舍里的光线昏暗无比。借着屏风前方透入的光,裴萧元看到中央一张坐床,上面坐着一道朦胧的人影。

  他迟疑了下,迈步继续前行,跨入精舍,终于看清了当今皇帝的模样。他穿一件宽大的灰色斜襟大袍,盘膝坐于麻蒲团上。年轻的时候,这男子的容貌想必也是极其出众的,但如今皇帝身形消瘦,双颊凹陷,即便是如此昏暗的光线里,也掩不住周身的衰老之态。

  也不知为何,一个照面间,他觉得皇帝的面容轮廓仿佛似曾相识,但这感觉稍纵即逝。他停了步,向着盘坐在蒲团上的皇帝再次行跪礼,很快得平身。

  “景升太子之子李延如今在外,痴人做梦,以正统自居,这些年一直暗结旧党四处奔走,妄图唆使下面那些当年没死绝的藩王节度使联合再次作乱。此次万寿之庆,便是他联结党羽肇事发难的绝佳时机,朕料他或潜入京城联络旧人也不是没有可能。朕命你替朕清除祸患,利用万寿之机,将李延及其一干同党连根拔除!”

  裴萧元一顿,“微臣恐怕担当不了如此重任!请陛下自朝中另择合适之人,以免耽误要事。”

  座上的皇帝自鼻中淡淡地冷哼了一声:“朝中的王璋柳策业,还有南衙北司里的将军们,个个不是争权夺利背地勾连,就是得过且过但求无过,保自家荣华,能不能用,用在哪里,朕心里有数,无须你多言!”

  “陛下,微臣实在——”

  “怎么,你不愿?”

  没等裴萧元说完,皇帝便叱断了他的话,身体猛地前倾,一手扶在盘曲的膝上,双目盯落在他脸上。

  就在这瞬间,蒲团上的皇帝已不复衰态,骤然若成一头踞在巉岩之上的猛虎,目光阴冷,森严逼人。

  “十六年前藩王作乱,致外族入侵,天下几乎半倾,无数黎民涂炭。你那时年纪虽小,但不应该不记得吧?”

  “一之谓甚,岂可再乎?”

  最后他几乎是厉声地问。

  裴萧元沉默了。

  皇帝盯了他片刻,缓缓收势。

  “朕留意你许久了,此番用你,是对你的信任。”

  他已恢复了起初的神态,淡淡地道,随即从蒲团上下来,双足踏落在一张绣着仙鹤瑞草的巨大地簟上,在精舍内缓缓地来回踱着步。

  “朕决意在金吾卫下另外增设陆吾司,对外便称专为朕统管维护万寿一应之事,实则执行肃清李延及其同党之要务。牵涉者不管是谁,何等门第,只要查证,朕绝不容活——”

  他停了下来,转面朝向裴萧元。

  “裴萧元接旨!”

  裴萧元再次下跪。

  “朕赐你八转正四品上轻车都尉衔,拜中郎将,掌金吾卫陆吾司,开衙立署。除金吾大将军韩克让外,朝中无人可以节制,奏事直达朕前,左右金吾卫自六品司阶以下全部之人,随时随地,皆可受你调用!”

  裴萧元身影微凝。

  “怎么,你还不满意?”

  “臣叩谢陛下之恩。”

  裴萧元缓缓叩首到地。

  皇帝双手背后,大袖垂落在地,看了他半晌,道:“退下吧!三日后,朕出关上朝,公布此事。”

  裴萧元再次叩首,旋即起身,在对面之人的注视之中慢慢后退,退出精舍之后,他转身离去。

  “东都原留守使宁王因病归京。裴冀是两朝的老臣,资历深厚,声望卓著。这些年在地方也造福百姓良多,这个位子,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朕已派人发送调令,命他接替宁王任东都留守使,不日便到。”

  身后忽然又传来了一道平淡的话语之声。

  宁王李邕是圣人的皇兄,德高望重,与圣人关系向来也是亲厚,这些年一直在东都担任留守使。

  裴萧元吃了一惊,霍然停步,猛地回头,看见皇帝已是去了,身影消失在昏暗的精舍内堂里。

  他定立在精舍外,良久,再次迈步,终于走出了这座香烟缭绕不绝的宫殿。

  夜风涌过,他忽然感到微微发冷,这才惊觉后背已是沁出一层薄薄的冷汗,湿了内衫。

  袁值已经不见了,阶下肃然立着另外一道身影,那人身形魁硕,面容威严,见他出来了,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缕笑意。

  “我乃金吾大将军韩克让。往后若是有事,尽管来找。”

