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能工厂 第八十七章 痛失外蒙

《智能工厂》第八十七章 痛失外蒙

作者:观星的乃粉 字数:3152 书籍:智能工厂

  1921年3月19日“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为期仅一年的蒙古“回归”就此结束了。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的消息传到中国呢,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分裂。并且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山东被日本纳入怀中尚且没有两年,中国又失去了两一片广袤的土地,甚至是在名义也被剥夺了所有权。外蒙,这片华夏自古所有的疆域,就这样被永远的分割了出去,未来的百年之内,都不会再有回到祖国的机会。

  继日本之后,赤色主义的苏俄再一次刺痛了中国人敏感的神经,并且在仇恨榜上暂时盖过了原本风头正劲的日本,成为了国民最痛恨的无赖国家。

  这样一件丧权辱国的大事,原本是比日本侵占山东权益更为酷烈的事情,至少山东在名以上还是归中国所有,而外蒙却是在苏俄的支持下完成了分裂!

  但是奇怪的却是,最为愤慨的不是我们的国父,也不是将会在今年7月份苏俄在外蒙站稳脚跟之际方才成立的赤色党。反应最为激烈的居然是北洋军阀政府,当时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早就对外蒙古独立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大骂俄国人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一时冲动竟准备要发兵外蒙,以武力来解决外蒙的问题。

  然而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不敢对外蒙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他各省的军阀,也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无可奈何。

  那么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京政府发布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分裂中华民国,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在原本时空的的历史上,1921年3月,苏和乔领导成立了傀儡的蒙古人民军和蒙古临时政府,6月苏联派驻红军,7月人民军与苏联红军入侵库伦城,苏黑巴托尔与乔巴山主持成立了君主立宪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由王族势力的博克多格根任国君。为维持分裂政府,苏、乔要求苏联势力庇护,同意苏联驻军并协助围剿白俄匪军与敌对力量。

  1921年7月,好准确的时间啊,与某赤色党的成立或许也只是一个巧合罢了,反正真相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入了历史的坟墓,再也难以被我们所熟知。钟泱只知道,无论是孙中山也好,陈炯明也罢,他们都对苏俄的做法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或许,每个政治人物的爱国情怀都是不一样的,底线也不一样。

  钟泱其实也是一样,所谓的爱国,爱的应该是国民,领土总可以抢回来,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他并不认为哪些领土自古就是华夏的,三皇五帝时期,华夏文明也只不过是困据在黄河流域,是祖先们用铁与血征服了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有实力,自然就有领土,这是比道理更有力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弱者才想着要去讲道理,甚至弱得连道理都不敢讲。钟泱不想做那样的人,所以才一门心思保留文化,研究技术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去研究那些旁枝末节的政治或者智谋。事实证明了,政治从来没有拯救过中国,但是技术和文化却可以。

  天兴集团总部大楼里,陈泽正和钟泱谈着一些经营上遇到的问题。天兴事务所已经撤销,天宇科技和兴华商会重新改组,合并成了天兴集团。一个横跨研究、生产、经销、零售等多方领域的巨无霸集团,虽然根基尚浅,但是单纯以公司实力而言,也足以与粤海商会等一方豪强相提并论。

  陈泽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整个人却很有气势,两年来一手经营着天宇科技,也养成了他身为领导者所该有的威严。沉稳凝练,气息犹如山岳,他早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物,或许细节上的智谋稍显不足,然对大局却已经能够熟练掌控。

  “钟泱,粤海商会的几个管事联合向我施压,要求我们释放美达造纸厂的厂长和经理,并且还要撤销诉讼。”陈泽做事向来稳当,即使是吐出的每一个字语,也都是一板一眼,清晰明了。

  上次工人闹事事件的厂方就是美达造纸厂,厂长和经理都已经被以恶意欠薪罪名逮捕,现在还处于拘留状态。对于那次事件,美达造纸厂不单只要付清拖欠的工资,还要支付巨额的罚款。似乎是对于此事有所不满,故而通过粤海商会向陈泽施压,妄图蒙混过关。

  对于陈泽所说的内容,钟泱却是一点也不急,慢悠悠的给陈泽和他自己各倒了一杯刚泡好的绿茶,这才笑了笑:“塘尾镇的事情,自然有着体系内的规矩,谁也不能违反,这个没有例外,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你就原话和他们说吧。”

