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成都回三国 411章 典农校尉

《带着成都回三国》411章 典农校尉

作者:安哥的小弟 字数:3750 书籍:带着成都回三国

  刘鑫不由得一拍脑袋,叹了一口气,自己这运气还真是不错,竟然能够抽到邓艾提前来帮助自己。

  虽然邓艾大器晚成,但是邓艾好歹也是一流级别的三国历史人物,而且还属于那种全方位型人才,不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统帅方面,邓艾都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苏佳提到的那句话,邓艾对于刘鑫接下来的计划有着极大的帮助,而刘鑫接下来的计划,自然就是喜闻乐见的“种田”计划,毕竟根据刘鑫与苏佳的研究,以及对于天道的恶趣味的了解,刘鑫与苏佳都认为自己差不多还有一年左右的缓冲时间,基本上一年之后刘鑫就必须想办法让黄巾起义这个事件开始了,毕竟刘鑫也不想等到汉灵帝驾鹤西去之后,再来应付这场黄巾起义,所以刘鑫与苏佳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不论情况如何,刘鑫都会在一年之后逼迫张角发起黄巾起义,并且赶在汉灵帝驾鹤西去之前平定黄巾之乱。

  所以对于刘鑫来说,如今自己只剩下一年的“种田”时间了,虽然刘鑫手上有着不少好东西,无论是作物种子还是农业工具,刘鑫手上可都有着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好东西,绝对能够甩开这个时代的其他诸侯好几条街。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因为时间紧急,加上之后还要为了统一混乱的大汉打下粮食基础,所以屯粮在刘鑫看来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因此经过长时间的谈论,刘鑫与苏佳都已经商量好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刘鑫离开洛阳返回益州时,就开始实行三国历史上魏国后期的军屯制度,既邓艾在历史上所推行的军屯制度,每一个地区设置一个军屯,一个军屯按照当地情况驻扎数量不等的士兵,这些士兵半兵半民,平时负责进行屯田耕种,如果当地发生匪患或者是叛乱时,这些军屯里的士兵就能快速集合起来剿灭这些贼人叛徒,当然了,当发生大规模战争时,这些军屯里的士兵也能够快速反应,直接带着按照命令奔赴前线,比传统的部队要反应迅速的多。

  当然了,这军屯制度在刘鑫看来还是有些缺陷的,和几百年后的唐朝所推行的府兵制度对比起来有些不如,毕竟说到底,府兵制度算是军屯制度的终极进化形式,平时负责耕种自己的土地,每年按照一定的轮次前去参加训练与防卫工作,到了战争时期也会“点选”府兵参加战争,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府兵的武器属于自备,君王只需要给他们提供土地与功勋就好了。

  不过刘鑫也和苏佳讨论过这个问题,能不能在益州实行更加先进的府兵制度,结果自然是不能,因为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淡,益州这么一个小地方并不适合实施府兵制度。

  原因很简单,首先是益州的人口问题,按照府兵制度的方法“点选”府兵,基本上都是一户人选出一名府兵来,虽然刘鑫不知道益州总共有多少户人,但是刘鑫找黄权问了一下成都城内有多少户人,黄权给出的答案让刘鑫十分无语——成都城内一共也就五百户左右。

  为什么偌大的成都城内只有五百户人口左右?毕竟按照刘鑫之前的计算,成都城内应该有两三万人左右才对,刨除一些流动人口,成都城内的人口至少也在两万人左右。

  按照五百户来计算,成都城内这一个户口上就有四十人左右,这明显是不正常的。。。才怪,这在黄权看来倒是非常正常,因为成都城内有着一半左右的人口都是属于黑户,而这些黑户都附属于各个成都城内的世家大族,作为这些世家大族的下人与佃户,而这些洛阳城内的世家大族往往都是一个户口上有着上百人,尤其是蜀郡张家的户口上直接有着两百多人,因此才导致了整个成都城内也就五百个户口左右,甚至可能更少。

  毕竟这些年来,大汉纷乱不断,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导致了大量的普通百姓流离失所,从而让他们在当地的户口“注销”,这些“黑户”要么逃到深山老林里面去,要么就被那些世家大族们收留藏匿,让这些“黑户”成为世家大族们的奴隶。

  刘鑫也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麻烦,毕竟在大汉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些世家大族在收留这些“黑户”的时候,也顺便兼并了这些“黑户”的土地,因此这些“黑户”本该上交国家的赋税都交给了那些世家大族,由此可见世家大族是不可能主动放弃这些“黑户”的。

  刘鑫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想到了三国时期结束的时候,晋国统计出来的全国数据中,人口数量比起汉灵帝时期锐减了八成以上,完全就是不合理的数据,毕竟虽然有着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天灾人祸也不少,但是也不可能导致失去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再联想到晋国那些世家大族夸张的土地兼并,以及世家大族的空前强盛,因此刘鑫可以猜测到,晋国时期的“黑户”数量甚至比那些在户的人口数量还要多!

  因此,这也是刘鑫之所以会接受天道给自己“拯救苍生”的任务,毕竟对于刘鑫来说,天道统计出来的“死亡人口”至少有一半左右的水分,这就相当于刘鑫一开始就完成了一半左右的任务进度,所以刘鑫觉得自己优势很大。

  所以如果实行府兵制度的话,一户人口点选一名府兵,那么以成都举例子,成都城内最多点选出五百名府兵,而且这五百名至少会分成两班来进行轮换,这和现在成都城内的一千名官军分为两班进行乱换相比,直接锐减了一半的兵力,这对于刘鑫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至于让那些世家大族们“良心发现”,决定将这些世家大族藏匿的“黑户”都放出来重新成为大汉的在户百姓,刘鑫只能表示“呵呵一笑”,这不是在开玩笑吗,谁会放弃自己的利益?

