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太古龙象诀 第38章 摘星手

《太古龙象诀》第38章 摘星手

作者:旺仔老馒头 字数:1829 书籍:太古龙象诀

  所以,阴癸派,实际就是不满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意图改变这种现状。

  男的讲乾坤,干在前,坤在后。阴癸派就要说阴阳,阴为前,阳为后。

  男的说公母;阴癸派就要说雌雄。

  总之,这就是一个以压倒男权,恢复母系氏族时代,以女性为尊,主导天下。为追求的门派。

  所以阴癸派,实际就是后世女强人、铁娘子的雏形和始祖。

  反观慈航静斋,每隔二十年,就培养出一两个气质绝伦,容颜绝世的女弟子,保持着若即若离,遗世独立的女神姿态。与天下男性中年轻一代的杰出人物,玩暧昧。获得他们的倾慕,再利用这种心理,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所以,慈航静斋,实际上,是深悉男性的心理弱点,专门培养顶级茶艺宗师的门派。可以算得上是后世茶艺师的始祖和起源。

  所以为什么历代阴癸派弟子,大多都干不过慈航静斋?也可以理解了。就算到了后世,那种追求事业独立的女强人性质的女性,在抢男人这件事情上,多半干也不过绿茶不是?

  抛开后来阴癸派弟子,因大志难舒,陷入偏激、走火入魔之后的作为,单纯只是这种不甘人后,代代坚持的理念,秦诤还是欣赏的!

  当下就语气平淡的回道:“贵派追求女性为尊。我既不反对,也不赞成。我看重的是民生,一扫衣冠南渡,被胡人肆掠几百年的颓风。重振汉统。恢复霸秦强汉,威服四夷,一汉当五胡的雄风。”

  “所以只要贵派,不影响到我重振汉统。我与贵派,纯同路人。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伤!”

  秦诤的态度已经算得上冷淡了。祝玉妍却眼睛一亮!

  无他,对于如今隐在暗处,不敢见光。几乎是正道人人喊打的阴癸派来说。只是中立,看为路人。态度,就算得上友善了!

  在此男尊女卑已经流行了千余年,已成共识的当今之世。只是不反对阴癸派的理念,就已经是称得上是独立特行,惊世骇俗了!

  所以祝玉妍,却是将此已一统三帮,独霸东南水道,疑为大宗师级的叶道人,视为本派最大的潜在盟友。双方已经具备,沟通合作的基础。

  当下便宛如百花盛开一般,嫣然一笑,赞道:“叶社长理念,果然不同俗流。本座佩服!不知社长对我圣门,是何看法?”

  话说魔门,两派六道。这个,秦诤也知道!

  所谓魔门,实际是墨门之误。实际是当年汉武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贬黜百家。除了道家兵家保持独立之外,残余的百家学术,就各自由明转暗。法家与儒家合流,封建二千年,实际上都是外儒内法。

  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商家等百家学术,部分精意流入道家。大部分投入到当时势力最大的墨家,被其庇佑容纳,合并改进,暗地里流传,渐形成如今的魔门两派六道。

  两派即阴癸派和花间派。花间派,后世有人认为是纵横家的遗留。但秦诤不赞成此种看法。

  通过花间派传人皆是学识出众,多才多艺,名满天下的翩翩公子哥,以交游士族、贵女、贵夫人,来暗中影响朝政的行止来看。

  秦诤认为,花间派实际是古代谋士,与魏晋名士,以及沽名钓誉,通过“终南捷径”来进入朝堂,影响朝政的假隐士,三者的合流变种。勉强言之,可称为变种名家,即通过名望来达到自己私人目的…的流派。

  六道即是圣极宗,补天阁,真传道,灭情道,天莲宗,魔相宗。

  圣极宗应该是墨家遗留,为魔门正统,故称圣极。

  补天阁讲究刺王杀驾,白虹贯日,刺杀昏庸之君,只手补天裂。应该是春秋、秦汉刺客游侠一脉,受到墨家“闻有不道,则天下墨徒共击之”的思想影响,融合的流派。

  真传道分为道祖真传与老君观两脉,看重阴阳…和合,炉鼎采补之术。应该是传承有上古从巫术演变为道学时期,一些道家原始风貌的东西,不同于主流黄老一脉的“天道恒常无为,人道顺天”,算是道家中的旁门。

  灭情道,算是男*****行业的从业者,与战国四君之一龙阳君,算是同门。

  天莲宗,注重商业,传承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吕不韦、陶朱公等人的商家思想。

  魔相宗,来历神秘,原著中没有明确交代,但通过赵德言的行止分析,与后世大汉奸汪兆铭“曲线救国”的路线,颇为相似。

  所以秦诤猜测魔相宗是古代间谍一脉,与纵横家合流,却又没学明白,学了一个四不像的残次品。

  这也缘于秦诤以前码武侠无限流,曾经挖过“两派六道”的来龙去脉,方才对其颇有了解。

  此刻面对阴后的提问,就正好用上了。

  “魔者,墨也。贵派与其余七家,实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家学术在汉武独尊儒术之后,失去主流地位,与墨家合流,转入民间,传承至今的八个流派。”

  “根子上说,也算是先贤遗学,华夏正统学术一脉。三代以前,华夏学术,唯有传承上古人神同居时代,神巫文化的道家。”

  “自孔丘出,删改三代以来的礼制、政治、民生之学,定礼乐。方分儒道。”

  “又因周天子失去威权,诸侯四起,相互征伐,各自为富国强民,壮大实力,皆重实学术,渴求人才。”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趋之。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晋公好恶衣,朝中皆褴褛。吴王好剑客,国人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

  “既然诸侯好人才,那各种各样的人才,自然就会应运而生,冒出头来,向各路诸侯兜售自己的感悟,是以上古道家就此分流,变为儒道,变为百家争鸣!”

