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宫乱 152 今生宫市

《长宫乱》152 今生宫市

作者:暗女 字数:4677 书籍:长宫乱

  醉意难却,望着这双认真的眸子,沈淑昭忍不住握着卫央的手,泪珠子反复淌落,为何听见这样的话会动容。明明相携至今已私心定今生,不论前途再有怎样的磨难,她都不愿放开她的手。

  所以当她亲自告诉自己她亦这么想时,酸涩与欣然,霎时化为眼泪不停外涌。

  是她太美好,背负得又太多。

  所以她愿一直守候在她身边,守得云开拨日,皇宫安稳,天下太平,太后与皇上终有善果。

  无论未来是何种结果,她都想留下来。

  留在她身边。

  细水流长,不辜此生。

  就在一轮好月下,二人渐渐相依,共赏天外美景。

  许久以后,酒壶空,座无人。

  留得明月映窗户。

  三更时分,从外斜横进来一抹霜华冷色,直插在呈有笔墨的书案上。

  里头的其中某张宣纸,与其他无差,折痕累累。

  只见那上面写道: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纸上字迹清浅,勾勒稚嫩。

  犹昔见人。

  是过去,也是今生。

  是枉然,也是当下。

  物是人非,变的是人,心从未变改,一丝一毫。

  今夜除夕一过,众人开始期待十五日那天的宫市。在内务府精心打理下,一切井然有序进行。

  如今大多事情都和沈淑昭前世无差,只不过,之中稍有不同的是,这回太后每日虔诚拜佛、请德高望重僧人替沈家女求签时,多了一人。

  便是为了嫡长姐沈庄昭——倾城之貌美,薄宠于囚宫的那人。

  长姐求得了什么签,沈淑昭未可得知,但高僧的解语倒有几分灵验,自己两生听的各为不同,前世是“南海鲛人,其泪织珠”,前几天再随太后去寺里时,就成了“如鱼得水,相逢化劫”了,当真有趣。

  因太后近日勤于礼佛,所以她未曾常陪在太后身边,而是多随卫央相伴而行。

  她深知这段时日是难得的相安无事时候,一定得好生把握住。

  想起来上回出宫时看着京城街头景象,叫她心生艳羡,真想去看一看,宫市她前世已随其他宫妃一齐去过了,今世不如就去外头走走,顺便与卫央没有负担的真正离宫一次。

  当把这个想法说出后,卫央自然没有他意,于是沈淑昭开始乐呵乐呵的准备出宫行装。

  宫女将她们千辛万苦从外面买来的民女衣裳全部展出来,娘娘真是好奇怪,不要华裳,要素裳,还说是什么为了怀念过去,可把她们忙坏了。

  沈淑昭遂在其中踱步,左右挑选。

  酡红太艳丽,墨灰太素雅,海棠紫太端庄,这些宫女不知她要出宫的隐意,挑的都是显眼的衣物,所以选来选去怎么都寻不出适合的。

  还有这打扮,也得尽量按着不起眼来。

  猞猁狲衣料一看便知是大富贵人家的小姐,走在街上莫过太引人注意。

  看来看去还是碧霞流云纹绫衫这样的合适,再取下宫妃簪,松开飞天鬓,挽上一个普通百姓家与名门贵族小姐都会挽的发髻,佩饰全部从手腕与颈间摘掉,擦去绛红樱唇,换上那件不显华美却清丽俏皮的衣裳,从贵气宫妃变回原来的模样——

  这才是她,想要的自己。

  沈淑昭对着小桌铜镜看着自己,这许久未别的样子,蓦地一眼觉得生疏。

  随后,涌来的是无限怀念。

  前世未入宫前,她一直对自己这身打扮永不满意,直至迎入宫中成了皇妃,这才觉得能在府邸众人面前抬起头来。但是后来发生的太多变故,让她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不穿华绸贵锦的生活。

  纯真朴实,人一生究竟可以留住这份心多久?

