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总裁的顶级兵王 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惨的神户也川

《女总裁的顶级兵王》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惨的神户也川

作者:天下 字数:2878 书籍:女总裁的顶级兵王

  既然是农忙假,自然是要帮着家里收粮食干农活的。

  是以,这次林远秋回家时,带回来的作画宣纸并不多,只想着等地里活儿忙空闲了再画上几幅。

  如今林远秋的作品还是以水墨山水居多,毕竟自己的画之所以会有不错的市场,还是得益于大写意山水的洒脱自由和不拘一格,这跟柔和墨色的工笔山水,区别还是很大的。

  时下文人大多喜爱豪放洒脱的气度,见惯了精巧细致的笔触,在突然看到,这种只寥寥数笔,便能画出复杂山水意境的画工后,自然是爱不释手的。

  所以林远秋准备趁着大家的新鲜劲没过之前,多攒些银子出来。

  话说,如今在他的论语书里,已有近四十两的银票夹着了。

  林远秋已经想好了,不管这次院试自己能不能考中。接下来的几年,他都准备先好好巩固一下所学和积累经验,暂时不去参加考试了。

  因为这次的院试让林远秋明白,年代不同,社会也就不同。自己虽在前世活了三十多年,可隔代如隔天。在这个朝代这个社会,自己对好些事物的认知,还只是小白阶段。

  是以为了将来在举业上不再被动,他还是得先让自己有主动的知识储备才成。

  ......

  对于小孙子想下地帮着收粮食的想法,老林头和吴氏都是极为反对的。

  用他俩的话,那就是读书人的首要就是念书,哪有跟泥巴土块打交道的道理,再说家里干活的人手可不缺,哪里需要小孙子来帮忙啊。

  也不怪老林头和吴氏会这般想,实在是两人见到的几个读书人,平日里都是青衫直裰,袖长随身,与下地做活的人儿,完全联系不到一块儿。

  远的不说,就先前林有志念学的那会儿,可从没见他有过下地的时候。

  还有大房那边,因着他们家里的水田多,每回到了农忙的时候,都是直接雇了短工帮着收割的。

  而文延和文庆他们,都在家里待着看书呢。

  听金氏的意思,说这就叫什么皆下品什么读书高来着。

  吴氏觉得,自己虽跟金氏不对付,可这话听着还挺有道理的。

  再说读书人沾多了泥气,说不定就没有文气了呢。

  想到这里,吴氏又忍不住开口道,“远秋你就待在家里看书吧,或者去草棚那儿也行,大热天的,山上更凉快些。”

  林远秋笑着摇头,“奶,夫子之所以会给学生们放田假,就是不想让我们一味的只知念书,届时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无用之人。”

  一听不下地干活就会成为无用的人,这下老林头和吴氏也不拦着了。

  只不过两人并没让林远秋和他大哥二哥一样做着割稻子的活计,只让他跟春燕春草,专捡落在地里的稻穗。

  林远秋也不逞强,这大镰刀都快赶上自己的胳膊长了,别一不小心伤了手,到时可就麻烦了。

  大热天的干活,村民们一般都是天才蒙蒙亮时就到了地里,这样趁着凉快的时候,可以多做好些活。

  等村里人看到林远秋背着个大背篓,正弯腰一步步搜寻着地里的稻穗时,一时都有些愣怔,这童生小老爷咋也到地里做活啦?

