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继承者嫁到:权少要入赘 第1040章 权赫半夜回家

《女继承者嫁到:权少要入赘》第1040章 权赫半夜回家

作者:安筱乔 字数:1696 书籍:女继承者嫁到:权少要入赘

  荣国面积数千里,张玄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和金蟾出了槛河,一个架着虹光,一个架着白风一下飞过数百丈山峰到了另外一面。

  可就是翻过一个山头就是两个情景,一个如同人间仙境,一个如同修罗地狱,真是一道门槛拦住无数腥风。近乎垂直的峭壁山坡之上是一行又一行人,都是准备前往槛河取水之人,这些人大多面黄肌瘦,唇角干裂,腰间带着一个又一个的大葫芦。

  作为凡人,他们不可能像修士一样一下飞过这数百丈山坡,只能一步一步往上走,即使修有天险栈道,但也走的胆战心惊。

  时间已经到了三更时分,正是人困马乏之际,张玄有点想布雨,但想了一下,还是算了。这里还好,接近槛河就有水,一旦自己下雨,来得人只会更多,路本身就不好走,只怕死得人会更多。而且现在的一场雨就是希望,如果得到了点希望就又打入地狱,那下场人心会崩溃的,倒不如直接去解决源头那才是明智之举。

  而且就算自己能兴云布雨,但又能如何。还是小看了这项工程,自己神念范围是十里之地,荣国至少三千里土地,所需的雨水量是极为庞大的,别说一个元婴,就是天庭雨部龙族,三千里的大雨也没几个能布置。

  加上那还没解决的源头才是祸事,不早点处理好,下再多雨也没用。

  所以首要目标是查清旱灾来源,如果是天灾,那便想办法救人;如果是妖魔,那就降妖炼魔;如果是人为,那就诛杀首恶。

  待到一切结束之后才能安心布雨,那时哪怕花费几个月都没事,毕竟自己还有一笔余粮存在荣国侯之子手中,先前荣国人口约有四十万,现在能有一半就算是积德了,大多不是逃了,就是消失了。而近十一万石的粮食撑住个一两个月的时间不是问题,如果还不够,自己洞天之中的余粮还是有很多。

  又是飞行了一百余里,金蟾便到了平常时间送水之地,跳入干涸水井之中,搬开井底巨石,一枚古铜色铜钱出现在巨石之下。取出古铜色铜钱换入金色铜钱,一阵金光闪过,水流当即喷涌而出,金蟾忙把巨石放回原位,然后跳出水井外。

  一旁张玄目睹了这一过程,这一路飞来,大多的江河湖泊已经干涸,土地开裂,少见绿意,尽是荒坟新冢,挂幡之家。

  怨气与煞气相互聚在一起,为诸多精怪妖魔提供养分,平日里四处躲藏之鼠当街摇晃,田间野狗乱窜,要不是处于夜晚,估计白天景象更惨。

  就连这地下之水都稀少得可怜,寻常之水怕是到了此处,不过几秒就会蒸发一空。这只金蟾也是有本事的,这下张玄也知道洞府中的金煞是如何消失的了。

  五行相生相克,金蟾以金银铜之物存水,水中有煞气和灵气两种,水煞配合金煞去除了水井边上的一层红色煞气,三者相互抵消,只剩下水中灵气。

  而金生水,水在某种程度上又反哺金,自然寻常金银也生出金灵之气,而且多次替换之下,金灵之气不断提纯,煞气不断减少,到了后面便成功了。不过这个过程很难模仿,因为想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有人道之力辅助,不然凭借金蟾的那点法力根本不够用。

  这些水井在干旱之时还能产水,自然有多人庇护,人道之力便沾染在了上面。井边的烟火痕迹便是明证。

  “你每天晚上都这么干吗?”

  “差不多吧,有时候会走得更远一点,至于再远,就无办法了,毕竟河中就只有我和鱼将军两只妖怪有御水净水之能,每天能收集到大概四十个大钱的水,勉强能活这附近几千人吧和这片山间的一些生灵,再多我也救不过过来了。”说完金蟾又问了一句。

  “上仙,你说我带着鱼将军这么做,将来能不能上天界。”

  张玄看了一眼磨盘大小的金蟾笑道:“没问题的,只要一心向善终能有回报的。现在我得走了,临走之前送你点东西,这里有几颗丹药,你拿去和鱼将军分了吧,就当做买水之钱。这里有一道养剑术也送给你,好好练习至少有个防身术,老用舌头不安全。最后记住,今后不管何人问起,你都不能说见过我,否则祸事会自动寻上门来。好了,我去也。”

  话音落下,地上只留下一块玉牌和一个瓷瓶。

  金蟾子捡起东西吞下,他知道自己遇到真正的仙人了,得了一份仙缘。至于为何不让报名讳,打从刚见面开始张玄就没有说过自己姓甚名谁,那必定有他的原因。再说了,如果张玄一来就如同江湖豪侠一样报上自己的名号,那到是要小心了。

  因为见过干旱场景,张玄想尽快解决问题,于是直接用如意化虹而行,在四更左右便到了荣都城外。

  和以往见过的城池不同,荣国可谓是将奢华利用到极致,还未入城,光在城外就可以看到一座三十六丈高的十八层八角玲珑宝塔在中央建立,其上铺设金砖银瓦、以珊瑚、琥珀、琉璃、鲛珠点缀,塔的每层八个角落上都有鬼头浮雕,乃是上好墨玉而成。鬼眼是由龙眼大小的夜明珠制作,二百多颗眼珠释放光芒,好似霓虹灯一样。

