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限制级末日症候 1655 夜路

《限制级末日症候》1655 夜路

作者:全部成为F 字数:3649 书籍:限制级末日症候

  公路和铁路一同在窗外蔓延,高川看到许多工人在修筑什么。自从月球核打击计划实行之后,面对日益扩大的纳粹威胁,以及有可能愈加恶劣的环境变化,人们陆续撤往地下设施,不仅仅是战争扩大的欧美地区,即便是在纳粹暂时鞭长莫及的亚洲也同样做好了准备。地表的建筑被废弃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如今这些工人在地表修筑的当然不可能是民用设施,但是,因为工程尚未完工,被厚厚的钢架和遮布挡住,从建筑工地的外表完全想不出来那会是什么。

  为此,高川特意询问了司机。司机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不过他只是扫了一眼,就打岔了过去:“现在澳大利亚的后防线到处都在开工程,谁知道都是做些什么?反正都是些兼顾的房子,到时看看战争形势再决定如何使用吧。我们这些人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地下,要在地表打击纳粹的话,地面上的基地就不能放弃。”

  这一带,铁路上的火车全都退化成了老旧的型号——或许只有外表如此——就仿佛时光倒流了一般,高川也很疑惑,为什么新式的火车不能使用呢?亦或者说,纳粹已经破坏了澳大利亚的交通线,导致必须要让这些老式火车重新服役以应急?

  欧洲地区,美洲地图,非洲地图,亚洲地图,澳大利亚,这五个大区在纳粹入侵后有相当一段时间被迫断开了联系。幸好联合国早有准备,联合NOG进行通讯方面的修复,因为纳粹使用的不是正常的方法,所以,NOG也派出了人员对他们使用的神秘力量进行侦测和破坏。直到现在,想要跨越洲际出行,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旧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哪怕是军队,也在评估后认为是得不偿失。

  如今洲际之间的联系,大多数只是隔空喊话而已,极少存在正式拜访,联合国之间的会议也完全是通过特殊的通讯网络进行。毕竟纳粹从月球降下时,已经破坏了几乎所有的卫星,究竟还存留多少颗卫星,属于极度严格的军事机密,哪怕是网络球也没有具体的情报。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中继器的建成,想要恢复通讯也必然要花费比现在多上几倍,几十倍的时间。

  通讯困难让情报的分享和扩散也受到遏制,说起澳大利亚的情况,网络球自然收集了一些,但是,借助手头拥有的资料,高川也很难对这里的情况勾勒出一个大概的印象。他以前从来都没有来过澳大利亚,对它的印象大致就是一个袋鼠的轮廓,听说过,这里有大片的草原和储量极大的矿上。如今真的来到这个地方,虽然仅仅是一个港口区,但仍旧感到十分新奇。

  司机载着高川,沿着公路线一路高速前行,渐渐有一些事物,让高川真切感受到了这里局面的困难:比起欧美地区的确要好上一点,但是,受损的情况依然严重,随处可见的景象,已经不是印象中那般自然、美好和先进,让人不禁产生倒退了几十年的错觉。距离战争爆发还不到一个季度,可是澳大利亚的变化,对比起高川过去对澳大利亚的印象,其中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这个时候,高川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去前线需要开汽车了——铁路线上火车跑得比全速行驶的汽车还慢,也不知道是型号老旧的缘故,还是有别的原因。

  自己这边的车速还算是快的,于是就显得外界的一切变化都有一种迟钝的感觉,就好似垂死的人拖着老迈的腿,在参差泥泞的地上行走。高川觉得这类所见的一切,比起数据上受到兵灾还要严重的欧美地区还要颓废。

  最有生机的人,仍旧来自于军队。高川在这一路上,已经看到了大量的军用运输车辆和自己擦肩而过。

  穿过长长的隧道,可以看到大片倒塌的建筑,越是靠近前线,这种倒塌的建筑就越多。

  司机说:“最近这段时间,地震特别多,我觉得是纳粹的攻击造成的,但是,实际到底如何,也没有个准信。地震的时候,呆在地下设施的人都要担惊受怕,确实也有过地下设施所在的地层发生断裂,结果那个地下设施里的人们十不存一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纳粹在澳大利亚的进攻性不是很强,所以,也有人希望可以重新回到地面上——他们觉得无论呆在地上还是地下,危及生命的危险都是存在的,因为总是出现地震,所以说不定地面上还更加安全一些。”

  “你觉得呢?”高川反问。

  “我?我觉得都行。”司机套出香烟,吸了一口,就烧了总长的三分之一,浓郁的烟雾很快就充斥在驾驶室中,不过,高川并不介意,“反正我就只有现在的工作,去哪里都是跟着工作跑。他们让我开车,我就开车,什么时候让我上战场打枪,我也不拒绝。要说哪里比较好,我倒是觉得,只要幸运,什么地方都好,倘若不幸,那就什么地方都不好——哪怕在地面上的死亡几率是百分之四十,地下是百分之五十,这种数字上的东西,根本无法决定一个人究竟是在哪里才能活下去,不是吗?该死的时候就会死了,不能死的时候,怎样都能活下来。”

  司机的想法很现实,不怎么激情,充满了一种虚无的命运感,这样的感觉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是,对神秘专家来说,却又是相当熟悉的论调,因为,大多数神秘专家在经历了一次次不可思议的生死之战后,都会产生类似的想法。

  每一次神秘事件都会要人命,每一次神秘事件都充满了不可知的情况,明明身边的人都死光了,为什么偏偏就只有自己总可以活下来呢?论到能力和素质,自己都不比其他人更强的情况下,又是什么决定了自己可以活下来,而其他人只能死掉呢?

