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一百零五章:机遇

《工业之流光岁月》第一百零五章:机遇

作者:中克希德 字数:2135 书籍:工业之流光岁月

  一般来说,在八十年代有一辆摩托车骑,那肯定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特别是把背景放到八十年代初期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摩托车甚至可以算是很多政府单位、国企的公务车,如此看来,似乎市场不小啊!

  由于时代的局限,目前汽车在国内绝对是个稀罕物件儿,就算是蜀都所这样的大型国营军工研究所,单位也只有区区两架吉普车,更多的公车还是得靠这年头大火的偏三轮摩托车来冲量,就这种公车配置在当前国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就连政府、警察部门也都是大量配备摩托车使用,因而这些摩托车都有着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在购买的时候或许配有头盔,但那仅仅是在冬天的时候防风、保暖才佩戴,在其它季节的时候,谁会使用闷热的头盔。

  然而,不戴头盔也有很大的劣势,特别是高速骑行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飞蚊钻进眼睛,这时候一副骑行用的防风魔镜就不仅是装逼所需,更多还体现在巨大地实用价值上面,保守估计一辆摩托车配备两副眼镜是可以期待,这至少就意味着数以十万计的销售订单。

  与之前墨镜定位私人购买的时候不同,七十五块钱的终端售价或许还不够亲民,只有少部分年轻人才会下手购买,但如果换成单位出钱采购墨镜,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只要不是用自己的钱,国人还是非常慷慨、大方的。

  汪正国从训练场回蜀航办公室的路上,心里就已经开始计划起来,如果墨镜这东西想要成为摩托车标配护具,那么有两个渠道是必须要走的。

  其一就是直接同摩托车生产厂家沟通,把墨镜同摩托车捆绑销售,这样是最简单的方法,只需要同几家大型摩托车生产厂家之间协商好,那采购订单就是长久生意。

  别的不多说,光是83年的山城嘉陵摩托车,它作为国内产量第一的存在,当年产能就是十万辆以上,若是再把全国范围之内其它工厂的产能加起来,至少又是好几十万辆新下线的摩托车投入市场,而且摩托车的产能还是逐年递增,十年之后的九三年,那更是达到年产一千万辆的存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怎能不让人流口水。

  现在也不说太多,只要能够配套十万辆摩托的防风墨镜,那就至少是二十万副墨镜的需求。

  由于是大批量采购,大概可以把价格算便宜些,降低到五十块钱一副也没问题,反正摩托车本就是奢侈品,八十年代最火爆的嘉陵70型摩托车售价四千块钱左右,加一套一百块钱的高端护具,这也不算什么。

  按照这样的情况算下来,少说也是超千万级别的巨大市场,只要蜀航能够把机会抓住,想要一飞冲天绝对不是梦,相比起之前计划的小打小闹,这才是真正跟上时代潮流赚大钱。

  除开每年新生产的摩托车出厂捆绑销售,已经到了消费者手中使用的摩托车保有量更是少不了,需知这些摩托车可并没有配备防风墨镜,只要能够把这一块市场打开,市面商店零售的墨镜在销量上也会有一个巨大地增加。

  一旦成功把以上两方面做好,再加上潮流人士的单独购买,给墨镜定个下半年总计三十万的产销量,这已经是完全有可能达成的市场目标,唯一的问题就是蜀航的产能实在捉襟见肘。

  下半年产销三十万,这就意味着后续平均一个月产能五万副墨镜,若是按照一个月二十五个工作日来计算,那么一天就至少得要达到两千副的巨大产能,这对于一个月之前还是一天五十副手工装配产能的蜀航来说,那真是要了老命。

  即便是采用新的PMMA树脂镜框技术,工人再加班加点,当前预计也只能达到两周生产三千副墨镜的水准,现在突然说要把原本需要一周半到两周的工作任务压缩到一天完成,并且还要可持续下去,必须承认,蜀航这样野蛮地生长速度简直爆炸。

  或许是应该重新规划一下生产问题,之前计划增加一条镜片专用生产线肯定不够用,按照目前来看,至少要增加四条PMMA树脂墨镜生产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把产能勉强跟上,至于白光近视/老花眼镜、军用护目镜,那还得另外安排生产线。

  几乎是一块崭新的市场被发现,汪正国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现在唯一能够分享喜悦的,也只能是同为蜀航高层的屠珍英,毕竟她也算是随同蜀航一起走过来的老人,现在要打算把蜀航迅速扩张,后期她要担起来的责任绝对不会少。

  回到办公室,趁着屠珍英还没有下班回123厂那边,还是简单地将目前蜀航光学情况说明,并非直言目前所遇到的前所未有之机遇和挑战。

  震惊!此时此刻,只有用“震惊”这个词来形容内心,听了汪正国所展望蜀航未来半年的计划,她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就这小小的墨镜,居然能够有如此大的市场,说出来她反正是不信。

  然而真当静下心仔细权衡和思考,根据给出的摩托车市场数据来看,似乎这一切又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墨镜这种东西几乎就天生是为摩托车消费人群所打造,捆绑销售绝对是天才计划。

  “你没骗人?我们真有可能拿下如此巨大的市场?若是这样的话,首先我要说的是以蜀航目前这种状态,它确实已经超过了我们的发展速度,你和我,我们两现在都跟不上蜀航的飞速发展,想想一家半年时间之内就能够达到资产千万的大单位,这已经不比透光厂弱到哪里,要想成功实现跨越发展,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厂长必不可少。”

  屠珍英知道自己的斤两,并且以她的性子也不会胡来,再加上这些时间对汪正国的观察了解,发现这家伙也不是一位真正合格的大厂领导,两人若是能够有一两年时间的磨练,肯定也都能够担起重任,然而现在的蜀航光学没时间等待。

  正是基于各种考量,反正她现在是掏心掏肺地实话明说,要是汪正国不听劝诫,那她也没办法,以后蜀航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也就管不了那么多,大不了就是从新回123厂工作罢了。

  这突然说起蜀航的领导层问题,其实不仅屠珍英觉得应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厂长来担任,汪正国也同样是如此打算,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是被蜀航的日常繁杂事物困扰,那就得不偿失。

  从桌位上站起来,不停地徘徊于办公室中间:“你说的又何尝不是我所想,问题是我们现在确实拿不出像样的人才,要不然我早就已经从蜀航这边的日常事物脱身,现在手头的事还有很大一堆没有搞定,我这也头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