  她用前世的性命最终才明白,荣华不过镜花水月,能在万消百劫之后稳固留下的,那样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拼了命也要保护的。

  从前,她只有自己与阿母;如今,她还有了卫央。自我、亲情与爱情皆全,权力地位只是沧海一粟,她早就彻底看清了,无人可以比母亲更重要,无人可以比卫央更值得爱。可怜天子坐拥万里江山,枕边的都是不值得爱的人;可怜太后指点朝政,却忽视了怎么去爱自己的身边人。

  她苦笑着慢慢放下手里的这支银凤镂花长簪,身上再没有一件多余的贵物。

  终于,彻底轻松一身。

  出了这宫,今夜,她不再是沈府与太后的棋子,而她也不再是困于皇上与太后间的长公主。

  她们,不过是世间最平凡的人,只属于彼此。

  做足了准备,接下来便是去给太后禀报自己抱恙,恐得歇养一阵子了。所以前世里太后寄望她穿的流萤裳,还是留给别人穿吧——更何况那衣裳,当天连皇上的一面都没见着。

  太后听后恩允休息,还嘱咐她注意身子。

  于是在宫市兴起的日暮时分,沈淑昭屏退了下人,叫她们都去宫市上多凑热闹,然后自己悄悄从后门离去,来到人迹稀少的小巷里,等候卫央的到来。

  戌时一至,天色昏昏。

  过了没多久,卫央如约而至。沈淑昭兴奋起来,然而很快她却傻了眼。

  因为在卫央的身后,跟着一个翩翩罗衣,手摇羽扇,美如冠玉的年轻男子。他腰系绿玉佩,袖袍边是木槿花的镶边,纵使一副普通平明的打扮,也仍旧是器宇轩昂,不羁的贵公子之像。

  而前来的不是别人,正是——

  当今皇上。

  “……”

  沈淑昭陷入沉默。

  二人出宫共度美辰的念头突然云飞烟灭,慢慢破碎在四周,随着轻风远去。

  “他一定要过来。”卫央面无表情道。

  皇上面带笑意的看向沈淑昭,“朕也想出宫见见人世。”

  沈淑昭凝噎,原来卫央是把这次出宫当成普通的出宫了,怪不得皇上会跟过来,亏她连日精心为此累心打扮,还暗中细思过何地适合二人相处,现在都没了……

  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沈淑昭的心情,皇上连忙罢手解释,“沈姑娘可莫会错意了,朕不放心你们二人离宫,而且皇姐从未离过宫,故而过来看看,顺道也可出去体察民情。”

  以卫央的武功……

  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她心底涌动着无限失望,干愣愣看着皇上,不知自己现在是想离宫,还是不想离宫了。

  “沈姑娘若是觉得朕去有甚不便,那朕便自行回去了……只是,出了宫,你们得留意点,莫去人少之处。”

  皇上收回了扇子,他语气里的温柔嘱意与失望同时隐于尾音,接着马上准备带着身后的张魏离开。沈淑昭顿觉于心不忍,终下定心来,好吧,三个人就三个人。

  天子一年如一日常居深宫,如今卫央难得随自己出去,他不愿留在宫内面对阿谀奉承,还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她露出善解人意微笑,“臣女并未觉得不便。”

  皇上面上的失落一扫而空,“那就走吧。”他很是春风满面,然后昂首走向她们前方。

  很快把她俩都留在了很远的身后。

  卫央:“……”

  沈淑昭看着皇上与张魏走远的背影,她明显感觉他就是自己想在过年时出宫,不过顺势找了个正当理由而已……

  她顿时松了口气,若是如此,她还是能与卫央独处,想至此她情不禁望向身旁的人——

  这时的她才细看到,卫央身上的离宫衣裳,与往昔在宫内常穿的颜色无异,大体清雅脱俗,不过是少了出自名贵布匹与织娘之手罢了。她发鬓上常点缀的银玉也取而代之成了普通的大家闺秀簪,很简单的挽在后发上,干净优美。兰花薄水烟逶迤长裙,白玉散花纱披帛,这些明是寻常不过的美丽衣裳,但到了她身上,就变得出类拔萃,衬托傲人了。

  沈淑昭不禁看得面根子红,趁着卫央尚未发现,她连忙道,“咱们跟过去吧。”

  然后就牵着卫央离开长巷,走向离宫之路。

  其实说是离宫,不如说是越墙。

  因为肯定不能走皇城正门,出门时会查人,她身上那块能离宫的令牌,是太后给的,这些都是要记录在册的,而宫女的令牌又岂是想能得就得?

