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能工厂 第五百六十八章 吞并澳洲

《智能工厂》第五百六十八章 吞并澳洲

作者:观星的乃粉 字数:4743 书籍:智能工厂

  农鹏明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弥漫着的硝烟之中,以及那九百名被特别派遣过来的玄铁保安公司队员。说是民间机构,但莫雄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兵,还是能从这些人身上嗅出那种犹如荒野孤狼般的血腥气。

  这群退伍军人绝非是一般的军人,或者说根本已经开始远离人类这个范畴了。以杀戮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无视荣誉和正义,他们身上背负的不是光明的信条。

  就如同农鹏明离开之前所说的那样,成为英雄太简单了,一腔热血足以。然而真正的勇敢,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去践行罪恶与残酷,用恐惧去震慑所有心怀不轨企图的敌人。

  就连一向倔强的刘健锋,也不得不对农鹏明这些人肃然起敬,他不认可这种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明白这种行为的价值。

  随后,大屠杀展开了,农鹏明所过之处,听到的只有求饶和哭泣,泥土被无数的鲜血浸染。居住在澳大利亚海岛上的白人,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着,不分男女老幼。

  仅仅是不到一千人的保安卫队,就以摧枯拉朽的气势粉碎了沿途城市的抵抗意志。农鹏明每到一处,不问缘由,不分年龄,尽皆屠戮的残酷做法,终于激起了整个白人世界的愤怒。

  但是不久之后,这种愤怒逐渐换成了无奈,最后成为了恐惧。再也没有人,敢于正视华军的目光,再也没有人,敢对远居海外的华侨抱有轻视和敌意。

  一个强大的国家,将这种威慑借由屠杀的方式,传递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九四四年九月四日,当中国的登澳部队脚步不断逼近之时,澳大利亚第十四人总理约翰?约瑟夫?科廷在堪培拉的办公室中,艰难的宣布:澳大利亚将全面的无条件投降。

  他号召全体澳大利亚人在面对中国*军队时不要擅自抵抗,以免造成中国*军队的血腥报复。同时他还呼吁并且希望,中国*军队能控制住军队,避免造成新的屠杀杯具。

  说实在话,澳大利亚总理约翰?约瑟夫?科廷算是一个较为激进的人物,在早期中国*军队登陆澳大利亚时便呼吁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到最后一刻。

  但此时又是什么让他居然放弃了抵抗并且呼吁国人不要擅自动武?

  虽然历史资料上并没有当时约翰?约瑟夫?科廷任何的心理记载,他本人也没有和任何人提及说起当时的心态。

  然而很多历史学家在战后,还是比较一致的认为发生在墨尔本的中国*军队报复性屠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部分解密的墨尔本屠杀案中,墨尔本这座城市至少有超过三万人死于中国*军队的屠杀之下,但是这个数字绝对不真实。

  因为这些数字是玄铁保安公司所提供出来的屠杀量,这个数字中并没有包括其他正规军事部队泄愤中私自屠杀或者是在战斗中不记对方平民伤亡而肆意破坏所照成的平民伤亡。

  可以说,真实的数字,可能连中国*军方都无法能够准确提供。

  造成数字不详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墨尔本一片混乱,中国人在之前刻意的放纵了这些平民自行撤离城市,这导致众多平民迅速的拖家带口的逃离墨尔本,从而造成了大量人口流失无法能够提供出准确的留城人数。

  当然,在战后同样有白人想把整个城市的人口量刨除一半之后的数量算到被屠杀人数中,可这个论点也很快被推翻,因为在西方人和中国人共同有的资料中,墨尔本这座城市和旁边能停靠船舶的港口码头上拥挤满了想逃难的难民,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澳大利亚和美国人在此时发挥出了海运强国的能力,他们将大量的难民接送离开墨尔本,由海路离开的难民数字就已经超过了墨尔本人口的一半。

  这个论点唯一最后能稍微被人提及的就是当时从阿德莱德、其他小镇方向逃到墨尔本的难民增加了墨尔本的临时人口。

  澳美联军的运送人数固然不少,可是这些人口中即便有墨尔本的人口,也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平民,墨尔本被屠杀人数的真实数字,在有心人的遮盖和当时混乱局势的搅合下,永远也不会能够被证实。

  然而这一切都无关紧要,最关键是屠杀的确让澳大利亚总理不得不考虑在国土全面沦陷后,继续和中国人抵抗到底所要引发的一系列血案。

  中国人在这次所展现出来的军事肌肉和右翼极端势力让人侧目的同时还不得不掂量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手无寸铁或者说业余的游击战份子在面对中国人的职业军队面前,胜算有多大想想便知。

