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丹武独尊 第454章:混沌古体【第三更】

《重生之丹武独尊》第454章:混沌古体【第三更】

作者:妖月无双 字数:1908 书籍:重生之丹武独尊

  苏培盛带着人把那个飞起来的大长灯笼给打下来了。

  那像是个孔明灯, 但是比孔明灯要大些,亮些,飞的也慢一些。

  那大长灯笼被小太监拿过来, 底下还坠着一个条子, 苏培盛举着条子给胤禛看。

  ——嫔妾一无所求,惟愿皇上龙体康泰,大清国泰民安。

  胤禛的脸更黑了。

  这都是写的什么?这意思是他现在病得快要死了?大清也快要完了是吗?

  苏培盛早瞧见了那条子,瞧见的时候整个都无语了。

  这武嫔不但不安分, 她还蠢得没脑子。瞧瞧这上头写的话, 这都是什么啊。就算是祈福,写上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咒皇上, 咒大清么?

  再说了, 这好好的禁足,那就好好的思过,好好的抄写宫规便罢了。又弄这一出,嫌自己的命太长了是吧、

  他跟着万岁爷从潜邸到宫里,就没见过这样的。

  年姒玉也瞧见了,看了看胤禛仿佛酝酿着风暴的黑眸,她说:“嫔妾宫里的姑姑跟嫔妾说,这几日,长春宫里有个小太监日夜盯着嫔妾这儿。他也没做什么, 嫔妾就没管。现在看来, 原来武嫔是想瞧着皇上来的时辰,皇上来了,她就好把这个放出来。皇上, 武嫔当真是痴心一片啊。”

  旁边的姚黄与魏紫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 心里都是笑。

  瞧着武嫔倒霉了, 她们主子就跟这儿插了一刀。

  她们跟在皇贵妃身边这么多年了,倒也知道些万岁爷的性子。万岁爷最不喜的便是底下的嫔妃们这样没规矩。

  若是放在心上的也就罢了,宠着纵着都行。若是没看进眼里的,或不喜欢的这样折腾,那就是要倒大霉的。

  万岁爷恼了,是不会留情的。

  胤禛一听果然就恼了,武嫔这样不安分,居然还派人盯着翊坤宫。

  这会是武氏自己的主意吗?那肯定不是的。

  皇后想把武氏推出来,想让自己宠幸武氏,一而再再而三的闹腾。

  胤禛暂且不对皇后如何,难道还不能动一个小小的武氏吗?更何况武氏这样不安分,还妄图压着翊坤宫,还妄图凭借这些低劣的手段博得他的欢心,简直是痴心妄想。

  若不以儆效尤,往后宫里争相效仿起来,成何体统?

  胤禛进了屋,盯着那大长灯笼,目光明明灭灭的:“传旨。褫夺武嫔封号,降为答应。迁宫去景阳宫。告诉皇后,好生约束,以后无事,就不要出门了。这宫规日日抄写,一日一遍,就叫皇后敦促吧。”

  什么样的人,也敢压着小姑娘一头,胤禛不爽很久了。

  今日总算是出气了。

  这不是皇后千挑万选的人吗?好啊。那就送到景阳宫去。景阳宫就在钟粹宫旁边,也是挨着的。皇后喜欢,那就天天带在身边好了。

  他看向年姒玉,眸中浮现暖意:“往后,长春宫空下来,就不会再有人来扰你了。”

  处置了武嫔,小姑娘也不会再这么阴阳怪气的和他说话了。什么深情痴心的,听他越发恶心武氏了。

  胤禛被恶心了一回,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命苏培盛将这些东西都原样送去了钟粹宫。

  武氏立刻迁宫不得耽误。原先在她跟前伺候的人全部挪出去,另换了答应的份例来。

  苏培盛琢磨着这里头的分寸,特意去内务府交代了一声,定要严苛老练磋磨人的使女来。这大雪天的,这武氏这样折腾人,害得他都挨了五板子,就因为武氏闹出的这些么蛾子。

  他这儿不给武氏上点眼药,就怕将来这武氏也不安分,还要连累他再被万岁爷责罚。

  皇后收到东西的时候,武答应已经被送到了景阳宫。

  皇后眼前一阵阵的发晕,一日之内连受两次打击,这就有点承受不住了。

  “这个武氏怎么——”怎么这样蠢。

  皇后扶着田嬷嬷,想不出还能怎么形容武氏。满腔的希望,在看到那个大长灯笼的时候,都破灭了,变成了对武氏的厌恶。

  一次不够,还要再坑自己一次。被降为了答应,又被送去了景阳宫,哪里还有什么出头之日呢?

