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后掠翼出现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第一百七十一章 后掠翼出现

作者:觉悟的狮子 字数:1794 书籍: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矢野浩田看了前面三家公司的方案,也觉得自家公司的方案有点悬,不过在前面三家公司面前,川西公司在日本航空工业界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它的前身新明和最早成立于1918年,当时称日本飞机制作所。1919年与川西机械制造公司合并,成为该公司的飞机分部。1928年11月飞机部**,成立了川西飞机公司。1945年公司飞机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飞机2862架,主要生产“97式”和“2式”水上飞机等,从业人员达7万人。

  三菱重工的飞机生产始于1920年,后来设计制造过多种军用飞机,如“零式”战斗机等。不过三菱重工的主要业务还包括造船等,早在1870年,岩崎弥太郎开始了三菱的创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事造船。1934年公司改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川崎重工始建于1878年,是日本经营生产造船、汽车、航空等多种产品的综合性公司,当时名为川崎造船厂。1907年开设了兵库工厂,1918年在兵库工厂设置了飞机科。1937年,飞机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了川崎航空机工业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从1918年开始生产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研制生产过“八八式”侦察机、“飞燕”战斗机、“川崎研3”高速研究机等。

  中岛公司前身则是1931年由中岛知久平创建的飞机研究所,同年在该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岛飞机公司,并先后建立了十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该公司生产了多种军用飞机,如海军特殊攻击机“桔花”、“钟鸠鸟”、“疾风”、“吞龙”等十几种舰载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是当时日本最大的飞机公司。

  爱知公司曾击败过三菱和中岛这两家日本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生产出性能优异的99舰爆,在舰载机设计方面拥有非常深厚的经验。

  立川公司于1924年以石川岛造船所为中心出资设立石川岛飞机制作所,为本公司前身。生产初等练习机“红蜻蜓”。1936年在旧日本陆军的影响下改名为立川飞机公司。由于是陆军军机专用制造厂的关系,擅长开发制作陆军的教练机、侦察机等,1928年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也移往立川。拥有远距离运输机的技术。中岛飞机公司的“隼(ki-43)”、“疾风(ki-84)”、“吞龙””等其他公司的飞机也有生产,其中“隼”有约半数是在立川制造的。

  矢野浩田心里明白,在这六家竞标飞机制造公司当中,最没有机会的就是他们,还有立川公司。因为这两家公司都并不是以设计制造主力战斗机和轰炸机而存在的,他们生产的都是一些辅助型飞机。说白了,这次竞标完全是就陪太子爷读书,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中标,但是像矢野浩田这样的设计师,还是希望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够获得采纳,所以也费了不少功夫,搞出来一个后掠翼的设计方案。当然,他们胆子够大,要知道在平直翼为主流的时代,后掠翼完全就是一个新玩意儿。

  当矢野浩田把设计图挂到墙壁上的时候,台下的人又是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川西公司更大胆更前卫,图纸上战斗机俯视图明白的显示着川西公司的方案采用了与前三家公司方案完全不同的后掠机翼方案。

  矢野开始缓缓讲道:“各位,我川西公司设计方案采用翼根进气、单发单座、后掠下单翼、后掠全动平尾和后掠垂尾等设计,同样在起落架设计上我们也是前三点式起落架,我们还采用了大面积机翼的设计,虽然这样一来阻力增加,不利于提高速度,但是对于舰载型喷气战斗机来说,更大的主翼面积则意味着更高的升力,经过反复计算我们确定这架飞机能够在110米的距离内起飞。而且我们采用的翼型比普通战斗机要薄很多,这有助于减少阻力,所以综合起来看,它的综合性能还是非常好的。”

  “后掠翼有什么好处呢?相对于平直翼来说,机翼前缘的后掠,可以延缓飞机接近音速时空气压缩性导致的激波阻力出现,并减少激波阻力,有助于提高飞行速度上限。因此我们的方案,可以让使用同样发动机和重量相当的喷气战斗机最大平飞速度达到950千米每小时,甚至更高。当然,采用后掠翼的方案,在起降性能上相比平直翼稍有不如,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整体性能的优异。”矢野开始自信起来。

  “我们的陆军型方案机长,采用45度后掠机翼,其翼展为8。7米,翼面积方米,飞机空重35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000公斤,机内载油量2000公斤,最大载弹量12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1000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850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90米每秒,内油最大航程1600公里,外挂2个300升副油箱后可达2000公里。”矢野对这些数据倒背如流,这是他们经过精心推导计算出来的。

  “我们的海军舰载型方案,它的气动布局和陆军型相同,但是机翼面积增加到28平方米,机长,翼展8。9米,机高2。89米,飞机空重增加到37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800公斤,机内载油1700公斤,最大载弹量12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950千米每小时,巡航速度800千米每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内油最大航程1500千米,海平面爬升率可达80米每秒,起飞滑跑距离最小11野说完,躬了躬身,继续道:“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完毕。”

  台下的人又开始议论起来,对于这个后掠翼,大多数人都不太解,但是陆军部的人看起来比较亲睐这个方案,因为它的最大平飞速度竟然达到了1000公里每小时,海平面爬升率90米每秒,看起来似乎远远高于前面几个方案。尽管它的航程相对要短一些,但对于陆军来说,飞机的速度似乎才是最重要的性能。

  不过海军部的人显然有些担心,这个方案的起降性能似乎并不是太好,究竟能不能满足舰上起降的要求,还是个未知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