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总裁的顶级兵王 第七百一十一章 回家

《女总裁的顶级兵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回家

作者:天下 字数:2910 书籍:女总裁的顶级兵王

  即便朝廷花大力气彻查,找到一些线索,也不可能指向他。假如朝廷找到曹侍郎的仆人,发现当日曹侍郎最后是跟自己在一起,他最多有嫌疑;假如发现曹侍郎的马车被刀气砍成两半,又从江水中捞出曹侍郎被刀气砍碎的尸体,最多会认为是一个刀客所为,而刘知易文不成武不就,根本不可能是凶手。

  基于这些判断,刘知易有恃无恐,直直看着王朝栋。

  王朝栋摇摇头:“我没有证据。我也不关心证据,我只想知道,人是不是你杀的?”

  刘知易道:“我拒绝回答。”

  王朝栋皱眉:“还真是你杀的!”

  王朝栋有些惊讶,一个三品的文官,四品的修为,死于一个童生之手,让人难以相信。

  刘知易冷哼:“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

  王朝栋挥挥手,真气挥洒,洒在一旁半掩埋在江水和泥沙中的一堆木片中,木片立刻激发出了淡淡白光。

  “蛛丝马迹!”

  又一道法家真言。

  刘知易看到,木片上的白光,仿佛活了一般,形成一道道细丝,从木片上向外扩散,大多数光芒细丝爬向了江水,隐没在滚滚江面上。但有一道细丝,爬到了刘知易身上。刚才王朝栋应该就是通过法术追踪到了他,才出手把他从桥上抓到了江边。

  王朝栋指着这道白线质问:“你还有何话说?”

  刘知易冷笑:“这说明不了什么。最多证明我跟这堆碎木片有关系。”

  王朝栋疑惑:“你要跟我辩法?”

  刘知易摇头:“没兴趣。我可以走了吧。”

  王朝栋摇头:“你可以试试。你能杀曹华,可以试试能不能杀我?”

  刘知易没有动手,开什么玩笑,能杀曹侍郎,是因为曹侍郎当时重伤。王朝栋可是正经三品大员,具体实力应该也差不多,三品刀客一道刀气,怎么能杀死他?更何况刘知易跟他没有仇怨,犯不着生死相搏,杀曹华,是因为曹华在阴谋害他,害他的家人。

  刘知易哼道:“你到底想干嘛?”

  王朝栋明显不想让他走,目的不明,虽然在询问刘知易是否杀了曹华,可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刘知易一无所知。

  王朝栋道:“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杀曹华的?”

  刘知易道:“你无凭无据,不要污蔑人。”

  杀曹华是坚决不能承认的。

  王朝栋道:“我说过,我不需要证据。”

  刘知易冷笑:“你一口咬定是我杀了曹华?”

  王朝栋道:“不然还能是谁?”

  刘知易无奈:“假如是我,你又如何?”

  遇到这种不讲理的高手,刘知易只能无奈,但依然不承认,以假设试探。

  王朝栋道:“送你去见官。”

  你奶奶!

  刘知易想骂人,无凭无据非要说人是他杀的,然后还要去送官,要不是人真是他杀的,他心中早就生起窦娥之冤的感觉了。

  “凭什么?”

  刘知易问道。

  “凭你杀了人,还不够吗?”

  “杀人一定有罪吗?”

  说了没兴趣辩法的,到底还是辩上了。

  “杀人自然有罪。”

  刘知易反问:“有人拿刀杀我,我拿刀杀之,可有罪?”

  王朝栋摇头:“算自卫。曹侍郎要杀你?”

  刘知易没有正面回答,反问:“有人拿木刀杀我,我以为是钢刀,拿刀杀之,可有罪?”

  王朝栋思虑了片刻:“算自卫,无罪。”

  经典的法理,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当事人以为对方要杀他,反击杀人,都算正当防卫。这点道理,王朝栋还是懂的。

  刘知易又问:“有人阴谋害我,我拿刀杀之,可有罪?”

  王朝栋沉思的时间更长,最后依然说道:“算自卫,无罪。”

  刘知易继续问道:“那我可以走了吧?”

  王朝栋点头。虽然刘知易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他是否杀了曹侍郎,一切都在假设中辩论,却给了王朝栋想要的答案。

  作为一个侍郎,他已经明白了情况。曹侍郎阴谋加害刘知易,至少刘知易认为是这样,所以反击杀了曹侍郎,站在当事人立场,刘知易是自卫不假,至于曹侍郎是不是真的阴谋害他,刘知易没有证据。

  至于曹侍郎为什么要坑害一个小小的书生,为官多年的王朝栋很快就有了猜测:

  “你是春风亭亭长之子吧?”