  第15章

  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雨,夜间带来几分料峭寒意,但随东方大白,日出之后,春风复暖,道上也热闹了起来。入目之所见,不再如此前山野荒丘的萧瑟之景,官道两旁杨柳青青,花重满枝,各色酒旗随风招展处处可见。再远些,隐隐还能看到些缀在山林间的脊角飞檐,那些都是达官贵人置于城外的墅苑和园林,更是不时有盖朱覆紫的车队往返不绝,想来都是往来观花的赏春人,他们随行的家奴们骑在马上,无不衣衫光鲜,威风凛凛。风撩动马车四周的锦帘,伴着骏马脖颈上系的玉鸾所发出的悦耳叮当之声,车内贵妇人们恣欢纵情的谈笑声飞扬,夹着道上车轮碾过带起的黄尘,浪一般扑向道旁的行人,转眼间,又将行人远远抛在了身后。

  今天絮雨运气不错,午后走得乏倦时,搭上了一辆往西市运送泉水的骡车。水取自城西百里之外的西山。那一带原高谷深,水甘甜清冽,非城中的井渠之水能够相比,因宫廷和达官贵人府邸常年有需,催生了这个行当,西山附近就有不少人家以此为生。为保证泉水新鲜,他们往往半夜便要入山取水,赶在次日及时送到西市,卖给那里专门收水的商人。

  这辆水车的主人是个居于西山的老翁,须发花白,手背黝黑,衣衫上缀满补丁,脚穿草鞋,是乡野里随处可见的长年劳作之人的模样,看搭车的人肩负行囊,衣落风尘,靴上沾着点点泥浆,知道是远道跋涉到来的,人又斯斯文文,猜测是入京赴考的读书人,听她说愿给他车钱,摆了摆手:“小郎君不嫌我这骡车辱没身份,便是老汉的福了。”

  絮雨道谢,寻个空处坐了上去。

  这车载了十来口酒桶似的用青竹条封好的圆木桶,分量不轻,所以速度也快不起来,但无论如何,总比她走路省时。原本她还顾虑今天天黑前或还是到不了,这样就不必担心了。

  她靠在桶壁上假寐,前行了十来里路,耳边有嘈杂声渐渐传来,睁眼看见前方路边有一所官驿,挨着官驿,聚着许多大小不一的供寻常旅人落脚的客栈和酒馆,旅人进出,车马往来,俨然是个热闹小市集的样子。官驿外的拴马桩上,正系着一溜十来匹高头大马,当中最为显眼的那一匹,座鞍霖漆,上面绘满了宝相花纹,马的络头饰金,就连马鞍下方用作泥障的鞍鞯也是用昂贵的蜀锦包裹起来的。透过敞开的大门,能看到驿卒来回奔走匆忙伺候的身影,应当是有高官或是显贵正好路过这里,停在里面休息。

  驿外拴着的这支马队占了几乎一半的路,老翁怕碰擦到,驾着骡子,小心地绕了过去。

  “方才那处便是临皋驿。小郎君还不知道吧,咱们长安,一东一西,两处官驿最是有名。东边通化门外长乐驿,西边便是此处临皋驿。无论是去北向的朔方、甘凉或是南下剑南蜀道,必是要经过这里的。那些做官的,读书的,迎宾送客,宴饮酒席,也都在此处,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咱们过这临皋驿,再往前一二十里地,长安便到!”

  老翁热心地为絮雨讲解掌故,不觉又走了一二里路,忽然发现前方道路似乎受阻,车马排起纵列,起初还能缓慢地继续前行,很快,完全停了下来。

  从临皋驿的名字便能知道,附近水系丰富,路基松软,昨夜又因那场雨水,前方的一个路口竟坍塌了下去,原本双车同时通过也绰绰有余的道路骤然收窄,只剩下单车可行。这里又是岔道,几个方向来的车马全汇聚在了一起。当中除了普通的赶路人,大多都如老翁这种,是要往城内送货的,眼看日头西斜,谁不是急着上路,偏偏还有仗着人多,想要抢道,旁人又岂肯退让,相争不下,又有上来劝解的,不满抱怨的,乱哄哄挤做一堆,就这样,最后谁也过不去,彻底堵死了路。

  老翁被迫停车,在后面等了一会儿,见前头非但没有疏通的迹象,看着好似就要打起来了,抬眼看看天色,忍不住也开始焦急。

  平常这个时候,他早已到了西市,今天因为耽搁了,现在才走到这里。再延阻下去,即便能够赶在傍晚收市前到达,水铺必也会趁机压价,这一车辛苦取自深山的清泉便只能以贱价出卖。

  这便罢了,若再迟些,来不及在城门关闭金吾卫宵禁前出城,恐怕还要在城内找地方过夜,今天就回不去了。

  老翁自己着急,又怕搭车的那少年郎也在担心行程耽误,回头正想安慰几句,发现身后道上又来了一队人马。

  这一拨和他们这些道上走的普通人完全不同,十数骑士首尾连贯,一字摆开,□□皆为健马,疾驰若风,看起来好像是刚才那一拨在官驿里歇脚的人。

  众人也被来自身后的动静惊动,纷纷扭头看去。

  “速速让道!”