  于是,她们决定走后顾无忧的一路,那便是在在偏远之处,轻功越墙。

  四周无人,就在沈淑昭看着高墙恍神时,卫央一揽其腰,横抱住她,轻松踏墙而去,然后平稳落地在地上。

  下来以后,沈淑昭很开心原来出宫竟是这么简单的事,前方就是丛林小路了,她们得赶紧过去,免得被周围巡察的护卫发现。

  还没走几步,她就听见背后有一声微弱的“喂——”,这才猛然想起来,皇上还留在里头呢!

  皇上不会轻功,一墙之隔,竟如此遥远。

  “皇上如何过来?”她拉了拉卫央的衣袖。

  谁料卫央道:“我不知。”

  原来她没想过皇上出宫的法子?他们决定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过于仓促了……

  “皇姐——喂——”

  墙内的人在呼喊。

  “走吧。”卫央扯着沈淑昭就往外走,不曾回头。

  她看起来是真的没有想让他出宫的念头!

  总不可能留下皇上一人在此地……在沈淑昭的连忙坚持下,卫央终于在半途停下步子。

  尽管,那离宫墙已经很远了。

  然后她们在那边看着一个人头缓缓地从墙上出现,接着是胳膊,腿,初见时那个英俊潇洒的贵公子此刻竟在落魄狼狈地翻墙而出,沈淑昭噗哧一声,没忍住笑了出来。卫央就这样很平静的看着皇上翻墙出来,还听着他嘴里一边念道:“张魏,你站稳了……抓着我。”想也不想,一定是踩在他带来的那个宦官肩上出来的。

  最终皇上从墙头跳了下来。

  身上的衣裳都有些刮灰了,他拍了怕手,沈淑昭看着他,心里啧啧称奇,自己前世从未见过皇上的这副模样,他是俊美的天子,失意的明君,后妃面前位重如山的男人,太后不喜欢的不听话傀儡,她对他的了解与大多数人一样,帝王血脉,不苟言笑,甚至不会钟情任何人。

  今世重生以后,她才发现,原来天子在卫央身边可以如此有趣,除了万里江山外他还有很多心事,也会想过离开皇宫——

  原来,大家都是人。

  在皇宫里,每个都是会感受酸甜苦辣的人。

  只是因为需要生存,所以不得不伪装起来,皇上应有皇上的模样,宠妃应有宠妃的模样,皇后应有皇上的模样。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会因离别难过,会因好事喜悦。

  再恨之入骨的冷血人,白昼里的对峙之后,深夜他对身边的人又何尝不温柔有加?

  所以当萧皇后前世自尽时,她心底其实有一丝怜悯。

  因为身份造就无法理解,这道鸿沟无法逾越,故而她前世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皇上、皇后,以及很多人。

  正如他们对自己。

  无法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无法打破之物。

  这就是身为人,令人厌恶,又悲伤的一点。

  庆幸的是,现在的她可以理解皇上。

  皇上道别了墙那边只是送他出行的宦官,稍微一瘸一拐朝着她们方向走来,他目色温柔,卸下了帝君身份,看起来落得不少轻松,因为连她们丢下他自己翻墙这种事都仍无动于衷。

  二人没有了前世对峙的身份,不再是以各自应有的“模样”来相待,他于卫央而言,究竟是怎样成为这么重要的人,她想一一知道。

  想更多的知道卫央的事。

  她所不知的事。

  待皇上过来以后,他们三人顺着丛林密道里离开,一路凭卫央听音辨位的能力躲避着不少巡察士兵,随后渐渐走至人多的京城内。

  嘈杂声,吆喝声,稚童嬉笑声,车轮子声,纷涌而来。

  从这个黑暗的泥泞巷子望去,远处明亮角落边蹲着几个卖饼的小摊贩,正街一角还有各色各样衣着行走的身影,不再似宫内各宫统一的颜色那般无聊,明烛高照,人肩挨着人肩,有茶楼,有当铺,有酒庄,十里长街上应有尽有。

