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成都回三国 三八六章 何进来访

《带着成都回三国》三八六章 何进来访

作者:安哥的小弟 字数:4796 书籍:带着成都回三国

  所以,刘鑫觉得此事必须得有所准备了,毕竟万一真让那些益州南部的蛮族部落完成了统一,建立起来一个统一的蛮族国家,那就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了,毕竟刘鑫预定的治所就在成都,而成都与益州南部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缓冲地带,万一那些蛮族一抽风,想要发兵北上,一来就要攻打成都,刘鑫觉得那就乐子大了。

  当然了,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益州南部的蛮族倒是没有真的统一为一个蛮族国家,不过倒是成了几个比较大型的蛮族部落,就像孟获所在的那只蛮族部落一样,所以刘鑫认为,这次益州南部的蛮族异动,很有可能就像是一次小型的蛮族三国演义,一群蛮族部落打来打去,最后形成了几个大型的蛮族部落相互对峙,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结果等到诸葛亮率大军前来全给平定了。。。

  想到这里的刘鑫,不由得摸了摸下巴,看来这次益州蛮族的异动也算是一次机遇,只要自己操作的好,趁此机会派人去挑拨离间,远交近攻,扶持起一支属于刘鑫的蛮族部落来,说不定刘鑫就能兵不血刃,拿下这些益州南部的蛮族来。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刘鑫决定今晚上要找苏佳好好聊一聊了。

  说完这些之后,董扶也就准备起身告辞了,毕竟董扶也来洛阳担任侍中这么长时间了,也就知道这些益州地区的情况了,所以意犹未尽的刘鑫有些遗憾,不过能够得到益州的这些情报已经很不错了,对于刘鑫来说可谓是意义很大,关系着日后刘鑫在益州的战略部署,以及行动方针。

  于是乎,刘鑫亲自将董扶送了出去,表达自己对这位老人的尊重,并且与董扶约定好了在刘鑫离开洛阳之前,刘鑫会派人去董扶府上通知董扶一声的。

  刘鑫刚刚送走董扶,就遇上了一名新的客人——大将军何进!

  没错,就是大将军何进。

  刘鑫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面前的那个看起来三十出头的壮汉,没想到何进竟然会亲自前来给自己送礼。

  不过刘鑫转念一想,何进亲自前来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何进本来就是一个“暴发户”,作为一个屠夫突然成为了皇亲国戚,虽然身份与地位是上去了,但是自身的底蕴可没有得到多少的改变,因此何进肯定不会像袁逢那样矜持自己的身份,选择派其他人来给刘鑫送礼。

  所以说,何进现在就亲自前来给刘鑫送礼了,而且刘鑫看何进背后那一车车的礼物,想必这也是一次大手笔了。

  而刘鑫这时恰好刚刚送走董扶,正在慰问辛勤工作的姜维等人,于是正好遇见了何进走了进来。

  出乎刘鑫意料的是,这何进竟然比刘鑫刚才看到的之前一个前来送礼的小型世家大族的族长来的脾气大,刘鑫刚刚送走董扶的时候,有一个洛阳城内的小型世家大族的族长前来送礼,结果在面对姜维的时候显得趾高气扬,一副我是天王老子的样子,大吵大嚷的想要见刘鑫,结果就被袁绍出面一阵怼,最后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

  根据袁绍的介绍,这个小型世家大族的族长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在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是显得无比强横,但是在面对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时,却又是夹着尾巴做人,很多时候都闹出一些笑话来。

  到了最后袁绍还不禁感叹了一句,洛阳城内的世家大族,越是等级比较低的世家大族,越是容易出这种欺软怕硬,喜欢惹是生非的家伙,像袁家嫡子袁术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袁绍都表示听自己的父亲袁逢又一次生气的时候说过,袁术是袁家几十年来出的唯一一个败家子。

  而在刘鑫的印象中,这何进应该也算是一个狂妄自大的家伙,毕竟何进的出身与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有限,而且何进的身份地位上升的极为迅速,如同做了火箭一般直接成为了皇亲国戚,自己的能力与阅历又不足以支撑起自己作为大将军的身份,所以刘鑫觉得这何进应该也算是那种飞横跋扈的家伙,否则就不会在历史记载中,做出带着少量兵马就敢进宫去解决十常侍的蠢事来。

  不过现在的何进虽然不算是彬彬有礼,但也是礼数周全,可谓是放下了身段与姜维等人对话,看的刘鑫有些一脸懵逼了,毕竟这画风完全有些不对吧。

  不过刘鑫仔细一想,这何进倒也没什么不对的,毕竟何进是出身于南阳,在何皇后得宠之后,何进又转而被任命为颖川太守,也算是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并且从何进能与王允相识相交这一点来看,何进还是有些文化水平的,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莽夫,毕竟如果何进真的是莽夫的话,那也不可能识破十常侍中唯一的武斗派蹇硕打算谋诛自己与何皇后,拥立皇子刘协为皇帝的计划。