  这个武氏,算是废了。

  她这几个月的谋划,也全都白费了。

  谁能想到,武氏会动的这样愚蠢?罢了,再想这些也是白费心思。皇后本就觉得心口不舒服,便叫田嬷嬷赶紧将这些东西处置了,别叫她看了更是心烦。

  田嬷嬷叫宫里的大宫女把这些东西都拿走处置了,不再碍娘娘的眼。

  她这儿还要慢慢的劝说:“主子也不必太过忧心。这个武氏不顶用,还有别人呢。如今宫里的嫔妃们,皇上那儿看都不看一眼。可过了年就要大选了。总还有年纪小聪明伶俐的秀女进宫,到了那时,主子再挑几个好的,这回多试试,性子上家世上,都选几个比武氏好的。到时跟年嫔对上也不吃亏。”

  武氏那会儿也不是小选大选的,是皇后临时选上来压制年嫔的。

  千挑万选,只是为了走个皇贵妃的相类,别的倒是都没有着紧。

  如今瞧着年嫔是个手段不弱的,那明年的大选上,性子和家世,就要好好的琢磨一番了。既要争宠,那就不能太差了。至少和年家对上,不能太吃亏的。

  这个武氏吃亏就吃亏在太蠢。家世上又很弱,皇上降为答应一点顾忌都没有。

  田嬷嬷温声细语的,倒是慢慢将皇后劝好了些。但武氏的事,钟粹宫是再也不想照拂了的,打定了主意任由她在景阳宫自生自灭。

  胤禛这儿把人处置了,心里头就痛快了。

  长春宫空下来,翊坤宫这儿就更清静了。

  外头下着雪,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锅子,胤禛喜欢咸豆花,这回叫桂陵做了,他倒是就着锅子喝了一大碗。

  年姒玉的甜豆花胤禛也尝了一口,半糖的也还是太甜了,他不大喜欢。

  梳洗后进了床帐,胤禛掐着她的小腰,这兴致就上来了。

  年姒玉同旁人还真是不大一样。便是再活泼的性子,到了床帐里头也难免拘束。

  偏偏小姑娘不这样,她热情得很,勾的胤禛感觉总是很好,又觉得两人在这事上倒是合拍。

  他很少克制自己,来一回翊坤宫,那就要叫三回水。要不还真是不够尽兴了。

  对小姑娘子嗣上艰难的事情,胤禛也是不着急的。他倒是很顾念她的身体。

  纵然知道她有药膳方子按时调理,也还是让钱太医按时来请平安脉,时时刻刻关注着小姑娘的身体状况。

  胤禛早有吩咐,年嫔的脉案,除了他和年嫔外,不许给旁人看,钱太医领了命,想来这从前照顾过先帝爷时着紧嫔妃的太医,是该知道如何做妥当的。

  钱太医说小姑娘精神很好,容色也好,身子骨弱些,慢慢的调养就好了。

  胤禛这才放心些。他是不想再体会过从前拿着皇贵妃的身体无能为力的感觉了。

  小姑娘的身体,他从现在就要让人好好的照顾。

  年嫔如今年纪还小,胤禛也不着急让她有孩子,有孕的事,等她大些,身体好些再说。

  想着年嫔让钱太医把她的身体状况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他知道,胤禛心里头还是很心疼她的,她面上洒脱,也不知心里怎样在意,只是总笑吟吟的,不肯与他说罢了。

  胤禛体贴姑娘家的心思,也不去问,更不会主动去提起。想着天长日久,时日长了,她总会有自己的孩子的。

  这事原也不着急。况且,如今还有六阿哥和四格格养在她身边,六阿哥和四格格眼瞧着就大了,两个孩子都活泼得很,再过不久就要说话了,他不在的时候,必不会叫她觉着孤单的。

  胤禛抱着她歇下来,帐暖生香,她身上又嫩又软,胤禛摩挲着,一眼就瞧见了她摆在床头的小花盆。

  小姑娘总抱着小花盆晒太阳,他瞧见的。有几回晌午后歇在她这里,还叫他抱着呢。

  如今瞧见那光秃秃的土里什么也没有,胤禛就忍不住笑起来:“你巴巴的从湖北带来的蹙金珠,也不知是从何处寻来的?莫不是被人骗了?这都两个月了,怎么还不发芽?”

