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杀尽鬼子兵 第587章 泼猴

《杀尽鬼子兵》第587章 泼猴

作者:雨夜观山 字数:1849 书籍:杀尽鬼子兵

  魔性的笑声传染了无数平行时空。

  ……像极了某些注定扑街的反派。

  众人却并无心思理会这一点。大家全都被命运突如其来的转折闪了腰。

  “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

  ——这恐怕是历史上唯—一位当过俘虏,做了太上皇,两度登临帝位的人物罢?然而众人并没因此生出任何钦佩之情。

  除了少数道德底线与朱祁镇一样低下的小人对其成就高山仰止,视之为榜样。大部分三观正常的

  人第一反应就是义愤填膺。

  年少气盛的冠军侯霍去病被世界的恶意糊了一脸,发出难以置信的质问:“丧师辱国之辈,不死已是万幸,竟然还有脸发动政变,重为一国之君,天理何在?"

  长平侯卫青在人情世故上比他懂得更多,结合镜中播放的种种,他便明白过来:“朱祁钰之子早逝,下一任大明天子是朱祁镇之子,已注定人心向背……"

  ——若是支持朱祁钰,得罪朱祁镇,难道不担心他的儿子上位之后清算旧账吗?

  再加上朱祁镇做了十四年的天子……可想而知,大明朝堂之中,只有朱祁镇的支持者,与忠心于大明、无论谁当皇帝的中立派,朱祁钰的支持者恐怕少得可怜。

  皇帝无子,支持他根本没有任何未来!对此,汉武帝刘彻便极有心得体会。

  ……太子刘据出生之前的那些年,他的皇位可没有那么稳当,总有宗室之人蠢蠢欲动。直到刘据出生,许多人这才死心。

  因此,他对景泰帝朱祁钰的处境感同身受,此时顿时唏嘘道:“化解困境倒也不难,只要朱祁钰选择过继宗室之子。"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过继朱见深。

  按照宗法制度,后者从此就是朱祁钰的儿子,跟朱祁镇再无关系。即便将来登基,也要祭祀朱祁钰,维护朱祁钰的名声。因为他的皇位继承法统来自于明景帝朱祁钰。

  甚至还要打压和贬低朱祁镇,以免朱祁镇的其他儿子及后代以后跳出来抢皇位。

  ——正如当初朱棣丑化贬低朱标父子一般,要知道朱标还只是个没当过皇帝的太子呢。

  然而,这世上谁能甘心将家产交给别人的孩子,无怪乎朱祁钰始终不肯死心……也许他还一

  直想着将来再生一个儿子罢?

  刘彻目光幽幽投向面前的水镜。

  不过,如今得知天机的他总该做出抉择了?

  汉武帝刘彻简直被朱祁镇恶心坏了。他发自真心地希望那位景泰帝扭转命运。此时水镜中已经放完夺门之变的全过程。

  【复位后,朱祁镇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保全大明江山的明景帝朱祁钰,却被其指责为“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其帝号,谥号为“戾”,以亲王之礼下葬,不入皇陵。】

  【——只能说,朱祁镇倒是挺有自知之明,他加诸于朱祁钰身上的一系列罪名,留给他自己,就恰如其分,顺理成章。】

  【曾经在瓦刺入侵时为保卫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郭登等人,也出现在他的清洗名单上——这些人对大明有功又如何?谁让当初他叩门时他们不肯开门?谁让他们不肯议和非要打仗不顾他的死活?谁让他们在危难关头拥护朱祁钰登基为帝呢?】

  【在这样的逻辑下,尽管俘虏了朱祁镇,勒索了大明无数钱财,却一直让朱祁镇好吃好喝,还放他回归大明使之有机会重临皇位的也先,当然就是他的大恩人。】

  【同理,替帝王背锅、 “惨死”于土木堡的王振,也是朱祁镇心中的大忠臣。】【既然如此,这位大明战神后来为也先立庙,为王振立碑,也就不足为奇!】

  【——“负”朕之人,虽有功于大明,千刀万剐亦不足惜!"护”朕之人,虽祸害天下、残害百姓,立庙祭祀,香火不绝!】

  从朱祁镇复位开始,他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无数平行时空赤·裸·裸摊开。

  凄凉死去的朱祁钰,或被杀或被贬或被流放的大明功臣,还有被朱祁镇提拔起来的曹吉祥等一大批投机分子和野心家……大明这辆马车又在朱祁镇的掌舵之下疯狂下滑。

  忠诚义士被清洗,奸佞小人高居庙堂。既昏且暴、无情无义的朱祁镇执掌大明。

  才因为京师保卫战的获胜而松了一口气的朱元璋等大明天子,又是一口气没提起来:

  “夺门也就罢了,若是能好好当皇帝,知错就改,倒也不是不行……却只因一己私怨便如此对待大明有功之臣!这个畜牲,是半分也不顾念咱的大明江山啊!"