  当然了,刘鑫觉得何进之所以会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何进在洛阳城内的境遇有光,虽然何进成为了外戚势力的领袖人物,已经有了与宦官势力和世家势力抗衡的资本,但是在人才方面何进是肯定有所不足的,所以何进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招贤纳士,也算是招募了不少有学之士,其中就有许攸等人,因此现在的何进手下谋士众多,所以何进的行为也受到了这些谋士的影响,开始显得有些谨慎了,毕竟上一个外戚势力的领袖,也就是拥护汉灵帝登基的窦家,已经用血的教训告诉了何进,就算是自己亲自拥护登基的皇帝,说要杀你就是要杀你,一点含糊都没有,所以何进也明白,就算是自己的妹妹在汉灵帝面前再受宠,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那自己也有可能小命不保。

  所以何进在自己谋士的建议下,现在肯定选择的是韬光养晦,毕竟何进虽然有资本,但是现在却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起自己的资本,这就好比何进已经有了一层老虎的皮,实际上却还是一只猫一样,看起来就很滑稽。

  因此刘鑫也从各个方面得到的关于何进的消息中,都指出了何进在积极的扩展自己的势力,在洛阳城内争取到了许多空缺的职位给自己的手下当,所以刘鑫觉得何进还是一个知耻而后勇,明白自己位置的人,只不过根据历史的记载,何进的这种好习惯也没有维持在太久,因为在何进带队解决了洛阳城内企图造反的太平道马元义之后,又被汉灵帝派去镇压了黄巾起义(当然在正史上并非何进领兵出征黄巾军,在《三国演义》中则是何进挂了一个名头),虽然也有数次大败,但是最后依旧平定了黄巾军,这让何进开始膨胀起来,尤其是西园八校尉的建立,何进拥有了西园八校尉的大部分人的支持,这让何进拥兵自重,觉得自己现在优势很大。

  最终在汉灵帝驾鹤西去,何进解决了想要诛杀自己,西园八校尉中的异类,也就是十常侍之一的蹇硕后,更是觉得自己在洛阳天下无敌了,对张让赵忠这些十常侍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这些宦官都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所以就带了几个护卫就敢进宫去找十常侍们的麻烦,结果就被十常侍们群起而攻之,死于非命。

  而且何进最大的败笔,自然是没事征召地方军阀的部队进入洛阳,而且在征召了近处的并州丁原的兵马后,何进又可能是闲着无聊,又把凉州董卓的兵马给征调到了洛阳来,最终导致了董卓乱洛阳,浩浩荡荡的三国时期从此拉开了序幕。

  在刘鑫看来,何进已经手握了洛阳城内几乎全部的兵权,再加上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是在支持何进诛杀十常侍的,何进几乎是手握着绝对的优势,完全可以直接入宫诛杀十常侍,根本不用多废话的,不过刘鑫在查阅了这方面的历史之后,不得不感叹一句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何进之所以会被十常侍埋伏的兵马所杀,完全就是因为自己的弟弟何苗,以及何进的后妈,何皇后的亲生母亲舞阳君。

  何苗是何进的弟弟,因为何皇后受宠而被封为河南尹,在公元187年的时候,荥阳贼几千人发生暴动,攻打焚烧郡县,杀死了中牟县县令等官员,于是汉灵帝乃诏命何进的弟弟河南尹何苗进行抗击,毕竟何苗手下的是数量远超于敌人的官军,所以何苗很快就击败群贼,平息暴乱而进京师洛阳受封,并且在何进与何皇后的共同帮助下,汉灵帝便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要知道车骑将军可是大汉武职中最顶尖的存在,仅次于大将军与骠骑将军,由此可见何苗的地位之高。

  不过有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何苗在成为车骑将军之后就开始有些膨胀了,并且开始嫉妒自己的哥哥何进,毕竟何进可是直接被升为了大将军,并且何进可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最多也就是挂名参加了讨伐黄巾起义的战斗,这让亲自出马平定了荥阳贼的何苗有些心态失衡,不过何苗也没有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平定荥阳贼的,按照后世某星际争霸解说黄旭东的名言,何苗那已经是飞龙骑脸,怎么可能输,而且何苗也不负众望的F2A(也就是在战略模拟游戏中,根本不用任何操作,直接全军出动直接打对方基地)过去,然后就赢了。

  这一仗可以这么说,就像是两千年以后的巴萨罗那一样,就算是在主教练席位上放条狗,那也能拿冠军。

  所以何苗能够平定荥阳贼,完全就没有吹嘘的资本。

  不过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缺点,那就是喜欢选择性的无视掉一些自己不愿意正面面对的事情,就比如何苗就不会承认自己能够在平定荥阳贼一仗中作用几乎为零,因此何苗坚持认为自己的能力是远远高于何进的,所以何苗觉得何进作为大将军,地位在自己之上的这件事,完全就是对于自己的不尊重,所以何苗开始与何进不和,而且认为何进的大将军之位,应该由他何苗来担任。

