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皇临上 1.楔子

《女皇临上》1.楔子

作者:番茄洽 字数:3517 书籍:女皇临上

  羙国,邧景年间,时逢战乱时期,四国争锋,水火不容,烽火连天如二月天。

  三月,陈国灭卫国,占之。

  四月,进攻明国,败之。

  不甘战败,却野心极大的陈国打算与羙国联手打败明国,最终明国败,陈羙二国瓜分明国二分之一土地,由于陈国实力最强,先占明国的最多的城池,然后把剩余不重要的寸生不长草的荒野留给了羙国。

  羙国此时敢怒不敢言,只能欣然接受。

  陈国却霸气外露,显示了中原最大的实力,并命令各国小国每年进贡到陈国,不从者战场上较量一番。

  小国有的胆小怕事,就把他们本国最好的珍品和特产进贡到陈国那里去,那些不服从的中等国家,一一被陈国灭之,最后只留下了三个不起眼的小国和国土面及在中上等但仅次于陈国的羙国。

  由于羙国是陈国唯一的盟友,除了给陈国进贡羙国特产金桔以及罕见的血燕之外,为了不引起陈国注意,决定把羙国的一位公主远嫁给陈国。

  陈国听闻羙国的公主美貌天仙,如今见到羙国远嫁而来的公主非常满意,从此对羙国分散了注意力。

  羙国见陈国不再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的城池和土地,就这样平静了两年打算养精蓄锐,暗中加强军事能力,对外故意表露出软弱不能,对陈国听之任之。

  这两年,羙国一边养精蓄锐,另一边却又搞婚姻大典。老皇帝驾崩,就由老皇帝唯一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皇位。可是初登上宝座的年轻皇帝少不更事,就由宰相全权处理国之大事,辅佐皇帝左右。

  羙国皇帝姓卫名泾,字渊源;宰相魏寥,同时又是足智多谋的战略家,他手下拥有兵符,任由他差遣。

  养精蓄锐和羙国公主远嫁陈国都是魏寥进献的其中的策略,以及与陈国成为盟友也是宰相魏寥决定中的之一,所以羙国的大臣无一不佩服也不反驳魏寥的精彩绝妙的计策,他们都认为眼下之际只能把锋芒掩藏起来,等到最后再蓄势待发。

  然而国家暂时稳定下来了,国家无事的时候,底下大臣就开始盯着皇帝的婚姻了。

  皇帝卫泾已到了结婚的年纪,如今无后,可是他身边只有妾——王昭仪。

  王昭仪王丽君是卫泾的最爱,原是卫泾身边的贴身宫女,由于朝夕相处,而王丽君又是美人胚子很得卫泾喜爱,当了皇帝之后,封王氏为王昭仪。

  一年之后,由于王昭仪无所出,佘太后临死前把身边最喜爱的宫女纳给卫泾为充衣,宋充衣与卫泾一夜过后,初得宠爱,升为娘子。

  卫泾身边的两个女人出身并不高贵,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当官的父母,所以不被羙国所有大臣眼中皇后中的人选。

  除了那两个没身世也没有身份的两个女人外,大臣中就开始把自己的女儿争相嫁给皇帝成为正室的皇后。

  然而大臣若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还得要看宰相魏寥的意思。

  宰相魏寥家里无女,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魏铭,二儿子叫魏贺,三儿子叫魏禧。

  魏铭在魏府里最有勇谋的人,可以担当魏寥的大业;魏贺一生只喜欢在诗书画意上作一番功夫,对政治从来不过问,而三儿子魏禧最小,头脑也聪明,只可惜七岁的时候得绝症不治而死,为此魏寥感叹如华佗再世绝对可以治好他小儿子的病。

  魏寥只有两个儿子了,魏铭和魏贺。

  眼下羙国正要给皇帝挑选一个既有背景又有家世的女子做皇帝的皇后,这下就等着宰相在大臣当中指一指,动一动嘴,那么这个大臣家的女儿便成了羙国第一个皇后了。

  如果谁家大臣当了皇后,那么大臣便是国丈了,拥有了皇后的名分,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后如果跟皇帝一起出现在皇和殿的宝座上接受万民敬仰和百名大臣的拜服,那么权利的一半就能归外戚掌握在鼓掌之中了。

  令大臣们没想到的是,宰相既没有选中跟他一派的官员大臣,也没有去选支持他的大臣,最后只选了反对派的一列中的大臣。

  其实早先魏宰相上任之际,开始着手解决繁复的政治利弊的时候,底下就有一些小反对派系列一直对魏宰相旁敲侧击:同意与陈国联盟进攻明国,所有大臣都默许和认可这些计策,而反对派的却委婉地反驳魏宰相的计策,决议与明国联盟攻打陈国;每年给陈国进贡的金桔百两和血燕半斤,反对派又一次委婉地反驳,禀明血燕在羙国太稀少,每年产量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没有办法在一年内进贡血燕半斤给陈国;羙国把公主嫁给陈国,反对派这回极力反对宰相的说法,认为我羙国的泱泱大国岂能在陈国眼皮底下软弱到这程度,人家陈国要什么,咱就给什么,这也太不划算,我不同意!