  "

  ;自私自利至此,有何面目复位为天子?"

  更别提给入侵大明的也先立庙,如此丢人现眼之事,连那宋高宗赵构都不曾为之!简直像是一个巴掌生生抽在了朱元璋等人脸上,带给几位大明天子强烈的屈辱。

  打不了朱祁镇的朱元璋已经暴揍了燕王好几顿,而永乐年间的朱瞻基也被一向疼爱好圣孙的永乐大帝好一顿暴打。

  与此同时,景泰年间。

  "石亨、张朝、张靰、杨善、徐有贞、曹吉祥……好啊!好啊!你们好得很啊!"

  明景帝朱祁钰将画面中出现在夺门之变的人名都点了一遍,按在龙椅上的手掌青筋暴起,不断升温的脸上燃烧着火焰。

  这位向来好脾气的皇帝此刻终于爆发了。

  "当初朕不欲为天子,尔等强令我为之。于爱卿言此非为私心,乃为天下。"

  “大明危在旦夕,朕虽无才,只能勉强一试,担一担大明江山,侥幸渡过危难……”他回忆往昔,发出一声惨笑。

  又见水境之中病重之时被毫不犹豫抛弃的“朱祁钰”,他只觉得自己可悲又可笑。

  收拾烂摊子的是他,摘果子的却是朱祁镇,到最后,他竟是连一个善终都做不到。大明从上到下,可还有半分良心在?

  “——朕于天下有何罪?”“——朕可曾有负大明?有负百姓?”

  朝堂鸦雀无声,唯有朱祁钰的声声质问。

  “早知如此,何不依旧做我的藩王去!”

  随着朱祁钰的爆发,朝堂上哗啦啦跪了一片,而石亨等人更是只能连连叩头谢罪,磕得头破血流,其他人却只是冷眼旁观。

  无论如何,当今天子还是朱祁钰。石亨等人未来的行为,就是毫无争议的谋反!别说替他们求情,不落井下石都是好的。

  被列入大清洗名单的大臣们同样愤怒无比——这其中许多人并不是朱祁钰的死忠,他们效忠的只是大明而已,无论皇位上是谁都没意见,正因如此,历史上朱祁镇复位才如此轻松,几乎不曾遇到丝毫阻力。

  而现在,这群人改变主意了。

  ——朱祁镇这个狗东西,也配当天子?——只要他们在朝堂上一天,想都别想!

  许多人心中已经开始暗搓搓策划

  起搞死朱祁镇123条计划,准备回头就递交天子。不过,朱祁钰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让他们不能放心,那就是他没有继承人。“莫如过继?”这个念头迅速闪过众人脑海,互相眼神交流,很快就达成了共识。—等之后就找个机会劝一劝陛下罢!

  而无论是搞死朱祁镇,还是劝陛下过继继承人,那都是之后的事。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既然决心效忠天子,还有什么比石亨等人更合适的投名状?

  很快便有人站出来,先是对朱祁钰一顿夸,充分肯定他在危难关头担起重任保卫大明江山社稷的功绩,与丧师辱国的朱祁镇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就对石亨等人展开有理有据的攻击,抖出一条又一条黑料。

  同时在朝为官,谁还不知道谁的根底?只是平日里大家不会无缘无故抖其他人的黑料,没有好处,还平白得罪人。

  而现在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果然,朱祁钰的面色转怒为喜。随着这位天子一锤定音,面对确凿无误的黑料,无话可说的石亨等人很快就被拖了出去。

  ——大明诏狱,等候他们的光临。

  在此过程中,于谦一直沉默着。既没有站出来落井下石,也没有开口替他们求情。未来的发展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