  至于中国政府宣称玄铁保安公司只是一家私人武装机构,本次大屠杀行动也并非华联政府或者是军方授意,而是民间自发性的报复袭击。

  不过这些话说出去根本没人会相信,先不提农鹏明这个有着血色屠夫之称的原华军高官,玄铁保安公司一向都从优秀的退伍士兵中征召正式成员。

  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直逼各大集团军的主力师,其作战之狠辣,其训练之严苛,绝不下于一般的特种部队。这样的民间私人武装组织,简直是比一般的正规军更可怕的存在。

  而在这次针对墨尔本的报复性屠杀行动中,玄铁保安公司也证明了自己的铁血手腕和杀人技艺,犹如雷霆一般的气势,几乎是将真实的地狱展现在了所有西方国家面前。

  澳大利亚的彻底沦陷让西方白人时间一片哀鸿之词,由于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英国本土更是一片愤怒、伤感和无奈之声。

  原本澳大利亚的沦陷还只是军事上的实际占领,但是经过这次强硬的屠杀震慑,最终摧毁了所有澳洲白人的抵抗意志,也让整个西方世界集体失声。

  不要忘了,现在的中国政府当局可从未与其余列强签订过任何的国际性公约,对于战争中的基本原则和惯例,中国能够遵守多少也只有天知道了。

  在当前的形势下,惹恼中国人实在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更何况大屠杀事件也是因为排华浪潮兴起的原因。狡辩固然可以,但在对方更加蛮横的情况下,这么做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尤其是罗斯福和丘吉尔等盟军首脑,更是不愿意触怒手上拥有生化武器的中国人,至少在曼哈顿计划完成之前,不去做过分激怒中国人的事。

  最终,牺牲澳大利亚成为了无可奈何之下的唯一选择,在政治上,西方各国都纷纷表态,默认了中国占领澳大利亚的事实。

  并且中国在西藏方面的增兵也吸引了世界诸国更多的目光,大家似乎都在猜测着这个重新崛起的古老国家,新一轮的战略行动将朝着哪个方向推进。

  蒙古的事情基本上告一段落,虽然收复蒙古后还有解决当地人口生计、交通、思想、行政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不过最大的统一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剩下来的这些也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

  更何况蒙古境内有着相当丰富的矿藏资源,对于正在发展工业兴国的中国人来说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同时蒙古的回归,从中国境内穿过内外两个合并起来的蒙古自治区到达贝尔加湖也变得轻松方便起来,第一批进入蒙古的不是行政人员,也不是军人,而是一批批修路、筑路工人建设者们。

  二月中旬,进军西藏的第一批部队出动,从云南、四川还有青海三个方向同时进藏,领军的司令不是别人,而是华联起兵之初的核心军事将领季效良。

  季效良这名行事低调的将军没有能象自己其他俩战友一样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展露身手,他选择了国内的战场作为自己的主要攻研对象。

  虽然现在这几年,华北、远东、南洋战区频频见报出现在国人的眼球中,但是实际上中原战区,也就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战区,始终还是国内!

  只是由于驱逐日本之后,中原战区的战事逐渐减少,即便有也多半是剿匪这些工作,真正的战斗基本上是不多的。

  而即便如此无聊,但季效良仍旧选择了沉寂于国内中原战区,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在处理一些民族问题时能比其他人更有多重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正是他的这个特殊的背景身份,也使得国内的一些地方省份一直以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大动静,保持着良好的稳定和平发展势头。

  不过中原战区中,一直有着几个较为关注的地区,蒙古、西藏、新疆这三个大省或者说是未来的自治区就一直是中原战区最为关注的区域。

  虽然新疆最后划给了华北战区,但其他两个位置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西藏,光是进藏这个其他地方相当简单看似轻松的问题就足以难倒在平原、山地上牛叉冲天的中国机械化部队。

  西藏不仅是山区,更要命的是高海拔区,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那就简直是恶魔般的区域,高海拔稀薄的空气不仅使得士兵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技战术动作,对于需要空气工作的发动机来说也是降低它们功率和效率的罪魁祸首。

  前面也提到过,别看中国*军队内有不少直升机,但直升机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很厉害,再有就是航程、载重都不会很高。

  特别高海拔区域中,平日里在海平面能装两吨物资的直升机在高海拔区装载物资重量就直接减半,而一部分中、小型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高度甚至是都无法能够飞跃山脊完成进藏的任务。

  还有西藏问题中,最关键的人的因素,西藏的喇嘛还有当时的贵族、权贵们可不喜欢外人进来剥夺、分享属于他们的特权和资产,这形势,可没有蒙古问题那么的简单。

  不过这都不能打消华联政府一致的进藏决心,在古代,可以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现有西藏的特定情况。可是在科技文明,在社会文明进入到现在的这个时代后,这一切,都将开始发生改变。