  要知道这可不是前世,能有如此一座建筑耗费的东西可想而知。

  至于其他,护城河宽达数丈,里面碧水悠悠,上有群鱼嘻戏、下有游船花舟。岸边微风轻翠,杨柳依依。城墙用玉石铺贴,房屋倶是灵木所制,虽然处于深夜,但其内灯火通明,照耀夜空,莺歌燕舞,嬉笑之声传出数里,俨然一副盛世景象。

  相比先前所见当真是,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心中火气上涨一层,一下直接飞入城中,本来抱着对人族的敬意,张玄每次入城之时都是走大门,而不是直接飞进飞出。那样容易吓到人,这天地之中可是有妖魔存在,什么玄光、妖风之类普通人见到就跑,敢上前围观的都是有准备之人,要么被吃,要么降妖伏魔。

  落下地来,神念扫视四周,作为一国之都,人数远远比不上志国,人家好歹有接近十万人,人道之气浓郁,连大橘猫这种妖怪在白天都被压制了,其他能在野外横行一番的精怪也被压制得只比寻常野兽强上一小点。

  反观此处,十个人中能发现一个精怪,倒不是张玄看不起精怪,而是此地为人道气运交汇之处,精怪越多,说明人道气运越差,对于人族来说不是好事。相当于以人族气运供养精怪,如果精怪打算和睦相处也就罢了,但人家显然不像这么认为。

  神念扫视一圈,就发现了数起见不得光之事。

  将腰中葫芦取出轻轻摇动,拨开塞子,金银紫三枚剑丸外出四散分化,以一变七,往各自地方前去诛魔。

  剑丸本身是以二十一颗豆子大小的庚金为基础,辅以金银铜,日月星三光炼制出来,平常时间以三枚剑丸形式存在,放于葫芦中蕴养。而一旦有东西被收进葫芦,神念法力一启动,剑光分化万千,只需一时三刻便能将东西形毁神消。外放而出可做剑光对敌人,分化万千之后能用来清除杂兵或者类似蛊虫群的攻击手段。

  神念操控之下,手指轻挥,肉眼不可见之细小剑光不断刺穿一只只精怪,有老猫大小的老鼠,怨气汇集的怨鬼、夜晚做梁上君子和准备采花的妖物。待到完成之后剑光归位化作三枚剑丸往张玄方向赶。而剑丸之后正是一个个寻踪而来的鬼兵。

  之所以放剑外出,还不是让那些人主动来寻自己,一个个上门寻找太过麻烦。

  片刻之后,队队阴兵汇聚,金戈铁马、铜甲木弓,注视着面前之人。

  “道人你是出自何处,为何在荣都放出飞剑刺杀诸位贵人。”

  张玄看了一眼周围阴兵,眼神透露出不屑:“什么贵人我没看到,到时看到不少作恶之辈,怎么阳间的事何时轮到阴间的兵来管了,还是说这里已经化作鬼域,那我到是要好好看看。”

  “这位道友勿要生气,这不是这些年来干旱闹的,活人军队都忙着去震灾了,城中无人才让这些阴兵插手的。”阴兵散开,走出一位书生,周围灵气环绕,头顶白光一片。

  见到一位文修出现,张玄特意行个夏礼准备激怒对方:“贫道清玄,不知这位文人来自哪座学宫。”

  遇见文修时行礼是有讲究的,文修讲究修身治国,对于自身来说要求相当严格,此时的文修分为三种,分别以仁义礼三种思想为核心,三所学宫分别为修文阁、通天阁与稷下学宫。虽然修炼都是以浩然正气为主要,但因为思想不同,表现也就不同。

  其中信奉礼的是主要是以大周礼圣姬公诞为主的修文阁;讲究礼不可废,以天子为核心的制度,等级严明。这类文修行相当注重礼仪,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如果见面不行礼,或者不行周礼那可是相当不尊重人的。

  信奉仁的是大周仁圣周九渊的通天阁弟子,讲究以仁治国,民为贵,君为轻,不过受到各家王族排挤,学宫弟子大多出身贫寒,人数较少基本很难见到。

  信奉义的为稷下学宫,义圣董寻。讲究大复仇主义,武能上阵杀敌,文能辩论无双,是文修之中的武力值代表。

  至于其他的文修,比如读书之时,文心风骨自成,养出一点浩然正气那也算作不入流,毕竟没有什么流派。

  见张玄施行的是夏朝见面礼,书生不怒反而笑意更甚,先是遣散阴兵,随后也回了一个夏礼“不才,小可夏朝离地陆元,出自稷下学宫,阁下自称清玄,难道是罗浮洞天的那位开阳峰主。”

  “正是,不知陆元兄大老远的跑到这干旱之地干什么,要知道文修可是很少来此处的。”张玄说的到也不是膈应人的话,而是修行有差别,文武皆是人族自创,在人道作为大道之一的情况下时,修炼得天独厚,武者炼体魄,文人修正气。

  除了寿命没有其他修士长,瓶颈比较难突破外基本很少有灾劫,也正是灾劫少了,武者的江湖才是一团乱麻,杀戮不断。而文人修士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为着各种理念斗来斗去。

  “清玄道友不知道吗?这三个月前天有异宝降世,落于荣国栖泽,吸纳河岳之气,现在异宝将开,不止我们稷下学宫,就连其他大势力也安排了许多年轻子弟过来查看。”

  “原来如此,多谢告知。”听到异宝之名,张玄也就不奇怪了,无利不起早嘛。文修浩然正气,上则为日星,下则为河岳,人呼为浩然,也就是说这三者都可产生浩然正气,能吸纳河岳之气必定是适合文修的宝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