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嫁娶不须啼 嫁娶不须啼 第174节

《嫁娶不须啼》嫁娶不须啼 第174节

作者:怀愫 字数:2608 书籍:嫁娶不须啼

  小满回:“还送了八盆菊花来,四盆白玉珠帘,四盆紫龙卧雪。”

  裴珠听见许家,心中一动。

  但她眉不动眼不抬,只顾低头忙手上的活计。

  裴三夫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就该这般沉得住气才好,吩咐小满:“也回八盆菊花去,挑同色的就好。”

  阿宝看看许家的帖子,又想起裴观说的话,得意失意时都一样的人家,才敢将妹妹女儿嫁过去。

  才这一点风吹草动,别家缩身且不及,许家却在这时候送了花来。

  裴三夫人没说那八盆菊花怎么分派,小满就吩咐婆子把菊花都搬到架子上,这八盆一摆,方才还空落落的花架子,立时半满。

  裴珠又做了会儿针线,她猜测母亲要与嫂嫂谈一谈许家的事儿,便借口身上乏了,回去自己院中。

  要是原来阿宝定要跟上去送送,这会儿知道她是故意退走。

  裴珠人刚绕出垂花门,裴三夫人就搁下茶盏:“阿宝,你别瞒我,六郎在外头做了什么事?”

  阿宝眨眨眼儿。

  “你要是同我一样,也住在这后院中,我也不问你了。”依着儿子的脾气,必不会告诉阿宝外头的事。

  可依阿宝的脾气,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她不会不问。

  留云山房刹时热闹又刹时冷清,裴三夫人在后院也知道动静。

  “六郎上了弹劾奏折。”

  裴三夫人身子都直起来:“他弹劾了谁?”他一个国子监博士,八品的小文官,能弹劾谁去?做什么要沾这些?

  “母亲莫要惊慌,六郎弹劾了宋祭酒,他体罚生员至死,还有克扣师生膳食。”她听裴六郎说过,他上奏折那可对得很!

  谁知裴三夫一听,身子一软,差点儿倒下去。

  陈妈妈伸手想扶,她哪儿有劲,还是阿宝一蹿过去,牢牢托住了婆婆:“母亲,六郎做的事是好事,是正事!”

  裴三夫人自请媒人上门求娶阿宝,就再没有不满过阿宝的出身。

  直到此刻,她才忍不住摇头:“你不知道!”

  “宋祭酒是六郎的先生,还是六郞父亲的先生!他这是以下犯上!”说得难听些,那就是欺师灭祖!

  光是一个以卑诬尊的罪名,要是扣到他身上,这辈子都再无清白了。

  读书作官的人,最要紧的便是清白二字!

  怪不得今年请辞青的帖子这样少,以今上那喜怒难定的脾气,京城当官的人家谁还敢这时候与裴观有来往?

  裴三夫人越说越喘不上气来。

  阿宝不住给她抚着心口,陈妈妈拿来鼻烟壶,阿宝拔开玉塞送到裴三夫人鼻尖,让她轻嗅。

  好半日裴三夫人才缓过神来,她心里虽急,也没怪在阿宝头上。

  男人们要办事,哪一个会先问过女人?

  哪怕观哥儿爱重阿宝,这种事也不会问她。

  “那奏折送上去多久了?”裴三夫人急问。

  “总有五六日了。”阿宝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她一面替裴三夫人顺气,一面道,“母亲说的这些,六郎在做之前必然想过了。”

  “他不是三岁小儿,其中利害比咱们更清楚。”阿宝当着裴三夫人的面,不情不愿把自己也归在不知利害的那一类里。

  “我问过他,上奏折前有几成把握,他说有七八成。”

  “若是行军打仗,有七八成把握的仗那就稳赢了。”

  裴三夫人喛声叹气,她看阿宝一眼,心中道这儿媳妇到底出身武家,对文人的事儿实在一窍不通。

  “你这孩子,你不明白!”裴三夫人长叹,“观哥儿是对的,陛下去查也会知道他是对的。若无实据,他不会贸然上奏折,弹劾的还是对他有师长之谊的宋祭酒。”

  “可这事,不看对错。”

  阿宝怔住了,不看对错,那看什么?

  陈妈妈几个除了跟着发急,连大气都不敢出。

  阿宝想了片刻,沉声道:“若是赢不在对错,那他搏的就是陛下的心意。”

  “我信他,请母亲也信他。”

  裴三夫人盯住阿宝出神,见她脸上果然没有半点慌张的神色,经不住问:“你就不怕?若是陛下震怒……这百年才成的建安坊,也不过半年就空了一半了。”

  阿宝眉眼一松,竟尔笑起来:“六郎原是让我别告诉母亲的,可我不想咱们都像上回那样,被关在二门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我不怕,母亲也莫怕。”

  裴三夫人望着阿宝的脸,她年岁还小呢,又新嫁守孝,脸上绒毛未褪,却偏偏那么定得住心神。

  她半晌都说不出话来,直到阿宝问:“娘,许家请咱们去赏菊,去不去?”