  季效良也一直知道华联政府高层心中对西藏问题的大致想法,早在拿下云南、四川之后,季效良就开始着手培养一支高原作战部队。

  当时只是从理论、高原作战用兵的一些基础项目开始慢慢摸索,而进入到一九四零年之后,正式的高原作战部队成立,兵力不多,就小一个军两个高原步兵师,人数全部加起来也才刚刚超过两万多点。

  可是别看这些部队人数少,作战技能还有重火力武器装备也未必比其他五支王牌部队高,但是在高原区上作战,还是要靠这些受过针对性训练的专业士兵。

  这些人各个都是有着丰富的高原作战适应性和保持相当高的作战能力,换其他部队的兵过来,光一个高原反应就足以非战斗减员一大批。

  在装备上,这些部队也着重于轻武器装备,反正对方也没有能力有坦克飞机大炮,而在战术上自然也就倾向于特殊山地高原环境下的作战战术。

  由于后勤的制约,每一名作战士兵的枪法都要求很高,陕甘地方部队在物资匮乏下提出的三不打在这里得到了发挥空间:“看不清楚的不打,瞄不准的不打,没有把握的不打。”

  这样做能减少弹药的消耗量增加持续战斗能力,而部队中多装备突击步枪这样的半自动武器来保证火力和精度的平衡。

  但是和其他部队不同的是,这些部队中制式枪支上很多都装备有小倍数的光学瞄准镜,以提高士兵的射击精度。这样的待遇在其他部队就是狙击手的待遇,所以说特殊环境下对部队有着特殊的要求。

  同时这支部队在后勤上也没有其他几支主战部队那样过于依赖后勤,甚至这里有着其他部队看不到的驮马这样的特殊“兵种”存在,一个营的部队可以在自身随行的驮马后勤排的支援下,依靠着自身给养和长期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就可以维持长时间的作战。

  而且准备了这么久才进藏,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准备,在政治上也是经过多次的洽谈和协商。只是由于当时控制西藏摄政的大扎?阿旺松饶等人,之前有支持西藏分裂的外国势力做背景,一直以来都没有将中央政府放在眼里。

  有着这样的心态,这洽谈实际上也谈不出什么东西。只是时间、社会、世界形势发展到现在,大扎?阿旺松饶这些人,也不得不面对身后英国人失利所要带来的严峻形势。

  国际形势上,英国人现在头疼于缅甸上的节节失利,可为了牵制住中国人,英国人仍旧加大了对西藏分裂势力的资助和帮助。

  要钱给钱,要枪给枪,就是为了西藏的分裂势力能制造出更多的事端、麻烦来折腾中国政府,减少中国正面战场上给英国人带来的压力。

  不过这些物资从印度出发,翻越重重喜马拉雅山山脉后已经是四三年的下半年了,得到更多这些装备的大扎?阿旺松饶等分裂分子果然野心膨胀,不断的枪杀在藏的异族人。

  并派出少量极端份子渗入云南、四川等境内,制造血案。

  在最后一次商谈无果之后,在陈炯明的命令下,季效良指挥部队从三个方向进藏。在进藏之处,由于当地毗邻云南、青海、四川等地,特别是靠近四川、云南两省的当地人比较容易接触到已经发展起来的外面富裕世界。

  这很多人都比较渴望能够加入到中央政府管辖,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进藏部队最初的路程都是相当轻松的,甚至可以轻易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和欢迎。

  进藏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将西藏分裂分子设置在云藏、川藏边缘的一些据点给敲掉,有心打无心,为了保证围歼效果,季效良甚至出动了数架直升机进行少量部队后方投放断其后路和进行空中打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空中打击,从未见过能这样飞的那些西藏分裂暴徒们都傻了眼,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家伙们在自己后路上放下十几个人。

  别小看这十几个人,这些据点中每个据点虽说少则上百人,多则数百人,但这一带复杂的山地地形注定了只要再山道上放置十几人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何况虽然人数不成比例,但武器装备性能和杀人效率上中国*军队这边更强势。

  这些只懂得寻找老百姓和非武装单位制造血案的暴徒们什么时候见过真正的职业杀人机器,虽然在最初时这些暴徒们想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杀出条血路出来,结果血路是铺成了。

  大量喷溅的污血染红了这些小山道,可却没能杀出去。在速射的火力面前,这些暴徒手中的老式步枪根本无法能够相提并论。

  而且对方的火力相当的精准,子弹都是冲着胸腹以上部位打去的,还有不少暴徒被爆了头,白花花的脑浆子混合着污血喷溅得到处都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