  当然了,大将军的位置只有一个,所以何苗也知道一个道理,只要何进不死,那么何苗他永远就只能作为车骑将军,这个道理何苗还是十分清楚的。

  所以自认为不得志的何苗,开始与宦官势力勾搭在了一起,而宦官势力可都是“老司机”,一个比一个会察言观色,窥探人心,所以十常侍们发现了何苗与何进不和的消息,于是乎十常侍们开始勾结何苗,不断给予何苗各种贿赂,所以何苗在某些时候都开始倾向于十常侍一方了。

  至于舞阳君,也就是何皇后的亲生母亲,何进的后母,在史料中姓氏不详,只知道名兴,是何进父亲何真的续弦,生有一子二女。

  在这里刘鑫就不得不继续吐槽一下华夏古代的宗法制了,或者说是各大世家豪门的家谱,基本上不会记载女性的确切姓名,甚至在族谱上面的女性就连名字都没资格留下,只记录一个某某氏,然后其他的都直接一比带过,连个籍贯都不一定有,所以在华夏历史上很多出名的女性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只留下一些代号之类的名称,比如孟姜女,红拂女等人,或者用她们的身份来进行称呼,就比如何皇后,长孙皇后,以及武宣皇后卞氏等人,她们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后人只能用一些杜撰的名字来称呼她们了。

  所以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无奈。

  话又说回来了,毕竟这舞阳君是何进的后妈,而何进又是靠着舞阳君的女儿何皇后才发迹的,所以舞阳君在因女儿何氏得到汉灵帝宠幸,也被接到宫中居住,被封为舞阳君之后,就开始有些心态不平衡了,毕竟舞阳君也生有一子,那就是何苗。

  而且这何苗说到底也不算何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为舞阳君是和姓朱的前夫生了何苗(因此何苗也叫朱苗),然后再改嫁给何进的父亲何真,毕竟何进一开始都是一个屠夫,所以何进的父亲何真身份地位也高不到哪去,而且在舞阳君被接入宫中,也就是何皇后受到汉灵帝宠幸的时候,何真已经去世了。

  因此舞阳君见自己的亲生儿子何苗的晋升之路被自己的继子何进给堵死了,舞阳君自然是有些不高兴了,毕竟一个是亲生儿子,一个只是继子,舞阳君自然是完全偏向于何苗的了。

  再者说了,大汉时期的女性可没有后世宋朝的那么多束缚,要讲究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于三从四德也没有后世宋朝那般严苛(不得不说宋朝的所谓理学完全就是在乱搞,而且一个个推崇理学的所谓宋朝文化人,都喜欢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事,就比如苏轼把怀孕的小妾送人,反正作者现在是苏黑了),因此舞阳君不可避免的对何进产生了怨恨。

  因此在汉灵帝驾崩之后,本想废长立幼的汉灵帝找到蹇硕,希望蹇硕能顾帮助刘协登基为王,所以十常侍中的蹇硕就计划在何进入宫时将其杀之,但在蹇硕手下的司马潘隐的暗示下,何进称病不入宫中,为汉灵帝服丧,所以何进因此逃脱一劫,所以汉少帝刘辩得以继位,因为汉少帝刘辩当时还非常年幼,所以由汉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临朝听证,何进与当时的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然后何进自然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找到一个机会想要诛杀了蹇硕,当然了,当时手握大权,野心膨胀的何进已经不满足于只诛杀蹇硕了,而是想要彻底诛杀所有的宦官势力了,所以何进就和已经是太后的妹妹商量,想要商量一下该怎么一次性解决掉宦官势力。

  因此,何进在与袁绍等人商量好了计策之后,便派人入宫告知了何太后,何太后却以“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因此何太后拒绝了何进的提议,其实在这句话中,已经可以看出何太后是倾向于宦官势力的,原因很简单,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弟弟何苗都是倾向于宦官势力,并且敌视何进的。

  原因很简单,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以及弟弟何苗多次接受宦官势力的贿赂,认为何进在诛杀了宦官势力的领头人之后,何进也势必要杀害他们,所以居住在宫中的舞阳君就多次告诉何太后“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要何太后庇护他们。

  而何太后自然是听信了自己母亲舞阳君的意见,毕竟何太后也知道自己母亲舞阳君与弟弟何苗与何进之间的矛盾,虽然何太后也和何进有着血缘关系,但是毕竟另一边站的是自己的母亲舞阳君与弟弟何苗,所以何太后选择不再帮助何进,并且将何进的计划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自己的母亲舞阳君,而舞阳君自然也告诉了宦官势力中的张让等人。

  ps:第三更肯定是会有的,不过这章剧情好像又走远了,不过也算是科普一下何进是为何诛杀宦官失败的,日后到了这段剧情就可以一笔带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