  看到大家跟看西洋景似得一直朝自己这边瞧,林远秋也没在意,只低头认真捡着田里的稻穗。这些粮食可是爷爷大伯二伯,还有爹爹和堂哥他们辛苦种出来的,可不能被糟蹋了。

  昨日林远秋特地向他爹打听了十六亩水田的收成。等知道自家佃种的那十亩水田,到手只有三成的粮食后,林远秋心里是惊讶的。没想到他家除了支付佃租,连田赋都得承担。

  所以自家佃种的这十亩水田,还真像他爹说的,得到的粮食堪堪够饱腹而已。

  想到田赋,林远秋忍不住在心里算了算。

  若自己这次能考中秀才的话,那么家里的田税自然就不用再交了的。

  如此,单自家那六亩水田就能多出不少粮食来,而多出来的粮食,对比佃种水田得来的三成粮食,着实没相差多少。

  这时若家里再买上几亩水田,哪怕只增加个三、四亩,那么自家就算不佃种别人的十亩水田,家里的粮食也肯定够吃的。

  且这样,家里爷爷大伯他们还能省下不少种地的力气。

  真是想想都觉得美啊。

  只是想到自己把院试的策论默给周夫子看时,夫子当时摇头的模样,林远秋就明白,自己怕也只能是想得太美了。

  打死林远秋都不会知道,周秀才当时的摇头,并不是指他没答好的意思,而是觉得,这样论据的策论文章,他也拿不定是好还是不好呢。

  这边林远秋边想着院试的事,边寻着掉落的稻穗,不多会儿手上就攒了一小把出来。

  而原本朝他看稀奇的村人们,很快就看到不远处的田埂上又走来一行人。却是林金财和几个新雇的短工,还有林全河林全江两兄弟,而慢吞吞走在队伍最后头的,不正是林金财那几个在镇上念书的孙子嘛。

  再看他们一身短衫穿扮,这样子应该也是下地做活来了。

  哎呦,今儿个到底吹得是啥金贵的风啊,咋把读书人都往地里刮了呢。

  这边老林头和吴氏也看到了文延文庆几个,心里纳闷,今年大房怎么舍得让几个孙子下地了?

  两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三个孙子到地里干活,林金财可是在家里发了好大一通火呢。

  原来,自昨日在地里看到林远秋帮着家里做活后,林金财心里就难受上了。也是,任谁看到又会念书又懂事的孩子都会心生羡慕,何况这孩子还是二弟家的。

  再想到眼下农忙时节,家里的几个孙子不但帮不上一点忙,就连三顿饭还得喊着他们吃。若读出点成绩来,林金财也没怨言。

  可现下,大孙子再过几个月就要成亲,而文庆今年也说了媳妇,两人马上就是成家当爹的年纪,居然连个屁都没考出来。再与二房的孩子两下一对比,要说不气人,那恐怕就是傻子白痴了。

  于是今日一大早,林金财就催着几个孙子,让他们也下地干活来了,原话是,“人家童生都在地里忙活呢。”

  一听要让宝贝孙子去地里晒太阳,金氏当然不同意,这要是晒得乌漆嘛黑的,哪还有读书人的样子啊。

  林全河林全江没有说话,张氏和许氏则皱着眉,显然也是不愿意的。在她俩看来,家里不是已经雇了短工吗,干嘛还要折腾几个孩子啊。

  只是,林金财似乎已经拿定了主意,只听得他大吼一声,“谁不去地里,谁的书就不用念了!”

  总归是一家之主,一听当家人这话,包括金氏在内,都没人敢吱声了。

  其实金氏很想说上一句,咱家不是刚替爹娘修了坟吗,有爹娘在地下庇佑着,明年延儿他们肯定能考上童生的。

  原来,在六月的时候,林金财做主给爹娘修了坟。

  至于为何会想到修坟的事,还是因为林金财听到好多村人说林远秋考中童生,肯定是得了祖宗保佑的缘故。

  这话,林金财是绝对相信的,因为这样才能说得通,为何二弟家的小孙子,才小小年纪就有了这般的念书本事。

  想到这里,林金财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爹娘是不是忘记他家才是长子长孙一脉了,错把风水都旺到二弟家了啊。

  于是经过几个晚上的翻来覆去,最后林金财决定,给爹娘把坟头修一修。

  等修好了坟,到时自己好好在坟前说一说,得让爹娘知道自己的孝心。

  给爹娘修坟是好事,老林头自然没话说,可等他拿出自家该出的那份银子时,就被林金财硬给推了回来,说什么都不要。

  还说他是大哥,这份银子该由他们长房来出才对。

  这让老林头一时摸不着头脑,在他的印象里,他哥还从没有过这么慷慨的时候呢。

  若老林头知道他大哥独揽下二两多银子的开销,目的就是想让爹娘专门庇佑他们大房一家时,也不知会不会气得笑出声来。

  ......