  王朝栋瞬间就洞悉了真相,徐谦案沸沸扬扬了一个月,上百朝官因此弃冠辞官。王朝栋是其中推动者,他了解许多情况,比如春风亭长一家逃亡,也审过曹华的车夫,知道曹华最后出现,是跟刘家的小儿子在一起。

  把这些线索结合到一起,不难猜测当时发生了什么,曹华明显想把罪责都推到刘亭长身上,被刘大刀的儿子杀死,不冤枉。

  刘知易也很惊讶王朝栋猜到他的身份,不过没有回答,继续往前走,身后又传来声音。

  “你若是想去太学学法,我可以举荐!”

  刘知易没有回头,上次跟刘知易说举荐他去太学的也是个侍郎,已经被他杀了。脚步匆匆的离开河滩,不想跟这种人扯上任何关系。

  走上河堤,心情沉重。太后垂帘,给徐谦案定案后升起的轻松心情一扫而空,这件事没完,有人还在追查!

  刘知易不知道王朝栋明里辞官暗中追查到底是他个人的行为,还是幕后授命于什么势力,总之又是一个他惹不起的麻烦,希望不要牵扯上他。依然只能被动等待,无法抉择自己的命运,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让他不由产生一种,“我太卑微了”的屈辱感。还有强烈的不安,对未来充满忧虑。各种负面情绪,让他心情低沉起来。

  一直走到家门口,心中那口郁气都没有消散。抬头一看家门口的封条已经拆除,大门敞开,心情才好了一点,大踏步走进家门,嘴里呼喊起来。

  “爹、娘,大哥,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隔着门前的照壁就听到院中回应。

  “我儿!”

  “二郎!”

  “二弟!”

  绕过照壁,看到三个身影正急匆匆奔向自己。

  一家四口在院中相会,面面相觑,统统流下热泪。

  泪水中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有无妄之灾的委屈。

  “好好的,哭什么!”

  刘知易忍住眼泪,挤出笑脸,同时帮母亲擦拭眼泪。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的父亲也挤出笑脸:“二郎说的对,该高兴。走,回屋说话。”

  第十五节

  久别重逢,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

  原来他们也是刚进门不久,不超过一个时辰。刘知易是在皇城外的及第楼,第一时间得到皇城里传出的圣旨后回家的,路上在河边被王朝栋耽误了一点时间,没想到父母三人却先他一步回来,因为他们躲藏的地方也不远。

  那日,听了次子的话,连夜逃跑后,刘大刀一家三口,往北逃了十多里,逃进一座军寨中,军寨统领是他当兵时的生死兄弟。

  因为是军寨,所以跟外界沟通顺畅,尤其是刻意留心之下,他们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甚至比朝廷八百里快马发的塘报还快。收到消息之后,因为担心刘知易,他们第一时间就赶回家中,结果刚进门没多久,小儿子就进了家门。

  听完父亲的遭遇,刘知易觉得他们做的很对。当时最大的危险,其实不是朝廷官差追捕,而是曹侍郎可能暗中派出的杀手。逃入军寨,杀手就无可奈何,在军寨中抓人,一切都要摆在明面上。

  刘知易也交代了自己的情况,隐去杀死曹侍郎的内容,只说自己中途跳江,然后被人所救,藏在夏京一直到太后垂帘,赦免从犯后才敢回家。

  听完刘知易的说法,母亲马上捂着眼睛,父亲叹息几声,大哥则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好像很期待,他当成故事听了。

  说完话,一家四口人开始自力更生,收拾房子。逃亡一月,家里变化巨大,大门贴了封条。挡不住人,家里的家当被人一扫而空,家徒四壁。

  一想到一个月前,家里还有十几个下人,衣食无忧,母亲又不免悲从中来,涕泪横流。

  倒是三个男人大难不死,有说有笑。

  “二郎。你大哥想去从军,你觉得如何?”

  他们住军寨这段时间,吃喝在军营中,大哥萌生了从军的念头,恰好刘大刀有门路,一句话的事情。

  家中遭逢打击,不止刘知易一个人受到了刺激,恐怕父亲和兄长一定程度上也萌生了“得换个活法”这样的念头。

  刘知易想了想,支持道:“大哥去从军,当然好了。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嗯?”

  刘大刀皱眉,两个儿子都去当兵,谁来传宗接代?

  不等他反对,刘知易解释道:“我想去考太学。”

  在刘大刀一句“开什么玩笑”刚到嘴边的时候,刘知易继续解释:“爹。我开悟了!”

  刘大刀一句话憋了回去,憋的剧烈咳嗽起来,脸红到了脖子。

  瞪大眼睛,声若钟鸣:“当真??”

  刘知易道:“当真!”

  刘大刀:“哪家?”

  刘知易:“医家!”

  医家虽然也是诸子百家,但终归不如儒家、法家、兵家,因为这三家可以做官,只有做官才可以光耀门楣。

  但终归是诸子百家,总比衰微的武道要强,也不是不能接受。

  刘大刀想了想,点头道:“甚好。学医事少。”

  刘知易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大哥去从军,我去学医,爹,要不你辞官吧,带着娘浪迹江湖,岂不快活!”

  刘大刀点了点头,然后用慈祥的口气说道:“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