  他记着从前那一株种下去半个月不到,就好好的发芽了。

  她这个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早先说她从古书里看过护养法子的,那个书她也给他看过了,确实是有这样养的。他从前也养过,只是那法子比她这儿的还要精细些。

  况且,胤禛每回过来,瞧见她也没对这蹙金珠有多精心,倒是总抱着晒太阳,其他的好像一概都没有。

  问了还要被说,是她的蹙金珠矜贵得很,不能胡乱养的。

  胤禛想想都失笑,他倒是觉着她没胡乱养,是糊涂的在养。

  年姒玉也正琢磨这事呢。

  两个月了,胤禛一点不动心。她的种子还安逸躺着,一点没有要发芽的迹象。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年姒玉往胤禛怀里靠了靠,撑着他的胸膛,笑得眉目轻漾:“皇上,再疼嫔妾一回,好不好?”

  她这声音软软的,特意勾人呢。

  胤禛叫她撩拨的,手心一下子就热了,压上去要应了她。

  被年姒玉轻轻推了一下:“嫔妾说的不是这个。”

  她软着声音说,“这蹙金珠娇贵得很,嫔妾也是头一回养,怕是没养好。皇上既是养过,又养的那样好,那不若,皇上替嫔妾养一回,好不好?”

  “皇上不是也惦记从前的蹙金珠么?皇上把这个放在身边养,就权当过去的那个回来了。行不行?”

  胤禛就笑了:“这就打发朕替你办事了?”

  年姒玉撒娇:“皇上这么厉害,养花比嫔妾强百倍的。嫔妾求求皇上了。”

  听听,这都是说的什么话。黏糊糊的,胤禛心里飘飘然,可又哪里用得上求这个字眼?

  胤禛应了她,又翻身把人压住,笑道:“那就让朕再厉害一回。”

  厉害舒坦了的胤禛还没等苏培盛在外头叫起,自己就醒了。

  瞧了一眼身侧,小姑娘还缠着抱着他。

  中衣散乱些,锁骨上的红痕裹着暖香,看着胤禛眼晕生笑。

  小姑娘累狠了,睡得极好,他起身时,她都没有醒。

  胤禛照旧是在屏风后头更衣的。

  进来数个小太监伺候,都低着头不敢乱看,连呼吸都放的轻轻的。生怕扰了里头那位年主子睡觉。

  小太监们的动作利索得很,很快就将胤禛的衣裳穿好了。

  小太监们先静静出去,而后苏培盛再跟着胤禛出去。

  如今的规矩也改了,怕扰着年嫔主子安睡,万岁爷都是回了养心殿再梳洗的。

  想着自己先前瞧见万岁爷这样还十分的惊讶,如今苏培盛的心里头是一点波澜都没有了,木着脸跟着万岁爷回养心殿去。

  年嫔主子进宫后,这例破了多少回了,也不差这一回了。

  可万岁爷却没像往常那样出门,而是折返回去,苏培盛隐隐绰绰的看见,他们万岁爷也不知道撩开床帐干了些什么,片刻后回来,含着笑,手里拿着一个精致小巧的小花盆。

  苏培盛定睛一瞧,这不就是年嫔主子的那个小花盆么?是年嫔主子宝贝的那个牡丹花啊。

  据说是极罕见的蹙金珠。

  这名种苏培盛知道,想当初他们万岁爷年少的时候,他跟在身边,还瞧见万岁爷养了一株呢。

  那会儿蹙金珠就不好得了。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蹙金珠更是罕有,万岁爷找了这么多年没找着,也不知年嫔娘娘从何处得的。

  可他们万岁爷拿年嫔娘娘的花儿做什么?难不成心喜难耐,这就给顺走了?

  回了养心殿,苏培盛伺候胤禛梳洗,胤禛把小花盆摆在案头,梳洗完了,吩咐人取土要水,亲自给这花种子换土施肥的时候,苏培盛眼睛都瞪圆了。

  “你也别闲着。朕从前忙时,你也会跟着照顾。”

  胤禛吩咐苏培盛,“你年嫔主子的花,你也好好盯着些。不许叫人弄坏了。否则,仔细你的脑袋。”