  裴三夫人先是怔忡,跟着道:“去,拿帖子来,我亲自回信。她既盛情相邀,咱们当然要去。”

  此时还能请她们赏菊,已然是一片盛情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叫外人 看轻。

  裴三夫人望了眼外头的花架子,又道:“搬两盆白玉珠帘,两盆紫龙卧雪,送到七姑娘院里去。”

  第155章 【一】

  嫁娶不须啼

  怀愫

  阿宝一刻不停, 回屋就赶制那件羊皮衣裳。

  皮子揉得差不多了,整块的羊皮用小刀割下方方正正的一块,又找出几件裴观深秋穿的夹袍, 让丫环们提着给她挑。

  裴观性喜素淡, 他的衣裳多是些月白、竹青、天水碧的,也就是冬日才有几件墨色玄色的衣裳。

  看来看去, 挑出一件来:“就这件玄色的罢, 他本来就瘦, 穿玄色的袍子更显不出来。”

  让螺儿把那玄色袍子拆开, 把羊皮垫在里头。

  螺儿做过许多新式样的衣裳,皮料子做两面烧的, 或是单面烧的都有。

  单单夹一块羊皮,那算什么?

  她捧着羊皮问:“姑娘是不是要做个皮坎肩?”

  “不是,你只管拆了这件袍子,我来动手。”阿宝针线差着些, 鞋子她做得快, 这种好料的袍子上头,她几针一动,就显出针脚来了。

  螺儿瞧得仔细:“姑娘让我来罢,我必做得叫人看不出来。”

  先用粗针再用细针, 全穿细线, 将那件拆开的夹袍里缝上羊皮再两面一合,提溜起来一看,与原先的没什么两样。

  “就算上手去摸,也难摸出来!”戥子摸了一把, 须得摸到了边角, 才知道里头垫着东西。

  阿宝把那件袍子挂到衣架上, 就等裴观夜里回来给他看。

  她还想套上试试的,让戥子拿擀面杖来,把丫头们都退到屋外头去,叫戥子打她一杖,看看疼不疼。

  吓得戥子眉毛乱飞:“活祖宗,你可饶了我罢!”

  阿宝悻悻,但挨打这回事,只要护住了胸背腰,那就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咱们那好用的棒疮药呢?也都找出来。”金疮药、活血丹都在她陪嫁的小药匣子里头。

  戥子咽了唾沫,悄问她:“那个“弹劾”,就真这么厉害?姑爷还得挨板子?”不会跟那戏文里演的一样罢,民告官先滚钉板。

  要是真滚钉板,可怎么好?滚上一圈,就姑爷那身板还不废了。

  老爷在辽阳,阿兄又随军,要出点事,没人帮手啊。

  这一家子都在守孝,朝里没人!

  戥子越想越替阿宝发愁,阿宝看她那模样,伸手捏她面颊肉:“你愁什么?天塌下来也不用你顶着。”

  两人正说话,裴珠屋里的荼白来了。

  荼白立在廊下:“我们姑娘请六少夫人去看看花样子。”

  这就是个由头,谁不知道六少夫人只会做鞋子,还得是素面的鞋子,半拉荷包还绣两个月呢。

  请阿宝去看绣花样子,就是有话对她说。

  阿宝闻言知意,立起身来,跟着荼白往裴珠院中去。

  裴珠换了身月白色绉纱夹袍,歪在引枕上,桌上摆着一盆白菊。是上房送来,丫头们选了盆开得最好的,放在屋里让她赏玩。

  “阿宝……”裴珠轻唤阿宝一声,看了眼桌上的白玉珠帘。

  菊瓣如垂丝,风一吹,还真似深闺美人床前珠帘摇曳。

  嫁的人还没定,嫁妆已经在收拾得差不多了。

  裴珠好几回去上房请安,都见着母亲屋里在开箱子,陈妈妈和小满只要看见她便笑吟吟的。

  将要出嫁的姑娘,娘家更要优待。

  裴珠心里明白,面上装着不知情,偶尔裴三夫人还会问两句她喜欢什么样式。就连这些,她都不能明着挑,四平八稳,样样都夸。

  大件的家具早就打好了收在库房中,裁秋衣的时候,别人都还做素的,只有她与裴珂裴瑶三姐妹,还另选了艳色的料子。

  这是给她们预备起四季衣裳了,做得再早些,恐怕家常衣裳的花样料子不时兴了。

  裴珂道:“大伯母体恤咱们。”怪道母亲走时说,只要孝敬了大伯母,嫁妆上的细琐事她是绝不会苛克的。

  要是嫁了人,一屋子的妯娌姊妹满堂坐着,偏新嫁娘穿一身过时的衣裳料子,岂不叫人背后耻笑。

  首饰自也一样。

  过日子,便是这些细处磨人心。

  裴瑶裴珂姐妹俩,明岁开春便都要出阁了。

  “母亲是不是应了去赏菊?”裴珠素手拨弄那垂丝菊瓣,轻声问阿宝。

  阿宝点点头:“应了,怎么?你又不愿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