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蔓蔓重生路 第三百三十二章 对策

《蔓蔓重生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对策

作者:柔芷 字数:1838 书籍:蔓蔓重生路

  程景缓缓从大街上走过。

  才走到一半,他随意往街道旁看了一眼,忽然脸色就是一白,那是气到极点的发白。

  他手指颤抖的指着宁浩远手上的书,看见了书名几个字,“你……你看的什么书?”

  宁浩远微笑着晃了晃手上的书,道:“来东域的时候,在一家书铺翻到的,说是圣贤山,张文海大家亲自批注的心学典籍……”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时轰然一震,目光纷纷在宁浩远和程景之间回荡,心中却是笑了。

  这书生是摆明了给程景火上浇油的吧。

  还是真就这么巧。

  你看谁的书不好,居然看心学的书,整个东域,谁不知道理学对心学恨之入骨。

  而程景又是理学五杰之一,更将心学视为异端邪说,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现在,看见宁浩远手上的书,霎时间,程景眼角腾然而起怒火,怒喝道:“他的那破心学有什么好看?”

  宁浩远却是摇了摇头,在手上翻了一页,道:“怎么能这么说,你看,就这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此一句,便道尽知行真理,还有其他的……”

  宁浩远正要再说,程景霍的双眼喷出怒火。

  “闭嘴,这些只能糊弄一下你们这些没有看过理学的普通人,只要见识到了理学,你自然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圣贤学说!”

  宁浩远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依我看,心学不差,却始终被理学压过一头,想来你们理学也有过人之处,所以正打算上圣贤山拜访理学大家,既然遇见了五杰之一,可否代为引荐。”

  “你要上圣贤山采访理学大家?”

  这一刻,程景心中一动,却是半点没有相信这人是仰慕理学学说,所以,他上圣贤山是有什么别的企图?

  心念一转,程景暗道:“不管此人来意为何,但既然明面提出来拜访,我若拒绝,怎显得我理学怕了什么。”

  理学思想传遍天下,被各朝皇帝所推崇,理学弟子以此为傲,又有什么可惧。

  随后,程景微微顿首,道:“我理学一脉自无拒客的传统。”

  宁浩远露出笑脸,道:“请稍等一下,我叮嘱一下事情。”

  说罢,他看向了江灵儿,道:“今天你的功课是卖一百本书,一本书十两金子,一百张书就是一千两金子,等我从圣贤山下来,不能有剩下的,听到没?”

  这话一传出来。

  周围的人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宁浩远。

  你这书生想钱想疯了吧。

  在圣贤山脚下,你卖不受待见的心学典籍,还卖十两金子一本……

  江灵儿也是呆在了原地,他咽了口唾沫,道:“一百本书,卖一千两金子?”

  宁浩远点头,又说了一句,道:“少卖出去一本,罚你一天不能吃饭!”

  扑通一下,江灵儿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却是生无可恋了一样。

  她虽然早已辟谷,可却离戒掉口腹之欲还远着呢。

  要是好几天不吃东西,那还不得要她的命?

  程景却是心中暗笑,心学一直受到他们理学一脉的打压,只能在小圈子流传。

  就算给这名少女一个月的时间,她也休想卖完,甚至可能连一本都卖不出去。

  叮嘱了一番江灵儿,宁浩远便跟着程景便往圣贤山而去。

  一路上有程景引路,圣贤山自然畅通无阻。

  圣贤山上有诸子百圣留下的学派。

  但是很多学派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没落下去。

  当今也只有儒家、法家、墨家、兵家这几门学说广为流传。

  至于道家早已无处不在,到处都有修道之人,连不可一世的太乙道宗也只是以道宗领袖自居,而不敢称自己才是道家正统。

  道家思想的传播自然最是成功,已经达到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家之下,便是儒家。

  儒家修文道。

  亦有莫大杀伤力,曾经有大儒一声呵斥,就灭了魔道鬼门宗上万门人。

  大儒之上的“宗师”,则更是不弱于地仙之流。

  而儒道大宗师,更可与天仙比肩。

  至于更之上的“子”,战力更是深不可测,难以揣摩。

  儒家流派众多,而今又以理学为首。

  无他,全因理学有一“大宗师”。

  朱守成,朱大宗师!

  因此力压其他学派。???.biQuPai.coM

  无数儒家弟子都以加入理学一脉,聆听大宗师的教诲为荣。

  当宁浩远跟着程景来到理学一脉的天理殿时,只见殿外广场早已坐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在听石台上一位老者讲学。

  那位灰白头发,戴着八棱帽,面容甚是严肃。

  程景看着讲学的老者,对宁浩远小声说道:“台上的是我师兄周厚学,他是理学五杰之首,也是除了先生朱夫子以外我最钦佩的人,兄台你既然想领略理学风采,他的讲学绝对不能错过。”

  朱夫子自然是朱守成,他的文道远不及“子”的地步,夫子只是门人对他的尊称。

  “好,那我就听一听,看看这位五杰之首的造诣如何。”

  宁浩远端坐在后方的大树一侧,盘膝四望,见众多书生屏气凝神,一脸肃穆,看来求学之心甚是坚决,倒也不好嘲笑。

  学问千古事,有求学之心,纵然方向不对,那也值得敬佩。

  天下间有两件事不能嘲笑,一个是出身,一个是梦想。

  这些士子中有不远千里前来求学之人,也有附近的贫困学子一路攀岩方才到了此处,只为了能得听大师讲解经义文章,好使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已经是很令人敬佩了。

  虽然宁浩远并不觉得他们听完讲解之后,真的能达成所愿,一展平生抱负,但对于这种求学精神还是不可轻视。

  周厚学今日开讲的是儒家经典——论语。

  他在讲学时,引经据典,极有条理,更一个个大字凌空飘起,烨烨生辉,白芒耀眼。

  当然这些花里胡哨的随便一位大儒都能做到,宁浩远更关心的是他讲的内容。

  宁浩远发现他的理解与正统之经义大致上没有区别,但在细微处却是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什么事情都硬往理学上面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