  尽管目前还未出现他的结局,但以朱祁镇的行事作风来看,恐怕他也难善了。

  【可能有人以为明英宗朱祁镇的报复到此为止了。大错特错!杀死王文、范广等有功之臣后,他又将范广的妻女连同其家宅都赐给瓦剌降将,】

  【殊不知,若无忠臣义士出生入死保住大明江山,他也不过是徽钦二帝的下场。】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以为他能全须全尾归国,是因为凭自身人格魅力感化了也先,或者也先是个心地善良的大好人吧?】

  【原因无他,大明江山尚在,大明反击够强,也先才会毕恭毕敬送朱祁镇归国。】

  【真要论恩情,击退瓦刺者,都是他的恩人。给于谦、范广、郭登等人一人磕一个,朱祁镇便是有一百个头都不够磕!】

  【而那白白送命的二十万大军,又何尝不是为朱祁镇而死,不比也先更该立庙?】【然而,朱祁镇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人类的下限就是用来打破的——】

  【景泰八年二月十八日,以一己之力救大明于

  危难之间的于谦于少保,被诬谋逆,在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中被处以极刑!】

  【他去世后,其家被抄没,除朱祁钰所赐蟒袍、剑器之外,竟是再无余财,其清正如斯!】看到这里,无数人因此倒吸一口凉气。

  汉武帝刘彻匪夷所思:"朱祁镇疯了吗?"

  ……他自认不是什么仁君,杀掉的大臣不在少数,但什么人能杀,什么人不能杀,刘彻心中自然有一杆尺。

  如于谦这般人物,就绝不可妄杀!

  倘若是武将,皇帝担心其功高盖主,阴谋作乱,都还能理解,但一介文人,威胁不到皇权,救社稷于水火,居然说杀就杀?

  ——即便是心有怨怼,大不了将其贬官罢用啊。可以留给儿子将来登基再用。

  朱元璋等大明天子更别提了,一个个都闭上眼睛不想再看朱祁镇这个闹心的货色,身体不好的朱高炽更是差点被当场送走。

  明宣宗朱瞻基毫不犹豫就换了太子。

  他捂着心口直抽抽,感觉被逆子气得短命。

  不同平行时空的大明,太医们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在历朝历代无数双眼睛的见证之下——水镜之中,映照出惨淡的刑场。

  围观百姓哭声震天,于谦消瘦的身影依旧顶天立地一般,他双目平静注视前方,从中看不出丝毫怨恨与后悔,但在这双眼睛的照耀之下,一切污秽都好似无处遁形。

  朱祁镇如同侏儒的身影彻底融化开去。

  随着铡刀落下,鲜血迸出,远处最后一线日光缓缓落入地平线,大明的太阳落山了。仿佛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再升起。

  平行时空,年轻的于谦怔怔注视着这一幕。

  ……这就是自己的结局吗?

  【当初瓦刺兵临城下,于谦挺身而出之时,可曾预料到自己今日的结局?】

  【于谦不负大明,大明深负于谦!】【最后一刻,也不知他可有后悔?】

  后悔吗?应该是没有的。

  于谦念出偶像文天祥的遗言:“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救国救民救苍生,固所愿也!

  ——再来一次,吾亦不悔!

  【于谦之死,天下冤之!朱祁镇

  逞一时之快,却为大明江山种下了祸根。试问从此以后,有谁还会为大明尽忠竭力九死不悔?】

  【朱祁镇凭一己之力透支了祖宗后代的声誉,明示天下:朱家皇帝,不配得人臣尽忠效死!】

  【——当后世大明天子骂臣子只顾揽权谋利时,就该把朱祁镇的骨灰扬了。毕竟,再如何大公无私为国尽忠,难道其贡献还能胜过于谦?而于谦下场又如何?】

  【多年后,朱祁镇之子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为于谦平反,也为废帝朱祁钰恢复帝号,重修陵寝,进行一定程度的平反。】

  【朱见深之子,明孝宗朱佑樘又赠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立祠祭祀,万历之时,改谥忠肃。从此,杭州,河南,山西等地祭祀不绝。】

  【《明史》赞曰: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淡淡的哀乐从水镜中飘出,肃穆、低沉、恢宏,仿佛天地日月亦为之同哀。于谦的身影再度于镜中浮现,他一身官袍,两袖清风,俯仰于天地之间。属于于谦的声音在众人耳边轻轻吟诵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