  而此时,在府城的考棚里,主副考官们都在忙碌着阅卷的事。

  自院试开考的那日,考官们就没出过考棚,因为只有等把近两千份的试卷全都阅完,中榜的名次定下来后,此次院试才算真正结束。

  比起县试和府试,院试的阅卷更为谨慎和慢上许多。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最大程度的把好院试的最后一关了。

  而为了防止有相互勾结、串通一气的事发生,主副考官九人,都是同待在一间屋里阅卷的。

  八月的天,可不是一般的热。只是比起酷暑难耐,最让主考官秦遇两眼冒花的,还是这一篇篇花团锦簇、言之无物的策论文章了。

  按照规定,所有经过八名副考官之手的答题卷,最后都得再往主考官手上过一遍才行。

  所以这会儿,秦大人的面前正堆着两摞快成小山的答题卷。

  而秦大人也光棍,每套试卷都是直接从最后的策论文章开始看起的。在他看来,若策论都没写好的话,前面那些就没必要再看了。

  依着这样的法子,很快就剔了不少试卷出来。

  只是华而不实的文章看得多了,心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秦遇实在想不通,不就是一篇简单的治安策题吗,怎么会被好些学子写得如此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呢。而有些已经摸着门道的文章,却是纸上谈兵,废话连篇,看着实在让人头疼。

  想到这次院试,说不定只能从矮个里头挑高个了,秦遇心下忍不住叹气。

  唉,看来,今年江州府生员的整体才识都不乐观啊。

  不过他的这一想法,在看到新拿起的一篇策论文时,很快就有了改变。

  文中讲的正是如何遏止日益猖獗的偷盗之事。

  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该考生所讲的遏止法子,如文章中所说把小偷直接押解到他居住的地方,而后当着他家亲属,以及街坊和邻居的面,让他供诉自己的偷窃行为。最后再让他负责清扫自己居处附近的街道,早晚各一回,不得有误。

  如此这般,小偷每日打扫着街道,路过的行人肯定都会打听缘由,等知晓后自然也都会嗤笑他。这样天天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唾弃的日子,定是羞耻难熬的。

  久而久之,小偷哪还有再偷盗的心思啊。且文章最后还写了,悔过自新的偷子,若想摆脱扫大街的窘境,须得他自己再寻出一个与他一样的偷子来代替。若是寻不到的话,也只能一直扫下去了。

  真是想想都可怕啊。

  秦遇忍不住点头,这才是言之有物,能真正派上用场的策议啊。

  想到这里,他又把题卷往前翻了翻,嗯,几首七言诗也写得不错,

  等看到卷子上头已有其他考官打着的好几个圆圈时,秦遇便把这份题卷与那一小叠卷子放在了一起。

  和府试、县试一样,院试的放榜也在考试结束的十日之后。在放榜之前,自然是排中榜名次了。

  此时五十名中榜学子的试卷已放在主考官的案头。

  秦遇提笔蘸墨,准备开始依着次序填写起来,可等他看到最上头那份试卷的籍贯处,写着九岁的年纪时,停顿了好一会儿。

  这份答卷上的策论他可是记得的,原想着该考生已是当立之岁,未曾想还不足幼学之年。

  想到古有伤仲永之例,不如今日自己就做个惜才之人吧。

  这样想着,秦遇往后数了好几个空格,再提笔把名字填写了上去。

  ......

  捡了十来天的稻穗,林远秋被晒黑了不少,然后是饭量增加。

  看到儿子大口大口往嘴里扒着饭,林三柱差点乐成了木鱼,能吃好啊,肚子吃得饱饱的,他的狗子就长得壮实了。

  提着陶罐送水过来的吴氏,老远看到自家三儿子乐呵呵的傻样,正想喊上一句“老三乐啥呢,牙花子都出来了。”

  结果却听到身后有“嗒嗒嗒”的马蹄声传来,吴氏忙行至路边,而后转身往后瞧。

  只见离自己大约十来丈的距离,有两名身穿红马甲的官差,正骑着马往这边过来。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田里好些村民也都朝村道这边看了过来,也包括隔壁稻田里的林金财一家。

  大家正纳闷,他们粮食都还未收齐整呢,咋收粮税的官差就过来了?

  却听到为首的那名衙役高声喊唱道,“贺林远秋林老爷喜中癸卯年江州府院试第十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