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一六零章 不吝封赏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一六零章 不吝封赏

作者:哼哈大王 字数:2143 书籍:日月当空照中华

  到了六月下旬,瀛洲城重修结束,瀛洲岛上的各项事务,也终于全都走上了正轨。

  眼看着时间进入了七月,此时已大感放心的毛维张,于是命令毛有德带着一直停靠在瀛洲澳的东江镇船队返航,回皮岛、铁山、定州、平壤一带,招募更多辽东汉人难民前来瀛洲岛屯垦,顺便也给东江镇的大帅毛文龙,带回去了从岛上马场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匹良驹。

  毛有德带着船队走后,毛维张陈继盛坐镇瀛洲澳,继续督促捕获的岛上土著青壮修筑港口和城堡,同时命令毕登翰率领小队人马,带着写给崇祯皇帝的密折,由西归浦搭乘路过的商船直奔登州镇而去,一个月后,从威海卫上岸,然后转乘驿马到京城报捷兼递送密折。

  崇祯皇帝接到毛维张的报捷和请功密折之后,就有了前面到武英殿的一些举措。

  如今的瀛洲岛孤悬海外,对朝廷消灭建虏和平定关内的叛乱,并无多大的帮助,但是将来对于大明向海外的扩张,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至少目前也可以为辽东和登莱的难民,提供一处适宜屯垦的地方,即便不能直接作用于消灭建虏,也可以将建虏统治下的辽东汉人难民尽可能多地挖走,变相削弱建虏的经济实力。

  正因为这样,崇祯皇帝很快就全数同意了毛维张的奏请,不仅按照毛维张的建议,批准东江镇监军标营的扩编计划,给了陈夏生、陈秋生、林传福、林传宝等人海防游击、都司、守备、把总的官衔身份,而且还晋升陈继盛为东江镇副总兵,继续协助毛维张统领监军标营,镇守瀛洲岛。

  同时,也晋升监军标营右营游击孔有德为参将,仍令统带右营,晋升毕登翰为标营中军游击,集中统带监军标营的马队和炮队。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明朝廷随即在瀛洲岛上设立瀛洲镇守府,下旨将毛维张由都察院六品御史晋升为五品御史,令其在继续担任东江镇监军御史的同时,兼任瀛洲镇守使,将整个瀛洲岛上的所有军政商民事务,委托毛维张全权处置。

  崇祯皇帝让武英殿中书舍人沈廷扬草拟完了这道圣旨之后,连带着将毛维张的密折奏疏,也一起转给了几位军机大臣参详。

  崇祯元年恩科进士沈廷扬、李信、牛聚明中进士后都奉旨作了武英殿的中书舍人,主要就是在武英殿中值守,算是军机处的一种秘书性质的职务。

  而崇祯皇帝所知道的其他几个人,比如吕大器、李孟辰、王章、高斗枢、宋应星等几个,本来排名也较靠后,没有资格进翰林院,因此全都奉旨作了内阁中书舍人,分别在文华殿、文渊阁等处当值。

  至于新科状元、后世大名鼎鼎的史可法,以及榜眼夏允彝、探花张溥,再加上第四名吴伟业,虽然文采非凡,但却因为排名在前四位,所以只能按照惯例进了翰林院,这样的人还有二三十位,对他们的任命,有修撰,有编修,也有庶吉士。

  剩下的其他新科进士,要么早就赴任离京,要么还在六部及各院寺府监内观政。

  六月末的时候,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史可法上疏,请求皇帝批准同意,让已经得官并在中枢任职的新科进士们,在京畿各地走访观政,了解军政民情。

  因此整个七月份,分在了翰林院、内阁和军机处的这些新科进士,先是结伴走访了通州讲武堂、农事院、枪炮厂,然后又相继走访了涿州新军训练大营、遵化白冶城铁厂。

  到了七月中旬以后,沈廷扬、李信、牛聚明这几个分在了军机处的人,又结伴走了一趟宣府、蓟镇和山海关,对整个京畿北部的边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水师极感兴趣的沈廷扬,还特意去看了山海镇宁海城的水师营地龙虎营。

  直到一个月的观政眼看就要结束,这些新科进士才匆匆赶回,而他们此行的收获当然也是不容小觑。

  特别是李信、牛聚明这些曾在历史上造了明朝反的人,看到了京畿之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之后,以前隐隐约约藏在心底的那种明朝气数将尽的念头,还没来得及萌芽,就被自动清除了。

  武英殿中书舍人沈廷扬草拟了皇帝给毛维张的旨意,然后与李信、牛聚明分别带人,即刻分送三位军机大臣。

  第二天下午,三位军机大臣联袂前来求见。崇祯皇帝召见之后,英国公、军机大臣张惟贤率先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东江镇监军御史毛维张为我大明新开一片疆土,实在可喜可贺!朝廷封赏其中有功将士理所应当!臣完全赞同!”

  崇祯皇帝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时,孙承宗说道:“臣贺喜陛下!我大明自成祖之后,鲜少对外开拓之功,如今毛维张监军东江镇不过数月,即建此功勋,确是可喜可贺!朝廷封赏,也是合情合理。

  “只是臣所虑者,朝鲜世代为我大明藩属,忠谨可嘉,去岁为建虏所迫,不得已向建虏称臣纳贡,但到如今,朝鲜国主李氏仍奉大明正朔。臣以为,此事是否应当知会理藩院,以备朝鲜国主遣使前来讨索。”

  听完孙承宗如此说,崇祯皇帝心想,这个时候的士大夫果然是死要面子讲吃相,这么大的好处摆在面前,还非得端着什么君子之风,于是干脆说道:“孙爱卿多虑了。朝鲜国主既然已经向建虏称臣纳贡,又何谈忠谨可嘉。既然已经转投建虏,与我大明即是敌国,奉不奉我大明正朔,朕并不在意。若朝鲜国主以为,区区朝鲜可以在建虏与大明之间脚踩两条船,两头讨好,两头得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我大明虽然幅员万里,但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如今朝鲜所谓济州,已经成为我大明的瀛洲。朝鲜国主若想讨还,那就遣兵来战。朕绝不会拿我大明士卒流血死伤换来的土地,去换取朝鲜毫无意义的忠谨恭敬!”

  孙承宗一听之下,连忙离座跪地,叩首说道:“启奏陛下,臣心中并无此意。陛下若决心已下,以朝鲜改投建虏为由,宣布其为我大明之敌国,臣以为东江镇的困局则由此可解。

  “朝廷可敕令东江镇毛文龙所部择机上岸,占土地、募辽民,以备反攻辽东。若如此,陛下东攻西守之平辽战略则全盘皆活。臣请陛下明鉴。”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这才心中释怀,也是离座起身,上前将孙承宗亲自搀扶起来。

  崇祯皇帝再次回到御座之上坐好后,说道:“倒是朕误会了孙爱卿的意思。今日既然说到了这里,那么朕也向几位军机大臣说清楚朕的心意。

  “朕闻汉人陈汤有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从今往后,我大明也再无不征之国,凡图我疆土,杀我百姓,损我商旅之国,皆大明之敌国。

  “凡能为我大明讨平敌国者,朕必不吝公侯之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