  粉的,红的,青的,白的,在街头每处角落里体现着。橘光飘融在上空,暖暖衬映在来往行人的脸上。

  这儿没有威严高殿,不似人间仙境,这里是平凡的长街,甚至喧嚣不止,但却是宫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一生都可能不会见的地方。

  街市上人流穿梭如织,可里头卖的那是比宫市要多得多,说到底,宫市不过是给宫人们一种怀恋、以贵族们一种新奇的模仿罢了。

  沈淑昭与卫央并肩走在一块,皇上则老远的走在后面。

  迎面而来的是衣着普通的各色人群,有中年,有年轻,他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不会因自己是四大名门出身的人而让道,甚至根本都不会看一眼。

  身为京城的洛阳繁华果然名不虚传,周遭川流不息,令她忍不住好几次回头去看皇上有没有跟丢。

  也因为人太多,她害怕会离开卫央太远。

  手刚想伸过去牵,刚刚触碰至指头,忽然僵直在那里。

  她忘了,身后还有皇上。

  就在此——她余光瞥见一道来自皇上的非常深的怨念目光。

  她惊然想起卫央所说,皇上自小就常随在她身侧十分依赖自己,如今皇姐不和风姿卓绝的君子在一起,而是和她这个柔弱纤瘦的庶女……

  现在,她又当着他的面突然牵起了他长姐的手。

  她愈发觉得背后的视线强烈。

  这已经不是三人出宫游玩了,而是成了一种监督式的跟随——

  她竟觉得该来的迟早要来,皇上这般重视卫央,所以才想跟出来看自己究竟能不能让他满意。

  这便是他们十几年的姐弟之情,她总有一天是要接受这个考验的。

  但转念一想,两个女子之间的事他已经接受,若是能证明自己不输任何人,岂不皆大欢喜?就在这个瞬间,沈淑昭忽感自己肩负重任。

  她想到这手心开始冒汗,就皇上在身后向她们两手靠近处投来反复的打量目光时,她觉得自己连走路都会变得同手同脚了。

  突然,背后传来一阵隐忍笑声。

  足够前方的她听见了。

  怎么了?

  她真的走成同手同脚了?

  沈淑昭慌忙注意自己,但她发现并没有走错步子。

  “长姐——”接着听见皇上在背后一边像个公子哥摇着扇子,一边优哉游哉说道,“你刚才走成同手同脚了。”

  卫央立刻面色微红,冷冷回道:“离我远点。”

  沈淑昭满面不解其意回头,没成想皇上对她笑意有迎,这副痞气的贵公子感觉被他演得分毫不差,而且还好心示意她要留神前方的路,与嘲笑卫央时的样子全然不同。

  此时,沈淑昭才终于意识到,原来皇上不是来盯梢她的,而是来盯梢卫央的。

  卫央自离宫后,脸色一直愠气没好过。

  望着她浑身散发出的带了个拖油瓶的气场,与身后皇上假装赏景游市、实则在观察卫央不自在的举动,并加以嘲讽明示给自己听的举动,沈淑昭终于了然彻悟,原来——

  这才是真正的……姐弟之情。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还原一下事情经过:

  皇上:皇姐你谈恋爱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真没想到你这样的人也能谈恋爱?

  卫央:……

  皇上:沈淑昭是抖m。

  卫央:……

  皇上:能忍受得了你的可能只有她一个人了吧。

  卫央:我出宫了,你自己留在这吧。

  皇上:我也要去

  卫央:?

  皇上:我想看你是怎么谈恋爱的?

  卫央:?滚

  皇上:沈姑娘只是想和你一起去街市,你还想要什么?只是去游街,我去又何妨?

  卫央:她并不想你去。

  皇上:不一定。

  卫央:她会听你的还是我的

  皇上:那去问问她!

  (然后死活非要就这样一路拉着绝望的卫央过来了)

  皇上:沈姑娘,我去一下可以吗?

  沈淑昭:啊……哎?……嗯……好。

  卫央:。

  【以上就是事情发展经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