  高川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自己能够活下来,不是因为自己是神秘专家中的佼佼者,仅仅是因为在“剧本”中,自己尚未抵达终结的时候而已。

  经历的危险越多,经历的情况越是危险,这样的想法就越是强烈。

  因此,高川十分明白司机的感受。

  “人总不可能一直都是幸运的。”高川只是这么说到。

  “所以,别去想那些不幸的事情。虽然不至于得过且过,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一个数字上的百分率就去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就太可怜了。”司机这么说着,顿了顿,强调道:“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知道。”高川说完就闭上了嘴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车内的气氛都很沉默。

  耳语者众人所在的地方,需要开一整天的开车,才能在第二天的中午抵达,如果在正常的日子里,可以选择更快速的交通工具,例如火车和飞机什么的,但是,现在他们仅有一部车而已。当夜幕再次降临的时候,司机将车开到国道边的野地上,他说今晚就在这里歇息。

  更早的一个多小时里,两人连一辆车都没有碰到过。公路线上寂静无声,只有他们的身影随着光线向后移动。如今呆在这个地段,换做胆小的人,大概会生出一阵鸡皮疙瘩吧。这附近没有人烟,但车上已经准备了好些速食食物。

  司机打开车上的空调,对高川说:“不要担心,很快就会有人经过的。最近港口那边缺乏人手和材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运输。只要工程还没有停下,这些运输人员就会源源不断地前往那边。他们只能开车或坐火车,选择开车的人可不少。”

  “别是发生什么神秘事件就好了。”高川觉得眼下的场景有点儿像是公路恐怖片所描绘的那样:长长的公路一直延慢到肉眼可视的尽头,然后被夜色融化了,夜景是明亮的,却也是凄清的,公路上倘若有光,那也是一种让人感到恐惧的光,在光影中,仿佛有什么恶意的灵魂在跃跃欲动,窥视着自己。在平常的时候,这是让人夜不能寐的错觉,但一旦有神秘事件发生,这种感觉会变得更加真实也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

  “不会有事的。就算有事,你就是专家。”司机倒是表现得很大胆,他抽出一叠毯子,给自己盖了一张,递给高川一张,对他说:“我要睡了,有问题记得叫醒我。”说罢,对高川的任何回应都不理不睬,就这么闭起眼睛,也不知道究竟睡着了没有。

  也许是环境使然,也许是脑硬体和义体的功效,在这种时候,高川反而一点睡意都没有。义体虽然不需要毛毯保温,但是,他仍旧盖在身上。司机关闭了所有的车窗,冷气开得很重,普通人的身体不盖毯子的话,根本就受不了。

  对司机这种开空调盖毛毯的做法,高川觉得有些多余,但其实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习惯。

  高川紧了紧身上的毛毯,哪怕义体一点都不觉得冷,可隔着车窗看向外景,景物就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朦胧的灰色,让高川觉得有点儿像是灰雾。他没有离开车子,毕竟,如果真的是灰雾,那么,无论他是否离开,怪异现象都会上演,倘若不是灰雾,那就更没有必要离开车子。这里是澳大利亚,高川想的,仅仅是趁着这段时间休息一会——精神和生理上的疲劳,脑硬体都能情理,可是,高川在一个人时候,注视着那朦胧的景色,会觉得这种疲劳已经深入骨髓,除非将自己烧成灰烬,否则就难以去除了一般。

  高川没有睡着,司机开了一整天的车,他必须睡眠,但总要有人守夜,哪怕司机信誓旦旦地说不会有事,但有人守夜的话,他大概也会更开心吧。

  在寂静中,时间流淌着,许多心绪复又浮起,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过去有想过,现在也仍会想起来,有的已经做出决定,成为过去,有的还在徘徊,难以抉择,但无论是哪一种呢,它不会因为“变成了过去的既定事实”就一直沉没于记忆的最深处。它们就像是欧洲神秘学中的“骚扰虻”。

  真如司机所说,大概在他睡去的三个小时后,公路上陆续有车灯亮起,一批批车队路过,但没有人过来询问停靠在路边的高川和司机两人的情况。高川和司机的车子一直开着路灯,提醒他们这儿有人,但是,路过的车辆就好似午夜的幽灵,安安静静地过去了——车厢内的隔音做得太好,高川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直到午夜四点为止,这些过车车辆在连锁判定的观测中都是正常的。可是,在黎明到来之前,那已经连夜光都仿佛全部消失了的黑暗中,传来了一种让高川感到异常的感觉。倘若是正常的身体,那么,这种异常感可以称之为躁动感或其他更加形象的感觉,但是,在义体里,就仅仅是一种和“正常”区别开来的警示而已。

  就如同痛觉一样,正常人体利用痛觉提醒自己受到了伤害,而义体并没有痛觉,它将这种警告换成了另一种不疼,但一定可以感受到的知觉,以及十分强烈的数据信号提醒。这也是高川比起其他神秘专家有优势的地方,他可以在战斗中全力而安定地发挥实力,而大多数人却会受到实际影响,产生相当大的状态波动。

  现在,他感觉到了和前半夜都不一样的东西。他不觉得惊讶,因为早已经习以为常。

  他松开裹住身体的毛毯,隔着窗户眺望自己感到异常的方向:在自己必须乘车前往的方向,沿着这条漫长得肉眼看不到尽头的公路,有某种东西正在逼近。他没有看到那东西的实体,也无法估算其逼近的速度,一切都是从感觉出发。这种敏锐的感觉,无法确定怪异和自己的距离,也无法确定对方行进的速度,却能估测到它会在什么时候抵达近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