  所以刘鑫可以肯定,如果在益州实行府兵制度的话,刘鑫就算是一个户口点选两名府兵,在益州也就能够征召出一万名府兵左右,而现在根据黄权给刘鑫的数据,益州地区的官军总兵力在三万人到四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像城卫军之类的部队,益州总共有五万人左右的部队才是。。。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府兵制度的两大特色——第一也是由府兵自备武器装备,每一个小队的府兵还得准备各种后勤物品,比如一头用来运输自己行李的毛驴之类的,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不过这就要靠府兵制度第二个特色,那就是给予这些府兵的家庭足够数量的土地,而且减免赋税,并且还会给予这些府兵更好的晋升通道,从而让这些府兵拥有更高的士气。

  但是现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了,那就是刘鑫虽然成为了益州刺史,但是实际上能够控制的地区也就是成都附近,最多再加上一个雒县罢了,然后再加上益州的地形原因,以及原有的益州土地格局,刘鑫能够动用的土地十分有限,连一百名府兵的土地都给予不了,更何况现在的这些普通府兵,也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武装自己,所以刘鑫不得不承认,这府兵制度根本在益州就行不通。

  所以刘鑫也只能退而求次,选择了邓艾提出并完善的军屯制度,因为这一制度不得不说非常适合现在的刘鑫,刘鑫可以直接将如今益州现有的官军全部打散,其中比较精锐的一部分益州官军就可以转职为益州的第一批职业军人,由刘鑫从洛阳带回来的精锐御林军负责带领训练,组建益州乃至大汉的第一支职业军队,刘鑫都已经准备好了组建一万人左右的职业军队所需要的各项后勤需求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俸禄。

  至于那些没有成为益州第一批职业军人的益州官军,自然就被转化为益州屯田兵了,刘鑫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来从益州的那些世家大族手上来“换取”一些土地出来设置为屯田兵的屯田营地,而且这些屯田兵的赋税会比普通的农户至少低上一半左右。

  因此,按照刘鑫准备好的方案,益州会拥有一支万人左右的职业军队,以及一支五万人左右的屯田兵,足够应付前期的战争需求了,而且还不会因为大力发展军队而导致益州的农业退步。

  所以,刘鑫已经为益州的军屯制度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是刘鑫这个时候也才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刘鑫准备好的典农校尉一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典农校尉是曹操专门为了屯田制度所设置的官职,也就是专门负责屯田的最高官职,说白了就是“农业部长”了。

  而在邓艾出现之前,刘鑫手上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成为这个“典农校尉”,简单的来说先把刘鑫手下的武将,还包括像姜维这些全能型人才也全部排除之后,刘鑫手下的文士也没有符合要求的,或者说是太过于屈才的,毕竟像张松秦宓这些文士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在其他政事方面的才能非常出色,但是刘鑫可不指望他们能够在农业方面有所见地,甚至刘鑫都可以这么说,他们的在农业方面的水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老农,毕竟术业有专攻。

  虽然典农校尉这个官职是那种“能文能武”的官职,刘鑫大可以安排一个武将去负责典农校尉一职,不过这也被刘鑫给否决了,毕竟刘鑫手下的武将虽然不少,但是在缺口方面还是非常明显的,毕竟益州虽然身处大汉腹地,但是如果真到了天下大乱之时,益州必须在南部提防蛮族与交州地区,在东方防备荆州地区,然后在北部地区要守住霞荫关,当然了益州的进攻方向也是这三个方向,所以,在刘鑫与苏佳的初步计划下,刘鑫会将益州分为三大防区,所以刘鑫手下的武将数量已经捉襟见肘。

  因此,刘鑫都开始思考着先让苏佳负责兼职这个典农校尉,然后等到成都专科学校的农业系第一届学生毕业时,让其中表现最优异的学生来担任这典农校尉一职。

  当然了,现在这个问题也已经算是解决了,毕竟典农校尉的代表人物——邓艾都已经准备投靠到自己手下了,刘鑫那里还需要舍近求远,去找其他的人来担任这典农校尉一职呢?

  想到这里,刘鑫呵呵一笑,对苏佳开口说道:“苏佳,你去告诉所有人,今天的接待工作结束了,让他们都回客厅来吧,顺便带上邓艾,问问邓艾有没有兴趣为本王效力。”

  虽然刘鑫知道邓艾作为被自己提前召唤到这个世界的三国历史人物,是肯定会选择效忠自己的,不过再怎么说也得把表面功夫做好才行,毕竟刘鑫从诸葛诞那里发现,诸葛诞对自己非常有好感,所以愿意为自己效力,但是诸葛诞也得到了一段本不应该属于他的“记忆”,所以刘鑫明白这是天道在丰富这些被提前召唤出来的三国历史人物的记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刘鑫最后还是决定在表面功夫要做好,再怎么说也得象征性的“招揽”一下邓艾,这样对于袁绍曹操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要好接受一些。

  苏佳自然是明白刘鑫的想法,笑呵呵的对刘鑫说道:“主人,我已经在回大院的路上,就已经替主人招揽了邓艾了,邓艾非常愿意为主人效力,只要主人愿意帮助邓艾举家迁移到益州去,毕竟邓艾所在的家族近况不太好,已经快处于破产阶段了。”

  刘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当然,我们一定会负责邓艾一家前往成都的费用,苏佳你就可以给邓艾直说了。”

  苏佳点了点头,然后就离开客厅去找邓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