  尽管反对派的反对呼声极高,但掌握羙国政权的就只有握在魏宰相的手里,所以他们反驳都无效,就连皇帝也奈何不了,最后这些宰相的“策略法”一一都实现了。

  魏宰相选中了反对派一系中的最高中央官员——太傅。

  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这位太傅姓王名舟,曾经是卫泾当太子时的老师,卫泾当了皇帝之后,为了表达恩师之情,升王舟为太傅。

  王舟尽管位职三公之首,无人匹及,但他头上多了一个最大的障碍——宰相。

  如今宰相辅佐皇帝左右,在处理政务上就如同垂帘听政了,哪怕王舟的大官再大,也抵不过宰相左右。

  就拿他屡次委婉反驳宰相各种言行和策略时,就没能动摇过宰相的决定,哪怕再大的反抗,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舟太傅的职位在羙国彻底变得徒有虚名了。

  现在被宰相一指点名,王舟也吓了一跳,他哪里会想到宰相这次为皇帝选皇后的名分居然落在王家的头上。

  宰相这么做,王舟想不通到底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几年来,从魏寥成为宰相那时候起,王舟一直扮演反派的角色,两人虽然在政治上各有分歧,但在朝堂下面没发生任何的纠纷,他们都纯属为羙国的政治利益而献身,根本不存在私仇。

  事实果真如此吗?

  魏宰相这一决定皇后人选,在朝堂上可谓轩然大波,众臣纷纷议论宰相和太傅的关系,不知这两派在一块是敌还是友,即便猜测种种,这一刻已经变为了事实。

  论背景和家世,非王太傅莫属了,这一切的皇后人选已经无可厚非了。

  看来宰相的眼光还挺独到的,众臣对宰相的大度刮目相看了,他虽定了反对派一系的大臣家的成为未来皇后人选,但他的做法受到了朝堂的一致赞赏,认为魏寥不计前嫌为羙国选了既有背景又有家世的皇后,可见魏寥宰相是真心为羙国作出巨大的贡献。

  当然皇帝无法否决,这毕竟是国家大事,非他皇帝一已私情决定自己的终生了,虽然在他心里认为他最宠爱的王昭仪为自己的正妻,可是王昭仪一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当官的父母,又是出身卑微的宫女;二她没有为皇帝生一儿半女;三她更不是朝臣和宰相目中的最佳人选,所以卫泾只能默不作声地被朝臣和魏宰相布置自己的婚姻,虽没有自由决定权利,也无力反抗魏宰相和朝臣。

  皇后人选定下之后,后宫的两位妾侍就不淡定了,王昭仪和宋娘子得知消息后都找皇帝哭诉。

  尤其王昭仪哭得死去活来,说自己白活一场,再也分享不到皇上的爱了,皇帝卫泾只好安慰自己的爱妃,好言相劝,好不容易让王昭仪止住了哭,就加紧承诺等皇后登基,就把王昭仪升为妃位。

  且说,王太傅王舟得了魏宰相的慧眼识珠,他心里一半高兴却一半不知滋味,有件事令王舟不知该如何好。

  今早朝上被魏宰相对他一指,又动了尊口,王太傅深感意外,他想他王舟反对了魏宰相这么多年,如今他的家世被你魏宰相看上了,不知魏宰相是真心还是怀计在心?

  令王舟最为难的是他王府里的确有个女儿,还是个独生女,是王舟的掌上明珠,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王舟甚是喜爱,并把她有意培养成未来羙国皇后的人选。

  可是天不如人愿,偏偏女儿马上到了结婚年纪的时候就一病不起了,找了好多大夫瞧病,他们都瞧不出什么病,只开了许多方子给王舟女儿喝,喝了许多各种苦药,除了活受罪,病还是不能好转。

  王舟只得从求了皇帝,皇帝看在王太傅曾是他恩师的份上请了身边最好的御医到王府里给王舟女儿看病,那御医算是宫里最顶尖的御医,在把了王女的脉,一手捋着下巴胡须捋了几下,中间停顿了老半天,一旁的王舟却有些着急,他急切地想知道女儿到底得了什么病,就这样一病不起,可是他又怕御医也跟从前民间的大夫一样瞧不出病来,一想到此,他那个心肝肉疼啊,舍不得打扰御医,真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过了好一会儿,御医才撤了脉,转过脸面对心急如焚的王太傅时,他脸色极为难看地摇了摇头。

  王舟见状,心里宛然咯噔一下,但仍抱着希望想探个究竟:“我小女到底得了什么病?”

  御医叹了一声口气,只答:“令千金得了如此的怪病,只怕过不了三天,王府就要为令千金准备后事了。”

  “啊?”王舟听到此消息,整个人都如五雷轰顶了。

  王夫人听了之后,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如此王府的唯一女儿就这样乘云驾鹤往西天过极乐世界去了。

  女儿快没有了,可是皇帝的大婚该怎么办?如果此时报与朝廷知道,还不知道皇帝、魏宰相和朝臣们该怎么看他,尤其宰相魏寥会怎样处置他?

  如此想来,再去细想魏宰相点名的情景,王太傅终于明白宰相的用意了。

  原来宰相之所以选王太傅的令千金为皇后的候选人,不是因为魏宰相对他以往的过错就不计前嫌了,而这次魏宰相着实抛给了王太傅最艰难的问题。

  魏寥早已知道王太傅的女儿一病不起了,所以今早就打算给王太傅下个马威,让他在朝堂上失去了威信,在皇帝面前也会大大地失去了信任。

  王舟深深叹息,魏寥这一计正中他的要害。

  王府的女儿快没了,王太傅总不能眼巴巴地等着女儿去死,然后又等着朝廷和宰相对他的嘲讽和惩罚吧?而从此自己的官职和威信就在没了女儿这一刻就烟消云散了吧?

  不行,他绝不能坐以待毙,也绝不给魏寥任何机会让自己成为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然而皇帝的婚姻大典马上就在三天后开始,王太傅只得用最短的三天开始了他绝密的计划。

  三天后,王府的女儿出嫁了,一身华丽红袍,头上带着凤冠,然后盖住红头,在众丫鬟的簇拥搀扶下上了华丽丽的马车,走往在皇宫的路上。

  “皇后驾到!”皇宫内,皇和殿门口,年轻的皇帝等着新皇后走过了数百阶层……

  新登基的皇后姓王名嫣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