  “故而从根本上说,儒、墨也罢。阴阳、纵横,名法兵商也罢。源头俱是上古道家一脉,也算是我道家的支流。故而墨门传承百家学术,既与我道家同出一源,贫道自然也是一视同仁。只要这七派传人,不影响到贫道的大计,贫道也没那个闲心去干涉他们。”

  秦诤说这话,一者,为了稳住阴后,安她的心。二者,他认为,无论什么东西,垄断,都只会造成禁锢,都会造成毒瘤,迟早走到民众的反面。

  比如后世超市,优惠力度最大,对消费者最友好,让利最多的时候,那就是当他才开业不久,与立足之后,还未做到一家独大,还有竞争对手…这两个时候。

  等他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做成行业霸主的时候,态度就会陡然一变,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把先期让利得消费者的,都连本带利的,一起全捞回来。

  所以秦诤认为,儒家在古代历史上,虽然其“尊王攘夷,大一统”的理念思想,使得祖龙之后,历代帝王,都以天下混一为追求!令华夏只有朝代更替,文化制度上,却一脉相承的传承下来。避免像欧洲那样,分裂成数个小国。这点是儒家的功绩。

  但是,当儒家一家独大之后,就故步自封,把孔子供上神坛。将儒学提到了“一言而为百世法,匹夫可为万世师”的高度,定为不可逾越的铁律,打压其他思想学术。使得华夏二千年,一直没有跳出朝代循环的怪圈。

  诞生出魏晋九品中正制,这种封闭社会上下晋升通道,不以才学,而以出身定高下的,类似天竺种姓制,压制民众思想活力的万恶制度。方有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辱,导致华夏民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被异族打破金身,侵入到中原。

  此带有垄断性质的,禁锢民族活力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导致后世华夏,一胡一汉格局循环的罪魁祸首!

  到后世更是发展为礼教杀人,存天理灭人欲,明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堕落为伪君子、犬儒的理学礼教。彻底走到了国家民族的反面。才有元清这两次被异族彻底入主中原,主宰神器的屈辱和民族血泪史。

  所以秦诤,既然有幸来到此世,他就绝不会再让儒学一家独大下去,魔门两派六道传承的百家遗学,就是他给儒学准备的竞争对手。他准备从根子上,掐断此界后来的“礼教伪君子、犬儒”,诞生的可能性。

  当然,两派六道如今也是问题多多,也需要改造。暂时来说,泥沙俱下的魔门,还不够资格成为儒学的对手。

  “叶社长不愧道家高人,果然渊博,知晓我圣门诸多秘幸。”

  听罢秦诤一席话,祝玉妍目露喜色,以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道友,赞了一句后,便说道:

  “社长既认我圣门同为一脉,如此,你我双方便存在着合作的基础。只要社长得势之后,肯支持我圣门转入明面,恢复正统地位。本座便可在此许诺,除了我阴癸一脉,将全力支持社长之外。我也可以去游说其余七脉,支持社长,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祝玉妍双目露出强大的自信,罩定秦诤,她相信,在自家表达魔门的支持之意后,天下任何一路诸侯,只要脑子没进水的话,都不会明确拒绝。

  果然,就听到秦诤回道:“阴后若有心合作,贫道自是不会拒绝。”

  顿一顿后,又道:“但是…”

  众所周知,但是之后,就准没好话。祝玉妍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化为乌有,转为凝重。

  就听到这叶道人续道:“魔门虽是百家遗学,份数华夏正朔。但毕竟已转入地下多年,如今也是良莠不齐。阴后若是舍得自我清查,清理门户。待得去芜存菁,正本清源之后,方为你我双方,合作的基础。”

  祝玉妍眼神就是一凝:“叶社长,不妨说说。在你看来,当今圣门,何为芜?何为菁?”

  “阴后何必明知故问?”

  秦诤就肃然道:“阴后扪心自问。若赵德言这等,因内部争权失利,就不顾大义,愤而投靠突厥。使我华夏绝学,流落异族,壮大异族武力。如此等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行径,与汉奸何异,你说该不该杀?”

  “再如四大寇之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先贤传下武学,以教民众强身健体,以抵御外侮。这几个畜生倒好,一身得自先贤遗学而修出的武功,没用到胡人身上,反而冲自家人下手。如此丧心病狂,怙恶不悛之辈,你说该不该杀?”

  “再如巴陵帮,香玉山,陆抗手之流,拐卖人口,害得天下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此等丧尽天良之辈,你说该不该杀?”

  “还有如你阴癸派魔女旦梅,喜怒无常,残忍好杀,就算是不通武功的百姓,稍有不合心意,激怒到她,也是立下杀手,毫不迟疑。”

  “还有魔隐边不负这色中饿鬼,仗着一身武力,不知坏了多少良家清白?如此等心中全无半点底线,肆意妄为,残害生民之辈,你说该杀不该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