  姿态轻缓,神色从容,虽然钟泱还很年轻,眉宇间却已经养成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凝练和浩然。现在的他,早已有了可以坚持自己理想的力量,不复当初的唯唯诺诺和小心翼翼。即使是面对着粤海商会这样的大鳄,也敢于稳守自己的立场。

  “这件事情杜经南亲自出面了,恐怕不好办。”嘴里这么说着,但是脸上的神色丝毫不见惊慌,对于陈泽而言,粤海商会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的巨无霸了。有实力的人,自然就有底气,没有了往昔的虚浮。

  “此事只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当初我们只负责提供技术和机器,与粤海商会并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但是我们现在早已不是他们的附庸,产品研发、生产、**,没有一个地方不碰撞在一起。矛盾早就尖锐了起来,这一次不过是想通过施压来看看我们的反应罢了。”

  “那我们怎么办?”虽说陈泽有了实力和底气,但是如果和粤海商会公然选择对立的话,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决心。

  “开战是肯定的事情,毕竟市场已经开始饱和,容不下太多的人了。除非我们肯放弃一些利益,不然绝无缓和的可能。问题是,你愿意放弃吗?”

  最能说动人的,不是天花乱坠或者地涌金莲,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钟泱早就谋划着要和粤海商会展开商战,以确立己方在这一带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些事情都必须要陈泽和刘进洋他们共同支持才好进行,毕竟商业上的事情,不适合使用武力来解决,除非对方先突破职业道德的底线。

  “什么时候开始?”陈泽也是个有魄力的人,知道了争斗不可避免,便果断的决定了要抢先出手,占据有利位置。

  刘进洋那边自不去说,兴华商会和粤海商会本就是冲突不断,双方关系尖锐。自天宇科技和兴华商会合并以来,陈泽和段亦天的来往也断了,对于双方的矛盾他早有所觉,只是此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到了现在,钟泱把一切的事情都给挑明了,陈泽也知道到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十倍于所拖欠工资总额的罚款,美达是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所以我们已经做好了查封工厂和驱逐投资方的准备。到时候,粤海商会一定会更加的咄咄逼人。”

  “第二步是什么?”陈泽可不相信仅仅靠上面这个就能找对方的麻烦,充其量不过是骚扰罢了。

  “从香港请来的律师和会计师团队都已经整装待发,只等矛盾公开化之后,就开始着手要求审查天宇科技和粤海商会的合作项目。”

  说到了这里,钟泱早已成竹在胸,粤海商会的账目有问题,他们一直都知道。虽然为此天宇科技少了许多利润,但是钟泱让陈泽保持沉默,为的就是今日。当初天宇科技还只是粤海商会的附庸,争论这些毫无益处。但是如今天宇科技想要独立,甚至是反客为主,则完全可以通过这件事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

  为什么这么说?当初为了和粤海商会合作,陈泽签下了条件苛刻的合约,天宇科技在10年内必须向粤海商会提供多项生产技术,并且相关的内容不得移做他用。即使是改进了的技术,只要涉及到之前的基础,就必须要和粤海商会商谈之后才能作出决定,毫无自主权可言。

  至少在法律上,天宇科技在多项生产技术上被粤海商会钳制,如果放弃,就要失去大量的利润。但如果是能够证明粤海商会先违反了合同,用虚假账目隐瞒了实际收入,天宇科技则完全可以抽回自己的技术人员,并且不再受当初的那份合约所限制。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双方的律师团互相扯皮罢了,失去了技术上的支持,粤海商会将要面对难以想象的损失。

  一直以来,因为追逐利益的本性,段亦天和杜经南虽然智谋过人,但也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资本家一样。他们以为通过拼命压缩成本就能够提高利润,丝毫没想过要让技术工人们提高生产积极性,改进技术。

  技术工人的工资过低,导致的结果就是生产后劲乏力,技术更新缓慢,如果没有竞争者,这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致命的是粤海商会并不是独霸着整个市场,原本在技术上提供大量支持的天宇科技如果撇开他们自己单干,利润的流失可就是致命的了。毕竟在已经饱和了的市场里,消费者的选择就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否的关键。

  总的来说,倒不是说段亦天他们蠢,而是两者之间目的的不同所导致的结果有所差异。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资本家而言,追逐利益是目的,改进技术只不过是手段。但就钟泱他们而言,改进技术却是目的,利益只不过是必要的手段罢了。

  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在资源分配上自然有差别。在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这个问题上,两者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一个规模巨大的企业,就如粤海商会这般,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稳定的研发团队,就好似一座在沙滩上堆起来的城堡,无论多么宏伟,轰然倒塌也只不过是必然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