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一百零二章:测试

《工业之流光岁月》第一百零二章:测试

作者:中克希德 字数:2074 书籍:工业之流光岁月

  把墨镜的终端零售价定在七十五块钱位置上,这已经差不多算是在良心和市场承受能力之间做的最佳平衡,虽然有家室的普通工人依旧不会购买,但是对于一些乐于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平时节约一点,存上三到四个月的工资盈余,多少还是能够买得起。

  倒也不是说墨镜的价格不能再往下降低,其实这主要还是为了能够给后期墨镜必要的降价预留一些空间,就比如刚得到大民眼镜要进军蛤蟆镜的消息,这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大民眼镜的蛤蟆镜肯定会同蜀航的墨镜之间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那个时候降价一波,已经是肯定要走的一步,而且也最好的降价时机。

  那么现在这个规定的终端售价在现场各方采购人员看来,其实也算是能够接受,虽然对屠珍英说的同行之间恶性竞争不太重视,但他们也一直都觉得工业品本来就是统一定价,这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尽管极个别的人还有些其它想法,但这种个别存在并不能形成主流,这定价只需要得到大多数采购人员认可,那么这个价格就算是通过了,证明蜀航光学的市场调研人员给出定价建议是合格的。

  到最后公布蜀航产能问题,表示只能供应每份订单的三分之二数量,这不仅没有引起不满和牢骚,甚至现场还不断地爆出欢呼,这年头,能够按照订单数量发货三分之二,而不是看关系、批条发货,已经让采购员们相当满意了。

  历时三个半小时的产品订货会就要结束,按照正常的套路,这个时候应该留下一枚彩蛋,这一点倒是被屠珍英学到手。

  “各位朋友,关于蜀航墨镜的订货会就到此为止,在这里,我也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墨镜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可,这将是对蜀航光学的最大鼓励。为此,蜀航也正在积极开发新的白光近视眼镜,预计三个月之后能够和大家再见,到时候希望我们能够再次相聚在这里,继续共话未来,谢谢!”

  略微透露关于白光近视眼镜项目的事,屠珍英知道台下众人肯定会有很多问题,不过真要说有关白光眼镜的事,她是一概不能做任何正面回答,现在情况还并不太确定,她只能赶紧闪人。

  蜀航两个当家大佬都直接退场,肯定会议就宣布结束了,虽然没能得到更多关于白光眼镜的信息,但今天订货会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一个个都是满载而归,就等着明天各自去蜀航仓库给钱提货,墨镜这东西体积不大,重量也挺轻,到时候可以同采购员一起走火车。

  ......

  “看的出来,你很喜欢开发布会的感觉,怎么样,在蜀航工作和透光厂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对吧?”

  既然屠珍英很有女强人的潜力,那么在蜀航对高端人才极为缺乏的时候,这种强力助手就更要好好拉拢,出了发布会现场,回到蜀航光学的临时办公室内,汪正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好不容易把手头最大的事搞定,坐下来之后感觉浑身轻松,再回想,确实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感:“是不一样,比我在透光厂的时候更累,这个才是重点,所以你必须要给我发足够的工资,不然我下个月就不来了。”

  本来是一句玩笑话,倒也没觉得自己能够拿多少工资,预计顶天也就比她之前在透光厂的时候多一些,有个五六十块钱就差不多,毕竟之前在透光厂工作的时候才三十二块钱一个月。

  然而蜀航光学能是一般的单位?做墨镜这种暴利行业,而且薪资还不像国企那样受到国家统一控制,只要不太过,一般都可以接受,所以汪正国不打算对蜀航的二号头目吝啬。

  下意识地问到:“工资?好像这个月确实快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先问一下,你父亲在123厂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你现在做的事,以及在蜀航光学的地位,可丝毫不下于你父亲在123厂的地位。”

  居然要按照父亲的工资待遇给自己发放同等级的工资,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年轻的屠珍英从来没有想过有这样一天,她居然也可以拿到和父亲同样的工资待遇,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回去之后可以更有底气,或许可以谈一谈从透光厂转到蜀航的事?

  八十年代初期,社会还不太以工资的多寡来定位一个人成功与否,但如果同等情况下,能够拿到更多的工资,或者工资足够多到产生质变,自然还是很有威力的。

  “我父亲的话,他是厂里的设计部门领导,又是项目总师,现在一个月大概是一百一十多块钱,不过到手的时候一般只有七十多,你确认要按照这个待遇给我计算工资?”

  一百多块钱很多吗?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这样的工资水准用三十年后的词汇形容,那得叫金领收入阶层。不过这点工资开销对于蜀航而言,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行,那就按照一百一十块钱来给你核发,你也不要觉得这工资很多,这个月咱们蜀航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平均都已经达到五十块,各种加班算上来,这收入已经是我们蜀都所普通设计员工资的两倍。”

  蜀航光学最近已经按计划进入到加班模式,一个月的工资肯定要打着滚地涨,想到这些,屠珍英突然也觉得自己这份工资好像并非无功受禄,按照她的工作量来计算,完全可以配得上这份工资。

  既然接受了拿高工资的事实,肯定就要做对得起这份工资的活,也不再过多闲扯,直奔工作的事。

  “现在墨镜这一块应该算是打开了局面,光是这次订货会,我们就收入了十多万的现金流,后续原材料采购、之前透光厂设备款清算都能直接搞定,甚至还能够有所结余。倒是实验室那边,如果技术攻关需要用钱的话,我们也能够支持到底。”

  还是有钱了底气才足,现在蜀航光学终于渡过了初期最艰难的时候,有了稳定地收入,并且财务上还有盈余,这一点至少证明蜀航的路线成功了。

  “实验室?那边目前在技术上用不到多少钱,而且新的镜片技术已经掌握,第一批试验品都已经生产出来,后天我就要去现场跟进护目镜防护能力测试,我想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距离约翰离开蜀都回英国还有十多天时间,而实验室生产第一批共计十副护目镜也已经成功经过各种光学性能测试,就等着做最后的军用防护能力测试,只要通过相关测试,保证一定防护能力,那么军用护目镜项目就算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