  苏培盛给这话吓出一身冷汗来,连忙应了。

  瞧着那小花盆这心里就颤巍巍的,哎,这花的命可比他的命贵重哟。

  这样宠着年嫔主子还不够,万岁爷这么忙,还要给年嫔主子养花,这要是叫宫里的嫔妃们知道了,只怕牙都要酸掉了。

  胤禛高高兴兴的养花,他厉害得很,等着,他半个月就能给小姑娘把这芽给发出来。

  年姒玉天亮起身,瞧见她的床头小花盆没了,听见姚黄提了一句,说皇上含着笑把小花盆带走了,是亲自端走的。

  “苏公公要接过来,皇上还不肯呢。一定要自个儿拿着。” 万岁爷和主子之间的事,奴才们不掺和。瞧见万岁爷拿了主子的花,她们自然不会傻的去过问。

  瞧见万岁爷隔三差五就宿在翊坤宫,哪回都是高高兴兴的。拿着主子的花走更是高兴,主子晨起也这样高兴,姚黄她们自然是要跟着凑趣的。

  年姒玉用早膳的时候都是开开心心的。

  外头的事,魏紫也说来让年姒玉高兴:“武氏的事宫中都传遍了。各处都在暗地里笑话武氏,这一日丢了两回脸,这真是头一回了。现如今,武氏都成了宫里的笑柄了。也不用咱们动手,宫里落井下石的人多了,她在景阳宫也不会好过的。”

  武氏进宫就是武嫔,虽有皇后撑腰,但她也只是脸蛋出众些,家世却并不显赫,家里如今甚至连有些潜邸来的贵人常在都比不上。

  众人早就不服了。只道是皇后偏心,有了新人抬举,就将老人丢在脑后。着实是令人心寒。

  “这景阳宫里虽没有主位,都住的都是无宠且从潜邸来的贵人常在们,原本武氏在颁金节大宴上大出风头,她们这些贵人常在连入席都没有资格,还有另外的地方用膳。这心里头就不痛快了。如今武氏被皇上降为答应扔过去,她们岂肯放过她?必然是要吃些苦头的。”

  宫里磋磨人的手段多了,武氏落入了狼窝里,平日里仗着皇后撑腰不修善缘,这个时候连皇后都将她作为弃子了,自然是没有人帮助她的。

  风丹也跟着凑趣:“奴才听说,这武氏在家里原本是庶出的,是她家里的姨娘生的她。因为前两年正室夫人病逝了,她阿玛才将姨娘抬正了,她也就成了家里的正经小姐。”

  “那姨娘听说手段多的很,哄的家里的爷们都听她的。这姨娘的手段再花哨,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却偏偏叫这武氏耳濡目染都学了去。今儿这两出,武氏才会闹成这样。”

  “奴才听见,那武氏被送去景阳宫时,嘴里还在喃喃自语,说她都是跟着她额娘学的,怎么就不管用了呢?她也不想想,咱们万岁爷是何等风姿,怎会被她这种伎俩蒙蔽呢?这人为了争宠真是昏了头了,进宫学的规矩怕是都没放在眼里呢。”

  年姒玉这才晓得,原来这武氏是家学渊源。难怪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来。

  天气越往后就越发的冷了。

  年姒玉不出门,就在翊坤宫里吃吃喝喝的,到了日子就去给皇后给太后请安。

  有了武氏的事,皇后也安静下来,不找她的麻烦了。

  太后那边待她也和善得很。

  就是天气太冷了,六阿哥和四格格年纪还小,不能抱去慈宁宫给太后瞧,便只能等着天气暖和再带出去了。

  胤禛倒是少来翊坤宫了。大约是新年要到了,将要过节封笔一月,他要忙的事更多,还要考校官员,放假前不抓点紧,放假后再上朝怕是众臣就要懒怠了。

  胤禛就多在养心殿盯着,十来天都没进过后宫了。

  他不来,年姒玉就自己消遣。

  冬日里御膳房的供应也是足足的,她就换着花样叫桂陵折腾,最近翊坤宫的伙食就特别好,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翊坤宫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

  六阿哥和四格格又长大了许多,年姒玉自己吃得好,也会给孩子预备点奶水之外他们能用的吃食。

  导致六阿哥和四格格每每瞧见她,都张着胳膊挥舞,十分的兴奋。他们还不大会讲话,但是很努力的在讲话,教姨母不会,教皇阿玛,就只会喊吗。

  每回都逗得年姒玉笑得不行。

  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周岁就快到了,年姒玉想着,不知胤禛是个什么意思,下回来她得问问,看看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周岁怎么过。

  孩子还小,皇贵妃过世未满一年,他们这些人便罢了,孩子也不知守不守。

  叫年姒玉这朵花来看,守不守的,尽心就是了。

  皇贵妃那样心善的好人,也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委屈的。可这儿是宫里,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还是得瞧瞧他们的皇阿玛是怎么打算的。

  这日难得是个大晴天,年姒玉瞧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在软塌上玩累了,就让奶娘抱着孩子回去歇着了。

  她临窗坐着,瞧着银红春红在那儿收拾孩子们散乱的玩具。

  姚黄打起帘子进来,到了年姒玉跟前来,轻声说:“主子,适才四格格身边的奶娘同奴才说,六阿哥的奶娘怕是有些不妥当。”