  一名随行高喝一声,众人回过神来。

  都是在城里讨生活的,怎会看不出来,天子脚下,开远门外,行路也敢如此跋扈,不是王孙贵胄,就是高门权贵,如他们这种普通之人,谁敢阻道。

  那喝道之声的余音还没落下,刚才还争得破头的众人立刻退让开来,驱马的驱马,扯骡的扯骡,很快分出了道。

  老翁慌忙也甩鞭驱骡往路旁去。水车宽大而沉重,转向不灵,自然比旁人慢了几分,最后道上就只剩这一辆车了。絮雨急忙也下来帮忙,和老翁一道奋力拽着骡子,总算是在马队到达前,将车引到了一旁。

  这边还没停稳,那队伍里的头马已驰到近前,毫无停顿,絮雨还没看清楚对方的样子,马背上的人便驭马从她近畔如风一般掠过。

  不但如此,絮雨感觉对方像是故意冲着她来的。

  明明让出的道已足够单骑通过了,那人却好似特意从她近旁贴着擦过,马匹后蹄高高扬起,甩得泥尘溅了她一头脸不说,马蹄还险些刮到她。好在她向来警醒,闪避得快,这才没被擦到,但脚下却没站稳,人摔在了地上。

  这头马过后,紧跟而至的马一匹接一匹地过,道上一时尘土飞扬,叫人几乎难以睁眼。

  絮雨是堪堪躲开了,不料那匹骡子却受了惊,胡乱迈蹄要走。

  老翁方才只求避让,根本来不及停好车,外侧车轮离路基下的沟渠只剩下几分宽,这一下带得车身扭动,整只轮子掉了下去,车身也跟着歪斜。

  “喀拉”一声,车轴断裂,掉下去的车轮也卡在了路边的沟渠里,车身晃了几下,歪了过去,满车的桶都滚了下来,纷纷破裂,清泉撒在地上,其中一只水桶朝着絮雨飞快滚来。

  这桶有半人高,还装着水,要是被压到,不是开玩笑的。周围人都惊呼出声,絮雨转头看见,爬起来已来不及了,不顾狼狈在地上打了个滚,这才避开没被压到。

  老翁冲上来挡下了水桶,转身慌忙问絮雨有没受伤。

  她刚才摔倒的时候,擦破了点手脚的皮,除此并无大碍,只是有些惊魂未定而已,见状从地上爬了起来,摇头说没事。

  “欺人太甚了!这是故意冲着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还有没有王法?”

  一个和老翁相熟的大块头上来帮忙,拽住了还在挣扎的骡子,怒气冲冲地道。

  此人叫做顾十二,自小混迹在长安曲里,少年时遇城破之乱,据说还曾投过官军去打叛军,后来回来,就在东西两市里受雇于人,平日干些送镖的活。他拳脚过人,好打抱不平,悍不畏死,两市一带的市井里,人人都知他投过军杀过人,一般的无赖小混混也不敢惹他。刚才就是他不让插队的过去,这才吵了起来。

  絮雨不欲生事,忙道:“我没事,是我自己没站稳。”

  顾十二朝前方那一队已去的人马吐了口唾沫,喊人帮老翁把骡车抬上去,这才发现车轴也断了。

  老翁看着满地狼藉,神色黯然。顾十二少不了又是大骂,老翁慌忙恳求:“不过几桶水罢了,千万不要惹祸!”

  周围人议论纷纷。

  “什么人知不知道?”

  “好像是郡王府的人。”

  “哪个郡王府?”

  “姓宇文的西平郡王府!刚才我就在官驿旁的茶舍里歇脚,听到里面驿丞喊的,来的好像是什么世子,应当也是入京来贺圣人万寿的……”

  “这也太霸道了!”

  “是啊!是啊!”

  絮雨的行囊刚才也随她摔了出去,画笔等物散落一地。此刻正在收拾着,忽然听到西平郡王府这几个字,心里微微一动,转头望去,看到刚过去的人马已是停了下来,那个差点撞到她的人竟掉头回来了。

  此时终于看清,这是一个还很年轻的男子,十八九岁的年纪,紫衫玉带,容色俊美,手握一条缠金马鞭,人高坐在马背上,转眼驱马回到近前,目光掠过她散落一地的画笔,又仿佛特意似的,在她束平的胸前停了一停,唇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随之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满含了恶意的讥嘲笑意。

  周围那些刚才还在议论的人并不觉察,只是看到他回来了,顷刻间闭了口,周围安静了下来。

  絮雨此时也明白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