  胤禛疼爱六阿哥和四格格,在两个孩子身边各放了三个奶娘。

  六个奶娘各司其职,互不相扰。六阿哥的奶娘就只管六阿哥,四格格的奶娘就只管四格格。

  但是六阿哥和四格格养在一处,六个人成日在一起,各自的眼睛盯着小主子,也盯着对方,六个人但凡有一个人弄鬼,其他的人就能发现。

  是等着六阿哥和四格格都睡了,瞧着六阿哥那边的奶娘也歇着了,四格格这边的奶娘才悄悄躲出来,到了姚黄跟前悄悄说起这事的。

  年姒玉很重视,立时就问:“谁不妥当了?”

  姚黄说:“姚氏说是容氏。”

  姚氏是四格格身边的奶娘,容氏是六阿哥身边的。

  年姒玉对这两个人都有印象。姚氏生的漂亮些,待人温柔和气,四格格很喜欢她。

  容氏年纪稍大些,但是奶水足,总是将六阿哥喂的饱饱的。从前瞧着,容氏待六阿哥很尽心的,也不知怎么就不妥当了?

  姚黄拿出一件小衣裳来。

  年姒玉一瞧就记起来了:“这不是前两日,园子里的针线房送来孝敬给六阿哥的新年衣裳么?”

  皇贵妃在胤禛登基后,就去园子里住着的。孩子是在王府里生的。

  没多久胤禛登基,皇贵妃就带着孩子在翊坤宫里过了一下,然后就直接搬到圆明园里去了。

  在那边住的久些,皇贵妃用的多的就是园子里的针线房,就跟膳房一样的,那儿也基本都是皇贵妃用惯了的人。

  针线房的嬷嬷还记着从前伺候的小主子们。就用心做了新年的衣裳送进宫来孝敬。

  年姒玉瞧着那缎子是极好的,针线也很好,用的棉也是很厚实柔软的,红色又喜庆的不得了,给六阿哥和四格格试过,穿着也都是极合身的。

  她瞧过无事,就把这十来套衣裳给留下了。

  姚黄拿出来六阿哥的新衣,那就是六阿哥的这衣裳有问题了?

  姚黄把那小衣裳顺着线拆开来:“主子您瞧,这衣裳的针线重新走过了。和原先的对不上了。这不是原先园子里针线嬷嬷的手艺了。这是后来缝上的。但这些嬷嬷们是积年的手艺,外头人仓促间哪学得会呢?”

  “主子您再瞧,这里头的棉也换了,不是咱们最开始瞧见的。是换成了不挡寒的薄棉。这衣裳穿了就跟没穿一样,若叫六阿哥换上了,不出一刻钟,六阿哥出门一会儿,必定是要生病的。”

  姚黄说:“四格格的奶娘原本也不知道这个。是她同着另外两个奶娘按照主子吩咐将那衣裳过一遍水,往柜阁里放的时候,瞧见了六阿哥的。像是没过水的模样,想着怕过后要穿,就想多嘴提一句,结果那手悄悄一摸,这话还没出口,这衣裳就摸出问题来了。”

  年姒玉把衣裳拿过来瞧:“只这一件?”

  姚黄说:“目下就这一件动过。要不是姚氏摸出来了,怕也发现不了。另外两个奶娘没上手,姚氏也没敢声张,她们都不知道。姚氏自己不敢做主,也不敢试探容氏,怕直接来回主子动静太大,就悄悄跟奴才说了。”

  “是等那容氏昨儿开过柜阁后,才拿了衣裳的。这两日,容氏她们大约不会动这个衣裳,姚氏才敢悄悄拿过来。有那几套放在上头,暂时也瞧不出来。”

  “姚氏说,这衣裳都收了这么些日子了。小主子们的柜阁只有奶娘能动,主子这里规矩严,身边的人寻常不会去动小主子的东西。她猜测,八成是容氏有问题了。另外两个奶娘说不准也脱不得干系。这针脚细密,但和园子里嬷嬷们的手艺差太多了,奶娘们也都是会些针线的,说不准就是她们干的。”

  姚黄是真没想到,六阿哥和四格格身边最亲近的奶娘,竟会出问题。

  想当初,这六个人,可是皇上与皇贵妃亲自挑选过的。她与魏紫费了好些心思,细细打听了出身家庭,最后才确定没问题了的。

  可这才不到一年呢,六阿哥身边的奶娘就出问题了。

  这要不是姚氏警醒,六阿哥可就要叫人给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